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5詞典 4分類詞匯 31
《漢語大詞典》:兩次
兩回。例如:無故缺席兩次。
分類:兩次
《國語辭典》:兩次運球(兩次運球)  拼音:liǎng cì yùn qiú
籃球比賽時,球員運球停止后就不得再運球,否則視為違例,即兩次運球,由對方取得球權(quán)。
《國語辭典》:三番兩次(三番兩次)  拼音:sān fān liǎng cì
多次、屢次。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一折:「叔父,王粲不曾自來,你將書呈三番兩次調(diào)發(fā)小生到此?!埂段饔斡洝返诙兀骸肝耶?dāng)?shù)纫棺呙?,又被他趕上,依然籠了。三番兩次,其實難逃?!挂沧鳌竷纱稳埂ⅰ溉宕巍?、「三回五次」。
分類:屢次
《國語辭典》:兩次三番(兩次三番)  拼音:liǎng cì sān fān
多次、屢次。元。關(guān)漢卿《蝴蝶夢》第二折:「那大蝴蝶兩次三番只在花叢上飛,不救那小蝴蝶,佯常飛去了?!挂沧鳌溉瑑纱巍埂?/div>
分類:多次幾次
《漢語大詞典》:折腳(折腳)
宋 代稱太學(xué)考試接連失敗兩次為“折腳”。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后集·成鈞舊規(guī)》:“若下就試者非內(nèi)舍校定,以升補做內(nèi)舍校定者,一年止有兩試,一試中則又試兩試。若一年兩試俱失,謂之折腳,不復(fù)試第三試。以三試不中,則當(dāng)退舍?!蹦_,一本作“ 腳 ”。
《漢語大詞典》:再駕(再駕)
(1).謂再度興師。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文王 伐 崇 ,再駕而降為臣?!?杜預(yù) 注:“ 文王 聞 崇 德亂而伐之,三旬不降,退修教而復(fù)伐之,因壘而降。” 楊伯峻 注:“駕謂駕兵車。” 北周 庾信 《賀平鄴都表》:“ 周王 鮪水 之師,尚勞再駕; 軒轅 上谷 之戰(zhàn),猶須九伐。”《隋書·煬帝紀下》:“省俗觀風(fēng),爰屆 幽 朔,弔人問罪,無俟再駕?!?br />(2).兩次駕臨。魏書·禮志一:“﹝ 白登 廟者﹞常用季秋,躬駕展虔……今授衣之旦,享祭明堂;玄冬之始,奉烝太廟,若復(fù)致齋 白登 ,便為一月再駕,事成褻瀆?!?br />(3).再次乘坐。 唐 白居易 《馬上作》詩:“自問有何才,兩入 承明廬 ?又問有何政,再駕朱輪車?”
《漢語大詞典》:晚衙
舊時官署長官一日早晚兩次坐衙,受屬吏參拜治事。傍晚申時坐衙稱晚衙。 唐 白居易 《夜歸》詩:“逐勝移朝宴,留歡放晚衙?!?span id="mscys6j" class="book">《南宮詞紀·玉包肚·〈題情〉之二》:“緑牕低亞,看游蜂爭喧晚衙。” 清 曹寅 《雨夕偶懷桐皋僧走筆得二十韻卻寄》:“晚衙鼓鼕鼕,簿牒清擾擾?!?/div>
《漢語大詞典》:兩舉(兩舉)
兩次參加科舉考試。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三:“先朝時,鎖廳舉進士者。時有一人以為奇異,試不中,皆以責(zé)罰為私罪。其后,詔文官聽?wèi)?yīng)兩舉,武官一舉,不中者不獲罰?!?span id="ccwqmmi" class="book">《元史·選舉志一》:“ 蒙古 、色目人,年三十以上兩舉不第者,與教授。”
《漢語大詞典》:再熟
指谷物一年兩次成熟,或果樹一年兩次結(jié)實。文選·左思〈吳都賦〉:“國稅再熟之稻,鄉(xiāng)貢八蠶之緜?!?張銑 注:“南人種稻,一歲再熟?!?span id="o4i64l6" class="book">《藝文類聚》卷八六引 晉 潘岳 《橘賦》:“余齋前橘樹,冬夏再熟,聊為賦云爾。”新唐書·西域傳上·高昌:“土沃,麥、禾皆再熟?!?/div>
《國語辭典》:復(fù)種(複種)  拼音:fù zhòng
在同一耕地上,一年播種及收穫兩次以上的耕作方式。如:「為了增加農(nóng)民收益,政府鼓勵農(nóng)民采復(fù)種的方式耕作?!?/div>
《漢語大詞典》:宿戒
(1).古代舉行祭祀等禮儀前十日,與祭者齋戒兩次,第二次齋戒在事前第三日進行,稱宿戒。周禮·春官·世婦:“世婦掌女宮之宿戒?!?鄭玄 注:“宿戒,當(dāng)給事豫告之齊戒也。”儀禮·鄉(xiāng)飲酒禮:“鄉(xiāng)朝服而謀賓介,皆使能不宿戒。” 鄭玄 注:“再戒為宿戒,禮,將有事,先戒,而又宿戒?!?br />(2).事先警戒。《東觀漢記·祭遵傳》:“兵退無宿戒,糧食不豫具,今乃調(diào)度,恐力不堪?!?span id="ddb1bcf" class="book">《明史·陶魯傳》:“羽書狎至,戎裝宿戒,聲色不動?!?/div>
《國語辭典》:復(fù)試(複試)  拼音:fù shì
有些考試分成兩階段,第二階段稱為「復(fù)試」。如:「本研究所入學(xué)考試,第一階段初試為筆試,第二階段復(fù)試為面試?!?/div>
《國語辭典》:秋茶  拼音:qiū chá
在夏茶后約一個月所采制的茶葉。臺灣的部分茶區(qū)在秋天可采收兩次,第一次采收的稱為「秋茶」。
《漢語大詞典》:再赦
(1).指古代審理刑獄可免除刑罰的第二種人,即八十以上的老年人。周禮·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贊司寇聽獄訟……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曰憃愚?!?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曰:“幼弱,老旄,若今律令年未滿八歲,八十以上,非手殺人,他皆不坐?!眳⒁姟?三赦 ”。
(2).指兩次赦免犯人。新唐書·刑法志:“﹝ 太宗 ﹞嘗謂羣臣曰:‘吾聞?wù)Z曰:一歲再赦,好人喑啞。吾有天下未嘗數(shù)赦者,不欲誘民於幸免也?!?/div>
《國語辭典》:三赦  拼音:sān shè
舊時法律規(guī)定可以免除刑罰的三種人:幼弱、老耄、蠢愚。亦指第三類可以免除刑罰的人。《周禮。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贊司寇聽獄訟,……,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赦曰蠢愚。」
《漢語大詞典》:再實(再實)
指果樹一年兩次結(jié)實。南史·孝義傳上·王虛之:“十三喪母,三十三喪父,二十五年鹽酢不入口……墓上橘樹一冬再實,時人咸以為孝感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