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98詞典 6分類詞匯 392
共398,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丹田
五官
坎離
三官
內(nèi)熱
氣血
泥丸
血脈
人氣
中黃
腰身
無骨
皮毛
天樞
下體
《國語辭典》:丹田  拼音:dān tián
人體臍下一寸半或三寸的地方?!段饔斡洝返诙兀骸缸载堕T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div>
《國語辭典》:五官  拼音:wǔ guān
1.人面目上的耳、目、口、鼻等器官的總稱。如:「五官分明」、「五官清秀」。《荀子。正名》:「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徵之而無說?!?br />2.殷周時(shí)分掌政事的五個(gè)高級官職?!抖Y記。曲禮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眾?!埂俄n非子。五蠹》:「其帶劍者,聚徒屬,立節(jié)操,以顯其名,而犯五官之禁?!?br />3.五行之官。古代傳說中的五神?!蹲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br />4.分司天、地、神、民、類物的五種官職?!秶Z。楚語下》:「于是乎有天、地、神、民、類物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br />5.司歷之官,自唐迄清皆置之?!杜f唐書。卷四三。職官志二》:「乾元元年置五官,有春、夏、秋、冬、中五官之名?!?br />6.秦、漢時(shí)的武職。為皇帝的侍從官。如秦漢時(shí)有五官、左、右中郎將,東漢時(shí)有五官侍郎、五官郎中諸官。
《漢語大詞典》:五官郎
漢 時(shí)五官中郎將署下的屬官有五官中郎、五官侍郎、五官郎中,泛稱“五官郎”。后漢書·百官志二:“五官中郎將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五官郎?!焙笥靡源Q宮廷侍衛(wèi)官。 唐 李白 《寒女吟》:“一拜五官郎,便索 邯鄲 女。”
《漢語大詞典》:坎離(坎離)
(1).猶言鉛汞、水火、陰陽。易·說卦:“坎為水……離為火?!?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易·說卦》:“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br />(2).坎、離本為周易的兩卦,道教以“坎男”借指汞,內(nèi)丹家謂為人體內(nèi)部的陰精;以“離女”借指鉛,內(nèi)丹家謂為人體內(nèi)部的陽氣。 唐 呂巖 《百字碑》詩:“氣回丹自結(jié),壺中配坎離。” 明 湯顯祖 《邯鄲記·度世》:“是黃婆土筑了基,放在偃月爐。封固的是七般泥,用坎離為藥物?!?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三:“人之色身或有變壞,或值遲暮,色力已衰,不能修清凈以了性命,則置鼎器,取坎離,以補(bǔ)完先天,然后靜可修。謂之泥水金丹?!?/div>
《國語辭典》:三官  拼音:sān guān
1.三種官的合稱:(1)司徒、司馬、司空的總稱?!蹲髠?。昭公四年》:「使三官書之,吾子為司徒,實(shí)書名;夫子為司馬,與工正,書服;孟孫為司空,以書勛。」《禮記。王制》:「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齋戒受質(zhì),百官各以其成,質(zhì)于三官?!?2)漢代均輸、鐘官、辨銅令的合稱?!妒酚?。卷三○。平準(zhǔn)書》裴骃集解引〈漢書百官表〉:「『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屬官有上林均輸、鐘官、辨銅令?!蝗粍t上林三官,其是此三令乎?」
2.道教以天、地、水為「三官」。也稱為「三元」。
3.人身上的三要處:(1)耳、目、心之三器官?!秴问洗呵?。審分覽。任數(shù)》:「凡耳之聞也,藉于靜;目之見也,藉于昭;心之知也,藉于理。君臣易操,則上之三官者廢矣。」(2)身體食、視、聽三要處?!痘茨献?。詮言》:「三官交爭,以義為制者,心也。」
