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名或作仙橋。唐長安人。好畫佛寺鬼神。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名不詳。號金門羽客。道士?!墩y(tǒng)道藏》本杜光庭編《天壇王屋山圣跡記》錄其詩4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一作沈祖山。生平無考?!?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人。口吃,對客不出言。醉后,應(yīng)答如流。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王琎、崔宗之、蘇晉、張旭被人稱為飲中八仙。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長沙人。入道居衡山,年八十余,容色甚少,孑然無侶。相傳有鳥飛來為伴,每有人游山,則鳥必預(yù)說姓氏,及至,皆驗。后居九疑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人。姓張。傳售鼠藥于梓州。獄吏王昌寓買其藥歸,鼠食之,皆生翼飛去。后昌寓入瀘,又遇仙。仙乃易藥餌之,授以道術(shù),取馬令乘以歸。至家,馬化龍入潭,昌寓后遂仙去。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女詩人。生平無考。《全唐詩》收《哭夫二首》,最早收于《才調(diào)集》卷一〇,題作《邊將二首》,注云:“其夫征匈奴,輕行入,為利鹿生擒帳下。自爾一往,音信斷絕?!?/blockquote>
人物簡介
神僧傳·卷第九僧金剛仙者。西域人也。居于清遠峽山寺。能梵音彈舌搖錫而咒物。物無不應(yīng)。善囚拘鬼魅束縛蚊螭。動錫杖一聲。召雷立震。是日峽山寺有李樸者。持斧剪巨木。刳而為舟。忽登山見一盤石上有穴。睹一大蜘蛛足廣丈馀。四蛇齧卉窒其穴而去。俄聞林木有聲暴猛吼驟。工人懼而緣木伺之。果睹枳首之虺長可數(shù)十丈。屈曲蹙怒環(huán)其蛛穴。東西其首。俄而躍西之首吸穴之卉團。而飛出穎脫俱盡。后回東之首大畫其目大呀其口。吸其蜘蛛蜘蛛馳出。以足擒穴之口。翹屈其毒。丹然若火。焌虺之咽喉去虺之目。虺懵然而復(fù)蘇。舉首又吸之。蛛不見更毒虺。虺遂倒于石而殞。蛛躍出緣虺之腹咀。內(nèi)齒折二頭俱出絲而囊之。躍出穴去。樸訝之返峽山寺語金剛仙。仙乃祈樸驗穴振環(huán)杖而咒之。蛛即出于僧前儼若神聽。及引錫觸之。蛛乃殂于穴側(cè)耳。及夜僧夢見老人捧匹帛而前曰。我即蛛也。復(fù)能織耳。禮僧曰。愿為福田之依。語畢遂亡。僧及覺布已在側(cè)。其于精妙奇巧非世繭絲之所能制也。僧乃制而為衣。塵垢不觸。后數(shù)年僧欲往番禺泛舶歸天竺。乃于峽山金鎖潭畔搖錫大呼而咒水。俄而水辟見底矣。以澡瓶張之。有一泥鰍魚可長三寸許。躍入瓶中。語眾僧曰。此龍矣。吾將至海門以藥煮為膏涂足則渡海若履坦途。是夜有白衣叟挈轉(zhuǎn)關(guān)榼詣寺。家人傳經(jīng)曰。知金剛仙好酒。此榼一邊美醞一邊毒醪。其榼即晉惠帝曾用酖牛將軍者也。今有黃金百兩奉公。為持此酒毒其僧也。是僧無何。取吾子欲為膏恨伊之深痛貫骨髓。但無計而奈何。傳經(jīng)喜受金與酒。得轉(zhuǎn)關(guān)之法詣金剛仙。仙持杯向口次。忽有數(shù)歲小兒躍出就手覆之。日酒是龍所將來而毒師耳。僧大駭詰傳經(jīng)。傳經(jīng)遂不敢隱。僧乃問小兒曰。爾何人而相救。兒曰。我昔日之蛛也。今已離其惡業(yè)。而托生為人七稔矣。吾之魂稍靈于常人。知師有難故飛魂奉救。言訖而沒。眾僧聆之。共禮金剛仙。求舍其龍子。僧不得已而縱之。后仙果泛舶歸天竺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79—843
【介紹】:
唐范陽人,字閬仙,一作浪仙,自稱碣石山人。初為僧,名無本。工詩。與孟郊齊名,并稱“郊島”。嘗于京師騎驢苦吟,煉“推”“敲”二字未定,引手作勢,不覺沖京兆尹韓愈輿。愈詰之,島以實對。愈駐久之,言“敲”字佳,遂并轡論詩,因教以為文。后島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文宗時,為長江縣主簿,世稱賈長江。武宗會昌中,以普州司倉參軍遷司戶,未受命卒。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779—843
