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9詞典 2分類詞匯 107
《國語辭典》:下人  拼音:xià rén
1.仆人、婢女等?!端螘>砭啪?。二兇傳。元兇劭傳》:「臨賀公主南第先有一下人欲嫁,又聞此下人養(yǎng)他人奴為兒,而汝用為隊(duì)主,抽拔何乃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七郎有一個(gè)老母、一弟一妹在家,奴婢下人無數(shù)。」
2.謙卑待人。《論語。顏淵》:「夫達(dá)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埂妒酚?。卷四○。楚世家》:「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庸可絕乎?」
3.才能平庸或品德卑劣的人。《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上。孝宣許皇后傳》:「曾孫體近下人,乃關(guān)內(nèi)侯,可妻也?!埂侗阕印M馄?。行品》:「凡此諸行,了無一然,而不躋善人之跡者,下人也?!?br />4.百姓、人民?!赌印I型小罚骸复颂熘盗P也,將以罰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埂逗鬂h書。卷四三。朱暉傳》:「鹽利歸官,則下人窮怨?!?/div>
《國語辭典》:下僚  拼音:xià liáo
屬吏?!段倪x。左思。詠史八首之二》:「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埂逗鬂h書。卷四○。班彪傳上》:「如得及明時(shí),秉事下僚,進(jìn)有羽翮奮翔之用,退有杞梁一介之死。」
《國語辭典》:伙計(jì)(伙計(jì))  拼音:huǒ jì
泛指被雇用的人。如:「這家商店請(qǐng)了三名伙計(jì)負(fù)責(zé)看店?!挂沧鳌糕酚?jì)」。
《國語辭典》:夥計(jì)(夥計(jì))  拼音:huǒ jì
受人雇用,替人做事的人?!都t樓夢》第六六回:「我同夥計(jì)販了貨物,自春天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挂沧鳌富镉?jì)」。
《國語辭典》:弟兄  拼音:dì xiong
稱謂:(1)稱哥哥與弟弟?!豆茏?。山至數(shù)》:「弟兄十人,分國為十,兄弟五人,分國為五。」《紅樓夢》第六四回:「原來賈璉、賈珍素日親密,又是弟兄,本可避忌之人,自來是不等通報(bào)的?!?2)稱弟弟。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三折:「我與那相識(shí)每會(huì)合,賓朋每同坐,都是些羊弟兄狗哥哥?!埂都t樓夢》第五回:「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弟兄之幸矣。」(3)對(duì)親密伙伴朋友的稱呼。《水滸傳》第五○回:「這孫提轄是我弟兄,自幼與他他同師學(xué)藝?!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脯F(xiàn)放著我這幾個(gè)弟兄在此,每人拿出幾十兩銀子借與周相公納監(jiān)進(jìn)場?!?/div>
《國語辭典》:大人  拼音:dà rén
1.對(duì)德高或地位尊者的稱呼?!抖Y記。禮運(yùn)》:「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br />2.對(duì)父母或尊長的稱呼。《史記。卷八。高祖本紀(jì)》:「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chǎn)業(yè)?!弧埂稑犯娂?。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三日斷五疋,大人故嫌遲?!?br />3.對(duì)權(quán)貴或官吏的稱呼?!睹献印1M心下》:「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4.成年人。相對(duì)于小孩而言。如:「這是大人的事,小孩別管!」
5.巨人?!渡胶=?jīng)。大荒東經(jīng)》:「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br />6.舊時(shí)鮮卑、烏桓部落首長的稱呼。《后漢書。卷九○。烏桓鮮卑傳》:「有勇健能理決斗訟者,推為大人,無世業(yè)相繼?!?br />7.契丹部落首長的稱呼?!缎挛宕?。卷七二。四夷附錄》:「部之長號(hào)大人,而常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統(tǒng)八部?!?/div>
《國語辭典》:公車(公車)  拼音:gōng jū
1.兵車?!对娊?jīng)。魯頌。閟宮》:「公車千乘,朱英綠縢,二矛重弓。」
2.官車。《周禮。春官。巾車》:「巾車掌公車之政令,辨其用與其旗物,而等敘之,以治其出入?!?br />3.漢代的官署名稱。掌管徵召,及受章奏,亦上書者所詣;清舉人入京會(huì)試叫上公車,就是依此而來?!队魇烂餮浴>矶?。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買臣到西京上書,待詔公車?!?br />4.復(fù)姓。如秦公子針字伯車,后世別為公車氏。
《國語辭典》:公車(公車)  拼音:gōng chē
公共汽車的縮稱。參見「公共汽車」條。
《國語辭典》:朝宗  拼音:cháo zōng
1.朝,古代諸侯于春天朝見天子。宗,諸侯于夏日朝見天子。朝宗后泛指臣下覲見君王。宋。陸游福建到任謝表〉:「咸造在廷,甫遂朝宗之愿。」
2.比喻川水流歸大海?!对娊?jīng)。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唐。張九齡 錢王司馬入計(jì)同用洲字詩:「獨(dú)嘆湘江水,朝宗向北流。」
《漢語大詞典》:事人
(1).事奉人;服侍人。《論語·先進(jìn)》:“ 季路 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禮記·禮運(yùn):“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事人則失位。” 漢 班固 《白虎通·嫁娶》:“婦人所以有師何?學(xué)事人之道也?!?br />(2).奉承人;討好人。漢書·外戚傳下·孝元傅昭儀:“ 孝元 傅昭儀 ……為人有材略,善事人,下至宮人左右,飲酒酹地,皆祝延之?!?span id="0olsvmt" class="book">《北齊書·陳元康傳》:“ 元康 便辟善事人,希顏候意,多有進(jìn)舉,而不能平心處物,溺於財(cái)利?!?br />(3).謂充任下屬。晉書·司馬休之傳:“ 裕 得書嘆息,以示諸佐曰:‘事人當(dāng)應(yīng)如此!’”
