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僧。臺州天臺人,號一山叟。居西湖長慶寺。能詩,工畫。所畫小叢竹,或二三竿,或百十成林,無重復冗雜者。
補續(xù)高僧傳·義解篇
慧舟。丹丘人。棄家入道。勤行四三昧。天圣初。結同學十人。行大悲行法者三年。結十四人。行普賢行法者又三年。初入期。誓于像前曰。倘此三昧有成。當焚軀以效供養(yǎng)。行法既周?;毓世铩G笞C于神炤。炤欲全其重愿。諭道俗。輸香木成大??。仲夏晦日。炤囑之曰。法華尊施。爾克修之。梵網明晦。爾克遵之。惟系心法界。身如火如。則一聚之燼。乃三昧之蘊。喜見精進。以奉凈明真供。唯子行焉。舟。奉教致謝。端坐薪塔。火光屬天。了無傾側。舍利晶耀。求者皆如其愿?;鸷笫这殴钳幹?。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47—1317 【介紹】: 宋元間僧。臺州人。俗姓胡,號一山。幼為僧,居普陀山。道行素高,為眾尊仰。入元,充江浙釋教總統(tǒng),號妙慈弘濟大師。奉使至日本勸降,為北條貞時所執(zhí),囚于伊豆修普寺,尋被釋,尊為西京南禪寺主。仁宗延祐間寂于居所,贈國師。

