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舉監(jiān)(舉監(jiān))  拼音:jǔ jiàn
舉人?!睹魇?。卷六九。選舉志一》:「入國學者,通謂之監(jiān)生。舉人曰舉監(jiān)?!?/div>
分類:舉人
《漢語大詞典》:乙榜
(1).即乙科。 唐 殷堯藩 《下第東歸作》詩:“辛勤幾逐英雄后,乙榜猶然姓氏虛?!?br />(2).指舉人。 元 戴良 《〈遯齋小稿〉序》:“ 至正 辛巳秋,以春秋試 浙 闈,僅中乙榜??脊俸擦执?柳公 有遺才之憾?!?清 孔尚任 《桃花扇·傳歌》:“下官 楊文驄 ,表字 龍友 ,乙榜縣令,罷職閒居。”
分類:舉人乙科
《國語辭典》:大會狀(大會狀)  拼音:dà huì zhuàng
舉人的別名。參見「舉人」條?!队讓W瓊林。卷三。人事類》:「大春元、大殿選、大會狀,舉人之稱不一?!?/div>
分類:舉人
《國語辭典》:大春元  拼音:dà chūn yuán
舉人的別稱。參見「舉人」條?!队讓W瓊林。卷三。人事類》:「大春元、大殿選、大會狀,舉人之稱不一?!?/div>
分類:舉人
《國語辭典》:進士(進士)  拼音:jìn shì
科舉時代的科目。隋煬帝選拔人才,設進士科,唐宋因之,其時凡舉人試于禮部合格者,稱為「進士」。明、清之制,會試中式,殿試后賜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皆通稱為「進士」?!都t樓夢》第二回:「已會了進士,選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縣?!?/div>
《國語辭典》:孝廉  拼音:xiào lián
1.稱科舉時代的舉人?!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五:「后亦舉孝廉,不仕而終?!?br />2.漢代選舉官吏的科目。由各郡推舉的人才?!稘h書。卷六。武帝紀》:「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箷x。李密〈陳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div>
《國語辭典》:行書(行書)  拼音:xíng shū
書體名。筆勢和字形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比草書端莊,近于楷書,但筆勢較流暢活潑。書體自由,講究點畫、結構和墨色的變化。也稱為「連真」。
《國語辭典》:行卷  拼音:xíng juàn
古代應試者于考前將自己的詩文寫于卷軸內,呈給達官貴人冀求延譽介紹。唐。李商隱與陶進士書〉:「文尚不復作,況復能學人行卷耶?」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三。李播》:「有李生攜詩謁之,播曰:『此吾未及第時行卷也?!弧?/div>
《國語辭典》:貢士(貢士)  拼音:gòng shì
科舉會試及第,但未經殿試的讀書人。
《國語辭典》:貢舉(貢舉)  拼音:gòng jǔ
舊時拔舉人才的方法。古時諸侯歲貢士于天子,且民間又有鄉(xiāng)舉里選之制,二者皆是取士之法,后合「貢」「舉」之名,稱為「貢舉」。
《國語辭典》:明法  拼音:míng fǎ
1.申明法令。《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皇帝臨位,作制明法?!?,參見「明法審令」條。
2.自然的規(guī)律?!肚f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br />3.明的法令?!稘h書。卷五二。竇田灌韓傳。韓安國》:「今大王列在諸侯,訹邪臣浮說,犯上禁,橈明法?!?/div>
《漢語大詞典》:免解
宋 承 五代 后唐 制,舉人獲準不經解試(薦名于朝廷的地方考試),直接參加禮部試,稱“免解”。宋史·選舉志三:“舊,太學遇覃恩無免解法, 孝宗 始創(chuàng)行之?!?宋 趙昇 朝野類要·舉業(yè):“﹝十歲以下﹞若能通五經以上,則可以州官薦入於朝廷,而必送中書省覆試,中,則可免解?!?/div>
《漢語大詞典》:公薦(公薦)
宋 代臺閣近臣推薦貢舉人,謂之“公薦”。續(xù)資治通鑒·宋太祖乾德元年:“故事,每歲知貢舉官將赴貢院,臺閣近臣得薦抱才藝者,號曰公薦?!?/div>
《國語辭典》:行卷  拼音:xíng juàn
古代應試者于考前將自己的詩文寫于卷軸內,呈給達官貴人冀求延譽介紹。唐。李商隱與陶進士書〉:「文尚不復作,況復能學人行卷耶?」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三。李播》:「有李生攜詩謁之,播曰:『此吾未及第時行卷也。』」
《國語辭典》:發(fā)解(發(fā)解)  拼音:fā jiè
唐宋時,凡應貢舉者,由所在州縣解送至京,稱為「發(fā)解」。明清稱鄉(xiāng)試考上舉人為「發(fā)解」?!队魇烂餮?。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二十三歲發(fā)解,連科及第?!埂度辶滞馐贰返谒木呕兀骸缸愿呦壬l(fā)解之后,小弟奔走四方,卻不曾到京師一晤?!?/div>
《漢語大詞典》:文解
(1).入京應試的證明文書之類。科舉鄉(xiāng)試中式稱舉人,考中舉人即由地方官給予文解發(fā)解入京,參加中央考試。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九:“戊申,詔選人文解不合式樣,罪在發(fā)解官吏,舉人落第,次年免取文解?!?宋 洪邁 容齋三筆·郡縣主婿官:“本朝宗室袒免親女出嫁,如婿係白身人,得文解者為將仕郎,否則,承節(jié)、承信郎?!?span id="fmie9b2" class="book">《文獻通考·選舉三》:“工部侍郎 任贊 奏請諸色舉人,不是家在遠方水陵隔越者,逐處選賓從官僚中藝學精博一人,各於本貫,一例分明,比試,如非通贍,不許妄給文解?!?br />(2).公文。《元典章·兵部四·申臺文字重封入遞》:“各道遇有申臺文解,須要如法重封,入遞轉送。”《元典章·禮部一·表章主官??薄?/span>:“校勘無差,具解進呈,仍於文解上開寫撰文??惫倮艏皬拖绘i鑰備細申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