字浪仙,一作閬仙,自稱碣石山人,范陽(今北京西南)人。先世名爵不詳。早年曾為僧,法名無本。憲宗元和年間在洛陽以詩文投謁韓愈,后隨愈入長安,返俗應(yīng)舉,然終生未第(按后蜀何光遠《鑒戒錄》謂其先應(yīng)舉后為僧,或誤)。文宗開成二年(837),坐飛謗責(zé)授遂州長江(今四川蓬溪西)主簿,世稱賈長江。3年秩滿,遷普州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843)卒于任所。生平概見蘇絳《賈司倉墓志銘》、何光遠《鑒戒錄》卷八及《新唐書》本傳。今人李嘉言有《賈島年譜》。賈島詩以苦吟著名,曾有吟詩沖犯韓愈之“推敲”故事流傳。其五古宗法韓、孟,喜為詠懷述志,刻琢窮苦之言(如《古意》、《劍客》、《朝饑》、《客喜》)。生新瘦硬,后人有“郊塞島瘦”之稱(蘇軾《祭柳子玉文》)。元和后則專攻五律,獨樹一幟,上承大歷諸子而變格入僻,多吟詠情性,刻畫景物之作,尤喜寫“螢火”、“蟻穴”、“行蛇”、“怪禽”等狹小暗僻之事物,詩風(fēng)清奇僻苦,峭直刻深,如《送無可上人》、《暮過山村》、《題李凝幽居》等篇,尤見其格。蘇絳稱其“孤絕之句,記在人口”。賈島詩杰出于貞元、元和詩歌極盛之后,且開晚唐尖新狹僻一派之詩風(fēng),然賈詩以寄情偏僻,鑄字煉句取勝,故往往缺乏情思,有句無篇,后人之褒貶亦大多著眼于此,如唐司空圖稱其“時有警句,視其全篇,意思殊餒”(《與李生論詩書》)。晚唐詩人則多有效其體者,南宋四靈等更奉之為“唐宗”(見嚴羽《滄浪詩話》)。清許印芳論賈島之詩歌創(chuàng)作曰:“生李杜之后,避千門萬戶之廣衢,走羊腸鳥道之仄徑,志在獨開生面,遂成僻澀一體?!?《詩法萃編》卷六)賈詩通行者,有四部叢刊本《長江集》,今人李嘉言《長江集新?!?。注本有今人陳延杰《賈島詩注》,齊文榜《賈島集校注》?!?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4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2首,斷句14。
唐詩匯評賈島(779-843),字浪仙,一作閬仙,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初為僧,法名無本,后還俗。元和中,南游京洛,投謁名公,累舉進士不第。長慶中,因以《病蟬》詩譏刺公卿,與平曾等被并稱“舉場十惡”。開成初,坐飛謗貶授遂州長江主簿。秩滿,遷普州司倉參軍。會昌三年,改司戶參軍,未受命而卒。人稱賈長江。島工詩,長于五律,與韓愈、孟郊、張籍、王建、姚合、無可等交游酬唱,為著名苦吟詩人。有《長江集》十卷、《小集》三卷。今有《賈長江集》十卷行世?!?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四卷。
黃鶴樓志·人物篇賈島(779—843) 唐代詩人。字閬仙,一作浪仙。范陽(今河北涿州市)人。初為僧,法號無本,后還俗。屢應(yīng)進士試不中,做過遂州長江縣主簿等小官,世稱“賈長江”。為唐代著名苦吟詩人,與孟郊并稱“郊島”。曾寫七律《黃鶴樓》詩一首,詩中無一個“愁”字,而字字見愁。
全唐詩補逸賈島字浪仙,范陽人。初為僧,法名無本。韓愈重其才,勸之還俗。文宗時為長江(屬劍南道遂州)主簿,后改普州(亦屬劍南道)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七月卒,年六十四(據(jù)蘇絳撰《唐故司倉參軍賈公墓志銘》)。補詩一首。
作品評論
蘇絳《賈司倉墓志銘》妙之尤者,屬思五言,孤絕之句,泛在人口……所著之篇,不以新句倚靡為意,淡然躡陶、謝之蹤。片云獨鶴,高步塵表。
詩人主客圖清奇雅正主:李益……升堂七人:方干、馬戴、任蕃、賈島、厲玄、項斯。
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賈浪仙誠有警句,視其全篇,意思殊餒,大抵附于蹇澀,方可致才,亦為體之不備也。
唐摭言元和中,元、白尚輕淺,島獨變格入僻,以矯浮艷,雖行坐寢食,吟味不輟。
呂居仁《書長江集后》島之詩,約而覃,明而深,杰健而閑易,故為不可多得。韓退之稱島為文“身大不及膽”,又云“奸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者,予考于集,信然。
