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24
分類詞匯
24
為考慮容錯,系統已按“佛 → 髴佛”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24,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中論
金剛經
大藏經
維摩經
楞伽經
四分律
中觀論
成實論
青蓮書
六祖壇經
十二門論
攝大乘論
三階佛法
金光明經
四十二章經
《國語辭典》:
中論(中論)
拼音:
zhōng lùn
1.書名。漢徐干撰,二卷,二十篇。全書原本經訓,歸于圣賢之道。魏文帝稱其成一家之言,辭義典雅,足傳于后。
2.佛教典籍。龍樹著。后秦鳩摩羅什譯。四卷,二十七品,四百四十六頌。內容主要在闡明一切現象沒有真實存在的體性。為大乘佛教中觀派最重要的著作。除漢譯本外尚存有梵本及藏譯本。也稱為「中觀論」。
分類:
佛教
書名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徐干
龍樹
二卷
二十
鳩摩羅什
全書
原本
本經
經訓
《國語辭典》:
金剛經(金剛經)
拼音:
jīn gāng jīng
佛教典籍。一卷。全名為《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有六種漢譯本,以鳩摩羅什譯本最流行。內容主要在闡明般若空義。在般若經典中,其流行程度僅次于般若心經。禪宗從五祖弘忍以來特別重視此經。本經除漢譯本外,尚有梵文本和藏譯本傳世。中、日注疏數百種。
分類:
佛教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一卷
六種
《國語辭典》:
大藏經(大藏經)
拼音:
dà zàng jīng
佛家諸書的匯刻。為梁武帝于華林園中總集佛家經典所編成。五千四百卷。沙門寶唱撰經目錄。為佛經有藏之始。簡稱為《藏經》。
分類:
大藏經
佛教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一切經
《國語辭典》:
維摩經(維摩經)
拼音:
wéi mó jīng
佛教典籍?,F存的漢譯本有三:一、三國吳支謙所譯的《維摩詰經》,二卷。二、后秦鳩摩羅什譯的《
維摩詰所說經
》,三卷。三、唐玄奘譯的《
說無垢稱經
》,六卷。本經是早期大乘經典之一。經中維摩詰示現生病,以引來佛弟子和菩薩的探望,在病榻之前透過幽默、精采的辯論,批評當時流行的各種佛教思想。再配合不可思議的神通,中觀思想得以深刻有趣的表達,是中國和印度最流行的佛教經典之一。甚且編成戲劇。本經除漢譯本外,尚有梵語本和藏譯本傳世。
分類:
佛教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現存
《國語辭典》:
楞伽經(楞伽經)
拼音:
léng qié jīng
佛教典籍。法相宗所依的六經之一。早期禪宗據以傳法。共有三種漢譯本:一、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的《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四卷。二、北魏菩提流支譯的《
入楞伽經
》,十卷。三、唐代實叉難陀譯的《
大乘入楞伽經
》,七卷。是闡述如來藏思想的要籍。
分類:
佛教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法相宗
六經
早期
禪宗
傳法
《國語辭典》:
四分律
拼音:
sì fēn lǜ
佛教典籍。后秦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譯,六十卷,屬印度佛教法藏部的律典。內容記載僧團戒律規(guī)范和制戒因緣,主要分成四部分,故稱為「四分律」。唐代律宗所依據的基本律典,唐代以后并成為中國僧團共同奉行的律典。
分類:
佛教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國語辭典》:
中觀論(中觀論)
拼音:
zhōng guān lùn
佛教典籍。龍樹著。后秦鳩摩羅什譯。四卷,二十七品,四百四十六頌。內容主要在闡明一切現象沒有真實存在的體性。為大乘佛教中觀派最重要的著作。除漢譯本外尚存有梵本及藏譯本。也稱為「中論」。
分類:
