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72
詞典
8
分類詞匯
61
其它
3
共61,分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1
2
3
4
5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進士出身
大主考座師
楊乃武
宋應(yīng)星
反咬
獲雋公車
伯樂相馬
大挑
旗扁銀兩
失溺
雀頂
老年兄
京解之才
明通榜
免解舉人
《國語辭典》:
進士出身(進士出身)
拼音:
jìn shì chū shēn
明、清之制,通過殿試而名列二甲的舉人,賜進士出身。三甲則為同進士出身。
分類:
殿試
二甲
舉人
《國語辭典》:
大主考座師(大主考座師)
拼音:
dà zhǔ kǎo zuò shī
明、清科舉制度中,取中的舉人、進士,皆尊稱主考官為「大主考座師」?!?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二回:「弟也曾把這話回稟過大主考座師,座師就道弟該有鼎元之分?!?/div>
分類:
科舉
制度
取中
舉人
進士
皆
《國語辭典》:
楊乃武(楊乃武)
拼音:
yáng nǎi wǔ
戲曲劇目。清代故事戲。敘述舉人楊乃武與葛品蓮之妻畢氏的故事。畢氏行輕佻,縣官之子劉世英思霸占,于逗誘時,為其夫葛品蓮撞見,其夫反遭劉踢傷。畢氏向楊乃武乞藥,劉世英卻暗中在藥內(nèi)下毒,葛竟遭毒死。劉世英又唆使葛母誣告楊乃武與畢氏因奸行謀害,屈打成招,歷各官勘審,終不能明。后經(jīng)楊姐淑英上京申冤,刑部提審,始得昭雪。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目
曲劇
劇目
敘述
舉人
《國語辭典》:
宋應(yīng)星(宋應(yīng)星)
拼音:
sòng yìng xīng
人名。字長庚,生卒年不詳,明奉新人。神宗萬歷年間舉人,曾任江西分宜教諭、福建汀州府推官等職。著有《
天工開物
》,詳細記錄各地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shù),圖文并重,包括農(nóng)桑、開礦、兵器等各方面,其制造源流與方法,多與今日科學(xué)原則相合,為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史上的重要著作。
分類:
人名
神宗
萬歷
歷年
舉人
《國語辭典》:
反咬
拼音:
fǎn yǎo
1.還被咬一口。如:「他原想拿棒子打那只大狼狗,沒想到卻被它反咬了一口?!?br />2.被控告的人反而誣賴檢舉人或控告人?!独蠚堄斡洝返谝痪呕兀骸浮耗眉槟秒p』,拿不住雙,反咬一口,就受不得了?!?/div>
分類:
被控
控告
誣賴
控訴
訴人
檢舉
舉人
見證人
《漢語大詞典》:
獲雋公車(獲雋公車)
漢 代曾以公家車馬送應(yīng)舉的人。后以公車指入京應(yīng)試舉人?!矮@雋公車”為會試得中的意思。
《
紅樓夢
》
第一○三回:“學(xué)生自蒙慨贈到都,托庇獲雋公車,受任貴鄉(xiāng),始知老先生超悟塵凡,飄舉仙境?!?/div>
分類:
公家
車馬
應(yīng)舉
公車
應(yīng)試
試舉
舉人
《漢語大詞典》:
伯樂相馬(伯樂相馬)
伯樂 觀察、品評馬的優(yōu)劣。比喻有眼力者鑒別并薦舉人才。
《十月》
1981年第6期:“她帶上多年寫下的社會科學(xué)論文和空前的決心去接受伯樂相馬的考驗了?!眳⒁姟?伯樂 ”。
分類:
伯樂
觀察
品評
優(yōu)劣
有眼力
鑒別
薦舉
舉人
人才
《國語辭典》:
伯樂(伯樂)
拼音:
bó lè
1.人名。周代善于相馬的人,其名傳說紛紜,或為王良、孫陽。《韓詩外傳》卷七:「使驥不得伯樂,安得千里之足?」唐。
韓愈
雜說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br />2.造父的別稱?!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傳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馬,或曰伯樂?!箙⒁姟冈旄浮箺l。
分類:
伯樂
星宿
星宿名
宿名
有眼力
秦穆公
發(fā)現(xiàn)
選拔
出色
人才
善相
相馬
著稱
《國語辭典》:
大挑
拼音:
dà tiāo
清制,挑選三科以上會試不中的舉人,一等任知縣,二等任教職,稱為「大挑」。
分類:
乾隆
定制
三科
會試
不中
舉人
《漢語大詞典》:
旗扁銀兩(旗扁銀兩)
清 制,發(fā)給新中式舉人、進士樹旗立匾于宅門的銀兩。
《清會典事例·禮部·貢舉》
:“鄉(xiāng)、會試中式人員,應(yīng)得旗扁銀兩及表里緞疋,應(yīng)照舉人、進士例給予?!?/div>
分類:
中式
舉人
進士
銀兩
《漢語大詞典》:
失溺
謂失于舉人,淹沒良材。
《
資治通鑒·唐玄宗開元元年
》
:“而曏之用才,非無知人之鑒,其所以失溺,在緣情之舉。”
分類:
舉人
淹沒
良材
《國語辭典》:
雀頂(雀頂)
拼音:
què dǐng
清代士子冠頂飾雀形,稱為「雀頂」。舉人的雀頂是鏤花銀座,上銜金雀。生員則上銜銀雀。
分類:
舉人
和生
生員
冠飾
《漢語大詞典》:
老年兄
(1).科舉時代同年考中舉人進士者的互稱。 清
李漁
《憐香伴·齋訪》
:“自前科京邸一別又是三年,老年兄愈加矍鑠了?!?br />(2).對平輩中男性年長者的尊稱。
《
兒女英雄傳
》
第二四回:“這老年兄去年臨別之前,曾説等姑娘滿孝,他一定進京來看姑娘?!?/div>
分類:
科舉
平輩
中男
同年
男性
年考
年長
考中
長者
中舉
舉人
尊稱
進士
《漢語大詞典》:
京解之才
謂有考中舉人、進士的才能。京,指到京城參加禮部會試和殿試,中者稱進士。解,指到省城(包括京城)參加鄉(xiāng)試,中者稱舉人,即取得被解送至京城參加進士考試的資格。
《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
:“有幾個老學(xué),看了舍親的文字,都許他京解之才。”
分類:
考中
中舉
舉人
進士
才能
京城
參加
加禮
禮部
部會
會試
殿試
《漢語大詞典》:
明通榜
清 雍正 、 乾隆 年間,在會試落卷內(nèi)選文理明通的舉人于正榜外續(xù)出一榜,名為“明通榜”。 清
阮葵生
《
茶馀客話
》
卷二:“近來會榜后,蒙恩於薦卷中擇文之佳者,發(fā)明通榜,以教職用……按 明 永樂 初年,令會試下第文字稍優(yōu)者除教官,其下者入監(jiān)讀書,即明通榜之意?!?/div>
分類:
雍正
乾隆
會試
選文
文理
明通
舉人
《漢語大詞典》:
免解舉人(免解舉人)
即免解進士。 唐 宋 時,進士即是舉人,與 明 清 時鄉(xiāng)試榜稱舉人,會試榜稱進士者不同。
《
宋史·選舉志二
》
:“應(yīng)該恩免解舉人,值兵燬失公據(jù)者,召京官二員委保,所在州軍給據(jù),仍申部注籍。”
分類:
進士
即是
舉人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