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三二七
鄭逢辰(?——一二四八),字伯昌,福州閩縣(今福建福州)人,昭先子。師事楊復(fù)。端平初,除將作監(jiān)簿,繼除司農(nóng)丞、大宗正丞、金部郎官。淳祐初知衢州,有廉能聲,旋為言者所劾去官。起為江西常平使者,以討寇有功改刑使,召為吏部郎,改浙東提刑。八年卒。逢辰立朝,遇事敢言,奮發(fā)不避,時論偉之。見趙汝騰《提刑鄭吏部墓志銘》(《庸齋集》卷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11—1286 【介紹】: 宋紹興上虞人,字習甫,號全歸居士。劉漢弼弟。理宗寶祐四年進士。累官至監(jiān)都進奏院,陛對陳崇圣學、辟異端、伸直氣、恤民隱四事。遷司農(nóng)丞。度宗咸淳間知南康軍。宋亡不仕。有《洪范奧旨》、《通鑒會評》、《止善集》。
宋登科記考
小名盧。字習甫、世卿,號全歸居士。紹興府上虞縣(今浙江紹興)人。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第三甲第二十七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11—1300 【介紹】: 宋溫州平陽人,初名夢辰,字和父,自號平坡居士。理宗淳祐四年登武第,尋換文舉。累官吏部侍郎、寶謨閣待制。在六館時,上疏論巨珰黷政,言至切直。晚年家居。善古文。有《平坡文集》。
全宋詩
應(yīng)節(jié)嚴(一二一一~一三○○),字和父,晚號平坡居士,平陽(今屬浙江)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武科進士。十年,換文科。歷漣水教授、浙江東路轉(zhuǎn)運司干官,知長樂縣,通判贛州,遷兩淮制置司機宜文字、淮南西路提點刑獄、兩浙轉(zhuǎn)運判官,權(quán)知臨安府。累官至寶謨閣待制、吏部侍郎。元大德四年卒,年九十。有《平坡文集》,已佚。事見《霽山文集》卷一八《故待制吏部侍郎應(yīng)公墓志銘》。
全宋文·卷八○二四
應(yīng)節(jié)嚴(一二一一——一三○○),字和父,溫州平陽(今浙江平陽)人。淳祐四年登武第,六年換文資。累官吏部侍郎,寶謨閣待制。晚年家居,號平坡居士,有《平坡文集》。元大德四年卒,年九十。見林景熙《霽山文集》卷五《故待制吏部侍郎應(yīng)公墓志銘》,參《宋詩紀事補遺》卷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12—1266 【介紹】: 宋越州馀姚人,字元實。理宗紹定五年進士。為吳江主簿,日詣學宮與諸生講論義理。知金壇縣,嚴保伍,厘經(jīng)界,結(jié)義役,賑流民,興學校。累遷浙西提刑兼知常州,平反冤獄,擊貪舉廉。移江東提刑。度宗時,兼知臨安府,以言罷。起知婺州卒。
全宋詩
孫子秀(一二一二~一二六六),字元實,馀姚(今屬浙江)人。理宗紹定五年(一二三二)進士,調(diào)吳縣主簿。歷滁州教授,知金壇縣,通判慶元府,知衢州、常州、婺州。景定二年(一二六一),由浙西提刑遷安撫使(《寶慶會稽續(xù)志》卷二)。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以太常少卿兼知臨安府,尋罷。二年卒,年五十五。事見《咸淳臨安志》卷四九、《黃氏日抄》卷九六、《安撫顯謨少卿孫公行狀》。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八○二七
孫子秀(一二一二——一二六六),字元實,馀姚(今浙江馀姚)人。紹定五年進士,調(diào)吳縣主簿,辟淮東總領(lǐng)所中酒庫,知金壇縣。通判慶元府,主管浙東鹽事。為左司兼右司,再兼金部,差知吉州。開慶初,為浙西提舉常平,擢浙東提刑兼知婺州,移浙西、江東提刑。度宗即位,進太常少卿兼右司,兼知臨安府,罷。起知婺州。咸淳二年卒,年五十五。見黃震《孫公行狀》(《黃氏日鈔》卷九六),《宋史》卷四二四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13—? 【介紹】: 宋眉州眉山人,號則堂。家大酉子。以蔭補官。歷任監(jiān)司及州府官。賜進士出身。累遷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元軍至臨安近郊,拒絕于丞相吳堅告降檄文上署名。從吳堅使元,留館中。宋亡,守志不仕。聞文天祥之妹因兄故沒為女奴,傾囊贖之使歸。精于《春秋》,以之授徒,每與諸生論宋朝興亡,嘆息流淚。元成宗即位,放還,賜號“處士”。有《春秋詳說》、《則堂集》。
全宋詩
