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負(fù)青天
 
九萬鵬
  
九萬扶搖
 
北溟魚
 
九萬風(fēng)
 
凌風(fēng)翔
  
北溟鯤
   
南鵬
  
海鵬
 
鯤鵬變化
    
鵬翅
 
垂天鵬
 
大鵬飛
  
九萬摶
  
九霄鵬
  
扶搖力
 
摶風(fēng)翼
 
化鯤
 
鯤化鵬
 
水擊三千里
 
三千擊浪
 
天池鵬
 
九萬摶風(fēng)
 
鯤鵬化
  
鵬化
 
摩天翼
 
鯤鵬萬里
 
天池翼
  
變化鯤鵬
 
垂天鵬翼
 
大鵬擊水
 
擊水三千里
 
鳩鵬
 
九鯤
 
鯤鵬游
 
凌云翅
   
九萬鵬風(fēng)
 
躡扶搖
 
適南海
 
天南翼
  
圖南羽翮
  
摶溟
 
北溟翼
 
蔽天鵬
 
沖天鵬翅
 
反溟極
 
奮北溟
 
化北魚
 
鯨鵬游
 
鳩鵬自樂
 
九萬欲摶空
 
九萬云霄路
 
鯤移鵬徙
  
溟翼
 
溟魚一息化天津
 
南溟風(fēng)浪
  
噴浪溟鯤
 
鵬北海
 
如云長翮
 
騰鯤
 
摶垂翼
  
摶風(fēng)起北溟
 
北極羈羽
  
海鳥遠(yuǎn)天地
 
海遠(yuǎn)到天池
 
化鵬
 
擊浪天地
 
九萬風(fēng)鵬
 
鯤魚化鵬
  
南溟垂翼
  
鵬飛
   
鵬興
  
鵬遠(yuǎn)天池
  
著鯤
 
壯志南溟

相關(guān)人物
莊子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nèi)篇·逍遙游〉~2~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烏也,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fēng)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fēng)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fēng);背負(fù)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蜩與學(xué)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簡釋

九萬欲摶空:喻指志向或前程遠(yuǎn)大。唐李隆基《巡省途次上黨舊宮賦》:“三千初擊浪,九萬欲摶空?!?/p>


例句

三千初擊浪,九萬欲摶空。 李隆基 巡省途次上黨舊宮賦

北闕馳心極,南圖尚旅游。 于良史 冬日野望寄李贊府

鵬化四溟歸碧落,鶴棲三島接青霞。 伊璠 及第后寄梁燭處士

大鵬矯翼翻云衢,嵩峰霽后凌天孤。 劉商 姑蘇懷古送秀才下第歸江南

大鵬六月有閑意,仙鶴千年無躁容。 劉禹錫 和仆射牛相公見示長句

寄言垂天翼,早晚起滄溟。 劉禹錫 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蘇州

璧從全趙去,鵬自北溟摶。 劉長卿 瓜洲驛奉錢張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卻復(fù)憲臺充賀蘭大夫留后使之嶺南時侍御先在淮南幕府

水理漩洑,鵬風(fēng)翱翔。 司空圖 詩品委曲

仰笑鹍鵬輩,委身拂天波。 孟郊 立德新居

尚激摶溟勢,期君借北風(fēng)。 崔涂 喜友人及第

漸飏摶扶勢,應(yīng)從橐龠功。 張聿 景風(fēng)扇物

躡履三千皆后學(xué),摶風(fēng)九萬即前程。 方干 寄于少監(jiān)

覆載我徒爭會得,大鵬飛尚未知寬。 李咸用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鶯遷猶待銷冰日,鵬起還思動海風(fēng)。 李咸用 冬日喜逢吳價

誰能借與摶扶勢,萬里飄飄試一飛。 李咸用 投所知

茫茫九萬鵬,百雉且為樂。 李咸用 空城雀

天池遼闊誰相待,日日虛乘九萬風(fēng)。 李商隱 東下三旬苦于風(fēng)土馬上戲作

浩蕩天池路,翱翔欲化鵬。 李商隱 洞庭魚

隼擊須當(dāng)要,鵬摶莫問程。 李商隱 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

三山巨鰲涌,萬里大鵬飛。 李嶠

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摶搖直上九萬里。 李白 上李邕

遐想魚鵬化,開襟九萬風(fēng)。 李群玉 登蒲澗寺后二巖三首

才力似風(fēng)鵬,誰能算升斗。 李群玉 贈方處士兼以寫別

一朝南溟飛,彩翮不可親。 李群玉 送蕭綰之桂林

曾向黃河望沖激,大鵬飛起雪風(fēng)吹。 李郢 冬至后西湖泛舟看斷冰偶成長句

三千初擊浪,九萬欲摶空。 李隆基 巡省途次上黨舊宮賦

五云高太甲,六月曠摶扶。 杜甫 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峽以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

