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6詞典 1分類詞匯 75
《國語辭典》:宗正  拼音:zōng zhèng
1.推崇、敬仰?!段簳>砭拧?。逸士傳。李謐傳》:「鄭康成漢末之通儒,后學(xué)所宗正?!?br />2.職官名。秦設(shè)置,掌管皇族親屬的事務(wù)。歷代多沿用其制,明清時(shí)稱為「宗人府」。凡宗室人丁的名籍、爵祿、賞罰等事,各有制度,負(fù)責(zé)長官除府內(nèi)事務(wù)外,均由皇室的尊親擔(dān)任。清代的宗人府由宗令主管,下設(shè)有左右宗正、左右宗人。
3.星名?!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宗正二星,在帝坐東南,宗大夫也?!?/div>
《國語辭典》:宗人府  拼音:zōng rén fǔ
明清時(shí)掌皇族事務(wù)的官署。參見「宗正」條。
《國語辭典》:小君  拼音:xiǎo jūn
1.古時(shí)稱諸侯夫人或諸侯的母親為「小君」?!豆攘簜?。莊公二十二年》:「癸丑,葬我小君文姜?!?br />2.對尊長妻妾的敬稱?!稌x書。卷六六。列傳。陶侃》:「小君,猶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盡心乎!」
《國語辭典》:貴戚(貴戚)  拼音:guì qī
君主的內(nèi)外親族。如:「皇親貴戚」。
《漢語大詞典》:睦族
和睦親族。語出《書·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唐 元稹 《代李中丞謝官表》:“雖牽絲入仕,或因瑣碎之文,而執(zhí)簡當(dāng)朝,實(shí)由睦族而致。”舊唐書·文宗紀(jì)下:“宜開列土之封,用申睦族之典。” 明 李詡戒庵老人漫筆·迎武宗駕還帳詞:“一統(tǒng)山河調(diào)玉燭, 堯 舜 至仁先睦族?!?/div>
《國語辭典》:小妹  拼音:xiǎo mèi
1.稱謂。稱最小的妹妹或泛稱妹妹。如:「昨天我打電話到你家,你的小妹說你已經(jīng)睡了?!?br />2.女服務(wù)生。如:「小妹,麻煩妳拿一份菜單給我?!?/div>
《國語辭典》:外親(外親)  拼音:wài qīn
1.由女系血統(tǒng)而連續(xù)的親屬?!抖膛陌阁@奇》卷三八:「這魏媽媽是我家外親,極是好情分?!埂冻桃冶炯t樓夢》第一八回:「現(xiàn)有外親薛王氏及寶釵、黛玉在外候旨,外眷無職,不敢擅入?!?br />2.外戚?!稘h書。卷八三。朱博傳》:「博宰相,玄上卿,晏以外親封位特進(jìn)?!?/div>
《漢語大詞典》:皇人
(1).帝王的親族。穆天子傳卷五:“黃之池,其馬歕沙,皇人威儀;黃之澤,其馬歕玉,皇人壽穀。”
(2).道家稱 泰壹氏 為皇人。 宋 羅泌 路史·前紀(jì)三·泰壹氏:“ 泰壹氏 ,是為皇人,開圖挺紀(jì),執(zhí)大同之制,調(diào)大鴻之氣,正神明之位者也。” 唐 韋渠牟 《步虛詞》之七:“應(yīng)須絶巖內(nèi),委曲問皇人。”
(3).傳說中的山名。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皇人之山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黃?!?/div>
《漢語大詞典》:五桂
舊稱進(jìn)士登第為折桂。五桂,對親族五人相繼登科的美稱。 宋 王應(yīng)麟 小學(xué)紺珠·氏族·五桂:“ 范致君 、 致明 、 致虛 、 致祥 、 致厚 ,相繼登第,有 五桂堂 ?!?宋 竇禹鈞 之子 儀 儼 侃 偁 僖 ,皆相繼登科, 馮道 嘗贈(zèng)詩美之云:“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見宋史·竇儀傳。 元 曹之謙 《趙吉甫種德園》詩:“從今不羨 燕山 竇 ,五桂聯(lián)芳老一椿?!?/div>
《漢語大詞典》:展親(展親)