家鉉翁(一二一三~?),號則堂,眉山(今屬四川)人。以蔭補官,累官知常州,遷浙東提點刑獄。入為大理少卿。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兼權(quán)知紹興府、浙東安撫提舉司事(《宋史》卷四六《度宗紀》)。召為樞密都丞旨。知建寧府兼福建轉(zhuǎn)運副使。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知臨安府、兩浙西路安撫使(《四明文獻集》卷五)。遷樞密都丞旨。二年,賜進士出身,簽書樞密院事(《宋史》卷四七《瀛國公本紀》)。元兵圍臨安,丞相吳堅、賈馀慶檄告天下守令以城降,鉉翁獨不聯(lián)署。旋與賈、吳等充祈請使赴元被留,后改館河間,以《春秋》教授弟子。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一二九四)放還,時年八十二(《全宋詞》冊四小傳),又數(shù)年卒。著作今存《春秋集傳詳說》三十卷,詩文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則堂集》六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一有傳 家鉉翁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新輯集外詩編附卷末。
全宋文·卷八○六六
家鉉翁(一二一三——?),號則堂,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大酉孫。以蔭補官,累官知常州,有政聲。遷兩浙東路提點刑獄公事,入為大理少卿、直華文閣。以秘閣修撰充紹興府長史,遷樞密都承旨,知建寧府兼福建轉(zhuǎn)運副使,權(quán)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遷戶部侍郎,權(quán)侍右侍郎。賜進士出身。德祐二年二月,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元兵至臨安近郊,丞相吳堅、賈馀慶檄告天下守令以城降,鉉翁獨不署名。奉使入北,羈留不返,義不出仕,以教書為業(yè)。元成宗即位,放還,賜號處士,又數(shù)年卒。鉉翁學問該博,尤邃于《春秋》,著有《春秋集傳詳說》三十卷(存)、《則堂集》二十卷及《說易》、《孝經(jīng)解義》等。見《宋史》卷四二一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54 【介紹】: 宋代郡人,居臨安,字彥思,號泳齋。理宗淳祐中以工部郎守衢州。有《六帖補》、《九經(jīng)補韻》等。
全宋詩
楊伯巖,字彥瞻,號泳齋,居臨安(今屬浙江)。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通判衢州(明弘治《衢州府志》卷八)。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七六八三
楊伯巖(?——一二五四),字彥瞻,號泳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楊沂諸孫。嘉熙三年知臨江軍。淳祐中以工部侍郎守衢州,寶祐二年卒。著有《九經(jīng)補韻》一卷(存),《六帖補》二十卷(存),《近思錄衍注》十四卷(存),《臆乘》一卷(存)。見《宋詩紀事》卷六六,《式古堂書畫匯考》卷一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四,《宋元學案補遺》卷七九。
章大醇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七八四
章大醇,字景孟,東陽(今浙江東陽)人。寶慶二年進士,累官知臨江軍。淳祐八年知明州,后除集英殿修撰。見《寶慶四明志》卷一,《延祐四明志》卷二,《稼村類藁》卷七《臨江章侯心祠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溫州平陽人,字介翁。理宗紹定間進士。歷官浙西提刑,計擒??芴K阿六,浙右震悚。除祭酒兼中書舍人。面對,言揆路蔽賢之罪,理宗大悟。尋歸卒。
余天任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六八七
余天任,字子大,號退齋,慶元府昌國(今浙江定海)人,天錫弟。兄弟友愛,方貧時,率更衣以出,終歲同衾。淳祐十二年以兩浙轉(zhuǎn)運副使暫兼權(quán)臨安府,官至兵部尚書?!?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九《余天錫傳》有附傳。又見《咸淳臨安志》卷四九,《大德昌國志》卷六,《南宋制撫年表》卷上。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袁立儒,號溪翁,建安(今福建建甌)人。理宗時提點兩浙刑獄(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四)。累除大宗正丞(《蒙齋集》卷八)。
全宋文·卷七九二七