南圖回羽翮,北極捧星辰。 杜甫 奉送嚴(yán)公入朝十韻

正翮摶風(fēng)超紫塞,立冬幾夜宿陽臺。 杜甫 見王監(jiān)兵馬使說近山有白黑二鷹請余賦詩

鶱騰坐可致,九萬起于斯。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

歸來權(quán)可取,九萬一朝摶。 杜甫 送楊六判官使西蕃

一魚吃了終無愧,鯤化為鵬也不難。 柳棠 答楊尚書

定知羽翼難隨鳳,卻喜波濤未化鯤。 楊萊兒 和趙光遠(yuǎn)題壁

搏鵬作臘巨鰲鲙,伸舒軼出元?dú)馔狻?權(quán)德輿 大言

方期全擁腫,豈望躡扶搖。 權(quán)德輿 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部長并同鐘陵使府之舊因以寄贈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書所懷且敘所知

莫言向北千行雁,別有圖南六月鵬。 權(quán)德輿 李十韶州寄途中絕句使者取報修書之際口號酬贈

從此圖南路,青云步武間。 權(quán)德輿 送宇文文府赴行在

小鳥搶榆枋,大鵬激三千。 權(quán)德輿 酬穆七侍郎早登使院西樓感懷

昔陪鹓鷺后,今望鹍鵬飛。 沈佺期 和戶部岑尚書參跡樞揆

一朝鵬舉,萬里鸞翔。 海順 三不為篇

鵬鹍誠未憶,誰謂凌風(fēng)翔。 溫庭筠 寓懷

驥蹄初躡景,鵬翅欲摶扶。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

海運(yùn)同鹍化,風(fēng)帆若鳥飛。 獨(dú)孤及 送虞秀才擢第歸長沙

儻得隨鯤化,終能戾太虛。 王公亮 魚上冰

龍臥人寧識,鵬摶鴳豈知。 盧綸 奉和戶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諸公并見示

去去圖南遠(yuǎn),微才幸不忘。 盧象 贈張均員外

鯤海已知勞鶴使,螢窗不那夢霓旌。 羅鄴 獻(xiàn)池州庾員外

誰謂天池翼,相期宅畔吟。 羊士諤 乾元初嚴(yán)黃門自京兆少尹乃賦詩十四韻刻于石壁

九萬摶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風(fēng)塵。 袁皓 及第后作

豈不見大鵬點(diǎn)翼蓋十洲,是何之物鳴啾啾。 貫休 偶作五首

在鳥終為鳳,為魚須化鯤。 邵謁 送從弟長安下第南歸覲親

螢光起腐草,云翼騰沉鯤。 錢起 初黃綬赴藍(lán)田縣作

龍攄回地軸,鯤化想天池。 錢起 巨魚縱大壑

圖南不可御,惆悵守薄暮。 錢起 送李大夫赴廣州

北極有羈羽,南溟有沉鱗。川源浩浩隔,影響兩無因。風(fēng)云十朝會,變化成一身。 韓愈 北極贈李觀

海有吞舟鯨,鄧有垂天鵬。荀非鱗羽大,蕩薄不可能。 韓愈 海水

收績開史牒,翰飛逐溟鵬。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

沖天鵬翅闊,報國劍铓寒。 韓愈 送汴州監(jiān)軍俱文珍

未展從東駿,空戢圖南翼。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

南圖終鎩翮,北上遽催轅。 駱賓王 早秋出塞寄東臺詳正學(xué)士

我留安豹隱,君去學(xué)鵬摶。 駱賓王 秋日送侯四得彈字

心期南溟萬里外,出山幾遇光陰改。 鮑溶 玉山謠奉送王隱者

莫下蓬山不回首,東風(fēng)猶待重?fù)环觥?黃滔 酬楊學(xué)士

來年遂鵬化,一舉上瀛洲。 齊己 送劉秀才往東洛

典故 
明月暗投
 
暗投
 
夜光暗投
 
隋珠暗投
 
白璧暗投
 
悲暗投
  
珠怯再投
 
明月非所投
 
千金暗投
 
投珠見疑
 
珠怯再投明

相關(guān)人物
鄒陽


《史記》卷八十三《鄒陽列傳》