詩林廣記歐陽公云:島嘗為衲子,故枯寂氣味,形之于詩句中。
方岳《深雪偶談》賈閬仙,燕人,生寒苦地,故立心亦然。誠不欲以才力氣勢,掩奪情性,特于事物理態(tài),毫忽體認。深者寂入仙源,峻者迥出靈岳。古今人口數(shù)聯(lián),固于劫灰之上泠然獨存矣。至以其全集,經(jīng)歲逾紀(jì)咀繹,如芊蔥佳氣,瘦隱嘯吟,徐露其妙,令人首肯,無一可以厭致。
瀛奎律髓賈浪仙五言詩律高古,平生用力之至者;七言律詩不逮也。
詩鏡總論賈島衲氣終身不除,語雖佳,其氣韻自枯寂耳。
《騷壇秘語》煉景情真,太拘聲病。
《批點唐音》浪仙詩清新沉實,自足為一家,但少從容敦厚耳。溫飛卿輩同倫,當(dāng)儕之長吉、元、白間可也。
《詩源辨體》賈島與孟郊齊名,故稱“郊島”,郊稱五言古,島稱五言律……島五言律氣味清苦,聲韻峭急,在唐體尚為小偏,而句多奇僻,在元和則為大變。東坡云“郊寒島瘦”,唐人詩論氣象,此正言氣象耳。
《唐詩歸折衷》自有詩以來,無如浪仙之刻削者,宜其自苦吟得之也……特其守氣過矜,取途太逼,故止長于五律,而長篇散體病未遑焉。
《唐詩鼓吹箋注》先生詩亦只是尋常律格,只為揣摩心苦,不肯輕易下筆,讀去自覺別出尖新。
《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浪仙詩無七古,其五古、五七言律以及絕句,皆生峭險僻,錘煉之功不遺馀力。……尤好為五言律,存遺二百涂篇,較別體為多,東野所謂燕本越淡,五言寶刀也。沿流而下,李洞之外,又有周賀、曹松、喻鳧,皆宗派之可考者。其他諸賢,雖古無聞,體格不殊,可推而得之?!馂椤扒迤嫫Э嘀鳌保c張水部分壇領(lǐng)袖。
《東目館詩見》賈長江刻意無凡語,五律尤妙。
三唐詩品不知其源所出,卻是后來黃山谷、陳無己諸家所祖。精于用意,拙在修詞,佳處能戛然獨造,一空浮響。浮筋害體,無蘊藉之容,雖與東野齊名,然固不逮也。
許印芳《詩法萃編》浪仙在元和中,元、白詩體尚輕淺,乃獨變格入僻,以矯艷俗,較諸頹靡波流者相去遠矣……孫僅敘少陵詩云:“郊得其氣焰,島得其奇僻?!笨芍^知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98—?
【介紹】:
唐河中人,一說京兆人,名巖,又作巖,字洞賓,以字顯,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俗傳為八仙之一。相傳懿宗咸通中,登進士第。歷仕德化令。后游京師,遇鐘離權(quán),授以丹訣。喜戴華陽巾,衣黃白襕衫,系大皂絳。后移居終南山修道,成為道教全真北五祖之一。通稱呂祖。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即呂洞賓,傳說中八仙之一。其傳說最早見于《楊文公談苑》,謂于宋太宗末年,曾拜訪饒州通判丁謂與參知政事張洎。有關(guān)身世各書記載稍異,通行說法為:呂巖,字洞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士,世稱回仙,河中(今山西永濟西)人。唐德宗時湖南觀察使呂渭孫,海州刺史呂讓子。懿宗咸通間應(yīng)進士試,不第,遂入華山,遇隱士鐘離權(quán)及苦竹真人,遂得成仙。事跡不見宋初以前之著作,唐代是否有其人,尚難論定。南宋后,其傳說越演越繁,道教全真道尊其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習(xí)稱為純陽祖師或呂祖、呂帝,遂有各種專書記其靈跡,并依托其名大量偽造詩文?!?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4卷,凡250余首,另錄詞30闋,來源主要有二,一為《金丹詩訣》、《純陽真人渾成集》一類偽書,二為宋元人詩話、筆記中記其化世之作,所涉人事皆在宋代。此類詩皆為北宋以降歷代道士所依托。又散見于《道藏》、方志中之詩,尚有千余首,亦均出依托。
詞學(xué)圖錄呂巖,一名巖客,字洞賓。河中府永樂(今陜西米脂西)人,一說蒲坂(今山西永濟西蒲州)人。存詞30首,見《全唐詩·附詞》。
