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48,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蒼秀
懸針
評書
枯筆
豐茂
奇筆
畫肚
畫字
媚骨
行筆
瘦勁
癡肥
筆諫
多骨
逸翰
《漢語大詞典》:蒼秀(蒼秀)
(1).青翠秀麗。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游天臺山日記:“嶺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葉蒼秀?!?span id="adfxuhe" class="book">《平山冷燕》第七回:“一日,行到 山東 汶上縣 ,見一簇林木蒼秀?!?br />(2).形容書法繪畫等蒼勁俊秀。 清 韓泰華 無事為福齋隨筆卷上:“《蜀徼訪碑圖》, 嘉興 布衣 文后山 鼎 所作也,時年八十有一,老筆蒼秀?!?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徐天池白描錢帖冊子:“﹝其帖﹞仿 李龍眠 白描,繪為故實,筆法蒼秀,氣韻生動,洵稱妙品?!?/div>
《國語辭典》:懸針(懸針)  拼音:xuán zhēn
1.一種篆書。形狀似針的鋒芒,故稱為「懸針」。據(jù)說為后漢章帝時曹喜所作。
2.書法中豎畫的寫法。因豎畫自上而下,端正筆直,下端出鋒如針倒懸,故稱為「懸針」。
3.蝌蚪的別名。參見「蝌蚪」條。
《國語辭典》:評書(評書)  拼音:píng shū
一種民間曲藝。是一種全靠嘴說的個人表演,表演者以一把摺扇、一塊驚堂木將歷史演義和章回小說的故事,敘述得活龍活現(xiàn)。評書的場所,初在農(nóng)村露天空地,后在茶館里。
《漢語大詞典》:枯筆(枯筆)
(1).猶禿筆。多用為謙詞。 宋 黃庭堅 《次韻文潛休沐不出》之二:“著書灑風雨,枯筆束如林?!?宋 陸游 《幽居述事》詩之四:“舴艋東歸喜遂初,頻拈枯筆賦閑居。” 元 方夔 《雜興》詩之四:“勘破世紛無一事,又拈枯筆續(xù)前編。”
(2).國畫和書法的一種筆法。指用蘸墨很少的毛筆作畫或?qū)懽帧?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上》:“﹝ 程邃 ﹞善畫山水,純用枯筆。” 邵宇 《談木版水印畫》:“刻版和印刷藝人們,根據(jù)原畫的內(nèi)容和筆意,持刀如筆,設色如畫,既可做到細致入微,也可做到粗獷奔放,無論是枯筆的勁健斷續(xù),飽墨的水意蕩漾,都能表達盡致。”
《國語辭典》:豐茂(豐茂)  拼音:fēng mào
豐富茂盛。《管子。水地》:「鳥獸得之,形體肥大,羽毛豐茂。」
《漢語大詞典》:奇筆(奇筆)
(1).謂奇妙的書法。新唐書·張旭傳:“ 旭 因問所藏,盡出其父書, 旭 視之,天下奇筆也,自是盡其法?!?br />(2).指新奇的文筆。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二:“ 易安 《聲聲慢》一闋,連下十四疊字……然此不過奇筆耳,并非高調(diào)?!?/div>
《漢語大詞典》:畫肚(畫肚)
謂用手指在肚子上揣摹書法。 唐 張懷瓘 書斷下:“聞 虞 ( 虞世南 )眠布被中,恒手畫肚?!?宋 蘇軾 《鳳翔八觀·石鼓》詩:“舊聞石皷今見之,文字鬱律蛟蛇走。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箝在口。”參見“ 畫腹 ”。
《漢語大詞典》:畫腹(畫腹)
(1).指在腹部作畫。南史·齊紀上·高帝:“時暑熱,帝晝臥裸袒, 蒼梧 立帝於室內(nèi),畫腹為射的,自引滿,將射之?!?br />(2).謂用手指在腹部揣摹書法。新唐書·儒學傳中·王紹宗:“嘗與人書曰:‘…… 吳中 陸大夫 常以余比 虞君 ,以不臨寫故也。聞 虞 被中畫腹,與余正同?!眳⒁姟?畫肚 ”。
《國語辭典》:畫字(畫字)  拼音:huà zì
1.在文據(jù)上簽字。元。楊訥《西游記》第八出:「寫了文書,要諸天畫字,都畫字了。」《儒林外史》第四七回:「當下把租頭、價銀、戥銀、銀色、雞、草、小租、酒水、畫字、上業(yè)字,都講清了?!?br />2.寫字。唐。杜甫〈水宿遣興奉呈群公〉詩:「耳聾須畫字,發(fā)短不勝篦?!顾?。劉子翚臨池歌〉:「君不見鐘繇學書夜不眠,以指畫字衣皆穿。」