人物簡介

簡介
吳僧行,朱姓。隱于天目山之西峰。

人物簡介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八
禪師了萬者。號一山。臨川人也。其先金氏。為江右顯族。萬生貌瘠。而秀氣格精厲。八歲指揮群小。肅若朝堂。又八歲好學。以淹博著聲。每嘆孟軻氏未達性理。同輩驚其狂。萬曰。圣賢亦猶人也。何無是非眼目乎。乃毅然求佛為師竟。于金溪常樂院棄發(fā)。是夕芝產戶樞。院主卜之。得乾之九五。占者曰。剛健中正圣徵也。當為法王。萬遂游方。遍見名宿。得旨于東叟穎。住后嘗謂及門者曰。我當時初參偃。溪聞尊宿。聞以為我齒牙超邁。每同商略古今間。謂我曰。子姿質铦利。山僧實不及子。但有一著。若識得。山僧在子腳底。我雖不測棄去。未嘗不珍味其語。又見靈隱荊叟玨禪師。亦蒙隆遇。玨曰。近日法社凄涼。鮮合中道。太過者生易。不及者生疲。疲病庶幾可振。易病難醫(yī)。何也。佛祖境界非世聰之可測度。彼時雖銘。其說不能當下慶快。如是展轉。所歷非一。大抵遮前護后。遂乃撥妄求真。及到南屏。惟吾師東叟穎和尚。能捋下鐵面。當眾以如意指我曰。萬書記文彩燦爛。應酬時機。則不無管取涅槃堂里一字也用。不著彼時。我心識俱喪。乃強曰。何也。吾師曰。別人根鈍。不得利子。則根利不能鈍。我對曰。豈無方便。師曰。又恁么去也。自此啟口說不出。舉筆寫不出。一日偶經神祠。見紙錢灰旋風飛起。盡亡所執(zhí)。吾師遂以妙峰師翁禪板如意。交付于我。我今日舉著大似。一回吃水。一回咽矣。妙峰名之善妙喜之嗣也。萬為人鯁直。少含蓄好。樊勵后學。見有小善可錄。必展轉發(fā)明。人亦不敢偽。或有過。則曰。人非圣賢。孰能免焉。改之為貴人。亦不敢飾。至若事關法化。知見差訛。則切直千馀言猶不已。當時以此憚而懷之。初住天臺之寒巖寺。三年移仙居之紫籜山。大闡法化。有僧問曰。紫籜山庭如錦繡。是誰按拍畫圖中。萬曰。深沙休努眼。僧顧左右曰。道甚么。曰。碧水浪吞鉤。僧曰。將謂歌謠風日煖。元來鼓角陣云深。曰。八千子弟歸何處。消瘦秋空一笛霜。僧曰。恁么則山河無意屬英雄也。曰。摘楊花。僧次日復進曰。昨日公案未圓。乞師再垂方便。萬曰。分付直歲不得。普請曰。古老頭巾真難共語。萬擲下拄杖。僧出大叫曰。紫籜老漢今日方始瞥地。萬便休。十載遷疏山。疏山舊例。住持須通刺當?shù)?。萬輒不可曰??紫粺?。墨突不黔。誠各行其志也。況我圓頂之夫。何天不可翱翔。乃為三間古院。委曲權門。是則法化未弘。僧風先掃地矣。當?shù)雷h不合。萬留偈法堂。飄然而去。偈曰。疊疊韶華一杖藜。白云到處有山棲。等閒愛種蟠桃核。不把春紅賺馬蹄。江淮總統(tǒng)聞萬高標。會諸山于靈隱。直指堂議。以開先迎萬?;蚨绕鋮拝擦植豢蟻?。有耆宿曰。萬公必來也。彼雖起居蕭灑。然瞿瞿以法門綱目為任。若致之以誠。即十字街頭肩栲栳養(yǎng)閒漢。彼亦欣樂。況開先為山林之勝。且便于衲子。公豈木強人乎。公必來也。萬果攜數(shù)禪衲?;萑欢鴣怼S匈试?。剎竿扶起本無心。教外金襕影自深??现昂罅?。波濤陸地起龍吟。于是開先鼎新。英俊大聚??蹎栔?。從未只字。干及豪貴。其時道俗蒙萬示語。如獲珙璧。笑隱來參。萬審其機緣。指往百丈。為晦機嗣。無我之風。海內仰之。又十載住東甌江心寺。少不適意。又棄去。寺眾數(shù)百泣挽隨。至馮公嶺不從。萬嘗曰。古人因學道。以立叢林。事事隨緣。法法周備。為住持者。觀會中或有一個半個。實心務本。則當不顧安危。竭力支撐。雖社廟神壇。亦可居而不愧。今人計叢林以學道?;蛉傥灏?。不顧日逐。何所用心。但云。頭頭合轍。物物圓融。乃崇尚土木。鷺伺豪家。然后竊虛器傳子孫。與蚖蛇戀窟。明無少異。毫厘既差。千里懸隔。良可悲夫。晚年匡廬月澗明公。迎萬歸東溪。萬翩然命棹曰。滿望春江興不違。一波才動萬波隨。煙嵐調拍如相委。何待芳心托子規(guī)。月澗歿。開先之眾復請萬。萬力卻之曰。我住持三十載。而法化寥寥。更何所望。而不休乎。且精神非壯盛之時也。諸公不復言?;蕬c壬子。十一月二十六日。示疾。越七日。命浴更衣。據室危坐。書訣眾語。儼然而化。阇維。收五色舍利。大如菽。不可計。目睛齒牙頂骨不壞。時改建豫章烏遮塔。江西行省丞相干赤命以舊藏釋尊舍利奉于中。遣使分一山萬禪師目睛舍利。以寶匣秘之。陪葬焉。馀舍利塔東溪。 贊曰。名位虛器也。道德實跡也。據虛器而核實跡。則失矣。余觀萬公平生。住持獨持大體。熙于實跡不以名位自累。少不合輒。棄去。此其節(jié)概。大過于人。應庵曰。衲僧當著草鞋住院。良有以哉。
王一山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杭州人。本邑一巨室犯罪,一山因素與友善而隱之于密室數(shù)月,鄰人利賞告官,并逮捕。一山愿連坐,憲使義而釋之。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十一
煉,字剛夫,號一山,樾之子,弘治己未進士,歷任江西參議。嘗戡定桃園巨寇,有聲江表。

人物簡介

維基
王宗源(1481年—?),字志潔,號一山,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民籍。福建鄉(xiāng)試第四十五名舉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一百十三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五十八名進士。歷官大理寺署左寺副,十二年五月出為廣東按察司僉事,后以考察閑住。嘉靖六年(1527年)二月錄其平賊功,詔加副使職衛(wèi)致仕。

