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51
詞典
9
分類詞匯
41
佛典
1
共41,分3頁顯示
1
2
3
2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反聽
不用
不從
不聽
不令
不依
掩耳
未從
塞耳
還笏
愎諫
今典
驕卒
違節(jié)
違諫
《漢語大詞典》:
反聽(反聽)
(1).謂自我省察。
《
史記·商君列傳
》
:“ 趙良 曰:‘反聽之謂聰,內(nèi)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彊?!?漢 袁康
《
越絕書·德序外傳記
》
:“ 范蠡 內(nèi)視若盲,反聽若聾?!?晉
摯虞
《賢良對策》
:“其有日月之眚,水旱之災,則反聽內(nèi)視,求其所由?!?br />(2).不聽。
《文選·陸機〈文賦〉》
:“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李善 注:“收視反聽,言不視聽也?!?宋
秦觀
《寄老庵賦》
:“其入居也,則閉關(guān)卻掃,反聽收視;內(nèi)外既進,與妙自會。”
分類:
不聽
自我
省察
《國語辭典》:
不用
拼音:
bù yòng
1.不使用。漢。
武帝
賢良詔
:「周之成康,刑措不用,德及鳥獸?!?br />2.不必、不需要。《紅樓夢》第二九回:「到明兒我在正面樓上,你在旁邊樓上,你也不用到我這邊來立規(guī)矩,可好不好?」
分類:
不用
不必
中醫(yī)
不聽
不應
中醫(yī)術(shù)語
聽從
醫(yī)術(shù)
無須
不采
廢棄
采納
肢體
失去
動能
能力
《國語辭典》:
不從(不從)
拼音:
bù cóng
不順從、不跟隨、不聽信?!度龂萘x》第一一回:「只是曹孟德與我無讎,當先遣人送書解和。如其不從,然后起兵?!埂都t樓夢》第九回:「先是秦鐘不肯,當不得寶玉不從,只叫他兄弟,或他的表字鯨卿,也只得混著亂叫起來?!?/div>
分類:
不從
不服
占卜
追隨
服從
不吉
不聽
聽從
《漢語大詞典》:
不聽(不聽)
(1).謂不聽從別人的意見。
《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
:“ 齊侯 不聽左右, 魏主 不聽譽者,而明察照羣臣?!?span id="vhcva4i" class="book">《
后漢書·伏湛傳
》:“ 步 欲留與 隆 共守二州, 隆 不聽。”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第二一回:“早勸他不聽,此刻后悔了,卻是遲了。”
(2).不允許。
《
北史·魏世祖太武帝紀
》
:“庚戌,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其子息皆詣太學……不聽私立學校,違者師身死,主人門誅。” 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青梅
》
:“及見女,暴怒,杖逐而出,不聽入門。”
(3).不定罪。
《
禮記·王制
》
:“司寇正刑明辟,以聽獄訟,必三刺。有旨無簡不聽?!?鄭玄 注:“簡,誠也。有其意無其誠者,不論以為罪?!?孔穎達 疏:“既得其所犯之罪雖有旨意,無誠實之狀,則不聽之,不論以為罪也?!?/div>
分類:
不允
不定
不允許
允許
不聽
定罪
聽從
意見
《國語辭典》:
不令
拼音:
bù lìng
不善、不賢、不好?!秶Z。齊語》:「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國,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請之?!固?。元稹《鶯鶯傳》:「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逸之詞。」
分類:
不聽
不善
聽從
有命
從命
命令
不肖
《國語辭典》:
不依
拼音:
bù yī
1.不遵從?!侗饼R書。卷四五。文苑傳。樊遜傳》:「左仆射楊愔辟遜為其府佐。遜辭曰:『門族寒陋,訪第必不成,乞補員外司馬督。』愔曰:『才高不依常例?!惶刈嘤弥??!埂都t樓夢》第一五回:「寶玉恨不得下車跟了他去,料是眾人不依的,少不得以目相送。」
2.不輕饒?!都t樓夢》第七一回:「有人小看了他們,我聽見,可不依?!埂段拿餍∈贰返诙兀骸冈瓉頋依锬附虡O嚴,回去過晚了是不依的。」