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于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蟠木根柢,輪囷離詭,而為萬乘器者。何則?以左右先為之容也。故無因至前,雖出隨侯之珠,夜光之璧,猶結(jié)怨而不見德。故有人先談,則以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今夫天下布衣窮居之士,身在貧賤,雖蒙堯、舜之術(shù),挾伊、管之辯,懷龍逢、比干之意,欲盡忠當(dāng)世之君,而素?zé)o根柢之容,雖竭精思,欲開忠信,輔人主之治,則人主必有按劍相眄之跡,是使布衣不得為枯木朽株之資也。

例句

似璧悲三獻(xiàn),疑珠怯再投。 張子容 璧池望秋月

遠(yuǎn)客謝主人,明珠難暗投。 李白 留別賈至舍人二首

應(yīng)當(dāng)明試日,不比暗投時。 李頻 投京兆府試官任文學(xué)先輩

是誰添歲月,老卻暗投人。 杜牧 書事

瞪目思清淺,褰裳恨暗投。 王損之 賦得濁水求珠

欲問投人否,先論按劍無。 耿湋 省試驪珠詩

投珠恐見疑,抱玉但垂泣。 薛據(jù) 古興

投暗作珠何所用,被人專擬害靈蛇。 薛能 懷汾上舊居

所向明知是暗投,兩行清淚語前流。 鄭谷 游蜀

明代少知己,夜光頻暗投。 錢起 新豐主人

殷勤答吾友,明月非暗投。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bǔ)闕李十一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xué)士

愿從深處得,不向暗中投。 項(xiàng)斯 濁水求珠

此路無知己,明珠莫暗投。 高適 送魏八

典故
八千歲
 
八千春
    
八千椿
 
春難老
 
漆園椿
  
椿同
  
松椿壽
  
春齡
 
祝椿算
 
椿菌年
  
春算
 
椿不爭年
 
椿姿
  
說椿
 
莊木八千年
  
椿樹
  
冥靈墓
 
壽木大椿
  
燕山訓(xùn)

相關(guān)人物
莊子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nèi)篇·逍遙游〉~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唐·成玄英疏:「朝菌者,謂天時滯雨,于糞堆之上熱蒸而生,陰濕則生,見日便死,亦謂之大芝,生于朝而死于暮,故曰朝菌。月終謂之晦,月旦謂之朔;假令逢陰,數(shù)日便萎,終不涉三旬,故不知晦朔也。蟪蛄,夏蟬也。生于麥梗,亦謂之麥節(jié),夏生秋死,故不知春秋也。菌則朝生暮死,蟬則夏長秋殂,斯言齡命短促,故謂之小年也?!埂岗れ`大椿,并木名也,以葉生為春,以葉落為秋。冥靈生于楚之南,以二千歲為一年也。而言上古者,伏犧時也。大椿之木長于上古,以三萬二千歲為一年也。冥靈五百歲而花生,大椿八千歲而葉落,并以春秋賒永,故謂之大年也?!?/span>

簡釋

椿齡:喻長壽。唐吳筠《步虛詞》其七:“綿綿慶不極,誰謂椿齡多?!?/p>


例句

既許焚香為弟子,愿教年紀(jì)共椿同。 令狐楚 贈毛仙翁

莫將凡圣比云泥,椿菌之年本不齊。 崔元略 贈毛仙翁

徒以菌蟪姿,緬攀修真訣。 李群玉 別尹煉師

但求椿壽永,莫慮杞天崩。 杜甫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月里昔曾分兔藥,人間今喜得椿年。 牟融 贈浙西李相公

錦衣玉食將何報,更俟莊椿一舉頭。 羅隱 錢尚父生日

今朝獻(xiàn)壽將何比,愿似莊椿一萬尋。 貫休 壽春節(jié)進(jìn)大蜀皇帝五首

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漸長。 錢起 柏崖老人號無名先生男削發(fā)女黃冠自以云泉獨(dú)樂命予賦詩