(4).嫁人。 明 瞿佑 歸田詩話·沈園感舊:“ 劉克莊 續(xù)詩話,謂翁( 陸游 )初婚某氏,伉儷相得,而失意於舅姑,竟出之,某氏改事人?!?明 楊慎 丹鉛續(xù)錄·荳蔻:“ 杜牧之 詩:‘婷婷嫋嫋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本詠娼女,言其美而且少,未經(jīng)事人,如荳蔻花之未開耳?!?/div>
《國語辭典》:命官  拼音:mìng guān
1.任用官吏。晉。陸機(jī) 演連珠五○首之二七:「故圣人隨世以擢佐,明主因時(shí)而命官?!鼓铣R。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二:「惟王建國,惟典命官?!?br />2.由朝廷任命的官吏。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jì)勝。瓦舍眾伎》:「色有色長,部有部頭,上有教坊使副、鈐轄、都管、掌儀范者,皆是雜流命官?!埂豆賵霈F(xiàn)形記》第四四回:「大小都是皇上家的官,我瞧他不起,便是褻瀆朝廷的命官?!?/div>
《國語辭典》:恩寵(恩寵)  拼音:ēn chǒng
特別的禮遇。《后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下。召馴傳》:「帝嘉其義學(xué),恩寵甚崇?!埂毒┍就ㄋ仔≌f。菩薩蠻》:「主人恩義重,兩載蒙恩寵?!?/div>
《國語辭典》:召見(召見)  拼音:zhào jiàn
上級(jí)的人要下級(jí)的人前來會(huì)見。《戰(zhàn)國策。秦策三》:「秦昭王召見,與語,大說之,拜為客卿?!?jié)h。孔融薦禰衡疏〉:「陛下篤慎,取士必須效試,乞令衡以褐衣召見?!?/div>
《國語辭典》:孝慈  拼音:xiào cí
孝順慈愛。《禮記。表記》:「威莊而安,孝慈而敬。」唐。白居易和答〉詩一○首之二:「鄉(xiāng)人化其風(fēng),少長皆孝慈?!?/div>
《國語辭典》:孝友  拼音:xiào yǒu
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詩經(jīng)。小雅。六月》:「侯誰在矣?張仲孝友?!埂段倪x。潘勖。冊(cè)魏公九錫文》:「君以溫恭為基,孝友為德。」
《漢語大詞典》:屬吏(屬吏)
謂交給執(zhí)法官吏處理。史記·高祖本紀(jì):“乃以 秦王 屬吏,遂西入 咸陽 ?!?span id="ruaizbn" class="book">《漢書·夏侯勝傳》:“王怒,謂 勝 為祅言,縛以屬吏。”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帝怒,以三司副使 范旻 、戶部判官 杜載 、 開封府 判官 呂端 屬吏?!?明 馮夢龍 《智囊補(bǔ)·上智·宋太宗》:“﹝ 孔守正 ﹞與 王榮 論邊功於駕前,忿爭失儀,侍臣請(qǐng)以屬吏?!?br />下屬官吏。管子·立政:“﹝五屬大夫﹞出朝不敢就舍,遂行至都之日,遂於廟致屬吏?!?span id="i17j7kh" class="book">《新唐書·韓滉傳》:“ 玄佐 素憚 滉 ,修屬吏禮?!?span id="yghkqdz" class="book">《孽?;ā?/span>第二六回:“只為 耿祝嘏 來京,騙了他屬吏造幣廳總辦三萬個(gè)新鑄銀圓。”
《漢語大詞典》:獎(jiǎng)諭(奬諭)
(1).皇帝對(duì)臣下褒獎(jiǎng)、表彰。 唐 慧能 《壇經(jīng)·宣詔品》:“其年九月三日,有詔奬諭師曰:‘師辭老疾,為朕修道:國之福田。’”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趙德莊誨后進(jìn):“今日於上前得一二語奬諭,明日於宰相處得一二語褒拂,往往喪其所守者多矣?!?span id="b7sfcd2" class="book">《明史·張居正傳》:“帝御平臺(tái),召 居正 奬諭之,賜金幣及繡蟒斗牛服?!?br />(2).稱官長對(duì)下屬的嘉獎(jiǎng)。《封神演義》第七九回:“﹝ 姜子牙 ﹞奬諭三運(yùn)官曰:‘運(yùn)督軍需,智擒 法戒 ,玄機(jī)妙算,奇功莫大?!?/div>
《漢語大詞典》:半刺
(1).指州郡長官下屬的官吏,如長史、別駕、通判等。 晉 庾亮 《答郭預(yù)書》:“別駕舊與刺史別乘,同流宣王化于萬里者,其任居刺史之半?!?唐 楊炯 《唐同州長史宇文公神道碑》:“輜車就列,化洽於二州;油軾當(dāng)官,政成於半刺。” 宋 劉克莊 《送章通判》詩:“半刺已官尊,常時(shí)讀《魯論》?!?清 梁章鉅 《稱謂錄·通判》:“國朝之制,自外府正郎至於郡丞半刺,不由會(huì)府之所選授者,中外臣僚歲終得以聞薦。”
(2).針灸五刺之一。刺入較淺,故稱半刺。靈樞經(jīng)·官針:“半刺者,淺內(nèi),而疾發(fā)鍼,無鍼傷肉,如拔毛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