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974
典故
65
詞典
1551
分類詞匯
6
佛典
62
其它
290
共1551,分104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
11
12
13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兩眸
兩石
作兩
兩任
兩員
兩翅
兩頰
兩輪
兩面
兩篇
罔兩
兩意
兩戒
明兩
兩界
《駢字類編》:
兩眸(兩眸)
唐 王昌齡
箜篌引
顏色饑枯掩面羞,眼眶淚滴深兩眸。
宋 孔武仲
歸舍吟
上有騎馬客,枯髯清兩眸。
《駢字類編》:
兩石(兩石)
唐 韓愈
招楊之罘
柏生兩石間,萬歲終不大。
《漢語大詞典》:
作兩(作兩)
《
易·離
》
:“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孔穎達(dá) 疏:“明兩作離者,離為日,日為明,今有上下兩體,故云明兩作離也?!焙蟊?span id="nsmki7i" class="book">《
易
》“繼明”之意,稱太子為“作兩”。言能繼天子而明照四方。 南朝 梁元帝
《皇太子講學(xué)碑》
:“皇太子洊雷種德,重離作兩?!?隋
江總
《玄圃石室銘》
:“天縱儲睿,生知作兩?!?/div>
分類:
作兩
明照
四方
太子
帝王
《駢字類編》:
兩任(兩任)
唐書劉乃傳令文部招掄材終授位是知人官人兩任其責(zé) 宋史真宗紀(jì)見五考下
又仁宗紀(jì)明道元年春二月丙午詔仕廣南者毋過兩任
又又孝宗紀(jì)乾道二年詔縣令非兩任毋除監(jiān)察御史
又又選舉志祥符之后朝廷益循寬大自監(jiān)當(dāng)入知縣知縣入通判通判入知州皆以兩任為限
《駢字類編》:
兩員(兩員)
宋史職官志:元豐以前,有檢正官。后因置左右司,遂不差,致朝廷及應(yīng)報(bào)四方行移,稽留無檢舉催促。今欲差官兩員,充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
《駢字類編》:
兩翅(兩翅)
唐 常建
古意三首 其二
兩翅自無力,愁鳴云外來。
唐 李白
野田黃雀行
蕭條兩翅蓬蒿下,縱有鷹鹯奈若何。
唐 獨(dú)孤及
官渡柳歌送李員外承恩往揚(yáng)州覲省
雙鳳并兩翅,將雛東南飛。
唐 王建
雉將雛
時(shí)時(shí)土中鼓兩翅,引雛拾蟲不相離。
金 李俊民
畫鶴
兩翅如輪骨己仙,昂昂只合在林泉。
元 柳貫
次韻伯庸無題四首 其四
黃鵠將騫兩翅垂,跂行幾許似蛇醫(yī)。
《國語辭典》:
兩頰(兩頰)
拼音:
liǎng jiá
左右兩邊的臉頰。如:「她害羞時(shí),兩頰便紅得像顆蘋果?!埂读凝S志異。卷一四。大人》:「審視兩頰,俱有瘢,大如錢,異之,因問何病之同?!?/div>
分類:
兩頰
兩邊
臉頰
一四
大人
《漢語大詞典》:
兩輪(兩輪)
指日、月。 宋
王安石
《客至當(dāng)飲酒》
詩之二:“天提兩輪光,環(huán)我屋角走?!?宋
蘇轍
《戊子正旦》
詩:“舊陳芻狗今無用,付與時(shí)人藉兩輪?!?宋
劉克莊
《沁園春·六和林卿韻》
詞:“浮生短,更兩輪屋角,來去荒忙。”
分類:
兩輪
日、月
《國語辭典》:
兩面(兩面)
拼音:
liǎng miàn
1.事物的正面和反面。如:「一體兩面」、「這次討論會的正負(fù)兩面意見,我們都要參考。」
2.兩邊。如:「兩面不討好」。唐。王建〈
新修道居
〉詩:「兩面有山色,六時(shí)聞磬聲。」
分類:
兩邊
反復(fù)無常
正面
兩側(cè)
反面
兩面
方向
面孔
