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48,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陽舒
學(xué)字
蟲蛇
聯(lián)飛
今體
惡札
入木
結(jié)字
露鋒
崔蔡
虬螭
使轉(zhuǎn)
三尺法
神俊
散水
《漢語大詞典》:陽舒(陽舒)
(1).語本 漢 張衡 《西京賦》:“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焙笠蛞浴瓣柺妗敝甘鏁车男那楹蛯捤傻臍夥铡?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廣絕交論》:“陽舒陰慘,生民大情,憂合驩離,品物恒性?!?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聞陰慘者刑也,陽舒者德也?!?br />(2).借指書法中筆劃的舒展。 唐 皎然 《張伯英草書歌》:“陰慘陽舒如有道,鬼狀魑容若可懼。”
《漢語大詞典》:學(xué)字(學(xué)字)
學(xué)習(xí)書法。南史·齊武陵昭王曄傳:“ 高祖 雖為方伯,而居處甚貧,諸子學(xué)書無紙筆, 曄 常以指畫空中及畫掌學(xué)字,遂工篆法?!?宋 黃庭堅 《跋〈與張載熙書〉卷尾》:“古人學(xué)書不盡臨摹,張古人書於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時隨人意。學(xué)字既成,且養(yǎng)於心中,無俗氣,然后可以作示人為楷式?!?/div>
《漢語大詞典》:蟲蛇(蟲蛇)
(1).泛指蛇和其他蟲類。韓非子·五蠹:“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搆木為巢以避羣害,而民悅之。” 漢 王充 論衡·無形:“蟲蛇未化,人不食也;化為魚鱉,人則食之。” 唐 高適 《東平路中遇大水》詩:“蟲蛇擁獨樹,麋鹿奔行舟。” 元 傅若金 《桂林喜呂仲實僉憲至》詩:“草熱蟲蛇常并出,樹深豺虎近皆肥?!?br />(2).喻指異族異類的人。 唐 韓愈 《別知賦》:“歲癸未而遷逐,侶蟲蛇於海陬?!?明 高啟 《喜幼文北歸》詩:“久留遠(yuǎn)土蟲蛇雜,忽解高羅雁鵠飛?!?br />(3).謂蟲蛇糾曲之狀。比喻曲折鉤連的書法。 漢 蔡邕 《篆勢》:“頽若黍稷之垂穎,藴若蟲蛇之棼緼?!?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晉書·索靖傳》:“蓋草書之為狀也,婉若銀鉤,漂若驚鸞,舒翼未發(fā),若舉復(fù)安,蟲蛇虬蟉,或往或還?!?/div>
《漢語大詞典》:聯(lián)飛(聯(lián)飛)
書法稱四點相連為“聯(lián)飛”。 元 陳繹曾 《翰林要訣》:“﹝聯(lián)飛﹞四點相隨,偃前以后橫?!?/div>
《漢語大詞典》:今體(今體)
文章、詩歌、書法都有今體,以別于古體。(1)指駢儷文體。梁書·庚肩吾傳:“遠(yuǎn)則 揚 、 馬 、 曹 、 王 ,近則 潘 、 陸 、 顏 、 謝 ,而觀其遣辭用心,子不相似。若以今文為是,則古文為非;若昔賢可稱,則今體宜棄。”舊唐書·李商隱傳:“自是始為今體章奏。” 劉大杰 《中國文學(xué)發(fā)展史》第十章二:“所謂‘今體’,就是指的四六駢文。”(2)指 唐 代的律詩。參見“ 今體詩 ”。(3)指楷書書體。法書要錄卷三引 唐 虞世南 《書旨述》:“俯於眾美,會滋簡易,制成今體,乃窮奧旨。”
《漢語大詞典》:惡札(惡札,惡劄)
亦作“ 惡札 ”。拙劣的書法或文筆。亦用為謙詞。 宋 米芾 《海岳名言》:“ 柳公權(quán) 師 歐 ( 歐陽詢 ),不及遠(yuǎn)甚,而為丑怪惡札之祖?!?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二:“惡札固無所恡,若以潤筆先賜,即不敢聞命?!?清 包世臣 《與楊季子論文書》:“ 退之 諸文,序為至劣,本供酬酢,情文無自……偶著新奇,旋成惡札?!?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五篇:“﹝ 金圣嘆 ﹞指招安以下為 羅貫中 續(xù)成,斥曰‘惡札’?!?/div>
《漢語大詞典》:入木
(1).指雕板刻印。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附錄:“余因反覆沉思其致誤之由,殊不可得,嗣取鈔刻各本,刻意推研,乃知 盧氏 所得 葉石君 本,據(jù)以入木。”
(2).入棺。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xù)集·金剛經(jīng)鳩異:“ 荊州 天崇寺 僧 智燈 常持《金剛經(jīng)》, 貞元 中,遇疾死,弟子啟手足猶熱,不即入木,經(jīng)七日卻活?!?明 李贄 《豫約》:“一毫不謹(jǐn),失其歡心,則禍患立至,其為管束至入木埋下土未已也,管束得更苦矣?!眳⒁姟?入殮 ”。
(3).喻書法筆力勁健。 唐 白居易 《雞距筆賦》:“故不得兔毫無以成起草之用,不名雞距無以表入木之功?!?唐 沈傳師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員外游道林岳麓寺題示》詩:“鏘金七言凌 老杜 ,入木八法蟠高軒。”參見“ 入木三分 ”。
《國語辭典》:入殮(入殮)  拼音:rù liàn
