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48,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運腕
院體
元和腳
妙翰
鉤勒
神貌
橫肆
賣字
筋脈
古釵
二寶
二米
波勢
狂逸
書格
《國語辭典》:運腕(運腕)  拼音:yùn wàn
寫毛筆字,利用手腕的上下提按和左右起倒以操縱筆鋒,使筆毫平鋪紙上。
《漢語大詞典》:院體(院體)
(1).書法流派之一。 唐 貞元 中翰林學(xué)士 吳通微 工行草,體近隸,院中胥徒仿效其書,大行于世,稱為“院體”。 曾慥 類說卷十五引 宋 張洎 賈氏譚錄:“中土士人扎翰,多為院體。 貞元 中,翰林學(xué)士 吳通微 嘗工行草院體,近吏故胥,放其書,大行於世,遺法至今。”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圣教序》盛行於 宋 ,幾於人有一冊,至 明 時而更熾,當時反以院體目之?!?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本漢:“后人取法二 王 ,僅成院體,雖欲稍變,其與幾何,豈能復(fù)追蹤古人哉!”
(2).繪畫流派之一。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鑒·宋:“ 張武翼 名 諒 ,工道釋人物,其蹟為畫家格范,今世稱院體者是也?!眳⒁姟?院畫 ”。
(3).歌妓之玉體。 元 張可久 《朝天子·箏手愛卿》曲:“丹山鳳鳴,黃云雁影。笙歌罷簾幃靜,纖纖香玉扣紅冰,一曲《伊州令》。院體瓊瓊,秋水盈盈,不由人不愛卿?!?/div>
《國語辭典》:院畫(院畫)  拼音:yuàn huà
北宋宣和年間,置御前畫院,南宋與金和議之后,復(fù)設(shè)之。院有待詔,祇候諸官,他們的作品稱為「院畫」。
《國語辭典》:元和腳(元和腳)  拼音:yuán hé jiǎo
腳,墨跡、筆跡。柳公權(quán)的書法稱為「元和腳」。宋。蘇軾 柳氏二外甥求筆跡詩二首之一:「君家自有元和腳,莫厭家雞更問人?!姑?。陳耀文《天中記。卷三十八。書》:「柳公權(quán)在元和間書有名,故劉禹錫詩:『柳家新樣元和腳。』」
《漢語大詞典》:妙翰
(1).指佳妙的書法作品。 宋 張淏 云谷雜記·黃庭經(jīng):“ 晉 有道士好《黃庭》之術(shù),意專書寫,嘗求于人。聞 王右軍 精于草隸而性復(fù)愛白鵝,遂以數(shù)頭贈之,得其妙翰。”
(2).對他人書信的美稱。 宋 陸游 《與蜀州同官啟》:“特詒妙翰,俾生枯枿之春?!?/div>
《國語辭典》:鉤勒(鉤勒)  拼音:gōu lè
1.用線條鉤描物象輪廓,鉤描后,大都填著彩色。通常用于工筆花鳥畫。
2.一種中國繪畫技法。用筆順勢為鉤,逆勢為勒。亦有以單筆為鉤,復(fù)筆為勒。
《漢語大詞典》:神貌
(1).外貌;容貌。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岑順》:“王神貌偉然,雄姿罕儔?!?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八:“ 希白 召之, 冀公 單微遠人,神貌竦瘦,復(fù)贅於頸,舉止山野。”
(2).神情狀態(tài)。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時事·咭咯菩薩:“ 江西 五月初旬,省城迎咭咯菩薩,木偶百千,舁輿者顛倒傾仄,杠戛作聲,故名;神貌率獰惡可怖。”
(3).借指書法的筆意和字形。 潘伯鷹 《中國書法簡論》卷下一:“ 薛稷 是 魏徵 的外孫,他專學(xué) 魏 家所藏的 虞 褚 真跡,尤其努力學(xué) 褚 ,得其神貌?!?br />(4).外貌;容貌。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岑順》:“王神貌偉然,雄姿罕儔?!?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八:“ 希白 召之, 冀公 單微遠人,神貌竦瘦,復(fù)贅於頸,舉止山野?!?br />(5).神情狀態(tài)。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時事·咭咯菩薩:“ 江西 五月初旬,省城迎咭咯菩薩,木偶百千,舁輿者顛倒傾仄,杠戛作聲,故名;神貌率獰惡可怖?!?br />(6).借指書法的筆意和字形。 潘伯鷹 《中國書法簡論》卷下一:“ 薛稷 是 魏徵 的外孫,他專學(xué) 魏 家所藏的 虞 褚 真跡,尤其努力學(xué) 褚 ,得其神貌?!?/div>
