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9詞典 1分類詞匯 38
《漢語大詞典》:哭踴
喪禮儀節(jié)。邊哭邊頓足。禮記·檀弓上:“夫禮,為可傳也,為可繼也;故哭踴有節(jié)?!?span id="9yedg9a" class="book">《漢書·禮樂志》:“哀有哭踴之節(jié),樂有歌舞之容?!?顏師古 注:“踴,跳也。哀甚則踴?!?元 謝應(yīng)芳 《辨惑論·治喪》:“廣集浮屠大作佛事,甚者經(jīng)旬踰月以極齋修布施之盛,顧其身之哀麻、哭踴,反茗虛文也。”
《漢語大詞典》:文文
(1).古代傳說中的獸名。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又東五十二里,曰 放皋之山 ……有獸焉,其狀如蜂,枝尾而反舌,善呼,其名曰文文。” 清 李調(diào)元 《卍齋瑣錄》卷五:“ 吳任臣 云:‘《獸經(jīng)》曰:文文善呼,雙雙善行?!?br />(2).謂崇尚禮文儀節(jié)。 金 王若虛 《諸史辨惑上》:“ 殷 道親親立弟, 周 道尊尊立子。 殷 道質(zhì)質(zhì)者法天,親其所親故立弟; 周 道文文者法地,敬其本始故立長子。”
《國語辭典》:贊禮(贊禮)  拼音:zàn lǐ
1.舉行典禮時,司儀高唱禮儀的秩序,使人照著行禮?!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甘捲葡杉喢毖a(bǔ)服,自己站在前面,率領(lǐng)眾百姓,叫木耐在旁贊禮,升香,奠酒,三獻(xiàn),八拜。」也作「相禮」。
2.執(zhí)行贊禮的人。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出:「老夫原是南京太常寺一個贊禮?!?/div>
《漢語大詞典》:朝踐(朝踐)
古代祭禮儀節(jié)之一。《周禮·春官·司尊彝》:“其朝踐用兩獻(xiàn)尊?!?鄭玄 注:“朝踐,謂薦血腥,酌醴,始行祭事,后於是薦朝事之豆籩。” 孫詒讓 正義謂朝踐為薦腥后之獻(xiàn)。見周禮正義卷三八。
《漢語大詞典》:知班
掌管朝班儀節(jié)的官吏。 宋 蔡絳 鐵圍山叢談卷一:“昔 哲廟 惡百官班聯(lián)不肅,而后臺吏號知班者必贊言端笏立定。”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卷二:“ 王汾 嘲 劉攽 云:‘常朝多喚子。’蓋常朝知班吏多云班班,謂之喚班。 攽 應(yīng)聲云:‘寒食每尋君?!w以 汾 為墳耳?!?宋 周密 武林舊事·四孟駕出:“車駕所經(jīng),諸司百官,皆結(jié)綵門迎駕起居。俟駕頭將至,知班行門喝‘班到排立’;次喝‘躬身拜,再拜’。”
《漢語大詞典》:謚典(謚典)
亦作“諡典”。
(1).贈謚的儀節(jié)。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有合謚典,無愆前志,詢諸友好,宜謚曰 靖節(jié)徵士 ?!?明 鹿善繼 《請謚揭》:“今諡典集議,職何敢私避以遏先德,謹(jǐn)陳崖略,恭候大君子公評?!?span id="sg6lnk0" class="book">《清史稿·禮志六》:“ 乾隆 四十一年,定 明 代殉國諸臣,既邀諡典,并許入祠?!?br />(2).謚法。 宋 樓鑰 《成恭皇后改謚議》:“謹(jǐn)攷之諡典曰:‘夙夜警戒曰成;謙而好禮曰恭?!眳⒁姟?謚法 ”。
《國語辭典》:謚法(諡法)  拼音:shì fǎ
1.按死者行跡立號之法,以表彰其行為事跡。始于周,廢于秦,漢時又恢復(fù)其法,沿至清末始廢。
2.書名。宋蘇洵奉詔編定,四卷。取世傳周公謚法以下諸書,刪定考證,以成是書。
《國語辭典》:文貌  拼音:wén mào
禮教的規(guī)范、條文?!妒酚?。卷二三。禮書。太史公曰》:「文貌繁,情欲省,禮之隆也?!?/div>
《漢語大詞典》:止哭
將祭時止住哭聲。古代祭禮中的儀節(jié)。儀禮·士虞禮:“升,止哭?!?胡培翚 正義:“升者,俟主人入室,乃從入也。止哭,為將祭也?!?span id="ujogrzk" class="book">《南齊書·文惠太子傳》:“但尊極所臨,禮有變革,權(quán)去杖絰,移立戶外,足表情敬,無煩止哭。”南齊書·文惠太子傳:“望拜止哭,率由舊章?!?/div>
