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4,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書名
執(zhí)筆
峻極
行間
筋骨
詞翰
臨書
龍盤
行法
魯直
能書
妙墨
寫作
三過
說書
《漢語大詞典》:書名(書名)
(1).用于書寫的文字。周禮·春官·外史:“掌達書名于四方?!?鄭玄 注:“或曰:古曰名,今曰字。使四方知書之文字,得能讀之?!?章炳麟 《中華民國解》:“興其農業(yè),勸其蓺事,教其語言,諭其書名,期二十年而其民可舉於中央議院?!?br />(2).寫上姓名。左傳·隱公七年:“ 滕侯 卒,不書名,未同盟也。” 唐 張籍 《贈趙將軍》詩:“會取 安西 將報國, 凌煙閣 上大書名?!?br />(3).擅長書法的名聲。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仲翼 有書名而前輩多以為俗,然亦以配 周越 。予嘗見其飛白大字數(shù)幅,亦甚工,但誠不免俗耳。” 清 韓泰華 無事為福齋隨筆卷上:“ 孟 蜀 時, 王鍇 字 鱣祥 ,最著書名……昔有塔,於 乾隆 年間為雷震圯,內貯《法華經(jīng)》全部,皆 鱣祥 所書?!?br />(4).字,別名。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三:“ 姚信 書名 士緯 , 梁 人?!?/div>
《國語辭典》:執(zhí)筆(執(zhí)筆)  拼音:zhí bǐ
拿筆,指寫字或作文。漢。劉向《列女傳。卷五。珠崖二義》:「關吏執(zhí)筆書劾,不能就一字。」《魏書。卷八一。山偉傳》:「二十許載,時事蕩然,萬不記一,后人執(zhí)筆無所憑據(jù)?!?/div>
《漢語大詞典》:執(zhí)筆法(執(zhí)筆法)
寫毛筆字持筆的方法。前人所傳的執(zhí)筆法一般采用 唐 陸希聲 所傳的“擫、押、鉤、格、抵”五字法。“擫”是大拇指指肚部分緊貼筆管;“押”是食指與大拇指相對夾持筆管;“鉤”是中指鉤住筆管;“格”是無名指甲、肉相連處擋著筆管;“抵”是小指緊貼無名指以助之。五指之力,相互配合,執(zhí)住筆管,其力才得平衡。此外,要求指實掌虛,掌豎腕平,腕和肘懸起。這樣執(zhí)筆寫字,筆鋒中正,運轉容易,字跡圓滿得勢。
《國語辭典》:峻極(峻極)  拼音:jùn jí
高大無比的樣子?!稌x書。卷八二。虞溥傳》:「然積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塵以崇峻極,匪志匪勤,理無由濟也?!埂段倪x。孫綽。游天臺山賦。序》:「夫其峻極之狀,嘉祥之美,窮山海之瑰富,盡人神之壯麗矣?!挂沧鳌蛤E極」。
《漢語大詞典》:行間(行間)
進行離間。新五代史·楚世家·馬希聲:“ 荊南 高季昌 聞 殷 將 高郁 素教 殷 以計策而 楚 以彊,患之,嘗使諜者行間於 殷 , 殷 不聽?!?/div>
分類:行間離間
《國語辭典》:筋骨  拼音:jīn gǔ
1.筋肉及骨骼?!睹献印8孀酉隆罚骸柑鞂⒔荡笕斡谑侨艘?,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埂都t樓夢》第三四回:「幸而沒動筋骨,倘或打出個殘疾來,可叫人怎么樣呢?」
2.書法指剛勁有力的筆畫。
《國語辭典》:詞翰(詞翰)  拼音:cí hàn
1.詩、詞、文章等的總稱?!段簳?。卷八四。儒林傳。序》:「其馀涉獵典章,關歷詞翰,莫不縻以好爵?!?br />2.公文、書信。如清朝姜戟有《詞翰法程》一書,為書信類的范文。
《國語辭典》:臨書(臨書)  拼音:lín shū
學習書法的方法。面對名人的字帖,仿其筆畫、結構而書寫。此法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
《漢語大詞典》:龍盤(龍盤)
亦作“ 龍蟠 ”。
(1).如龍之盤臥狀。形容雄壯綿延的樣子。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別范宣》:“ 鐘山 龍盤走勢來,秀色橫分 歷陽 樹。” 明徐復祚《投梭記·逆節(jié)》:“王氣龍蟠,奄有 長江 半,指日 江 東應納款?!?陳去病 《夜宿張家口獨步通橋望月》詩:“門外有長橋,蜿蜒如龍蟠?!眳⒁姟?龍蟠虎踞 ”。
(2).形容書法飛動而蒼勁有力。晉書·王羲之傳論:“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br />(3).喻豪杰之士隱伏待時。三國志·魏志·杜襲傳:“ 襲 避亂 荊州 , 劉表 待以賓禮。同郡 繁欽 數(shù)見奇於 表 , 襲 喻之曰:‘吾所以與子俱來者,徒欲龍蟠幽藪,待時鳳翔。’” 晉 張協(xié) 《七命》:“ 沖漠公子 含華隱曜,嘉遯龍盤,翫世高蹈?!?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標牓風流,遠明 管 樂 。初九龍盤,雅志彌確?!?李善 注:“周易曰:‘初九,潛龍勿用’……《方言》曰:‘未升天之龍,謂之蟠龍。’”