《漢語大詞典》:橫肆
縱放恣肆。多以形容文筆或書法的氣勢。 清 李漁 《閑情偶寄·種植·金錢》:“以其思路紛馳而不聚,筆機過縱而難收,其勢之不可阻遏者,橫肆也,非純熟也。” 清 王筠 《菉友肊說》:“ 金 刻文雖不一,然或橫肆,或工巧,或古穆,未有無神采如此者?!?br />專橫放肆。新唐書·杜希全傳:“ 希全 居 河西 久,頗越法橫肆,帝數(shù)容掩其短?!?span id="vwqmcri" class="book">《明史·宦官傳二·馮保》:“后 保 益橫肆,即帝有所賞罰,非出 保 口,無敢行者?!?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也厭惡他的女婿的囂張橫肆,一年到頭,總聽見他在吵,在出主意,在高談闊論種種營利的勾當。”
《國語辭典》:賣字(賣字)  拼音:mài zì
賣書法。古代的書生常藉此謀生?!?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一回:「暫寄廟中安身,每日賣字作文為生?!?/div>
《國語辭典》:筋脈(筋脈)  拼音:jīn mài
血液流通的路徑。如:「人身布滿大大小小的筋脈?!?/div>
《漢語大詞典》:古釵(古釵)
(1).古人用的釵。 唐 張籍 《古釵嘆》:“古釵墮井無顏色,百尺泥中今復(fù)得。” 唐 陸龜蒙 《襲美以紫石硯見贈以詩迎之》:“霞骨堅來玉自愁,琢成飛燕古釵頭?!?br />(2).亦作“ 古釵腳 ”。比喻書法筆力遒勁。 唐 韋續(xù) 《書品優(yōu)劣》:“ 李陽冰 書似古釵倚物,力有萬夫?!?宋 周越 《法書苑》:“ 顏魯公 與 懷素 同學(xué)草書於 鄔兵曹 ,或問曰:‘ 張長史 見 公孫大娘 舞劍器,始得低昂回翔之狀, 兵曹 有之乎?’ 懷素 以古釵腳對。”
《漢語大詞典》:二寶
(1).指精美而為人寶愛的詩文與書法。南史·謝靈運傳:“ 靈運 詩書皆兼獨絶,每文竟,手自寫之, 文帝 稱為二寳。” 宋 歐陽修 《答杜相公惠詩》:“言無俗韻精而勁,筆有神鋒老更奇。二寳將收傳百世,豈惟榮耀詫當時?!?br />(2).指 宋 胡伸 與 汪藻 。宋史·文苑傳七·汪藻:“ 徽宗 親製《君臣慶會閣詩》,群臣皆賡進,惟 藻 和篇,眾莫能及。時 胡伸 亦以文名,人為之語曰:‘ 江左 二寳, 胡伸 、 汪藻 ?!?/div>
《漢語大詞典》:二米
指 宋 代 米芾 及長子 米友仁 。父子均以書法繪畫聞名。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萬圖記》:“畫家分南北二宗。 摩詰 為南宗創(chuàng)始, 荊誥 踵之,后則 董 、 巨 、二 米 、 子久 、 松雪 、 云林 ?!?/div>
《漢語大詞典》:波勢(波勢)
書法指波磔之筆勢。 清 顧炎武 《〈日知錄〉之馀》卷一:“至 唐 則八分書始盛。其典型蓋類隸,而變方廣作波勢?!?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分變:“ 王愔 曰:‘ 王次仲 始以古書方廣少波勢。 建初 中以隸草作楷法,字方八分。’”
分類:書法筆勢
《漢語大詞典》:狂逸
(1).亂奔。南史·臧盾傳:“ 南越 所獻馴象,忽於眾中狂逸,眾皆駭散?!?br />(2).狂放不羈。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沉彬》:“ 彬 ,字 子文 , 高安 人也,天性狂逸,好神仙之事。” 明 楊慎 詞品·潘逍遙:“ 潘閬 字 逍遙 ,其人狂逸不檢,而詩句往往有出塵之語?!?br />(3).指書法奔放飄逸。 唐 任華 《懷素上人草書歌》:“古來草圣無不知,豈不知 右軍 與 獻之 ,雖有壯麗之骨,恨無狂逸之姿?!?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張志和:“ 張志和 字 子同 , 會稽 人,性高邁不拘檢,自稱‘煙波釣徒’。著《玄真子》十卷,書跡狂逸?!?/div>
《國語辭典》:書格(書格)  拼音:shū gé
1.一種文具。寫字時用來支撐手臂,以防墨污。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八:「手戰(zhàn)愈增書格弱,目昏翻厭紙窗明?!?br />2.書法的風(fēng)格。明。徐樹丕《識小錄。李嗣真》:「李嗣真論右軍書格不同:樂毅論、太史箴、皆正大有忠臣烈士之象;誓墓文、曹娥碑,其容憔悴,有孝子順孫之象。」
3.供人描摩習(xí)字的范本。清。厲鶚〈悼亡姬詩序〉:「影拓書格,略有楷法?!?/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