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7詞典 1分類詞匯 36
《漢語大詞典》:云龍(雲(yún)龍)
(1).云和龍。 漢 王充 論衡·亂龍:“ 董仲舒 申春秋之雩,設土龍以招雨,其意以云龍相致。” 五代 齊己 《春雨》詩:“云龍相得起,風電一時來?!?前蜀 杜光庭 《天冊巡官何文濟為東院生日齋詞》:“猶風虎以相須,若云龍而感契。”
(2).《易·乾》:“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孔穎達 疏:“龍是水畜,云是水氣,故龍吟則景云出,是云從龍也?!焙笠蛞浴霸讫垺北扔骶硷L云際會。 宋 陸游 《太師魏國史公挽歌詞》:“云龍際千載,典冊冠三公?!?明 張居正 《圣母圖贊·慶都毓圣》:“元云入戶,赤龍在宮,遂開景運,萬國時雍,濟濟岳牧,是謂云龍?!?br />(3).喻朋友相得。 清 趙翼 《余簡稚存詩稚存答詩再簡奉酬》:“昔 唐 有 韓 孟 ,云龍兩連翩。” 清 徐夔 《移居贈永夫》詩:“爾我重訂云龍交,歲惟作噩月當且?!?br />(4).即龍。《易·乾》:“云從龍。”故稱。 唐 張祜 《憶游天臺寄道流》詩:“云龍出水風聲過,海鶴鳴皋日色清?!?南唐 沈汾 續(xù)仙傳·酆去奢:“﹝ 安和觀 ﹞北五里有 卯山 ……每雷雨只在山半常見云龍、雷公、電姥,神鬼甚眾?!?br />(5).喻豪杰。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時,時之來也,為云龍,為風鵬,勃然突然,陳力以出?!?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和卓閣老紀恩詩:“云龍追逐當時志,愧我衰齡獨閉關(guān)。”
(6).駿馬的美稱。文選·曹植〈七啟〉:“僕將為吾子駕云龍之飛駟,飾玉輅之繁纓?!?李善 注:“馬有龍稱,而云從龍,故曰云龍也。周禮曰:凡馬八尺已上為龍?!?br />(7). 漢 宮殿門名。文選·班固〈東都賦〉:“爾乃盛禮興樂,供帳置乎 云龍 之庭?!?呂延濟 注:“ 云龍 ,門名?!?span id="sz0cuwy" class="book">《文選·張衡〈東京賦〉》:“飛 云龍 於春路,屯 神虎 於秋方?!?薛綜 注:“ 德陽殿 東門稱 云龍門 。”
(8).山名。在 江蘇省 徐州市 。 宋 蘇軾 《訪張山人得山中二字》詩之二:“萬木鎖 云龍 ,天留與 戴公 ?!弊宰ⅲ骸?云龍 ,山名?!?br />(9).印有龍的圖案的茶餅,為 宋 朝的貢茶。泛指優(yōu)質(zhì)名茶。 宋 舒亶 《菩薩蠻·湖心寺席上賦茶》詞:“香泛雪盈杯,云龍疑夢回。” 宋 黃庭堅 《答黃冕仲索煎雙井并簡楊休》詩:“家山鷹爪是小草,敢與好賜云龍同?!?明 高啟 《贈墨翁沈蒙泉》詩:“人間留藏敢輕試,傳玩正比云龍茶?!眳⒁姟?龍團 ”。
《國語辭典》:龍團(龍團)  拼音:lóng tuán
宋時專供皇帝飲用的上等茶。將茶制成圓餅狀,上印龍鳳圖紋。也稱為「龍鳳茶」。
《國語辭典》:良材  拼音:liáng cái
1.質(zhì)地好的材木?!豆茏?。小匡》:「今夫工群萃而州處,相良材,審其四時,辨其功苦?!?br />2.優(yōu)秀的人才。三國魏。曹植贈丁翼詩〉:「大國多良材,譬海出明珠?!固?。駱賓王 靈泉頌:「所恥者沒而無稱,所貴者存而不朽,徒懷美志,未遇良材?!?/div>
《漢語大詞典》:玉葉(玉葉)
(1).對花木葉子之美稱。 南朝 梁 江淹 《學梁王兔園賦》:“青樹玉葉,彌望成林?!?宋 范成大 《至昌為具賞東軒千葉梅》詩:“玉葉重英意已芽,新移竹外小橫斜?!?明 劉基 《梅花七絕句》之六:“瓊跗玉葉兩依依,搖落空山物色微?!?br />(2).喻云彩。 晉 陸機 《浮云賦》:“金柯分,玉葉散,緑翹明,巖英煥。” 南朝 梁簡文帝 《詠云》:“玉葉散秋影,金風飄紫煙?!?唐 章孝標 《玩月遇云》詩:“無端玉葉連天起,不放金波到曉流?!?br />(3).猶玉牒,指皇家譜系。 南朝 梁 江淹 《宋安成王右常侍劉喬墓志文》:“玉葉既積,金徽方傳。乃毓伊人,尅廣克宜?!?宋 柳永 《中呂宮·送征衣》詞:“吾皇誕彌月,瑤圖纘慶,玉葉騰芳?!?br />(4).喻皇家子孫。 