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18詞典 1分類詞匯 217
共217,分1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食祿
好官
氣稟
薄祿
料錢
官秩
寸祿
無祿
受祿
竊食
納祿
上奉
廩祿
糧料
天秩
《漢語大詞典》:食祿
(1).享受俸祿。史記·循吏列傳:“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宋 司馬光 《范景仁傳》:“ 景仁 時年六十三,因上言:‘即不用臣言,臣無顏復(fù)居位食祿。’”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四篇三:“奴隸可以賞賜,其意如后人之食祿?!?br />(2).迷信者稱人一生中注定應(yīng)享之食。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洪端明入冥:“復(fù)扣平生食祿,遂於袖中出大帙示之?!?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躬行:“有官祿者減官祿,無官祿者減食祿?!?span id="mkwp6le" class="book">《紅樓夢》第一○一回:“我也不久了!雖然活了二十五歲,人家沒見的也見了,沒吃的也吃了,衣祿食祿也算全了。”
《國語辭典》:好官  拼音:hǎo guān
1.職位、俸祿較好的官職?!端问?。卷二五八。曹彬傳》:「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過多得錢爾?!?br />2.廉明公正的官吏。《兒女英雄傳》第一五回:「從龍世家,在南河的時候,不肯賺朝廷一個大錢,不肯叫百姓受一分累,是一個清如水,明如鏡的好官,真是金山也似的人?!?/div>
《漢語大詞典》:氣稟(氣稟)
見“ 氣稟 ”。
亦作“ 氣稟 ”。 謂受之于氣。韓非子·解老:“稽萬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無常操;無常操,是以死生氣稟焉,萬智斟酌焉,萬事廢興焉。”后世用以指人生來就有的氣質(zhì)。《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 宋 朱熹 集注:“性道雖同,而氣稟或異,故不能無過不及之差?!?span id="wz1aszh" class="book">《明史·儒林傳二·劉邦采》:“刮磨砥礪,以融氣稟,絶外誘。”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太和:“有生之后,雖氣稟物欲相窒相梏,而克自修治,即可復(fù)健順之性?!?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顧民生多艱,是性日薄,洎夫今,乃僅能見諸古人之記録,與氣稟未失之農(nóng)人。”
亦作“ 氣稟 ”。 即餼廩。俸祿。 章炳麟 《秦政記》:“ 明 制貴其宗室孽子諸王,雖不與政柄,而公卿為伏謁;耳孫疏屬,皆氣稟於縣官?!?/div>
《漢語大詞典》:薄祿
(1).菲薄的俸祿。 唐 杜甫 《客堂》詩:“上公有記者,累奏資薄祿?!?宋 曾鞏 《游鹿門不果》詩:“念昔在郡日,苦為塵網(wǎng)嬰。低心就薄祿,實負山水情?!?宋 秦觀 《次韻范純夫戲答李方叔饋筍兼簡鄧慎思》:“薄祿養(yǎng)親甘旨少,滿包時賴故人供?!?br />(2).福薄,福分少。《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兒已薄祿相,幸復(fù)得此婦……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國語辭典》:料錢(料錢)  拼音:liào qián
1.唐宋職官薪制中,除官俸外,另給的糧食或折換的錢。唐。白居易首夏〉詩:「料錢隨月用,生計逐日營。」
