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二分無賴


《容齋隨筆》卷十〈徐凝詩〉~29~
徐凝以「瀑布界破青山」之句,東坡指為惡詩,故不為詩人所稱說。予家有凝集,觀其馀篇,亦自有佳處,今漫紀數(shù)絕于此。漢宮曲云:「水色簾前流玉霜,趙家飛燕侍昭陽。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憶揚州云:「蕭娘臉下難勝淚,桃葉眉頭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span>
《國語辭典》:二分  拼音:èr fēn
1.春分和秋分?!蹲髠鳌U压荒辍罚骸付?、二分,日有食之,不為災?!埂段倪x。左思。魏都賦》:「闡鉤繩之筌緒,承二分之正要。」
2.一分為二。《文選。郭璞。江賦》:「源二分于峮崍,流九派乎潯陽?!?br />3.二份。宋。蘇軾 水龍吟。似花還似花詞:「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國語辭典》:十二分  拼音:shí èr fēn
非常,用以形容程度極深?!段拿餍∈贰返谝晃寤兀骸高B年小考,蘇州是來過的,于一切路徑,尚不十二分生疏?!?/div>
分類:程度語氣
《分類字錦》:一十二分
馮宿 星回于天賦 一十二分,終而復始。
分類:
《國語辭典》:十二分教  拼音:shí èr fēn jiào
佛教將三藏依體裁和內容分成十二類。即一、修多羅(契經),指經典中散文體的經文;二、祇夜(應頌),指經典中以詩頌的型式重復前面散文體內容的經文;三、和伽羅那(授記),指帶有預言性質的經文;四、伽陀(偈頌),指詩頌體的經文;五、優(yōu)陀那(無問自說),指佛自宣說的經文;六、尼陀那(因緣),指記述佛說此經因緣的經文;七、阿婆陀那(譬喻),指譬喻形式的經文;八、伊提目多伽(本事),指佛說弟子過去世因緣的經文;九、阇陀伽(本生),指佛說過去世因緣的經文;十、毗佛略(方等),指佛說方正廣大的經文;十一、阿浮陀達磨(未曾有),指記載佛陀顯現(xiàn)神通的經文;十二、優(yōu)婆提舍(論議),指廣釋佛語的經典?!?a target='_blank'>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何故但立十二分教,不增、不滅?」也稱為「十二部經」。
《國語辭典》:二分法  拼音:èr fēn fǎ
分類法中,以事物屬性有無或兩種相反之屬性為標準,分為二類。再將已分者,更就他屬性之有無或另兩種相反屬性又二分之,逐層遞進,稱為「二分法」。
《高級漢語詞典》:二分點  拼音:èr fēn diǎn
在天球上,天赤道與黃道相交的兩點中的任一點
《國語辭典》:二分明月  拼音:èr fēn míng yuè
語本唐。徐凝 憶揚州詩:「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謂天下三分的明月中,揚州即占其三分之二。指揚州繁華甲于天下。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卷一○:「十里畫圖新閬苑,二分明月舊揚州?!?/div>
分類:美好風光
《漢語大詞典》:二分明月社
社團名。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城南錄》:“ 古渡禪林 在湖中長嶼上,為 金山 下院,詩人 儀堉 與 徐晁玖 、 陳仲公 結社於此,謂之‘二分明月社’?!?/div>
分類:社團
《漢語大詞典》:二分之祭
古代帝王祭日、月的典禮。資治通鑒·齊東昏侯永元元年:“天地五郊、宗廟二分之祭,未嘗不身親其禮。” 胡三省 注引 鄭玄 曰:“古者,天子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故曰二分之祭。 魏 則朝日以朔,夕月以朏,猶仍古謂之二分之祭?!?/div>
《漢語大詞典》:十二分星
見“ 十二分野 ”。
《漢語大詞典》:十二分野
我國古代星占學的迷信觀點認為,人間禍福同天上星象有聯(lián)系,因根據星辰的十二纏次(后亦根據二十八宿)將地上的州、國劃分為十二個區(qū)域,使兩者相對應,并根據某一天區(qū)星象的變異來預測、附會相應地區(qū)的兇吉。這種劃分,在天稱“十二分星”,在地稱“十二分野”。其對應情況為:星紀( 揚州 , 吳 越 )、玄枵( 青州 , 齊 )、娵訾( 并州 , 衛(wèi) )、降婁( 徐州 , 魯 )、大梁( 冀州 , 趙 )、實沉( 益州 , 晉 )、鶉首( 雍州 , 秦 )、鶉火( 三河 , 周 )、鶉尾( 荊州 , 楚 )、壽星( 兗州 , 鄭 )、大火( 豫州 , 宋 )、析木( 幽州 , 燕 )。參閱周禮·春官·保章氏 鄭玄 注、晉書·天文志上。
《分類字錦》:十二分休
見水豐注
分類:屯田
《漢語大詞典》:十二分野
我國古代星占學的迷信觀點認為,人間禍福同天上星象有聯(lián)系,因根據星辰的十二纏次(后亦根據二十八宿)將地上的州、國劃分為十二個區(qū)域,使兩者相對應,并根據某一天區(qū)星象的變異來預測、附會相應地區(qū)的兇吉。這種劃分,在天稱“十二分星”,在地稱“十二分野”。其對應情況為:星紀( 揚州 , 吳 越 )、玄枵( 青州 , 齊 )、娵訾( 并州 , 衛(wèi) )、降婁( 徐州 , 魯 )、大梁( 冀州 , 趙 )、實沉( 益州 , 晉 )、鶉首( 雍州 , 秦 )、鶉火( 三河 , 周 )、鶉尾( 荊州 , 楚 )、壽星( 兗州 , 鄭 )、大火( 豫州 , 宋 )、析木( 幽州 , 燕 )。參閱周禮·春官·保章氏 鄭玄 注、晉書·天文志上
《分類字錦》:考以二分
令狐楚《謝賜春衣牙尺狀》:伏以衣服者,身之文章;尺寸者,王之律度。被于四體,不衷則災;考以二分,無差為貴。
分類:
《國語辭典》:一半  拼音:yī bàn
二分之一?!都t樓夢》第四回:「住了不上一月的日期,賈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認熟了一半?!埂独蠚堄斡洝返谝凰幕兀骸搞y子呢,既你老哥肯出一半,這一半就是我兄弟出了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