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泰州人,字仁熟。神宗熙寧九年進士。調(diào)江寧府右司理。哲宗元祐初,因蘇軾舉為鄆州教授。上疏請以王安石配享神宗,朝士愕然,軾即自劾舉官不當。久之,擢著作佐郎兼崇正殿說書,遷權(quán)起居舍人。歷知揚、桂、廣州。
全宋文·卷二三五三周穜,字仁熟,泰州(治今江蘇泰州)人。少有遠度,王安石一見奇之。熙寧九年與弟秩同中進士,調(diào)江寧府右司理。元祐初,蘇軾舉為鄆州教授。紹圣四年,以著作佐郎、國史院編修官充崇政殿說書。遷起居舍人。大觀元年知揚州,政和五年知桂州,宣和二年知廣州。見《宋元學案補遺》卷九八,《北宋經(jīng)撫年表》。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仁欽,福建(今福州)人?;兆诮ㄖ芯竾辏ㄒ灰弧鹨唬┳〕朱`巖,賜號靖照大師。大觀初賜紫。事見《靈巖志》卷二。今錄詩十二首。
全宋文·卷二五六二仁欽,號凈照,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崇寧、大觀間住持泰山靈巖寺,后歸老濟州東禪寺。見《泰山志》卷一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75—1135
【介紹】:
金朝皇帝,女真完顏部人,本名吳乞買,改名晟。太祖弟。太祖征伐,常居守。天輔七年,繼兄為帝,當年改元天會。三年,俘遼天祚帝,滅遼。同年,發(fā)動對宋戰(zhàn)爭。四年,破宋汴京。次年,俘宋徽欽二帝。改定制度,經(jīng)國規(guī)摹,至是始定。在位十三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蘄州蘄春人,字子仁。年十六預鄉(xiāng)薦,下第歸,杜門不出凡二十年。哲宗元符末詔征不赴。與弟林敏修居比鄰,終老以文字相友善,世稱二林?;兆谡椭匈n號高隱處士。
全宋詩林敏功,字子仁,蘄春(今屬湖北)人。年十六,預鄉(xiāng)薦,下第歸,杜門不出二十年。哲宗元符末詔徵不赴,與弟敏修以文字終老,世號“二林”?;兆谡椭校n號高隱處士。有詩文百卷,號《蒙山集》;又有《高隱集》七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一作《林敏功集》十卷(《宋史·藝文志》),均佚。事見《尚友錄》卷一三、《江西詩社宗派圖錄》。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二八八○林敏功,字子仁,蘄州蘄春(今湖北蘄春蘄州鎮(zhèn)西北)人。治《春秋》,年十六預鄉(xiāng)薦,下第歸,杜門不出者二十年。元符末,詔徵不起,賜號高隱處士、朝散大夫。與弟敏修比鄰居終老,世號「二林」。有詩文百卷,號《蒙山集》,兵火后多佚,南宋存《高隱集》七卷(一作十卷)。呂本中《江西詩社宗派圖》,二林皆列入。見《楚紀》卷四七,《江西詩社宗派圖錄》,《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宋史》卷二○八《藝文志》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興國永興人,字智夫。吳中復從孫。以父任為雍丘主簿。知太康縣。擢熙河路轉(zhuǎn)運判官、副使,從招討使王厚攻青唐,克蘭廓城柵十三。為京畿都轉(zhuǎn)運使,拜戶部侍郎兼知開封府。有賣珠人居民貨久不返,匿宦官楊戩家,擇仁捕竄之,戩中以事,出知熙州。歷領(lǐng)江淮發(fā)運、知渭州,奉祠。卒年六十六。
全宋文·卷二八六七吳擇仁,字智夫,興國軍永興(今湖北陽新)人,中復從孫。以父任為開封雍丘主簿,建中靖國初知太康縣。崇寧中擢直秘閣、熙河路轉(zhuǎn)運副使,從王厚領(lǐng)兵克蘭、廓城柵十三,加直龍圖閣,進集賢殿修撰,為京畿都轉(zhuǎn)運使。大觀中除戶部侍郎兼知開封府。出知熙州,徙永興軍,坐改茶法奪職。起復徽猷閣待制領(lǐng)江淮發(fā)運,還直學士、知渭州。以病提舉崇福宮,起知青州,不克拜,卒,年六十六。見《宋史》卷三二二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濮州人,字景山。李及之子。為開封府戶曹參軍。哲宗元符中,呂嘉問知府事,受章惇、蔡卞指,酷刑逼供上書人,命孝壽攝司錄事,成其獄。蔡京當政,為開封尹,出知興仁、開德府。京起蘇州章綖獄,使孝壽往訊,窮治鑄錢,逮系逾千數(shù)。又知虢、兗二州,坐守興仁日與巡檢戲射狂人張立死,除名?;兆谡统?,拜刑部侍郎,改開封尹,殘忍苛虐。后罷為龍圖閣學士,提舉醴泉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77—1126
【介紹】:
