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維基高巖(1549年—?),字魯瞻,號仁峰,山西太原府石州寧鄉(xiāng)縣人,民籍。隆慶元年(1567年)丁卯科山西鄉(xiāng)試第二十二名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中式丙戌科會試二百六十四名,三甲第二百七十五名進士。曾任大同縣學教諭,吏部觀政。
人物簡介
維基但貴元,字仁甫,江西南康府星子縣人,民籍。江西鄉(xiāng)試第五十二名,萬歷八年(1580年)庚辰科會試第二百四十四名,登三甲第一百四十二名進士。歷官四川富順知縣、濟南府通判。
人物簡介
劉任,字體仁,湖南汝寧府光州商城縣人,民籍。河南鄉(xiāng)試第三十四名,萬歷八年(1580年)庚辰科會試第二百六十二名,登三甲第四名進士。
人物簡介
維基張立愛,字子仁,一字伯元,直隸保定府祁州深澤縣人,民籍,同進士出身。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八十一名。萬歷八年會試第二百八十五名,登進士第三甲第一百五十名。授太平府推官,升戶部主事。卒于任。
人物簡介
維基林士弘,字仁甫,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人,民籍。福建鄉(xiāng)試第十九名。萬歷八年(1580年)庚辰科三甲第五名進士。官承天府知府。
人物簡介
維基毛壽南(1550年—1594年),字宇徵,號仁山,直隸蘇州府吳江縣人,民籍。乙酉順天鄉(xiāng)試六十七名。萬歷十四年,登進士第三甲第一百九十四名。授浙江山陰縣知縣,改南陽府推官。萬歷二十年(1592年),選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陜西涇陽人,字少涇。雒遵子。萬歷十一年進士。歷知肥鄉(xiāng)、清豐二縣,有惠政。十七年入為大理寺評事。疏獻酒、色、財、氣四箴以諫。帝怒,斥為民。
維基雒于仁(1550年5月19日—?),字依仲,號少涇,陜西西安府三原縣軍籍涇陽縣人,官至大理寺評事,因諫言神宗怠政而罷官。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陜西鄉(xiāng)試第二十一名舉人,十一年(1583年)聯(lián)捷癸未科進士。歷知肥鄉(xiāng)、清豐二縣,有惠政。萬歷十七年(1589年),入為大理寺評事。十二月,上《酒色財氣四箴疏》:「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財氣也。夫縱酒則潰胃,好色則耗精,貪財則亂神,尚氣則損肝」。由于雒于仁此折頗多臆測,以致神宗覺得過于無視尊卑信口開河,原本將予以重處。但首輔申時行的建議下,最終采用留中不發(fā),等待數(shù)日,雒于仁引疾,于是罷斥為民。多年后卒。天啟初,贈光祿寺少卿。《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維基楊起元(1551年—1610年),字體仁,山西平陽府臨汾縣人,軍籍。隆慶四年(1570年)庚午科山西鄉(xiāng)試第十八名舉人,萬歷五年(1577年)中式丁丑科會試第二百八十六名,三甲第一百四十五名進士。官至戶部主事。
人物簡介
維基徐任道(1552年—?),字仁卿,號弘宇,浙江衢州府西安縣人,民籍。壬午鄉(xiāng)試五十六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一百五名,登三甲第二百四十三名進士。禮部觀政。
人物簡介
維基王任(1552年—1611年),字仁卿,四川潼川州人,軍籍。萬歷元年(1573年)癸酉科四川鄉(xiāng)試第六十二名舉人,二年(1574年)中式甲戌科會試第二百五十六名,二甲第十八名進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九年(1581年)十一月往湖廣恤刑。十一年(1583年)四月升陜西參議,十三年(1585年)二月升貴州副使。復除河南副使,二十二年(1594年)四月升河南參政,遷山東按察使,三十三年(1605年)十月升福建右布政使。
人物簡介
維基趙任,字仁甫,山東萊州府膠州人,軍籍。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山東鄉(xiāng)試第四名,萬歷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會試第二百九十三名,登三甲第二百二十六名進士。
人物簡介
維基岑應春(1553年1月23日—?),字繹仁,別號云石,順天府通州人,民籍。隆慶四年(1570年)庚午科順天鄉(xiāng)試七十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三百三十四名,登三甲第一百五十七名進士。大理寺觀政,同年丁憂歸,十七年授工部主事,十八年升員外郎,十九年巡視臨清磚廠,二十二年升工部都水司郎中,二十三年升山東參議,二十四年升山西按察副使,二十八年告病歸。
人物簡介
維基牛應元,字子仁,陜西西安府涇陽縣人,軍籍。陜西鄉(xiāng)試第三十名,萬歷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會試第八十五名,登三甲第一百七十九名進士。
人物簡介
維基陳舜仁,字淳甫,應天府上元縣民籍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應天府鄉(xiāng)試第八十八名,萬歷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會試第十九名,登三甲第一百八十四名進士。歷官江山、泰和二知縣,官至大理寺右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