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09詞典 5分類詞匯 204
《漢語大詞典》:藥引(藥引)
中藥方劑中附加的藥味,能調(diào)節(jié)藥性,增強(qiáng)藥效。 魯迅 《〈吶喊〉自序》:“因為開方的醫(yī)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藥引也奇特:冬天的蘆根,經(jīng)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對的,結(jié)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辦到的東西?!?/div>
《國語辭典》:禹馀糧(禹餘糧)  拼音:yǔ yú liáng
1.植物名:(1)百合科麥門冬屬,「麥門冬」、「麥冬」之別稱。參見「麥冬」條。《爾雅。釋草》:「虋冬?!顾?。邢炳。疏:「麥門冬,秦名羊韭,齊名愛韭,楚名馬韭,越名羊蓍,一名禹葭,一名禹馀糧?!?2)蒒草。莎草科薹草屬?!干N草」之別稱。多年生草本,稈高十至二十公分,基部葉鞘破裂成纖維狀,葉線形?;▎涡源菩郛愔?,花序頭狀,小穗多數(shù)。小堅果三棱形。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三。谷部。蒒草》:「釋名:自然谷、禹馀糧?!?3)百合科菝葜屬,「土茯苓」之別稱。攀緣灌木,根莖粗厚,塊狀,莖無刺光滑。葉狹卵狀披針形?;▎涡裕菩郛愔?,傘形花序單生葉腋。漿果熟時紫黑色。
2.一種中藥。常呈大小圓石片或砂粒,膠附在褐鐵礦上,中間有空處,含黃色黏土,勻細(xì)清潔。產(chǎn)在池澤山島中的石類。相傳大禹戰(zhàn)勝,棄馀糧,化而為石,故有此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金石部。禹馀糧》:「時珍曰:『石中有細(xì)紛如面,故曰馀糧,俗呼為太一禹馀糧?!弧?/div>
《漢語大詞典》:禹葭
麥門冬的別名。爾雅·釋草“虋冬” 宋 邢昺 疏:“麥門冬, 秦 名羊韭, 齊 名愛韭, 楚 名馬韭, 越 名羊蓍,一名禹葭,一名禹餘糧?!?/div>
《漢語大詞典》:禹哀
中藥名。太一余糧的別稱。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二·太一余糧。
分類:中藥藥名
《漢語大詞典》:澄茄
中藥名。即畢澄茄。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果四·畢澄茄﹝集解﹞引 顧微 曰:“澄茄生諸海國,乃嫩胡椒也。”
《國語辭典》:赤石脂  拼音:chì shí zhī
中藥名,主含禾樂石,成分為含水矽酸鋁。為塊狀集合體,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粉紅色、紅色至紫紅色,或有紅白相間的花紋。質(zhì)軟,易碎,斷面有的具蠟樣光澤。
《漢語大詞典》:地骨皮
中藥名。枸杞的根皮。 明 無心子《金雀記·守貞》:“小子便説:‘天有天南星,地有地骨皮。家有廿四樣君臣藥,病也不怕你,疾也不怕你?!眳㈤?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枸杞·地骨皮
《漢語大詞典》:馬寶(馬寶)
(1).佛教語。七種王寶之一。謂神奇超凡之馬。 南朝 梁簡文帝 《馬寶頌》:“詔以馬寶示羣臣……足轉(zhuǎn)驚電,眼流含燭;霧噴紛霏,流沫飄灑。數(shù)千為壽,豈待原蠶之禁;萬里一息,不藉杜衡之草。 王良 不能控其衡策, 伯樂 不能辨其文機(jī)。”新唐書·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太后又自加號 金輪圣神皇帝 ,置七寶於廷:曰金輪寶、曰白象寶、曰女寶、曰馬寶、曰珠寶、曰主兵臣寶、曰主藏臣寶。”參見“ 七寶 ”。
(2).中藥名。為病馬胃腸道中所生結(jié)石。性涼、味甘咸微苦。功用鎮(zhèn)驚、化痰,主治驚癎癲狂等癥。 徐珂 《清稗類鈔·動物·馬寶》:“馬寶,為馬腹所生者,如牛黃、猴棗之類,真者難得,相傳主治一切惡瘡及癲癎。”
《國語辭典》:七寶(七寶)  拼音:qī bǎo
1.佛經(jīng)中指七種珍貴的寶物,說法不一,如般若經(jīng)指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為「七寶」。阿彌陀經(jīng)則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玻璃、赤珠為「七寶」。
2.泛指多種珍寶。唐。李嶠 詩:「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寶妝?!埂端问贰>硪凰木?。輿服志一》:「東都舊制,輦飾以玉,裙網(wǎng)用七寶,而滴子用真珠?!?/div>
《漢語大詞典》:人中白
中藥名。又稱人尿白、尿白堿。為人尿自然沉結(jié)的固體物。清熱解毒,祛瘀止血。舊時多用尿具內(nèi)的灰白色沉淀物。《唐本草》作“溺白垽”。 宋 洪邁 《夷堅志再補(bǔ)·人中白》:“人中白者,漩盆內(nèi)積起白垢也,亦秋石之類?!?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人部·溺白垽:“人中白。滓淀為垽,此乃人溺澄下白垽也?!?/div>
《漢語大詞典》:人胞
人的胞衣。可用作中藥,又有紫河車、混沌衣等別名。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人一·人胞:“人胞包人如衣,故曰胞衣。方家諱之,別立諸名焉?!?/div>
《漢語大詞典》:中黃節(jié)士(中黃節(jié)士)
中藥麻黃的別名。 宋 陶谷 清異錄·藥譜:“中黃節(jié)士,麻黃?!?/div>
分類:中藥麻黃
《漢語大詞典》:玉絲皮(玉絲皮)
中藥杜仲的別名。 宋 陶谷 清異錄·藥譜:“玉絲皮,杜仲。一名王孫友?!?明 陶宗儀 輟耕錄·藥譜:“ 天成 中進(jìn)士 侯寧極 戯造《藥譜》一卷,盡出新意,改立別名……玉絲皮,杜仲?!?/div>
分類:中藥杜仲
《國語辭典》:抓藥(抓藥)  拼音:zhuā yào
中醫(yī)上指依據(jù)藥方抓取藥的分量。亦指買藥。《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九六回:「大凡到藥鋪里抓藥,藥鋪里總在藥方上蓋個戳子,打個碼子的。」
《漢語大詞典》:棗仁(棗仁)
(1).棗核內(nèi)的仁,可入藥。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一·棗:“常服棗仁,百邪不復(fù)干也?!?br />(2).中藥名。酸棗仁的別名。
《國語辭典》:中藥鋪(中藥鋪)  拼音:zhōng yào pù
中醫(yī)診治疾病及販賣中藥的地方。如:「巷口那家中藥鋪的藥材很道地,大部分都是從大陸原產(chǎn)地來的,所以價錢比較貴些。」
《漢語大詞典》:丸藥膏丹(丸藥膏丹)
中藥各種型劑的總稱。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十:“ 阮文達(dá) 公 ( 阮元 )撫 浙 時,剏設(shè)普濟(jì)堂……一施貧民瘧痢傷寒瘡癤時瘟丸藥膏丹?!?/div>
分類:中藥種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