《國語辭典》:內(nèi)熱(內(nèi)熱)  拼音:nèi rè
1.病名。中醫(yī)指人體陰陽不協(xié),虛火上升。
2.內(nèi)心憂慮而感到煩燥悶熱?!逗鬂h書。卷五七。劉陶傳》:「每聞?dòng)饡婕敝?,心灼?nèi)熱,四體驚悚。」唐。李賀長歌續(xù)短歌〉:「秦王不可見,旦夕成內(nèi)熱。」
《國語辭典》:氣血(氣血)  拼音:qì xuè
中醫(yī)指人體內(nèi)的氣和血。《抱樸子。內(nèi)篇。勤求》:「夫人生,先受精神于天地,后稟氣血于父母?!埂都t樓夢》第六七回:「況且姑娘這病,原是憂慮過度,傷了氣血?!?/div>
《國語辭典》:氣血方剛(氣血方剛)  拼音:qì xuè fāng gāng
形容年輕人精力旺盛,情緒易于沖動(dòng)。參見「血?dú)夥絼偂箺l?!豆卤驹麟s劇。伊尹耕莘。頭折》:「莫張皇,等的他那氣血方剛,那其間著志求賢將師道訪,習(xí)練的才高智廣,文強(qiáng)武壯?!?/div>
《國語辭典》:泥丸  拼音:ní wán
1.用泥土捏制的彈丸。漢。劉向《說苑。卷一七。雜言》:「然用之彈,曾不知泥丸?!?br />2.道家以人體為小天地,各部分均附以神名,腦神稱為「精根」,字泥丸。故后世稱頭為「泥丸」。
3.比喻極少的軍隊(duì)。清。曹貞吉 滿庭芳。太華垂旒詞:「泥丸封未得,漁陽鼙鼓,響入華清。」
《漢語大詞典》:泥洹
即涅槃。 晉 無名氏 《正誣論》:“善入泥洹,不始不終,永存綿綿?!?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一:“ 天竺 諸國,自是以南,皆為中國……泥洹以來,圣眾所行,威儀法則相承不絶。”參見“ 涅槃 ”。
分類:涅槃
《國語辭典》:血脈(血脈)  拼音:xiě mài
1.體內(nèi)血液流通的經(jīng)路?!逗鬂h書。卷八二。方術(shù)傳下。華佗傳》:「動(dòng)搖則谷氣得銷,血脈流通,病不得生?!埂段倪x。枚乘。七發(fā)》:「縱耳目之欲,恣支體之安者,傷血脈之和?!?br />2.血統(tǒng)?!读簳?。卷五○。文學(xué)傳下。劉杳傳》:「王僧孺被敕撰譜,訪杳血脈所因?!固?。羅隱 寄酬鄴王羅令公詩五首之三:「敢將衰弱附強(qiáng)宗,細(xì)算還緣血脈同。」
《國語辭典》:人氣(人氣)  拼音:rén qì
人的氣息、生機(jī)。如:「辦公室里人氣旺,連植物也長得生氣蓬勃?!?/div>
《漢語大詞典》:中黃
(1).亦稱“ 中黃伯 ”。古勇士名。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奮 中黃 育獲 之士,騁良弓勁弩之勢?!?呂延濟(jì) 注:“ 中黃伯 、 夏育 、 烏獲 ,皆古之力士也?!?br />(2).泛指勇士。 明 梅鼎祚 《玉合記·拒間》:“看妖摧太白,士列中黃?!?br />(3).指 中黃子 。傳說中的仙人。見 晉 葛洪 《抱樸子·地真》。 宋 蘇軾 《和讀山海經(jīng)》之四:“豈伊臭濁中,爭此頃刻光。安知青藜火,丈人非 中黃 。” 明 王鏊 震澤長語·仙釋:“ 冷啟敬 ,隸 淮陽 ,遇異人,授 中黃 大丹?!?br />(4).指 黃帝 。文選·張協(xié)〈七命〉:“啟 中黃 之少宮,發(fā) 蓐收 之變商?!?呂延濟(jì) 注:“ 中黃 , 黃帝 也?!?span id="a07t9hn"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三:“ 黃帝 以道治世一百二十年,於 鼎湖山 白日昇天,上登 太極宮 ,號曰 中 黃真人 。”
(5).黃石脂。文選·張衡〈南都賦〉:“太一餘糧,中黃瑴玉?!?呂向 注:“中黃,謂石中﹝黃﹞子,黃石脂也?!?br />(6).中央。 三國 魏 曹植 《寶刀賦》:“礪以五方之石,鑒以中黃之壤。” 唐 崔損 《五色土賦》:“眾色環(huán)封,所以示外共其方職;正色居上,所以表內(nèi)附于中黃?!?宋 范仲淹 《明堂賦》:“耽然太室,儼乎中黃?!?br />(7).指黃道。 晉 成公綏 《天地賦》:“ 望舒 弭節(jié)於九道, 羲和 正轡於中黃?!?唐 李乂 《奉和三會寺應(yīng)制》:“ 漢 闕中黃近, 泰山 太白連?!?br />(8).帝王府庫名。后漢書·桓帝紀(jì):“芝草生中黃藏府?!?李賢 注引漢官儀:“中黃藏府掌中幣帛金銀諸貨物?!?三國 魏 曹植 《自誡令》:“豐賜光厚,訾重千金,損乘輿之副,竭中黃之府?!?br />(9).中營。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効足中黃,殉驅(qū)馳兮?!?劉良 注:“中黃,中營也;以身從物曰徇。言効天子之營以從驅(qū)馳。”
