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趙鼎仁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趙鼎仁,浙江省寧波府鄞縣人,進士出身。光緒十一年(1885)舉人,光緒十八年(1892年),參加光緒壬辰科殿試,登進士二甲116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年四月,散館,著以部屬用。光緒二十六年(1900)署古田知縣,二十七年(1901)任永泰知縣。
李體仁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體仁,山東省曹州府鄆城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參加光緒乙未科殿試,登進士三甲146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
王守恂 朝代:清末至民國

人物簡介

維基
王守恂(1865年—1937年),字仁安,又字紉庵,號筱槐、阮南,晚年署拙老人,直隸省天津府天津縣人,同進士出身。早年師事范當世。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參加光緒戊戌科殿試,登進士三甲15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學習。1917年1月,出任錢塘道尹一職,是年11月離職。在杭州與李叔同有交往。1937年卒。
都守仁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都守仁,浙江省嘉興府桐鄉(xiāng)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參加光緒乙未科殿試,登進士三甲56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

人物簡介

維基
王仁?。?866年—1913年),字捍鄭、桿鄭、干臣,號籀許,江蘇吳縣人。進士出身,中國金石學家、敦煌學家、史學家。
周蘊良 朝代:清末

人物簡介

維基
周蘊良(1867年—1904年),字昧仁、味莼,號惕齋,紹興會稽人,清末進士。光緒九年(1883年)入邑庠,因鄉(xiāng)試不第,遂設帳授徒,加入同郡周炳琦、王余慶所建之“志學會”。二十八年(1902年)鄉(xiāng)試中舉人,薦經濟特科。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會試中會元,殿試位列二甲第四十九名,同年閏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應散館試時突然發(fā)病,卒于正月二十一日。著有《惕齋遺集》及《續(xù)集》。
康廣仁 朝代:晚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67—1898 【介紹】: 清廣東南海人,名有溥,號幼博??涤袨榈?。不應科舉。曾于澳門辦《知新報》,在上海辦大同譯書局,發(fā)起不纏足會,主張改革科舉以出人才。因參與維新被捕就義,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康幼博茂才遺稿》。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1867-1943.10,字仲仁,號公紱、民傭,別署大圜居士、紅梅閣主。江蘇吳縣人。十二歲應童子試,即為秀才。光緒十一年考中舉人。甲午中日海戰(zhàn), 清軍慘敗,康有為等“公車上書”,倡言變法圖強,在北京成立強學會,各地也紛紛成立學會,張一麟等在蘇州倡設蘇學會。光緒二十九年,張一麟錄取經濟特科, 被分往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袁世凱處任職。宣統(tǒng)即位,袁世凱被放逐回籍,張也解職回鄉(xiāng)。民國初年,復入袁幕,任總統(tǒng)府秘書。袁世凱改國務院為政事堂,下設六 局,張一麟被任命為機要局局長。1915年調任教育總長。1916年因不滿袁世凱稱帝而辭職南歸。1921年,創(chuàng)議召開和平會議,會議失敗后,不復問政 事,閑居蘇州。在此期間,曾與張謇組織蘇社;與李根源組織吳縣善人橋農村改進社,改良農業(yè),興辦教育;與吳蔭培等創(chuàng)設吳中保墓會,保護鄉(xiāng)里文化遺跡;參與 《吳縣志》總纂;倡議開辟體育場、圖書館、閱報室、植物園、蠶學館、博物館等社會文化教育設施。“九·一八”事變后,張一麟創(chuàng)辦《斗報周刊》,自署“江東 阿斗”,撰發(fā)刊詞,號召奮起救亡圖存?!耙弧ざ恕变翜箲?zhàn)爆發(fā),張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支援抗戰(zhàn)。1936年“七君子”事件發(fā)生后,張多方奔走,設法營 救?!鞍恕ひ蝗笔伦兒?,組織抗敵后援會,捐募軍需,收容難民,并與李根源著手組織“老子軍”,號召全國,凡六十歲以上者,前來從軍,與侵華日軍決一死 戰(zhàn),各地耆老聞風響應,轟動全國。由于種種原因,“老子軍”沒有組成,但這愛國行動,對于鼓舞全國軍民同仇敵愾,起到了相當的作用。從此無人不知蘇州有個 張仲老,而“老子軍”之名,也不脛而走,婦幼皆知。淞滬之戰(zhàn),抗戰(zhàn)軍士多有死傷,張一麟與李根源一起,將抗日烈士遺骸收葬于蘇州善人橋,并披麻戴孝,恭送 入殯。蘇州淪陷后,張一麟扮僧易服匿居于城西穹窿山穹窿禪寺(即茅蓬寺)、拈花寺等處,安置傷兵,組織抗日。經人力勸后,才最后撤離,由上海取道香港,轉 赴武漢。被聘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后又隨參政會移住重慶。1943年10月,因病逝世于重慶。

人物簡介

江上詩鈔
字頌慈,光緒丁酉歲貢。就職訓導,教授里門,造就甚眾。著有《評月軒詩草》。
崔寶仁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崔寶仁,陜西省同州府蒲城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參加光緒戊戌科殿試,登進士三甲97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學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71—1908 【介紹】: 即愛新覺羅·載湉。清朝皇帝。醇親王奕譞子,母為慈禧太后妹。同治十三年十二月,穆宗死,由慈禧太后決策,繼文宗為子,嗣帝位。次年,改元光緒,由太后“垂簾聽政”。光緒十三年,號為親政,仍由太后操縱一切。在位時國勢日非,邊疆危機日益嚴重。二十年,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敗于日本,深受刺激,決心自強。二十四年,用康有為等實行新政,下詔“明定國是”,史稱“戊戌變法”。同年,被慈禧太后幽禁,變法失敗。庚子之役,隨太后逃往西安。回京后,健康情形逐漸惡化。三十四年,在慈禧太后病死前一日去世。謚景皇帝。
晚晴簃詩匯·卷三
德宗景皇帝,醇賢親王長子,入嗣文宗顯皇帝。建元光緒,在位三十四年。葬崇陵。
陳文友 朝代:清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911 【介紹】: 清末廣東興寧人,一說梅縣人,字甫仁。早年參加洪門會,立志反清。后走南洋,加入同盟會。宣統(tǒng)三年四月初,奉命運槍械至廣州,事泄,于澳頭登岸時被捕。被害后葬于黃花崗。
劉昌仁 朝代:晚清

人物簡介

維基
劉昌仁(1872年—1906年),字伯揚,四川省敘州府長寧縣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補行辛丑壬寅恩正并科進士,官云南省祿勸縣知縣,《祿勸縣志》述其「熱心學務,惠愛士林,月課衡文,捐廉給獎,并銳意整頓庶政未果,卒于任,人愛惜之?!埂?/blockquote>
張治仁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張治仁,湖北省荊州府江陵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參加光緒癸卯科殿試,登進士三甲第90名。同年閏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
王鐘仁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王鐘仁,直隸省永平府盧龍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參加光緒癸卯科殿試,登進士三甲第149名。同年閏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