能齊大椿長,不與小山同。 顧封人 月中桂樹

典故
八千石
 
奮建
 
萬石家聲
 
石家父子

相關(guān)人物
石乙
 
石奮
 
石建
 
石甲


《史記》卷一百三〈萬石張叔列傳·萬石君〉~2764~
萬石君名奮,其父趙人也,姓石氏。趙亡,徙居溫。奮年十五為小吏,侍高祖。高祖以奮為中涓,受書謁。至孝文時,積功勞至大中大夫。無文學(xué),恭謹(jǐn)無與比。文帝時,東陽侯張相如為太子太傅,免。選可為傅者,皆推奮,奮為太子太傅。及孝景即位,以為九卿;迫近,憚之,徙奮為諸侯相。奮長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慶,皆以馴行孝謹(jǐn),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寵乃集其門?!固枈^為萬石君。孝景帝季年,萬石君以上大夫祿歸老于家,以歲時為朝臣。過宮門闕,萬石君必下車趨,見路馬必式焉。子孫為小吏,來歸謁,萬石君必朝服見之,不名。子孫有過失,不譙讓,為便坐,對案不食。然后諸子相責(zé),因長老肉袒固謝罪,改之,乃許。子孫勝冠者在側(cè),雖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僮仆??如也,唯謹(jǐn)。上時賜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其執(zhí)喪,哀戚甚悼。子孫遵教,亦如之。萬石君家以孝謹(jǐn)聞乎郡國,雖齊魯諸儒質(zhì)行,皆自以為不及也。
典故 
烏江渡
 
江東小
 
不肯過江東
 
羞面江東
 
八千弟子
 
烏江羽

相關(guān)人物
項(xiàng)梁
 
項(xiàng)羽


《史記》卷七〈項(xiàng)羽本紀(jì)〉~336~
于是項(xiàng)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謂項(xiàng)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dú)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鬼?xiàng)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dú)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dāng)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鼓肆铗T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dú)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xiàng)王身亦被十馀創(chuàng)。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xiàng)王也。」項(xiàng)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鼓俗载囟馈?/span>

例句

呼吸八千人,橫行起江東。 李白 登廣武古戰(zhàn)場懷古

典故
修月斧
 
修月戶
 
玉斧修成
 
補(bǔ)月
 
修成七寶
 
瓊斧修成
 
修蟾斧
  
玉斧整蟾宮
 
玉斧斫冰輪
 
八萬二千雕瓊手
  
玉斧補(bǔ)金鏡
 
玉斧整乾坤


《太平廣記》卷三百七十四〈靈異·鄭仁本弟〉~2973~
唐大和中,鄭仁本表弟,不記姓名,常與一王秀才游嵩山,捫蘿越澗,境極幽夐,忽迷歸路。將暮,不知所之。徙倚間,忽覺叢中鼾聲,披榛窺之,見一人布衣,衣甚潔白,枕一襆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徑,迷路,君知向官道無?」其人舉首略視,不應(yīng)復(fù)寢。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顧曰:「來此?!苟艘蚓椭?,且問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七寶合成乎?月勢如丸,其影多為日爍,其惡處也。常有八萬二千戶脩之,子即一數(shù)。」因開襆,有斤鑿事。玉悄飯兩裹,授與二人,曰:「分食此,雖不足長生,無疾耳?!鼓似?,與二人指一歧徑,曰:「但由此,自合官道矣?!寡砸巡灰?。

簡釋

玉斧修月:詠月。宋王安石《題扇》:“玉斧修成寶月圓,月邊仍有女乘鸞?!?/p>

典故
八萬四千偈


《冷齋夜話》卷七〈東坡廬山偈〉
東坡游廬山,至東林,作偈曰:「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它日如何舉似人。
典故 
留樹
 