宋青州益都人,字仁叔。燕肅孫。以蔭為瑕丘尉,歷太府丞、廣東轉(zhuǎn)運副使。在嶺嶠七年,括南海犀珠、香藥,奉宰相內(nèi)侍,人目之為香燕。累官戶部尚書。欽宗靖康初,以龍圖閣學士知河陽。金兵攻城,將出奔,為亂兵所殺。
全宋文·卷三二○四燕瑛(一○七七——一一二六),字仁叔,益都(今山東益都)人,肅孫。以蔭為瑕丘尉。歷廣東轉(zhuǎn)運判官,進副使,加直秘閣。宣和三年除直龍圖閣,復拜戶部侍郎。六年,轉(zhuǎn)開封尹,賜進士出身,兼侍讀;未數(shù)月,任戶部尚書。靖康元年知河陽。金人入寇,出奔死難,年五十。建炎初,贈端明殿學士?!?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九八有附傳,又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三五、職官六之五九。
人物簡介
全宋詩張景端,字子仁,嗣漢二十九代天師?;兆诖笥^初贈葆真先生。事見《宋詩紀事》卷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78—1129
【介紹】:
宋淄州淄川人,字景仁。以蔭補官。歷兩浙轉(zhuǎn)運副使,竭力鎮(zhèn)壓方臘起義,遷都轉(zhuǎn)運使。以龍圖閣待制知徐州,時金兵圍城,率軍民奮戰(zhàn),外援不至而城陷,力拒金帥粘罕誘降,并謾罵求死,全家百口皆被殺。謚壯節(jié)。
全宋詩王復,字幾道,仁宗景祐初為舉子,在洛陽與歐陽修等交游(見歐陽修《七交詩》)。
全宋文·卷三三二○王復(一○七八——一一二九),字景仁,淄川(今山東淄博)人。宣和中為兩浙路轉(zhuǎn)運副使,遷都轉(zhuǎn)運使,措置車水運河,以濟漕運。擢龍圖閣直學士,知成都府。六年十二月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建炎元年起知徐州。三年金軍圍徐州,率軍民力戰(zhàn),外援不至,城陷死之,闔門百口皆被殺,時年五十二。贈資政殿學士,謚壯節(jié)。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之三○、職官六九之一六、職官六九之二三,《蘆浦筆記》卷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一九,《宋史》卷九六及卷四四八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19
【介紹】:
宋大名內(nèi)黃人,字充之。博學善議論,私淑司馬光。官乾寧司法參軍,改常州,能決疑獄。后監(jiān)蘇州酒稅,被誣廢居。
人物簡介
簡介沈松年,字性仁,無錫人。宋大觀己丑進士,起家金壇知縣,官至太常博士授奉議郎,歸主東林書院講席,以子沈有開贈朝議郎。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五九六鄧洵仁,成都雙流(今四川雙流)人,綰長子。元符初提舉河東路常平等事。崇寧二年試給事中、詳定編定大禮敕令,擢翰林學士。大觀初知河中府,遷翰林承旨、知制誥兼侍讀。四年,除尚書右丞。政和三年四月坐罷,守資政殿學士知亳州。宣和中為大名府路安撫使、知大名府。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之四、禮二之二、禮一五之一三、職官五四之三二、職官六八之一六、職官七八之三三,《宋宰輔編年錄》卷一二,《宋史》卷三二九《鄧綰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80—1159
【介紹】:
宋徽宗妃,開封人。高宗母。初入宮為侍御。欽宗靖康元年封賢妃。次年從徽宗北遷。建炎改元,遙尊為宣和皇后。紹興七年,遙尊為皇太后。十二年,歸至臨安,居慈寧宮。聰明有智慮,性節(jié)儉。卒謚顯仁。
全宋文·卷三四○○韋皇后(一○八○——一一五九),韋安禮之女,高宗母,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兆跁r由郡君、才人、婕妤、脩容累至婉容、龍德宮賢妃。靖康二年從徽宗北遷。建炎元年遙尊為宣和皇后,紹興七年遙尊皇太后。十二年回宋,居慈寧宮。二十九年卒,年八十,謚顯仁。見《宋會要輯稿》后妃一之五,《宋史》卷二四三《后妃傳》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六三六黃靜,字安仁,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元豐五年進士及第。歷州縣有聲。政和中,提舉福建常平。值歲饑,極力賑濟。置常平倉,出錢數(shù)千緡為糴本,以永其利,因名永利倉。秩滿乞祠,官終朝奉大夫。見嘉靖《建寧府志》卷一五、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