袁立儒,號溪翁,又號建寧堂主,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曾任大宗正丞。淳祐二年除浙東提舉,三年除侍右郎官,為兩浙轉(zhuǎn)運判官,升副使。后為福建提舉,十二年移浙東提刑。寶祐中任福建路轉(zhuǎn)運副使。見《會稽續(xù)志》卷二,《咸淳臨安志》卷五○,《蒙齋集》卷八,道光《福建通志》卷九四。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謝奕修,字養(yǎng)浩,天臺(今屬浙江)人。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知湖州(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五)。淳祐間知永州、溫州(清乾隆《溫州府志》卷一七)。寶祐四年(一二五六)知婺州(《金華游錄》)。五年,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開慶元年(一二五九)奉祠(《寶慶會稽續(xù)志》卷二)。
全宋文·卷七八七八
謝奕修,臺州臨海(今浙江臨海)人,采伯子,理宗謝皇后親屬。歷通判臨安府,知湖、婺、溫、衢等州,兩浙提舉茶鹽。寶祐四年以中奉大夫、太府卿除秘閣修撰、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開慶元年除集英殿修撰奉祠。見《寶慶會稽續(xù)志》卷二,《癸辛雜識》后集,《晞發(fā)遺集》卷下,《咸淳臨安志》卷五○,《宋史》卷四六《度宗紀》,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字華父,號裕齋。馬之純孫。理宗寶慶二年進士。從真德秀學。歷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入覲歷陳京師艱食、和糴增價、海盜致寇三害。為江東安撫使、知建康府,減租稅,養(yǎng)鰥寡孤疾,興學禮賢,辟召僚屬,皆極一時之選。以資政殿大學士兼淮西總領(lǐng),進同知樞密院事。度宗咸淳三年參知政事,五年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以金紫光祿大夫致仕。卒謚莊敏。
全宋詩
馬光祖,字華父,一字實夫,號裕齋,金華(今屬浙江)人。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士,調(diào)新喻主簿。歷知馀干縣、高郵軍、處州、臨安府、建康府。咸淳三年(一二六七)拜參知政事。五年,進知樞密院事?!?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六有傳。今錄詩八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19—1269 【介紹】: 宋邛州蒲江人,字明己,號靖齋。魏了翁子。理宗寶祐中知徽州,為政知先務(wù),民安其化。景定三年,以兩浙轉(zhuǎn)運副使除太府少卿,兼知臨安府。
全宋詩
魏克愚,字明己,號靜齋,臨邛(今四川邛崍)人。了翁子。理宗淳祐十二年(一二五二)知徽州。寶祐二年(一二五四)知溫州(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景定二年(一二六一)為兩浙運判。三年,遷兩浙轉(zhuǎn)運副使兼知臨安府(《咸淳臨安志》卷四九、五○)。四年,為浙西安撫使(《宋史》卷一七三《食貨志》)。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八一五九
魏克愚(一二一九——一二六九),字明己,號靖齋,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了翁子。淳祐末,以軍器監(jiān)丞知徽州。寶祐二年,改知溫州。景定二年,以兩浙運判兼知臨安府,遷兩浙運副,除太府少卿、卿,兼敕令所刪修官。晚以忤賈似道廢罷,貶嚴州。咸淳五年卒,年五十一。見《咸淳臨安志》卷四九,《宋史》卷四一八《陳宜中傳》,《宋元學案》卷八○,弘治《徽州府志》卷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寧國人,字宗召。寧宗嘉定七年進士。理宗景定元年,累官至參知政事,為言者論罷,以資政殿學士提舉洞霄宮,尋再被劾,奪職罷祠。四年,敘復(fù)原官,提舉太平興國宮,卒。
全宋文·卷七○四三
饒虎臣,字宗召,寧國(今安徽寧國)人。嘉定七年進士,歷任將作監(jiān)主簿、知徽州、著作郎、左司郎中、司農(nóng)卿、浙東提刑、太府卿。寶祐六年,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暫通攝吏部尚書。拜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開慶元年,同知樞密院事,兼權(quán)參知政事。景定元年,拜參知政事,為殿中侍御史何夢然論罷。四年,復(fù)元官,提舉太平興國宮。卒。《宋史》卷四二○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衢州人,字德夫,號方山。理宗紹定二年進士。為著作佐郎、假司馬光五規(guī)之名,條上時弊,詞旨切直。寶祐四年,遷禮部侍郎、同簽書樞密院事。與丁大全俱用事,為言者論罷。后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提舉洞霄宮,褫職罷祠。度宗咸淳三年,追奪執(zhí)政恩數(shù),送信州居住,卒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