把尸體放進(jìn)棺中?!度辶滞馐贰返诹兀骸负霞掖罂谔柨奁饋?,準(zhǔn)備入殮,將靈柩停在第三層中堂內(nèi)?!埂都t樓夢》第六三回:「目今天氣炎熱,實不得相待,遂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擇了日期入殮?!?/div>
《國語辭典》:入木三分  拼音:rù mù sān fēn
晉朝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版,墨跡透入木板三分的故事。典出唐。張懷瓘《書斷。卷二。王羲之》。本形容筆力遒勁。后比喻評論深刻中肯或描寫精到生動。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二六。晉唐小楷真跡》:「韓宗伯敬堂所藏曹娥碑,為右軍真跡。絹素稍黯,字亦慘淡。細(xì)視良久,則筆意透出絹外,神彩奕然,乃知古云入木三分不虛也?!?/div>
《漢語大詞典》:結(jié)字(結(jié)字)
書法用語。稱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晉書·衛(wèi)恒傳:“ 崔氏 甚得筆勢,而結(jié)字小疏?!?宋 陳師道 《答黃生》詩:“邇來結(jié)字穩(wěn)且勻,豈不見我 參寥君 ?!?元 陸友 研北雜志卷下:“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jié)字亦須用工,蓋結(jié)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div>
《國語辭典》:露鋒(露鋒)  拼音:lù fēng
寫書法時,筆管斜執(zhí),筆鋒偏就一邊,此種筆法稱為「露鋒」。
《漢語大詞典》:崔蔡
(1). 東漢 崔駰 、 蔡邕 的并稱。二人皆以文章聞名。 唐 劉禹錫 《唐故尚書禮部員外郎柳君集紀(jì)》:“ 子厚 之喪, 昌黎 韓退之 誌其墓,且以書來弔曰:‘哀哉若人之不淑。吾嘗評其文,雄深雅健似 司馬子長 , 崔 蔡 不足多也?!?宋 歐陽修 《答梅圣俞寺丞見寄》詩:“詞章盡 崔 蔡 ,論議皆 歆 向 。”
(2). 崔瑗 和 蔡邕 的并稱,二人皆以書法聞名。 唐 朱逵 《懷素上人草書歌》:“妙絶當(dāng)動鬼神泣, 崔 蔡 幽魂更心死。”
《漢語大詞典》:虬螭
(1).傳說中的虬龍與螭龍。《文選·屈原〈九章·涉江〉》:“世溷濁而莫予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駕青虬兮驂白螭,吾與 重華 游兮瑤之圃?!?呂延濟 注:“虬、螭皆龍類?!?唐 薛用弱 集異記·蔣琛:“虬螭窟宅兮淵且玄,排波疊浪兮沉我天?!?br />(2).比喻漢字書法中的篆書。 明 王世貞 《歌贈程孟孺》:“指端虹霓出鐘鼎,眼底贔屭騰虬螭?!?/div>
《漢語大詞典》:使轉(zhuǎn)(使轉(zhuǎn))
書法術(shù)語。指行筆的轉(zhuǎn)折呼應(yīng)。 唐 孫過庭 《書譜》:“真以點畫為形質(zhì),使轉(zhuǎn)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zhuǎn)為形質(zhì)。”
《國語辭典》:三尺法  拼音:sān chǐ fǎ
法律。古代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法律為「三尺法」。《史記。卷一二二??崂袅袀?。杜周》:「君為天子決平,不循三尺法,專以人主意指為獄,獄者固如是乎?」《明史。卷一九三。列傳。翟鑾》:「按律,籍沒止三條,謀反、叛逆及奸黨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簡稱為「三尺」。
《漢語大詞典》:神俊
(1).形容鷹、馬等雄健英武。 唐 杜甫 《畫鶻行》:“寫此神俊姿,充君眼中物?!?宋 范鎮(zhèn) 《東齋紀(jì)事》卷四:“其家多養(yǎng)鷹鶻,觀其神俊以模寫之,故得其妙?!?清 黃景仁 《題馬氏齋頭秋鷹圖》詩:“知君氣類極神俊,嗟彼雉兔何聊生?!?br />(2).亦作“ 神儁 ”。形容人才智卓越超群。晉書·藝術(shù)傳·鳩羅摩什:“ 西域 諸國咸伏 羅什 神儁,每至講説,諸王皆長跪坐側(cè),令 羅什 踐而登焉。”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王右軍 ﹞嘆 林公 ‘器朗神儁’。” 南朝 梁 江淹 《傷愛子賦》序:“生而神俊,必為美器?!?br />(3).形容文章、書法筆力雄健。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四:“然 張顛 自言,見公主擔(dān)夫爭道而得筆法,觀 公孫大娘 舞劍器而得神俊?!?明 陶宗儀 輟耕錄·文章宗旨:“ 宋 文章家尤多, 老歐 之雅粹, 老蘇 之蒼勁, 長蘇 之神俊,而古作甚不多見?!?/div>
《漢語大詞典》:散水
(1).房屋等建筑物周圍用磚石或混凝土鋪成的保護層,寬度多在一米上下,作用是使雨水淌遠(yuǎn)一點然后滲入地下,以保護地基。
(2).書法術(shù)語。謂“氵”。 宋 無名氏 《翰林密論二十四條用筆法》:“氵散水法口訣云:上衄側(cè),中偃,下潛挫趯鋒…… 柳宗元 《筆精賦》云‘水散幽縱,《黃庭》宗之’是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