謂重視親族的情分。書·旅獒:“分寳王於伯叔之國,時(shí)庸展親?!?孔穎達(dá) 疏:“言用寳以表誠心,使彼知王親愛之也?!?span id="0dqiz0c" class="book">《國語·魯語上》:“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親也?!?韋昭 注:“展,重也。” 唐 元稹 《贈(zèng)于頔謚》:“朕以禮存錫命,恩在展親?!?span id="le6bo6l" class="book">《清史稿·世祖紀(jì)二》:“宗室諸王貝勒等,皆太祖、太宗子孫,為國藩翰,理宜優(yōu)遇,以示展親?!?明 宋濂 《送晉王傅李君思迪之官詩序》:“九子一孫同日封建為王,所以敦展親之道,壯維城之勢也。”
《漢語大詞典》:后族
皇后的親族。晉書·外戚傳序:“至若 樊靡卿 之父子, 竇廣國 之弟兄, 陰興 之守約戒奢, 史丹 之掩惡揚(yáng)善,斯并后族之所美者也?!?/div>
分類:皇后親族
《漢語大詞典》:宗戚
泛稱皇室親族。宋書·臧質(zhì)傳:“丞相臣 義宣 ,育悊臺(tái)鉉,拊聲聯(lián)服,定主勤王之業(yè),勛越乎 齊 晉 ;宗戚懿親之寄,望崇於 魯 衛(wèi) ?!?南朝 梁 沈約 《赦詔》:“至於股肱宗戚,情委特隆?!?span id="aiq6nfs" class="book">《南齊書·鄱陽王鏘傳》:“臣 鸞 於宗戚最長,且受寄先帝,臣等年皆尚少,朝庭之干,唯 鸞 一人,愿陛下無以為慮?!?/div>
分類:皇室親族
《國語辭典》:外族  拼音:wài zú
1.母親或妻子的父母家的同族。唐。盧綸 送內(nèi)弟韋宗仁歸信州覲省詩:「常嗟外族弟兄稀,轉(zhuǎn)覺心孤是送歸。」《資治通鑒。卷一六三。梁紀(jì)十九。簡文帝大寶元年》:「又禁人偶語,犯者刑及外族?!?br />2.異族。
《漢語大詞典》:北阮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阮仲容 步兵居道南,諸 阮 居道北,北 阮 皆富,南 阮 貧。七月七日,北 阮 盛曬衣,皆羅綺。 仲容 以竿掛大布犢鼻褌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fù)爾耳。’”后遂以“北阮”代稱親族之富者。 唐 戴叔倫 《旅次寄湖南張郎中》詩:“閉門茅底偶為鄰,北 阮 那憐南 阮 貧。” 清 李漁 《奈何天·媒欺》:“止為這窮村擬受 西施 福,只此上佳婿難招北 阮 家?!?/div>
分類:親族
《國語辭典》:五族  拼音:wǔ zú
1.漢、滿、蒙、回、藏合稱為「五族」。
2.五氏族。《左傳。襄公十年》:「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亂?!?br />3.五親族。宋。王禹偁〈一品孫鄭昱〉詩:「五族不力穡,終歲飽且溫?!?br />4.古代五百家稱為「五族」?!吨芏Y。地官司徒。大司徒》:「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比為閭,使之相受;四閭為族,使之相葬;五族為黨,使之相救?!?br />5.高句麗的消奴、絕奴、順奴、灌奴、桂婁五部族。
6.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為官妃五族。
7.誅連五族?!稘h書。卷九○??崂魝鳌M鯗厥妗罚骸阜蚬庞腥?,而王溫舒罪至同時(shí)而五族乎!」
《漢語大詞典》:服屬(服屬)
(1).順從歸屬。史記·朝鮮列傳:“ 真番 、 臨屯 皆來服屬,方數(shù)千里。”漢書·黥布傳:“諸侯兵皆服屬 楚 者,以 布 數(shù)以少敗眾也?!?清 侯方域 《重修演武廳事記》:“天下輕武,所置守備者日趨蹌,服屬於卿大夫之家,不復(fù)坐廳事。廳事雖設(shè),為樵牧場?!?br />(2).五服內(nèi)的親族。 南朝 梁武帝 《賜宗戚侯爵詔》:“凡是宗戚有服屬者,并可賜沐食鄉(xiāng)亭侯。” 宋 王栐 燕翼詒謀錄卷三:“國初奏薦之制甚寬,不拘服屬遠(yuǎn)近……其后又以服屬之親踈為奏官之高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