《國語辭典》:環(huán)拜(環(huán)拜)  拼音:huán bài
古代一種環(huán)繞而拜的禮節(jié)儀式?!吨芏Y。春官宗伯。樂師》:「環(huán)拜,以鐘鼓為節(jié)?!埂读凝S志異。卷六。大人》:「至,則一男子居石室中,客人環(huán)拜,兼告所苦?!?/div>
《漢語大詞典》:望瘞(望瘞)
祭禮儀節(jié)之一。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壇》:“讀祝官捧祝,進(jìn)帛官捧帛,各詣瘞位。[各官立介][贊]望瘞。[雜焚祝帛介][贊]禮畢?!?王季思 等注:“ 明 代祭宗廟及 孔 廟的禮儀,當(dāng)最后唱‘望瘞’時,捧祝官與進(jìn)帛官捧祝、帛至瘞毛血的地方焚化。”清史稿·禮志二:“ 乾隆 十七年,改送燎為望瘞。明年,增望瘞樂章?!?/div>
《漢語大詞典》:冠醮
古代行冠禮的一種儀節(jié)。行冠禮時,首加冠,再加皮弁,再加爵弁。每一加而向賓位酌一次酒,謂之“冠醮”;每三加而總向賓位敬一次醴(甜酒),謂之“冠醴”。禮記·曾子問:“於斯乎,有冠醮,無冠醴?!?鄭玄 注:“酒為醮。冠禮,醴重而醮輕。” 孔穎達(dá) 疏:“醮之所以異於醴者,醴則三加之后揔一醴之,醮則每一加而行一醮,凡三醮也。”
《漢語大詞典》:別儀(別儀)
(1).不同的儀節(jié)。北史·魏紀(jì)三:“太皇太后 馮氏 崩……三品以下衰服者,至夕復(fù)臨。其餘唯旦臨而已。其拜哭之節(jié),一依別儀?!?br />(2).別敬。《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四回:“一年四季,甚么炭敬、冰敬、贄見、別儀,全靠這班門生故吏接濟(jì)他些?!?/div>
分類:儀節(jié)
《漢語大詞典》:賓人(賓人)
(1).賓相。舉行典禮時導(dǎo)行儀節(jié)的人。 明 高明 《琵琶記·強(qiáng)就鸞凰》:“狀元和小姐兩個,各自立一邊,請陰陽先生讚禮。[末賓人上]稟相公告廟?!?span id="mk0t0ss" class="book">《西游記》第八回附錄:“那丞相和夫人,即時出堂,喚賓人贊禮,將小姐配與 光蕊 。”
(2).客人。《醒世姻緣傳》第四四回:“撒帳北,名花自是開 金谷 。賓人休得枉垂涎,刺猬想吃天鵝肉。”
《漢語大詞典》:相飯(相飯)
古時喪禮儀節(jié)之一。納含斂之物于死者口中。天子以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璧,士以貝,庶人以飯。周禮·春官·大祝:“大喪,始崩,以肆鬯,渳尸,相飯,贊斂,徹奠?!?賈公彥 疏:“浴訖即飯含,故言相飯也?!眳⒁姟?飯含 ”。
《漢語大詞典》:飯含(飯含)
亦作“ 飯唅 ”。 古喪禮。以珠、玉、貝、米等物納于死者之口。荀子·禮論:“始卒,沐浴鬠體飯唅,象生執(zhí)也?!?span id="jrxtbh5" class="book">《戰(zhàn)國策·趙策三》:“生則不得事養(yǎng),死則不得飯含?!?span id="na2al5k" class="book">《后漢書·禮儀志下》:“飯唅珠玉如禮?!?劉昭 注引《禮稽命徵》:“天子飯以珠,唅以玉;諸侯飯以珠,唅以璧;卿大夫、士飯以珠,唅以貝?!?宋 蘇軾 《游桓山記》:“余將弔其藏,而其骨毛爪齒既已化為飛塵,蕩為冷風(fēng)矣,而況于槨乎?況于從死之臣妾,飯含之貝玉乎?”周禮·春官·典瑞“共飯玉” 清 孫詒讓 正義:“飯含所用,古説多異?!币徽f飯與含為二事。飯所用有差;而含者,自天子至大夫皆用玉。參閱 清 孫詒讓 周禮正義·春官·典瑞
分類:喪禮死者
《漢語大詞典》:舐足
吻舔人足。古代 印度 對人表示崇敬的一種儀節(jié)。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遠(yuǎn)則稽顙拜手,近則舐足摩踵?!?/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