《國語辭典》:媚骨  拼音:mèi gǔ
比喻奉承阿諛的品格。如:「為人宜直道而行,豈可屈膝媚骨?」
《國語辭典》:行筆(行筆)  拼音:xíng bǐ
1.寫毛筆字時的用筆方法。指筆鋒在紙上的運轉(zhuǎn)動作。
2.作文章。宋。邵雍 無苦吟:「行筆因調(diào)性,成詩為寫心?!?/div>
《國語辭典》:行文  拼音:xíng wén
1.推行文治教化?!妒酚?。五五。留侯世家》:「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復用兵乎?」《漢書。卷八一。匡衡傳》:「偃武行文,將欲度唐虞之隆,絕殷周之衰也?!?br />2.作文。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格局》:「繩墨不改,斧斤自若,而工師之奇巧出焉,行文之道,亦若是也?!?br />3.官廳的公文往來。《儒林外史》第一回:「時常有人傳說,朝廷行文到浙江布政司,要徵聘王冕出來做官?!埂段拿餍∈贰返谝换兀骸庚R巧這年春天,正逢歲試,行文下去,各學教官傳齊廩生,攜帶門斗,知會了文武童生,齊向府中進發(fā)?!?/div>
《漢語大詞典》:瘦勁(瘦勁)
(1).瘦硬有力。多指書法。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東坡二》:“ 魯直 云:‘《黃庭經(jīng)》, 王 氏父子書,皆不可復見。小字殘缺者,云是 永禪師 書。既刻缺,亦難辨真譌。差大者,是 吳通微 書,字形差長,而瘦勁筆圓,勝 徐浩 書也?!?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欲於大殿書‘大雄之殿’四字……以‘大’、‘之’二字皆少筆,宜結(jié)體厚重;‘雄’、‘殿’二字多畫,宜結(jié)體瘦勁。”
(2).體瘦而強健。 楊朔 《模范班》:“左首有個牛欄,一個瘦勁的小老頭僂著腰,正在拿土墊欄?!?/div>
《國語辭典》:癡肥  拼音:chī féi
形容人肥胖臃腫,遲鈍不靈。如:「研究發(fā)現(xiàn)睡眠不足的人較容易造成癡肥、過重的狀況?!?/div>
《國語辭典》:筆諫(筆諫)  拼音:bǐ jiàn
借書法之理寄托諷諫。《舊唐書。卷一六五。列傳。柳公綽》:「穆宗政僻,嘗問公權(quán)筆何盡善,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簧细娜?,知其筆諫也。」宋。蘇軾 柳氏二外甥求筆跡詩二首之二:「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div>
《漢語大詞典》:多骨
指書法富于骨力。 晉 衛(wèi)鑠 《筆陣圖》:“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宋 黃庭堅 《題徐浩碑》:“ 唐 自 歐 虞 后,能備八法者,獨 徐會稽 與 顏太師 耳。然 會稽 多肉, 太師 多骨。” 清 劉熙載 《藝概·書概》:“ 衛(wèi)瓘 善草書,時人謂 瓘 得 伯英 之筋,猶未言骨; 衛(wèi)夫人 《筆陣圖》,乃始以‘多骨豐筋’并言之?!?/div>
分類:書法骨力
《漢語大詞典》:逸翰
(1).指疾飛的鳥。晉書·郭璞傳:“藹若 鄧林 之會逸翰,爛若溟海之納奔濤?!?span id="pio21b6" class="book">《魏書·段承根傳》:“野無投綸,朝盈逸翰?!?唐 高適 《睢陽酬別暢大判官》詩:“高才擅白雪,逸翰懷青霄。”
(2).指強健善飛的鳥翅。 唐 李白 《大鵬賦》:“運逸翰以傍擊,鼓奔飇而長驅(qū)?!?唐 濮陽瓘 《出籠鶻》詩:“搖心長捧日,逸翰鎮(zhèn)生風?!?br />(3).高超的書法。 唐 陳子昂 《祭率府孫錄事文》:“ 元常 既沒,墨妙不傳,君之逸翰,曠代同仙。” 唐 李商隱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詩:“逸翰應藏法,高辭肯浪吟?” 唐 竇暨 《述書賦上》:“ 茂度 逸翰, 景初 清規(guī),或大言而峻薄,或寡譽而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