劍懸
   
掛劍墳前
 
寶劍懸
 
思掛劍
 
延陵心
 
掛延陵
  
延陵輕寶劍
 
把劍覓徐君
 
帶邱墓
 
帶丘墓
 
留墓劍
 
寶劍非所惜
 
掛墳松
  
掛劍酬知己
 
掛徐君劍
 
劍掛宰上
 
結(jié)交期一劍
 
留劍
 
送劍
 
相酬無寶劍
 
延州空掛
  
把劍覓徐
 
寶劍贈君
  
人情掛劍
 
樹頭千金劍
 
信義高吳季
 
延陵件
 
贈墓劍

相關(guān)人物
季札
 
徐君


《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459~
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xiàn)。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
《新序·節(jié)士第七》~22~
延陵季子將西聘晉,帶寶劍以過徐君,徐君觀劍,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為有上國之使,未獻(xiàn)也,然其心許之矣,使于晉,顧反,則徐君死于楚,于是脫劍致之嗣君。從者止之曰:「此吳國之寶,非所以贈也?!寡恿昙咀釉唬骸肝岱琴浿玻热瘴醽?,徐君觀吾劍,不言而其色欲之,吾為上國之使,未獻(xiàn)也。雖然,吾心許之矣。今死而不進(jìn),是欺心也。愛劍偽心,廉者不為也?!顾烀搫χ轮镁?。嗣君曰:「先君無命,孤不敢受劍?!褂谑羌咀右詣炀辜慈ァP烊思味柚唬骸秆恿昙咀淤獠煌?,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簡釋

掛劍:表示追念亡友。宋黃庭堅《李浸州挽詞》:“雖云掛劍來墳上,亦恐藏書在壁中?!?/p>


例句

曾被桂樹枝,寒光射林藪。 元稹 說劍

碑傳門客建,劍是故人留。 崔堤 秦州薛都督挽詞

蕪漫藏書壁,荒涼懸劍枝。 崔融 哭蔣詹事儼

徒懸一寶劍,何處訪徐公。 張說 右侍郎集賢學(xué)士徐公挽詞二首之一

故老空懸劍,鄰交日散金。 張說 和魏仆射還鄉(xiāng)

一朝賓客散,留劍在青松。 張說 崔尚書挽詞

雖云掛劍來墳上,亦恐藏書在壁中。 方干 哭江西陳陶處士

嘆嗟懸劍隴,誰識夢刀祥。 李隆基 過王浚墓

對棋陪謝傅,把劍覓徐君。 杜甫 別房太尉墓

欲掛留徐劍,猶回憶戴船。 杜甫 哭李尚書

素車猶慟哭,寶劍欲高懸。 杜甫 哭韋大夫之晉

罷琴明月夜,留劍白云天。 沈佺期 哭蘇眉州崔司業(yè)二公

不期先掛劍,長恐后施鞭。 王維 哭祖六自虛

還聞漢明主,遺劍泣東平。 盧僎 讓帝挽歌詞二首之一

遽痛蘭襟斷,徒令寶劍懸。 盧照鄰 哭明堂裴主簿

心許留家樹,辭直斷佞臣。 竇群 題劍

人送劍來歸隴上,雁飛書去叫衡陽。 竇鞏 哭呂衡州八郎中

樹悲懸劍所,溪想釣璜馀。 蘇颋 奉和魏仆射秋日還鄉(xiāng)有懷之作

懸劍空留信,亡珠尚識機(jī)。 駱賓王 夕次舊吳

典故
白發(fā)三千丈
 
白發(fā)千丈
 
愁千丈
 
三千丈發(fā)


《全唐詩》卷二百六十七〈秋浦歌十七首〉
〈秋浦歌十七首〉十五:「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span>
典故 
琵琶半遮面
 
低眉信手
 
半面猶遮

相關(guān)人物
白居易


《全唐詩》卷四百三十五〈琵琶引〉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復(fù)桃,初為霓裳后六幺?!?/span>
典故 
千金市駿
 
千金骨
 
市駿骨
  
收駿骨
  
駿骨千金
 
燕臺駿
     
燕王市駿
 
筑臺市駿
 
貴駿骨
  
買骨金臺
 
千金何足惜
 
售骨
 
燕王買駿
 
燕市駿骨
 
燕市死骨
 
昭王買駿
 
白骨千金
 
郭隗無駿
 
捐金買骨
   
市白骨
 
死骨擲燕隗
 
燕馬換金
 
燕昭憐馬
 
燕昭求駿

相關(guān)人物
燕昭王
 
郭隗


《戰(zhàn)國策》卷二十九〈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064~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欲將以報讎。故往見郭隗先生曰:「齊因孤國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然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丑,孤之愿也。敢問以國報讎者柰何?」……昭王曰:「寡人將誰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請求之?!痪仓H碌们Ю锺R,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挥谑遣荒芷谀?,千里之馬至者三。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于隗者乎?豈遠(yuǎn)千里哉?」于是昭王為隗筑宮而師之。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湊燕。

