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中音  拼音:zhòng yīn
合乎音節(jié)、韻律?!肚f子。養(yǎng)生主》:「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埂痘茨献?。氾論》:「譬猶師曠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無尺寸之度而靡不中音。」
《國語辭典》:中音  拼音:zhōng yīn
1.音樂上指大音階或小音階的第三度音。
2.泛指介于高音、低音之間的樂器或人聲,如男中音、女中音。
3.中正平和之音?!秶Z。周語下》:「于是乎道之以中德,詠之以中音?!?/div>
《國語辭典》:中音提琴  拼音:zhōng yīn tí qín
樂器名。中提琴的別名。參見「中提琴」條。
分類:樂器
《漢語大詞典》:男中音
介于男高音與男低音之間的男聲。抒情男中音的音域與音色接近戲劇男高音。戲劇男中音的音色,在低聲區(qū)與男低聲相近。亦指男中音歌者。 李凌 《音樂雜談·坐“冷板凳”》:“我認識一個很有舞臺經(jīng)驗的男中音。”如:不少人都知道,他是一位聲音穩(wěn)實、質(zhì)樸,抒情性較強的男中音。
《漢語大詞典》:衷音
中音。指介于小大、輕重、清濁之間的雅正和諧之音。呂氏春秋·適音:“何謂適?衷音之適也……衷也者適也,以適聽適則和矣。樂無太,平和者是也?!?/div>
《國語辭典》:和韻(和韻)  拼音:hé yùn
為文作詩,講求句中音調(diào)或句末韻腳和諧,稱為「和韻」。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聲律》:「是以聲畫妍蚩,寄在吟詠,吟詠滋味,流于字句,氣力窮于和韻。異音相從謂之和,同聲相應謂之韻?!?/div>
《國語辭典》:女聲(女聲)  拼音:nǚ shēng
聲樂中的女子聲部,一般分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國語辭典》:收音  拼音:shōu yīn
1.集中音波,使人易于聽聞。如:「這劇場收音功能不好?!?br />2.收取語言歌曲的聲音,制成唱片或有聲影片。
《國語辭典》:音畫(音畫)  拼音:yīn huà
1.以音樂描寫事物。其美感效果一如繪畫所呈現(xiàn)的事物風貌,故稱為「音畫」。
2.電影或電視劇中音響效果與畫面的合稱。
《漢語大詞典》:軍伶(軍伶)
(1).軍中音樂。 唐 韓愈 《答張徹》詩:“及去事戎轡,相逢宴軍伶。” 錢仲聯(lián) 集釋引 蔣之翹 曰:“軍伶,軍中樂?!?br />(2).軍中樂師。太平廣記卷一六○引《異聞錄·秀師言記》:“會 南昌 軍伶能箏者,求丐 高安 ,亦 守堅 之弟子,故 殷 得見之?!?/div>
《國語辭典》:音部記號(音部記號)  拼音:yīn bù jì hào
音樂上用來表示樂譜高低的符號,通常有高音部記號、低音部記號、中音部記號三種。
《國語辭典》:高升調(diào)(高升調(diào))  拼音:gāo shēng diào
語音上聲調(diào)的一種類型。由中音升到高音,如國語第二聲的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