《駢字類編》:
兩篇(兩篇)
漢書剔雄傳贊:昔老??著虛無之言兩篇,薄仁義,非禮學(xué)。然后世好之者,尚以為過于五經(jīng)。 蘇舜欽寶墨亭詩見四體下。
分類:
兩篇
《國語辭典》:
罔兩(罔兩)
拼音:
wǎng liǎng
1.無所依據(jù)的樣子?!冻o。東方朔。七諫。哀命》:「哀形體之離解兮,神罔兩而無舍?!?br />2.影子外圍顏色較淡的部分?!肚f子。齊物論》:「罔兩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
3.山川中的木石精怪?!蹲髠?。宣公三年》:「螭魅罔兩,莫能逢之。」也作「罔閬」、「魍魎」。
分類:
影子
心神恍惚
兇惡
邊緣
壞人
淡薄
依據(jù)
陰影
精怪
戲文
五出
《國語辭典》:
兩意(兩意)
拼音:
liǎng yì
1.二心、異心。漢。無名氏〈白頭吟〉:「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2.不同的意義?!端问贰>硪晃逦?。選舉志一》:「場屋之文,專尚偶麗,題雖無兩意,必欲釐而為二,以就對偶?!?/div>
分類:
不專
專心
二心
含義
《漢語大詞典》:
兩戒(兩戒)
(1).國家疆域的南北界限。
《
新唐書·天文志一
》
:“ 一行 以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兩戒……故
《星傳》
謂北戒為 胡 門,南戒為 越 門?!?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
之一四七:“踏徧 中華 窺兩戒,無雙畢竟是家山。” 陳世宜
《游雙清別墅即事一首索中壘和》
:“行行心跡雙清地,莽莽河山兩戒思?!?br />(2).借指兩戒之內(nèi)的全境。 清
曾國藩
《母弟溫甫哀詞》
:“豈謂一蹶,震驚兩戒?!?br />(3).謂分成不相統(tǒng)屬的兩部分。 嚴(yán)復(fù)
《原強(qiáng)》
:“而南北雖屬一君,彼是居然兩戒?!?/div>
分類:
國家
分成
疆域
南北
統(tǒng)屬
北界
界限
兩部
《國語辭典》:
明兩(明兩)
拼音:
míng liǎng
明兩原指易經(jīng)中的離卦。離卦論象為日,日又有明之意。因離卦有上下二體,故稱為「明兩」。為兩明前后相續(xù)之象。語出《易經(jīng)。離卦。象曰》:「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购笾傅弁踬t能可明照四方?!段倪x。謝靈運(yùn)。擬鄴中集詩。王粲詩》:「不謂息肩愿,一旦值明兩?!埂段倪x。謝瞻。張子房詩》:「明兩燭河陰,慶宵薄汾陽?!固啤@钌?。注:「鄭玄曰:『明兩者,取君明上下以明德相承,其于天下之事,無不見也。』」
分類:
帝王
太子
離上
明前
前后
后相
相續(xù)
《駢字類編》:
兩界(兩界)
唐書天文志:陰緯單環(huán),皆準(zhǔn)陽經(jīng),與陽經(jīng)相銜各半,內(nèi)外俱齊。面平上為天,下為地,平上為兩界,內(nèi)外為周天百刻。宋史職官志:崇寧三年,詔:文思院兩界監(jiān)官立定文臣一員,武臣二員,并朝廷選差。 元史選舉志:都監(jiān)同監(jiān)四界升副使。又四界升大使。又三界升提領(lǐng)。又三界資品錢谷官。并雜職內(nèi)遷用。行省差設(shè)人員。各添兩界升轉(zhuǎn)。黃庭堅(jiān)答李泉州元善詩:見一壁下 。柳貫垂虹亭晚眺詩:兩界星河涵倒景,千家樓閣載浮萍。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