例句

駿骨黃金買,英髦絳帳延。 元稹 獻(xiàn)滎陽公詩五十韻(并啟)

燕昭不是空憐馬,支遁何妨亦愛鷹。 司空圖 退棲

君王倘若不見遺,白骨黃金猶可市。 喬知之 羸駿篇

郭隗慚無駿,馮諼愧有魚。 宋璟 奉和御制璟與張說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賜詩應(yīng)制

知君市駿馬,不是學(xué)燕王。 岑參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馬

買骨須求騏驥骨,愛毛宜采鳳皇毛。 徐夤 偶題二首

燕昭寤寐常求駿,郭隗尋思未是賢。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之一

燕中有馬如龍行,不換黃金無駿名。 李咸用 送人

攬?zhí)辄S金臺,呼天哭昭王。無人貴駿骨,騄耳空騰驤。 李白 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 李賀 馬詩二十三首

有能市駿骨,莫恨少龍媒。 杜甫 昔游

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

難逢王濟(jì)知音癖,欲就燕昭買駿名。 韓琮 詠馬

當(dāng)時若遇燕昭王,肯把千金買枯骨。 顧云 蘇君廳觀韓干馬障歌

始知物妙皆可憐,燕昭市駿豈徒然。 高適 同鮮于洛陽于畢員外宅觀畫馬歌

典故   
冢累累
 
千年鶴
  
城郭人民
 
華表柱
  
千歲鶴
  
華表歸來
 
千年華表
 
白鶴歸
 
華表千年
 
遼鶴歸來
 
白鶴歸來
  
千年別
   
歸遼海
  
鶴歸遼海
 
千年化鶴
 
老令威
 
侶鶴
 
歸飛鶴
 
華表語
 
城郭新
 
丁鶴
 
鶴鳴華表
 
鶴姓丁
 
騎鶴歸來
 
重來華表
 
化鶴丁
  
故舊非
 
令威還
 
人事都非
 
身化鶴
  
千載歸來
 
臨華表
 
千年歸鶴
 
城郭人非
 
丁仙化鶴
 
故園華表
 
華表恨
 
華表留言
 
遼水千年
 
遼天歸鶴
 
千載鶴歸
 
仙人化鶴
 
白鶴報鄉(xiāng)人
 
別后華表
 
城是人非
 
大鳥來華表
 
孤鶴歸期
 
歸郭令威
 
歸鶴憐
 
歸后語
 
鶴到遼東
 
鶴歸城是
 
鶴化千載
 
鶴語冢難尋
 
華表歌
 
華表舊愁
 
華表真人
 
老仙鶴馭
  
令威歸嘆
 
令威語
 
山川城郭是耶非
 
姓丁鶴
 
依華表
 
城郭空存
  
飛來丁令
 
孤鶴歸來過遼天
  
歸家華表
 
鶴飛遼天
  
鶴歸故里
 
鶴去知?dú)w
   
遼海愁云
  
千年一回歸
 
山川如故人民非
 
思?xì)w遼東
 
西歸千年后
 
鄉(xiāng)關(guān)華表

相關(guān)人物
丁令威


《藝文類聚》卷七十八〈靈異部上·仙道〉~33~
《搜神記》曰:遼東城門有華表柱,忽有一白鶴集柱頭,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歲今來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壘壘。」遂高上沖天。今遼東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不知名字。
《搜神后記》卷一
丁令威,本遼東人,學(xué)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xì)w。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壘壘?!顾旄呱蠜_天。今遼東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

簡釋

白鶴歸:喻人去世。唐李德?!哆b傷茅山孫尊師三首》之三:“數(shù)日奇香在,何年白鶴歸?!?/p>

遼東鶴:喻久別重歸而嘆世事變遷,或喻人去世,或指鶴。唐杜甫《卜居》:“歸羨遼東鶴,吟同楚執(zhí)硅。”


例句

歸來華表上,應(yīng)笑北邙塵。 于武陵 贈王道士

人傳訪道滄海上,丁令王喬每往還。 任華 寄李白

千萬云間丁令威,殷勤仙骨莫先飛。 儲嗣宗 和茅山高拾遺憶山中雜題五首巢鶴

阮郎迷里巷,遼鶴記城闉。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韻(年十六時作)