黃鶴樓志·人物篇呂洞賓(798—?) 唐末道士。名巖(一作巖),以字行,號純陽子。相傳為京兆(治今西安市)人,一作河中府(今山西永濟)人,會昌年間(841—846),兩舉進士不第,浪游江湖,遇鐘離權(quán)授以丹訣。曾隱居終南山修道,后移居鶴嶺,自謂得道,乃游歷江淮兩湖兩浙間,自稱回道人,后不知所終。元代封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通稱呂祖,道教全真道尊為北五祖之一,又傳為道教八仙之一。赴黃鶴樓游覽時,作七絕《題黃鶴樓石照》。其與黃鶴樓的民間傳說頗多,清代黃鶴樓上曾供奉其像。為了紀(jì)念呂洞賓,后人在蛇山建立了呂仙洞(中有呂洞賓塑像)、仙棗亭、純陽樓等景點。
全唐詩補逸呂巖字洞賓。補詩五首。
全唐詩續(xù)補遺一作巖,字洞賓。○呂巖詩詞,多宋人依托,雖經(jīng)《全唐詩》廣為收錄,仍多遺漏,現(xiàn)緣前例補之。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832—?
京兆(今陜西西安)人。出身孤寒,宣宗大中時即舉進士,然屢試未第。僖宗幸蜀時,象亦隨駕入蜀。時象已有文名,梁震曾投文請益。昭宗天復(fù)元年(901),禮部侍郎杜德祥知貢舉,以象已70歲,特放其與曹松、王希羽、柯崇、鄭希顏等人進士及第。時5人年皆老大,號為“五老榜”。昭宗特下詔授五人官,象為太子校書。生平事跡散見《唐摭言》卷八、《鑒誡錄》卷九、《唐詩紀(jì)事》卷六一、洪邁《容齋三筆》卷七。象擅詩,所作《詠仙掌》一詩最為人所稱道,稱象為“劉仙掌”?!?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劉象詩10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78
【介紹】:
唐濮州人。私鹽販出身。僖宗乾符二年率數(shù)千人起事,稱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nèi)諸豪都統(tǒng)。次年在濮陽發(fā)表檄文,指斥唐朝罪惡,攻克濮州、曹州。旋與黃巢合兵。三年,占領(lǐng)蘄州,攻下鄂州,轉(zhuǎn)戰(zhàn)于宋、安、復(fù)、郢等州及荊南各地,又分兵進攻江西。五年,在黃梅為唐將曾元裕所敗,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人,字蓬仙。長安北里前曲女妓。善言辭,能詩,性恢諧多趣。僖宗乾符間,與進士趙光遠相戀,時以詩唱和。廣明亂離前,為富豪之家所得。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字逢仙,長安北里前曲女妓。善言辭,詼諧多趣。懿宗至僖宗初,與進士趙光遠相愛。廣明亂離前,為富豪之家所得。事跡見《北里志》?!?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字里不詳。僖宗乾符間,駕舟從海上來,家于福州后崎。自號白水仙?!?a target='_blank'>淳熙三山志》卷六載其事跡,并錄其詩4句,又讖詩1首?!?a target='_blank'>全唐詩》僅收詩2句,其余見收于《全唐詩續(xù)拾》。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魏人,字壽仙。懿宗咸通進士。為魏博節(jié)度使樂彥禎從事,加授侍郎。工詩賦。有詩集、賦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年不詳。字壽仙(一作壽山),魏州(今河北大名)人。出身貧寒,近三十舉而未第。曾大病,鄉(xiāng)人誤傳已死。其妻赴京迎喪,相遇于途中,相持痛哭。旋于懿宗咸通十二年(871)登進士第。僖宗乾符四年(877),在萬年縣尉任,為京兆尹崔淯差為京兆府試官。后魏博節(jié)度使樂彥禎辟為從事,加授監(jiān)察御史銜。昭宗時,又為魏博節(jié)度使羅弘信從事。生平散見《唐摭言》卷二、卷八、《北夢瑣言》卷二、《新唐書·藝文志四》、《唐詩紀(jì)事》卷六八、《唐才子傳》卷九。億工詩善賦,擅名于時。其詩三百首,時人多書于屋壁,以為法式?!?a target='_blank'>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公乘億詩》1卷、《賦集》12卷,今皆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4首、斷句1聯(lián)。
全唐文·卷八百十三億字壽仙。咸通末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