《國語辭典》:龍蟠虎踞(龍蟠虎踞)  拼音:lóng pán hǔ jù
形容地勢雄偉險要。參見「龍盤虎踞」條。唐。李白 永王東巡歌:「龍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英烈傳》第一三回:「我看金陵乃龍蟠虎踞,真圣主之都。」
《漢語大詞典》:行法
(1).按法行事。禮記·曲禮上:“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span id="jx616na" class="book">《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君於 顛頡 之貴重如彼甚也,而君猶行法焉,況於我則何有矣?”史記·酷吏列傳:“是時民樸,畏罪自重,而 都 ( 郅都 )獨先嚴酷,致行法不避貴戚,列侯宗室見 都 ,側目而視?!?宋 章炳文搜神秘覽卷一:“ 旻 ( 王旻 )悲泣言曰:‘死只死矣,但 孝先 ( 費孝先 )所言,終無驗耳?!笥乙允钦Z上達,翌日,郡守命,未得行法?!?br />(2).做法。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小的正要回老爺:這下月便是河臺的正壽,可不知老爺打算怎么樣個行法?”
(3).謂書法中行書的字法筆勢。宣和書譜·李邕:“ 邕 初學,變 右軍 行法,頓剉起伏,既得其妙,復乃擺脫舊習,筆力一新。”
(4).指行政權。 梁啟超 《樂利主義泰斗邊沁之學說·邊沁之政法論》:“立法、行法、司法三權鼎立之説,自 希臘 之 亞里士多德 既已論及,至 孟德斯鳩 而大倡之, 美國 獨立,採其學理著諸憲法,於是諸國靡然效之,此義幾成金科玉律矣?!?/div>
《國語辭典》:魯直(魯直)  拼音:lǔ zhí
1.魯鈍憨直。如:「他天性善良魯直,好打抱不平?!?br />2.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字。參見「黃庭堅」條。
《漢語大詞典》:能書(能書)
善于抄寫;擅長書法。后漢書·盧植傳:“愿得將能書生二人,共詣 東觀 ,就官財糧,專心研精,合尚書章句,考禮記失得?!?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巧藝:“ 韋仲將 能書, 魏明帝 起殿,欲安榜,使 仲將 登梯題之?!?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三:“ 米芾 得能書之名,似無負於海內?!?明 王肯堂 《郁岡齋筆麈》卷四:“能書不擇筆,此浪語也?!?/div>
《漢語大詞典》:妙墨
謂佳妙的書法。 宋 黃庭堅 《跋法帖》:“章草法甚妙,不知與 王中令 書先后,要皆為妙墨?!?宋 朱熹 《仙洲新亭》詩之二:“共説 新亭 好,真堪妙墨留?!?/div>
分類:佳妙書法
《國語辭典》:寫作(寫作)  拼音:xiě zuò
撰述,創(chuàng)作?!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四:「一手好手藝,又會寫作,又會刺繡?!?/div>
《漢語大詞典》:三過(三過)
(1).三次路過。孟子·離婁下:“ 禹 稷 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br />(2).三種過失。《淮南子·齊俗訓》:“子之賓獨有三過:望我而笑,是攓也;談語而不稱師,是返也;交淺而言深,是亂也?!?宋 黃庭堅 《山谷題跋·士大夫食時五觀》:“治心養(yǎng)性,先防三過:美食則貪;惡食則嗔;終日食不知食之所從來則癡?!?br />(3).書法之三折勢。 唐 張彥遠 法書要錄·王右軍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每作一點常隱鋒而為之?!?/div>
《國語辭典》:說書(說書)  拼音:shuō shū
1.講解經(jīng)書義理?!赌?。耕柱》:「能談辯者談辯,能說書者說書?!埂睹魇?。卷一四○。列傳。魏觀》:「洪武元年建大本堂,命侍太子說書,及授諸王經(jīng)?!?br />2.一種流行于民間的說唱藝術。如宋代的講史、元代的平話以及評話、彈詞等?!都t樓夢》第四三回:「園中人都打聽得尤氏辦得十分熱鬧,不但有戲,連耍百戲并說書的男女先兒全有。」《老殘游記》第二回:「明兒白妞說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來聽書罷!」也稱為「挑閃」。
3.職官名。宋朝設置,陪侍天子內廷講說經(jīng)書。掌進讀書史,講釋經(jīng)義,備顧問應對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