鶴鳴華表應(yīng)傳語,雁度霜天懶寄書。 劉商 歸山留別子侄二首之二

空有緘題報親愛,一千年后始西歸。 劉威 送元秀才入道

華表鶴聲天外迥,蓬萊仙界海門通。 劉滄 宿題天壇觀

空夜露殘驚墮羽,遼天秋晚憶歸程。 劉滄 月夜聞鶴唳

鶴歸遼海春光晚,花落閑階夕雨晴。 劉滄 題王母廟

鄉(xiāng)關(guān)不是無華表,自為多驚獨(dú)上遲。 司空圖 自河西歸山二首

殷勤華表鶴,羨爾亦曾歸。 司空圖 長亭

千年城郭如相問,華表峨峨有夜霜。 司空曙 送曲山人之衡州

莫學(xué)遼東華表上,千年始欲一回歸。 司空曙 送王尊師歸湖州

塵中舊侶無音信,知道遼東鶴姓丁。 唐彥謙 賀李昌時禁苑新命

何言斯物變,翻覆似遼東。 孔德紹 賦得華亭鶴

昔偶浮丘伯,今同丁令威。 崔融 和梁王眾傳張光祿是王子晉后身

道邊白鶴來華表,陌上蒼麟臥古丘。 張繼 秋日道中

誰言遼東鶴,千年往復(fù)回。 張說 贈工部尚書馮公挽歌三首

碧窗月落琴聲斷,華表云深鶴夢長。 戴叔倫 哭朱放

若把古今相比類,姓丁仙鶴亦如斯。 方干 送道人歸舊巖

秦世老翁歸漢世,還同白鶴返遼城。 施肩吾 桃源詞二首

遼東老鶴應(yīng)慵惰,教探桑田便不回。 曹唐 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從此暫辭華表柱,便應(yīng)千載是歸程。 曹唐 送劉尊師祗詔闕庭三首

華表千年孤鶴語,人間一夢晚蟬鳴。 曹鄴 寄嵩陽道人

鵝歸逸少宅,鶴滿令威家。 李商隱 喜雪

神物龜酬孔,仙才鶴姓丁。 李商隱 寄太原盧司空三十韻

數(shù)日奇香在,何年白鶴歸。 李德裕 遙傷茅山孫尊師三首之三

碧落高高云萬重,當(dāng)時孤鶴去無蹤。不期陵谷遷朝市,今日遼東特地逢。 李涉 逢舊二首

不知曾化鶴,遼海歸幾度。 李白 姑孰十詠(一作李赤詩)之靈墟山

丁令辭世人,拂衣向仙路。 李白 姑熟十詠靈墟山

海鶴一笑之,思?xì)w向遼東。 李白 至陵陽山登天柱石酬韓侍御見招隱黃山

莫作千年別,歸來城郭新。 李白 送李青歸南葉陽川

君平簾下誰家子,云是遼東丁令威。 李白 醉后答丁十八以詩譏余捶碎黃鶴樓

應(yīng)化遼天鶴,歸當(dāng)千歲馀。 李白 題許宣平庵壁(見詩話類編)

聞?wù)f滄溟今已淺,何當(dāng)白鶴更歸來。 李端 與道者別

何須化鶴歸華表,卻數(shù)凋零念越鄉(xiāng)。 李紳 靈汜橋

人間華表堪留語,剩向秋風(fēng)寄一聲。 李縠 和皮日休悼鶴

高籠華表鶴,靜對幽蘭琴。 李群玉 送處士自番禺東游便歸蘇臺別業(yè)

久別遼城鶴,毛衣已應(yīng)故。 李賀 嘲雪

千歲鶴歸猶有恨,一年人住豈無情。 杜牧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館因題長句四韻

歸羨遼東鶴,吟同楚執(zhí)圭。 杜甫 卜居

襄王薄行跡,莫學(xué)冷如丁。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

故園華表上,誰得見君還。 杜荀鶴 送九華山道士游茅山

令威子晉皆儔侶,東岳同尋太真女。 楊嗣復(fù) 贈毛仙翁

何年去華表,幾度窮蒼冥。 楊衡 題玄和師仙藥室

將軍易道令威仙,華發(fā)清談得此賢。 權(quán)德輿 揚(yáng)州與丁山人別

玉笙王子駕,遼鶴令威身。 武元衡 和楊三舍人晚秋與崔二舍人張秘監(jiān)苖考功同游昊天觀時中書寓直不得陪隨因追往年曾與舊僚聯(lián)游此觀紀(jì)題在壁已有淪亡書事感懷輒以呈寄兼呈東省三給事之作楊君見徵鄙詞因以繼和