唐 蕭穎士 《為揚州李長史賀立皇太子表》:“瓊枝挺秀,玉葉資神?!?唐 蕭仿 《享太廟樂章·懿宗舞》:“金枝繁茂,玉葉延長?!?span id="aczr57n" class="book">《群音類選·四豪記·春申獻美人》:“喜今宵鳳配鸞儔,兆異日金枝玉葉?!?清 陳夢雷 《贈秘書覺道弘》詩:“玉葉宗支貴,金貂祖烈宏?!?br />(5).指優(yōu)質(zhì)箋紙。 唐 元稹 《贈嚴童子》詩:“解拈玉葉排新句,認得金環(huán)識舊身?!?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步飛煙:“﹝ 趙象 ﹞又以 剡溪 玉葉紙,賦詩以謝。” 宋 楊萬里 《題曾無巳所藏高麗匹紙蔡君謨歐公筆跡》詩:“三 韓 玉葉展明蠲,諸老銀鉤卷碧鮮?!?br />(6).指琉璃瓦。舊唐書·禮儀志二:“﹝明堂﹞堂檐,徑二百八十八尺……上以清陽玉葉覆之?!?br />(7).借指宮殿。 唐 張說 《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舊居應制》:“從臣觀玉葉,方愿紀靈符?!?br />(8).指結(jié)拜兄弟序的譜系。形容友誼深篤。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詩序》:“遂得載披玉葉,款洽金蘭。傾意氣于一言,締風期于干祀?!?唐 駱賓王 《游袞郡逢孔君自衛(wèi)來欣然相遇若舊》詩:“傾蓋金蘭合,忘筌玉葉開。”
《國語辭典》:凝霜  拼音:níng shuāng
1.凝結(jié)成霜。南朝齊。謝朓〈校獵曲〉:「凝霜冬十月,殺盛涼飆衷?!?br />2.比喻肅殺的威嚴。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奏啟》:「故位在鷙擊,砥礪其氣,必使筆端振風,簡上凝霜者也?!?/div>
《國語辭典》:長材(長材)  拼音:cháng cái
1.品質(zhì)優(yōu)良的木材。唐。上官遜〈松柏有心賦〉:「至若大廈方構(gòu),長材是求?!?br />2.比喻有特殊才能的人。《晉書。卷六二。劉琨傳》:「時稱越府有三才:潘滔大才,劉輿長才,裴邈清才?!?/div>
《漢語大詞典》:五位
(1).謂天數(shù)五和地數(shù)五。前者為奇數(shù),一、三、五、七、九;后者為偶數(shù),二、四、六、八、十。《易·繫辭上》:“天數(shù)五,地數(shù)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韓康伯 注:“天地之數(shù)各五,五數(shù)相配,以合成金、木、水、火、土。” 高亨 注:“天數(shù)一、三、五、七、九,五位奇數(shù)相加,其和數(shù)為二十五。地數(shù)二、四、六、八、十,五位偶數(shù)相加,其和數(shù)為三十?!?br />(2).指歲、月、日、星、辰。國語·周語下:“王欲合是五位三所而用之?!?韋昭 注:“五位,歲、月、日、星、辰也?!?br />(3).謂五行。尚書大傳卷二:“維五位復建,辟厥沴?!?鄭玄 注:“君失五事,則五行相沴,違其位。復立之者,當明其吉兇變異?!?span id="6f7hzgy" class="book">《漢書·五行志上》:“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位皆以五而合?!?span id="6u12wog"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七:“三元既立,五行咸具,以五行為五位,三五和合,謂之八會?!眳⒁姟?五行 ”。
(4).猶言五方。《素問·天元紀大論》:“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span id="wdaxpnu" class="book">《醫(yī)宗金鑒·運氣要訣·主運歌》:“五運五行御五位,五氣相生順令行。”注:“五位者,東、南、中、西、北也。”
