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從自(從自)
自從。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從自齋時,等到日轉過,沒箇人偢問,酩子里忍餓?!?/div>
分類:從自自從
《國語辭典》:自從(自從)  拼音:zì cóng
從、由。表示時間的起點?!段倪x。李陵。答蘇武書》:「自從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窮困,獨坐愁苦?!埂段倪x。謝靈運。擬鄴中集詩。阮瑀詩》:「自從食蓱來,唯見今日美。」
《漢語大詞典》:使民
(1).統(tǒng)治人民,使其服從自己。管子·權修:“故曰察能授官,班祿賜予,使民之機也?!?span id="bnvjpu1" class="book">《國語·周語上》:“然則長眾使民之道,非精不和,非忠不立,非禮不順,非信不行?!?br />(2).使用民力。《論語·學而》:“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div>
《漢語大詞典》:處順(處順)
順應變化;順從自然。莊子·大宗師:“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山》詩:“攝生貴處順,將為智者説?!?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嵇康〈言志〉》:“處順故無累,養(yǎng)德乃入神。”
《國語辭典》:順化(順化)  拼音:shùn huà
1.順應造化。宋。劉子翚諭俗〉詩一二首之六:「逆情氣必戾,順化生乃蕃。」
2.稱僧人逝世。
《漢語大詞典》:從物(從物)
(1).謂追求物質享受或功名富貴。荀子·哀公:“日選擇於物,不知所貴,從物如流,不知所歸?!?楊倞 注:“為外物所誘蕩而不返也?!?span id="iw8mlq5" class="book">《后漢書·周磐傳》:“昔 方回 、 支父 嗇神養(yǎng)和,不以榮利滑其生術。吾親以沒矣,從物何為?” 宋 秦觀 《和淵明〈歸去來辭〉》:“內取足於一身,復從物兮何求!”
(2).順從自然。管子·內業(yè):“是故圣人與時變而不化,從物而不移?!?span id="kizpvtb" class="book">《列子·湯問》:“人性婉而從物,不競不爭,柔心而弱骨,不驕不忌?!?/div>
《國語辭典》:來孫(來孫)  拼音:lái sūn
稱謂。稱玄孫之子?!稜栄?。釋親》:「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孫。」宋。蘇軾和陶擬古詩〉九首之七:「來孫亦垂白,頗識李崖州。」也作「徠孫」。
《漢語大詞典》:金躍(金躍)
莊子·大宗師:“今之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且必為鏌鋣’,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為不祥之人?!?王先謙 集解:“偶成為人,遂欣愛鄭重,以為異於眾物,則造化亦必以為不祥。”后以“金躍”指不順從自然造化。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珠沉猶是寶,金躍未為祥。”
《漢語大詞典》:順志(順志)
順從自己或他人心意。《書·說命下》“惟學遜志” 孔 傳:“學以順志,務是敏疾,其德之脩乃來?!?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63714' target='_blank'>《楚辭·賈誼〈惜誓〉》:“ 梅伯 數諫而致醢兮, 來革 順志而用國。” 王逸 注:“ 來革 , 紂 佞臣也。言 來革 佞諛,從順 紂 意,故得顯用,持國權也?!?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周克昌:“請仍去,彼順志者且復來矣。”
《國語辭典》:仍孫(仍孫)  拼音:réng sūn
從己身算起第八世孫?!杜f唐書。卷一六六。白居易傳》:「白居易字樂天,太原人。北齊五兵尚書建之仍孫?!?/div>
《漢語大詞典》:善馭(善馭)
(1).謂擅長駕馭車馬。亦指擅長駕馭的人。 漢 東方朔 《七諫·哀命》:“當世豈無騏驥兮,誠無 王良 之善馭?!?span id="okkqz6p" class="book">《史記·秦本紀索隱述贊》:“ 造父 善馭,封之 趙城 ?!?br />(2).善于驅遣,使人或物服從自己的意志行動。 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べ\盜上》:“緝盜又莫先于善馭捕役也?!?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べ\盜上》:“夫所謂善馭者,豈嚴刑以督之,抑姑息以從事哉!”
《漢語大詞典》:傾移(傾移)
(1).謂以權謀促使在上者俯從自己的意愿。《漢書·劉向傳》:“今佞邪與賢臣并在交戟之內,合黨共謀,違善依惡,歙歙訿訿,數設危險之言,欲以傾移主上?!?span id="i3cs7eu" class="book">《南史·宋南郡王義宣傳》:“初, 臧質 陰有異志,以 義宣 凡弱,易可傾移,欲假手為亂,以成其姦?!?br />(2).傾覆轉移。南史·齊紀下:“ 武帝 晏駕而鼎業(yè)傾移也?!?span id="big03es" class="book">《明史·史可法等傳贊》:“蓋 明 祚傾移,固非區(qū)區(qū)一二人之所能挽也。”
(3).指倒仆遷移。 唐 孟郊 《答友人》詩:“碧山無轉易,青松難傾移。”
(4).背離,偏離。資治通鑒·魏明帝景初二年:“﹝ 是儀 ﹞曰:‘今刀鋸已在臣頸,臣何敢為 嘉 隱諱,自取夷滅,為不忠之鬼!顧以聞知當有本末。據實答問,辭不傾移, 吳主 遂舍之?!?/div>
《國語辭典》:順心(順心)  拼音:shùn xīn
稱心,合乎心意。如:「諸事順心」。也作「順懷」。
《漢語大詞典》:順欲(順欲)
順從自己的心欲或意志。《楚辭·天問》:“鴟龜曳銜, 鮌 何聽焉?順欲成功,帝何刑焉?” 游國恩 纂義:“順欲者,謂順 鮌 自己之意行之也?!?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yǎng)生論》:“而世未之悟,以順欲為得生,雖有厚生之情而不識生生之理,故動之死地也?!?/div>
《漢語大詞典》:賜聽(賜聽)
請人聽從自己意見的敬辭。宋書·夷蠻傳·闍婆婆達國:“今遣使主 佛大陁婆 、副使 葛抵 奉宣微誠,稽首敬禮大吉天子足下, 陁婆 所啟,愿見信受,諸有所請,唯愿賜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