人物簡介

維基
鄭光溥(1502年—?),字伯公,號一山,山東青州府益都縣人,民籍。嘉靖十六年(1537年),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名。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三甲八十九名進士。授行人司行人,二十一年五月選擢廣西道試監(jiān)察御史,十月實授,二十二年正月啟蟄,行祈谷禮于玄極寶殿,光祿寺少卿陳叔頤等人不至,皇帝以糺儀御史來聘、鄭光溥失于紏查,廷杖之,調聘四川丹棱縣知縣,光溥陜西澄城縣知縣,升華州知州,累升山西提學僉事、四川參議、浙江副使。三十五年(1556年)六月總督胡宗憲論劾福建副使杜拯、浙江副使蔡揚金、鄭光溥皆文墨士,不諳軍旅,緩急不足恃,請移之他所。后官至陜西布政司參政。

人物簡介

明刻黃鶴樓校集注
杜一山,字岳南,明代人。余不詳。

人物簡介

維基
王愛(1507年—1571年),字體仁,號一山,浙江嘉興府秀水縣人。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十八名舉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會試第七十五名,三甲第一百三十九名進士。授順天府學教授,四十一年遷國子監(jiān)丞,四十二年升刑部山西司主事,尋以遷葬得請歸鄉(xiāng)。隆慶五年卒,享年六十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56 【介紹】: 明福建莆田人,字君哲。嘉靖五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歷郎中,議行平糴法。累官河南左布政使,鎮(zhèn)壓師尚詔起事。官至戶部尚書。有《俟知堂集》。
維基
鄒守愚(?年—1556年),字君哲,號一山,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民籍。明朝進士、官員。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五年(1526年)聯(lián)捷丙戌科第二甲第六十二進士。授戶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嘉靖十二年(1533)出任廣州府知府,十六年(1537)四月擢廣東按察司副使,丁艱歸。服闋,補江西副使,兼攝學政,晉湖廣布政司右參政,轉左參政,以前江西省試事被誣,調山東。歷官湖廣右布政使,三十二年四月升河南左布政使,三十三年正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三十四年六月升戶部右侍郎,閏十一月進本部左侍郎,三十五年二月奉詔往陜西等處祭告賑恤,四月回京時至河南病卒。詔賜祭葬,贈右都御史,謚襄惠,仍蔭其子鄒通為國子生。所著有《俟知堂集》。

人物簡介

維基
羅嘉賓(1522年—?年),字興賢,號一山,四川敘州府宜賓縣人,民籍。治《詩經》,由縣學生中式四川鄉(xiāng)試第十九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一百十名。年三十二歲中式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第三甲第一百零四名進士。吏部觀政,授直隸潁上知縣,選授刑科給事中,三十七年五月奉命查催各處錢糧,九月升禮科右,三十八年赴浙江查勘倭情,上海防四事,疏劾胡宗憲不稱職。三十九年六月升戶科左,四十年閏五月升工科都,四十二年四月升應天府府丞。
江和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江和(1542年—?),字民貴,號一山,江西南昌府進賢縣人,民籍。江西鄉(xiāng)試第三十二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七十二名,三甲第二百二十八名進士。初授淳安縣知縣,六年九月調任錢塘縣知縣。
胡瀛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胡瀛,字一山,四川省敘州府宜賓縣(今四川省宜賓市)人??滴跷迨吣辏?718年)戊戌科進士,改庶吉士。康熙六十年,任翰林院檢討。乾隆元年,任云南鄉(xiāng)試考官、會試同考官。后改任江西驛鹽道。乾隆六年,任江西按察使,后任直隸清河道。乾隆九年,任湖南按察使。雍正十二年,任湖北按察使。雍正十三年,任浙江按察使。乾隆三年,任山西布政使,后以布政使相當之京堂員缺補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陜西洋縣人,字一山。嘉慶六年進士,官內閣中書。有《賜葛堂集》。
維基
岳震川(1755年—1814年),字中干,號一山,今陜西省漢中市洋縣東韓村人,祖籍河南,進士出身。乾隆二十年(1755年),出生于洋縣東韓村。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年,就讀于關中書院,師從戴元嘉。嘉慶六年(1801年),登進士,授內閣中書。嘉慶八年,受方葆巖之請、葉健庵之約、任關中書院講席。嘉慶十三年,應葉健庵之請,由洋州至金州,任關南書院講席。嘉慶十九年六月,去世,葬陜西洋縣謝村鎮(zhèn)岳家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