分類:
不依
不聽
聽從
按照
不同意
不遵
遵守
《國語辭典》:
掩耳
拼音:
yǎn ěr
捂著耳朵,表示不愿聽聞。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有識傍觀,猶卻掩耳,況當之者乎?」
分類:
御寒
捂住
不聞不問
耳朵
護耳
不聽
用品
《漢語大詞典》:
未從(未從)
(1).不聽從,不順從。
《北齊書·文苑傳·樊遜》
:“故王者之治,務先禮樂,如有未從,刑書乃用,寬猛兼設(shè),水火俱陳?!?br />(2).猶未曾。
《
紅樓夢
》
第八四回:“ 薛姨媽 把手絹子不住地擦眼淚,未從説,又嘆了口氣?!?span id="xzqihe9" class="book">《
兒女英雄傳
》第七回:“只見他滿臉堆歡,不慌不忙,未從開口,先將身子往西一探,向那西間的南炕叫了一聲‘ 安公子 ’?!眳⒁姟?未曾 ”。
分類:
不聽
未曾
聽從
不順
順從
《國語辭典》:
未曾
拼音:
wèi céng
不曾、沒有?!洞笏涡瓦z事。元集》:「朕此器久已就,只怕人言,故未曾將用?!埂独蠚堄斡洝返诎嘶兀骸缸悠接重澤缴涎┚?,未曾照顧后面的車子?!?/div>
分類:
未曾
不曾
《國語辭典》:
塞耳
拼音:
sè ěr
堵住耳朵不聽?!痘茨献?。主術(shù)》:「如此而欲照海內(nèi),存萬方,是猶塞耳而聽清濁。」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科諢》:「戲文中花面插科,動及淫邪之事……無論雅人塞耳,正士低頭,惟恐惡聲之污聽?!?/div>
分類:
塞耳
耳朵
有意
不聽
《漢語大詞典》:
還笏(還笏)
(1). 唐高宗 將立 武則天 為后, 褚遂良 諫,帝不聽。 遂良 致笏殿階,叩頭流血曰:“還陛下此笏!”事見
《舊唐書·褚遂良傳》
。后用以稱堅持原則而不惜棄官。 唐
唐彥謙
《咸通中始聞褚河南歸葬陽翟》
詩:“不聽還笏諫,幾覆綴旒祧?!?宋
陸游
《自嘲》
詩:“獨立未除還笏氣,餘生猶待闔棺論。”
(2).致仕,辭官。 宋
劉克莊
《賀新郎·跋唐伯玉奏稿》
詞:“古有一言腰相印,誰教他,滿篋嬰鱗疏。還笏退,不回顧?!?元
姚燧
《耶律鈞贈官制》
:“固求還笏,難斷抗章。”
分類:
致仕
高宗
辭官
武則天
為后
褚遂良
不聽
《國語辭典》:
愎諫(愎諫)
拼音:
bì jiàn
固執(zhí)己意,不聽規(guī)諫?!蹲髠?。僖公十五年》:「愎諫違卜,固敗是求,又何逃焉?!?/div>
分類:
堅持
持己
己見
不聽
規(guī)勸
《漢語大詞典》:
今典
(1).現(xiàn)代的經(jīng)典。多用于諷刺。 魯迅
《墳·從胡須說到牙齒》
:“這須是熟精今典的人們才知道。”
(2).指當代的故事。 冰心
《兩個家庭》
:“﹝小表妹﹞要我說故事,我一時實在想不起來,就笑說:‘“古典”都說完了。只有今典你聽不聽?’”
分類:
現(xiàn)代
當代
經(jīng)典
故事
諷刺
完了
聽不
不聽
《漢語大詞典》:
驕卒(驕卒)
驕橫不聽指揮的士卒。 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采薇翁
》
:“翁不時乘馬出,遨游部伍間,而軍中悍將驕卒,輒首自墮地,不知何因?!?/div>
分類:
驕橫
不聽
指揮
士卒
《漢語大詞典》:
違節(jié)(違節(jié))
(1).違背制度、法規(guī)。 漢
賈誼
《旱云賦》
:“何操行之不得兮,政治失中而違節(jié)?!?br />(2).不聽節(jié)制。
《
南史·羊希傳
》
:“ 希 以 沛郡 劉思道 行 晉康 太守,領(lǐng)軍伐 俚 。 思道 違節(jié)失利, 希 遣收之。”按,
《
宋書·羊希傳
》
作“ 思道 違節(jié)度,失利, 羊 遣收之”。
分類:
不聽
違背
制度
節(jié)制
法規(guī)
《漢語大詞典》:
違諫(違諫)
(1).違式進諫。
《
書·胤征
》
“官師相規(guī),工執(zhí)藝事以諫。其或不恭,則有常刑” 唐 孔穎達 疏:“百工雖賤,令執(zhí)其藝能之事以諫上之失常。其有違諫不恭謹者,國家則有常刑?!?br />(2).不聽進諫。
《東周列國志》
第十七回:“ 鬻拳 曰:‘王雖赦臣,臣何敢自捨?’即以佩刀自斷其足,大呼曰:‘人臣有無禮於君者,視此!’ 楚王 命藏其足於大府,‘以識孤違諫之過!’”
分類:
不聽
進諫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