(5).指五方之神。漢書·揚雄傳上:“靈祇既鄉(xiāng),五位時敘。”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五位,五方之神?!?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538' target='_blank'>《文選·班固〈東都賦〉》:“上帝宴饗,五位時序?!?李善 注:“漢書曰:‘天神之貴者 太一 ,其佐曰五帝?!?span id="bsvnu6g" class="book">《河圖》曰:‘ 蒼帝 神名 靈威仰 , 赤帝 神名 赤熛怒 , 黃帝 神名 含樞紐 , 白帝 神名 白招拒 , 黑帝 神名 汁光紀 ?!?br />(6).九五之位,指帝位。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賦》:“陛下乘五位而出震,迎五帝以郊天?!?明 張居正 《賀冬至表一》:“立天地人之極,而垂衣五位。”參見“ 九五 ”。
(7).土層較深的優(yōu)質(zhì)土壤。
(8).指侯、大夫、卿、公、辟五種等級。《后漢書·朱穆傳》:“天氣鬱冒,五位四候連失正氣,此互相明也?!?王先謙 集解引 惠棟 曰:“五位,謂侯、大夫、卿、公、辟?!?br />(9).指 宋 時 童貫 等五人為皇帝分工修建的宮室。《宣和遺事》前集:“ 蔡京 欲以宮室媚上,一日,召內(nèi)侍 童貫 、 楊戩 、 曹詳 、 何訢 、 藍從熙 ,諷以禁中逼窄之狀。五人聽命……既有分地,因各出新意,故號‘五位’。五位既成,樓閣相望?!?br />(10).算術(shù)上的第五個數(shù)位。即個十百千萬之萬位。
《國語辭典》:五行  拼音:wǔ xíng
1.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zhì)。中國古代視為構(gòu)成萬物的基本元素。五者相生相剋,使宇宙萬物運行變化,形成各種現(xiàn)象?!抖Y記。禮運》:「播五行于四時?!固啤?追f達。正義:「播謂播散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氣于春夏秋冬之時也。」《孔子家語。卷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br />2.舊時以人的八字配合五行生剋推算命運。后借指命運。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也是我五行注定,八字安排。」《初刻拍案驚奇》卷一:「誰不愿黃金屋?誰不愿千鐘粟?算五行不是這般題目?!?br />3.仁、義、禮、智、信?!盾髯印7鞘印罚骸赴竿f造說,謂之五行?!固?。楊倞。注:「五行,五常,仁、義、禮、智、信是也?!?/div>
《國語辭典》:九五  拼音:jiǔ wǔ
九,陽數(shù),《易經(jīng)》中以?表示。五為卦中自下而上的第五個爻位?!兑捉?jīng)。乾卦。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句下唐??追f達。正義:「言九五,陽氣盛至于天,故云飛龍在天。此自然之象,猶若圣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购笠蛞员扔骶?。《舊唐書。卷一九四。突厥傳上》:「應是聞我國家初有內(nèi)難,朕又新登九五,將謂不敢拒之?!埂度龂萘x》第六回:「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
《漢語大詞典》:良金
(1).指優(yōu)質(zhì)的金屬。國語·越語下:“王命工以良金寫 范蠡 之狀而朝禮之?!?閩 徐夤 《龍墊》詩:“神劍觸星應變化,良金成器在陶鈞?!?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十四:“愿覓靈文窺秘鑰,更追遺范寫良金。”
(2).精良的兵器。 唐 元稹 《夢游春七十韻》:“美玉琢文珪,良金填武庫?!?/div>
《漢語大詞典》:雙南金(雙南金)
(1).指品級高、價值貴一倍的優(yōu)質(zhì)銅。后亦指黃金。 晉 張載 《擬四愁》詩:“佳人遺我緑綺琴,何以贈之雙南金?!?br />(2).喻指寶貴之物。 唐 劉禹錫 《〈海陽湖別浩初師〉引》:“今復來 連山 ,以前所得雙南金出於裓,亟請予賡之?!?/div>