(10).古指人體的橫膈膜。 明 高攀龍 《文學(xué)景耀唐公墓志銘》:“吾嘗讀 旌陽許仙 書,見其所云中黃者,人身膈膜也,膈下體穢濁之氣,不得薰心府?!?br />(11).泛指腹中。《封神演義》第三二回:“ 天化 在花籃中取出仙藥,用水研開,把劍撬開上下牙關(guān),灌入口內(nèi),送入中黃,走三關(guān),透四肢,須臾轉(zhuǎn)八萬四千毛竅?!?/div>
《國語辭典》:腰身  拼音:yāo shēn
1.人體腰圍或衣服中段橫幅的尺寸。如:「前一陣子流行窄腰身的外套?!?br />2.腰肢。南朝宋。鮑照學(xué)古〉詩:「嬛綿好眉目,閑麗美腰身?!?/div>
《漢語大詞典》:無骨(無骨)
(1).指人體中沒有骨的部位。《禮記·深衣》:“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dāng)無骨者?!?鄭玄 注:“當(dāng)骨,緩急難為中也?!?br />(2).體無骨骼。形容體態(tài)柔軟輕盈。《尸子》卷下:“ 徐偃王 有筋而無骨?!?span id="obd6b03" class="book">《飛燕外傳》:“豐若有肌,柔若無骨?!?唐 劉禹錫 《觀柘枝舞》詩之二:“體輕似無骨,觀者皆聳神?!?br />(3).以指無骨蟲。呂氏春秋·任數(shù):“不至則不知,不知?jiǎng)t不信,無骨者不可令知冰。” 高誘 注:“若無骨之蟲,春生秋死,不知冬寒之有冰雪?!?br />(4).不要折傷骨骼。《國語·晉語九》:“夷請無筋無骨,無面?zhèn)?,無敗用,無隕懼?!?韋昭 注:“無骨,無折骨。”
(5).謂沒有骨氣。《藝文類聚》卷四八引 南朝 梁 張纘 《讓尚書仆射表》:“雖復(fù)吐言如傷,屈體無骨,動(dòng)容竊斧,猶成多憾?!?唐 李白 《贈(zèng)新平少年》詩:“ 韓信 在 淮陰 ,少年相欺凌。屈體若無骨,壯心有所憑。”
(6).指文辭沒有風(fēng)格骨力。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風(fēng)骨:“若瘠義肥辭,繁雜失統(tǒng),則無骨之徵也?!?br />(7).指字體柔弱無力。《法書要錄》卷一引 晉 衛(wèi)夫人 《筆陣圖》:“昔 秦丞相 斯 見 周穆王 書,七日興嘆,患其無骨。”
《國語辭典》:皮毛  拼音:pí máo
1.泛指帶毛的獸皮,可用來御寒。《莊子。讓王》:「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br />2.皮膚的毛孔?!饵S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卷一○。欬論》:「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
3.比喻事物的外表或粗淺的知識?!段拿餍∈贰返谒陌嘶兀骸附鸬琅_道:『這不過皮毛上的議論,至于如何辦法,斷非我們臺面上數(shù)語所能了結(jié)?!弧?/div>
《國語辭典》:天樞(天樞)  拼音:tiān shū
星名。北斗七星的第一顆,在西方為大熊座α星?!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又魁第一星曰天樞,二曰琁,三曰璣,四曰權(quán),五曰玉衡,六曰開陽,七曰搖光;一至四為魁,五至七為杓?!?/div>
《國語辭典》:下體(下體)  拼音:xià tǐ
1.軀體的下部。多指男女的陰部。
2.植物的根莖?!对娊?jīng)。邶風(fēng)。谷風(fēng)》:「采葑采菲,無以下體。」?jié)h。毛亨。傳:「下體,根莖也?!?br />3.屈身降志?!冻o。劉向。九嘆。惜賢》:「欲卑身而下體兮,心隱惻而不置?!?/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