2.材料的費用?!段拿餍∈贰返谖逦寤兀骸盖伉P梧連忙換上,走到著衣鏡前一照,覺得自己豐度翩翩,竟是個羊車中人物了。忙問湘蘭一共是多少料錢?多少工錢?」
《國語辭典》:官秩  拼音:guān zhì
官爵的品級、待遇。《史記。卷五。秦本紀》:「遂復(fù)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div>
《國語辭典》:寸祿(寸祿)  拼音:cùn lù
微薄的薪俸?!段倪x。左思。詠史詩八首之八》:「外望無寸祿,內(nèi)顧無斗儲?!?/div>
分類:微薄俸祿
《國語辭典》:無祿(無祿)  拼音:wú lù
1.無俸祿?!蹲髠鳌O骞辍罚骸赣袑櫽谒e子者八人,皆無祿而多馬?!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詩五首之四:「事主非無祿,浮生即有涯。」
2.死。《爾雅。釋詁下》:「崩、薨、無祿、卒……死也?!?br />3.不幸?!对娊?jīng)。小雅。正月》:「憂心煢煢,念我無祿?!埂蹲髠?。成公十三年》:「無祿,獻公即世?!?/div>
《漢語大詞典》:受祿
(1).接受福祉。《詩·大雅·假樂》:“宜民宜人,受祿于天?!?鄭玄 箋:“安民官人,皆得其宜,以受福祿於天?!?br />(2).接受俸祿。禮記·表記:“是故君有責于其臣,臣有死于其言,故其受祿不誣,其受罪益寡。”史記·循吏列傳:“臣居官為長,不與吏讓位;受祿為多,不與下分利。” 宋 秦觀 《謝及第啟》:“技莫能効,初如不戰(zhàn)而屈人;名宦亟成,更類無功而受祿?!?br />(3).授予俸祿。 漢 張衡 《應(yīng)間》:“度德拜爵,量績受祿?!?/div>
《漢語大詞典》:竊食(竊食)
(1).偷吃。 漢 王充 論衡·知實:“ 顏淵 炊飯,塵落甑中,欲置之則不清,投地則棄飯,掇而食之。 孔子 望見,以為竊食。”
(2).竊取俸祿。謂任官而無作為。常用作自謙之詞。 宋 曾鞏 《洪州謝到任表》:“竊食累朝,備官儒館?!?宋 王安石 《思王逢原》詩:“安能久竊食,終負故人期?!?/div>
《漢語大詞典》:納祿(納祿)
歸還俸祿。謂辭官。國語·魯語上:“若罪也,則請納祿與車服而違署?!?韋昭 注:“納,歸也;祿,田邑也。” 宋 陸游 《跋〈盤澗圖〉》:“時予納祿已三年,居 會稽 山陰 之 三山 ?!?宋 王辟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朱昂 ﹞晚年以工部侍郎乞骸骨……內(nèi)侍傳詔各賦詩餞行。凡四十八篇,獨 李翰 長維 詩最奇絶,云:‘清朝納祿猶強健,白首還家正太平。’”
《漢語大詞典》:上奉
上等俸祿。墨子·號令:“其疾鬭卻敵於術(shù),敵下終不能復(fù)上,疾鬭者隊二人,賜上奉。” 孫詒讓 間詁引 畢沅 曰:“玉篇云:‘俸,房用切,俸祿也?!俗鞣?,古字?!?span id="1x6fszb" class="book">《史記·日者列傳》:“才賢不為,是不忠也;才不賢而託官位,利上奉,妨賢者處,是竊位也。”
分類:上等俸祿
《漢語大詞典》:廩祿(廩祿)
亦作“廩祿”。 祿米;俸祿。 唐 元稹 《故金紫光祿大夫贈太保嚴公行狀》:“俸秩廩祿,一以資軍。” 宋 蘇舜欽 《與歐陽公書》:“廩祿所入,不足充衣食?!?明 唐順之 《贈彭石屋序》:“吾廩祿之外,一錢亦私也,況百金乎!”
分類:祿米俸祿
《漢語大詞典》:糧料(糧料)
唐宋 官員的廩祿給養(yǎng)。料,俸祿以外的另加物品。 唐 韓愈 《論變鹽法事宜狀》:“請量閒劇留官吏於倉場,勾當要害守捉;少置人數(shù),優(yōu)恤糧料,嚴加把捉?!?/div>
《國語辭典》:天秩  拼音:tiān zhì
1.天定的爵秩?!稌?jīng)。皋陶》:「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br />2.天子賜予的秩祿?!段倪x。潘岳。夏侯常侍誄》:「宜享遐紀,長保天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