佛教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龍樹
鳩摩羅什
《國語辭典》:
成實論(成實論)
拼音:
chéng shí lùn
佛教典籍。二十卷(或十六卷)。印度訶利跋摩著,后秦鳩摩羅什譯?!?a target='_blank'>成實論》是從小乘空宗過渡至大乘空宗的作品。此論從傳譯以來,至唐初之間曾起廣大的影響,成實師分布南北,可惜唐代以后無人研習,所以舊注也全都失傳了。
分類:
佛教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二十
印度
《漢語大詞典》:
青蓮書(青蓮書)
指佛教典籍。 唐
孟郊
《題林校書花嚴寺書窗》
詩:“隱詠不夸俗,問禪徒浄居。翻將白云字,寄向青蓮書?!眳⒁姟?青蓮 ”。
分類:
佛教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國語辭典》:
青蓮(青蓮)
拼音:
qīng lián
一種睡蓮。葉子寬而長,青白分明。印度人認為具有偉人眼睛的特徵,所以用來形容佛的眼睛?!毒S摩詰所說經。卷上》:「目凈脩廣如青蓮,心凈已度諸禪定?!?/div>
分類:
青色
佛教
佛眼
蓮花
九華山
清凈
顏色
青白
白分
故常
分明
安徽
和佛
青陽縣
南二
二十
《國語辭典》:
六祖壇經(六祖壇經)
拼音:
liù zǔ tán jīng
佛教典籍。為記載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慧能的事跡和語錄。一卷,五十七節(jié),不分品目。但由于現存的版本和寫本間差異頗多,故其原貌如何已不可知。一般以敦煌寫本題名《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慧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為最古本。此外尚有日本興圣寺本、曹溪原本和元僧宗寶改編本。諸本中以宗寶的改編本流行最廣。
分類:
佛教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記載
中國
禪宗
六祖
慧能
事跡
和語
語錄
《國語辭典》:
十二門論(十二門論)
拼音:
shí èr mén lùn
佛教典籍?!而F摩羅什譯,一卷》。內容分十二門解釋大乘空觀。中國佛教三論宗,將它和中論、百論合稱「三論」。是三論宗主要依據的論典。在中國和日本頗受重視。
分類:
佛教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十二門
解釋
大乘
乘空
空觀
《國語辭典》:
攝大乘論(攝大乘論)
拼音:
shè dà shèng lùn
佛教典籍。著者不詳,有三種漢譯本,即北朝魏佛陀扇多譯二卷本,南朝梁真諦譯三卷本,唐玄奘譯三卷本。本書以瑜伽行派的觀點,建立大乘佛教的系統。是瑜伽行派的要籍,并深刻的影響中國佛教的思想。
分類:
佛教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著者
北朝
佛陀
二卷
《國語辭典》:
三階佛法(三階佛法)
拼音:
sān jiē fó fǎ
佛教典籍。隋信行撰,四卷。三階教的重要著作。闡述三階教的教義。本書自宋以后已于中土亡佚,而流傳到日本,近世敦煌寫卷發(fā)現后,才再度為世人重視。
分類:
佛教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信行
著作
《國語辭典》:
金光明經(金光明經)
拼音:
jīn guāng míng jīng
佛教典籍。有三種譯本:(1)北涼曇無讖譯,四卷,題為《
金光明經
》,流通最廣。(2)隋代寶貴等取前譯補譯,合入其缺品八卷,題為《
合部金光明經
》。(3)唐代義凈譯,十卷,題為《
金光明最勝王經
》,文義最充足。
分類:
佛教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國語辭典》:
四十二章經(四十二章經)
拼音:
sì shí èr zhāng jīng
佛教典籍。傳說是東漢明帝迦葉摩騰、竺法蘭合譯。凡四十二章,故稱為「四十二章經」。簡要平實,為中國最早的漢譯佛經,惟因不見于印度佛典,或以為此經為偽作。
分類:
佛教
佛教典籍
教典
典籍
說是
迦葉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