《漢語大詞典》:雙金(雙金)
(1).“雙南金”的略語。優(yōu)質(zhì)黃金。 唐 劉禹錫 《酬元九侍御贈壁州鞭長句》:“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贈比雙金。” 唐 白居易 《偶于維揚牛相公處覓得箏箏未到先寄詩來走筆戲答》詩:“ 楚 匠饒巧思, 秦 箏多好音,如能惠一面,何啻直雙金?!眳⒁姟?雙南金 ”。
(2).喻指優(yōu)秀的兩篇詩文或兩個人。 唐 白居易 《將發(fā)洛中枉令狐相公手札兼辱二篇寵行以長句答之》:“尺素忽驚來梓澤,雙金不惜送 蓬山 ?!?唐 白居易 《每見呂南二郎中新文輒竊有所嘆惜因成長句以詠所懷》:“雙金百煉少人知,縱我知君徒爾為。”
《漢語大詞典》:雙南金(雙南金)
(1).指品級高、價值貴一倍的優(yōu)質(zhì)銅。后亦指黃金。 晉 張載 《擬四愁》詩:“佳人遺我緑綺琴,何以贈之雙南金。”
(2).喻指寶貴之物。 唐 劉禹錫 《〈海陽湖別浩初師〉引》:“今復來 連山 ,以前所得雙南金出於裓,亟請予賡之?!?/div>
《國語辭典》:斗茶(鬥茶)  拼音:dòu chá
比賽烹茶技術(shù)的優(yōu)劣。宋。無名氏《梅妃傳》:「后上與妃斗茶,顧諸王戲曰:『此梅精也,賜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座光輝,斗茶今又勝我矣。』」
《漢語大詞典》:頭綱(頭綱)
(1).指驚蟄前或清明前制成的首批貢茶。 宋 蘇軾 《七年九月自廣陵召還汶公乞詩乃復用前韻》之一:“上人問我遲留意,待賜頭綱八餅茶。” 查慎行 注:“ 熊蕃 《北苑茶録》:‘每歲分十餘綱,淮白茶,自驚蟄前興役,浹日乃成,飛騎疾馳,不出仲春,已至京師,號為頭綱?!?span id="y6q1xum" class="book">《苕溪漁隱叢話》:‘北苑細色茶,五綱,凡四十三品,共七千餘餅。粗色茶,七綱,凡五品,共四萬餘餅。 東坡 《題汶公詩卷》‘待賜頭綱八餅茶’,即今粗色紅綾袋餅八者是也?!?清 沈初 《西清筆記·紀庶品》:“龍井新茶,向以穀雨前為貴,今則於清明節(jié)前,采者入貢,為頭綱?!?br />(2).泛指優(yōu)質(zhì)春茶。 清 黃遵憲 《番客篇》:“飲酪揀灌頂,烹茶試頭綱?!?/div>
《國語辭典》:梓材  拼音:zǐ cái
1.《書經(jīng)》周書篇名。為武王告誡康叔之文。
2.良質(zhì)的木材?!稌?jīng)。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樸斲,惟其涂丹雘?!箷x。張華 勵志詩:「如彼梓材,弗勤丹漆,雖勞樸斲,終負素質(zhì)?!?/div>
《國語辭典》:箋紙(牋紙)  拼音:jiān zhǐ
信紙。唐。李商隱 送崔玨往西川詩:「浣花箋紙?zhí)一ㄉ?,好好題詩詠玉鉤?!挂沧鳌腹{紙」。
《國語辭典》:箋紙(箋紙)  拼音:jiān zhǐ
信紙。也作「箋紙」。
《漢語大詞典》:精鐵(精鐵)
(1).優(yōu)質(zhì)的鐵。 宋 蘇軾 《徐州上皇帝書》:“地既產(chǎn)精鐵,而民皆善鍛?!?宋 沈括 夢溪筆談·辯證一:“煉鋼亦然,但取精鐵鍛之百餘火,每鍛稱之,一鍛一輕?!?br />(2).指用精工鍛煉過的鐵所制的器物。 清 蔣春霖 《疏影·秋堞》詞:“蟠空怪石吞江險,更壁立、千尋精鐵?!?/div>
《漢語大詞典》:綿連(綿連)
(1).見“ 綿聯(lián) ”。
(2).一種優(yōu)質(zhì)紙張。以竹木纖維為原料,堅韌潔白,適宜于印刷貴重書籍。產(chǎn)于 江西 、 福建 一帶。 魯迅 《熱風·所謂“國學”》:“他們所刻的書都無 民國 年月,辨不出是 元 版是 清 版,都是古董性質(zhì),至少每本兩三元,綿連,錦帙,古色古香,學生們是買不起的。”
《國語辭典》:綿聯(lián)(綿聯(lián))  拼音:mián lián
連綿不絕。《文選。張衡。西京賦》:「繚垣綿聯(lián),四百馀里,植物斯生,動物斯止。」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綿聯(lián)邪亙,側(cè)直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