代北鸞驂至,遼西鶴騎旋。 王勃 八仙徑(寺南又有昌利觀。去寺有數(shù)里。巖徑窈窕。杖而后進(jìn))

化鶴千齡早,元龜六代春。 王勃 出境游山二首

當(dāng)作遼城鶴,仙歌使?fàn)柭劇?王維 送張道士歸山

不為碧雞稱使者,唯令白鶴報鄉(xiāng)人。 王維 送王尊師歸蜀中拜掃(一無拜掃二字)

池中此鶴鶴中稀,恐是遼東老令威。 白居易 池鶴二首

燕歸巢已盡,鶴語冢難尋。 盧綸 賦得館娃宮送王山人游江東

閑行池畔隨孤鶴,若問多應(yīng)道姓丁。 秦系 題洪道士山院

遼鶴虛空語,冥鴻未易親。 羅隱 期徐道者不至

遼水華亭舊所聞,病中毛羽最憐君。 羅隱 病中題主人庭鶴

如何只見丁家鶴,依舊遼東嘆綠蕪。 羅隱 自貽

竹映高墻似傍山,鄒陽歸后令威還。 薛能 和府帥相公

憑人轉(zhuǎn)覺多相誤,盡道皤然作令威。 薛能 失鶴二首

華表翹風(fēng)未可期,變丁投衛(wèi)兩堪疑。 薛能 失鶴二首

劉郎別后無遺履,丁令歸來有舊巢。 薛能 許州題觀察判官廳

故園華表高高在,可得不如丁令威。 褚載 曉感

鵩上承塵才一日,鶴歸華表已千年。 許渾 經(jīng)故丁補(bǔ)闕郊居

還似當(dāng)時姓丁鶴,羽毛成后一歸來。 趙嘏 送王龜拾遺謝宮后歸浐水山居

空留華表千年約,才畢丹爐九轉(zhuǎn)功。 鄭璧 和襲美傷顧道士

黃鶴無心下,長應(yīng)笑令威。 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

借問飛鳴華表上,何如粉繢彩屏中。 錢起 畫鶴篇(省中作)

閑教辨藥僮名甲,靜識窺巢鶴姓丁。 陸龜蒙 寄懷華陽道士

靈芝非庭草,遼鶴委池鶩。 韋應(yīng)物 送丘員外還山

桑田變后新舟楫,華表歸來舊路岐。 韓偓 余寓汀州沙縣病中聞前鄭左丞璘隨外鎮(zhèn)舉薦赴洛兼云繼有急徵旋見脂轄因作七言四韻戲以贈之或冀其感悟也(已巳年)

未作千年別,猶應(yīng)七日還。 魏知古 玄元觀尋李先生不遇

姓丁黃鶴遼東去,客倩仙翁海上人。 鮑溶 寄盧給事汀吳員外丹

黃鶴亦姓丁,寥寥何處飛。 鮑溶 感興

垂名入甲成龍去,列姓如丁作鶴來。 黃滔 二月二日宴中貽同年封先輩渭

華表柱頭還有鶴,華歆名下別無龍。 黃滔 寄楊贊圖學(xué)士

典故
具雞黍
      
幽明永隔
 
千里論交
 
雞黍恨
 
白馬故人
  
巨卿哭
 
升堂他日約
  
張范風(fēng)流
 
張范善終始
 
白馬悲宋
 
炊黍期張
 
死結(jié)生交
 
死夢尋范式
 
元伯巨卿千里從
 
元伯相葬
 
張范通夢
 
只雞平生約

相關(guān)人物
張劭
 
范式


《后漢書》卷八十一〈獨(dú)行列傳·范式〉~2676~
范式字巨卿,山陽金鄉(xiāng)人也,一名氾。少游太學(xué),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式謂元伯曰:「后二年當(dāng)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鼓斯矂w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shè)饌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相信之審邪?」對曰:「巨卿信士,必不乖違?!鼓冈唬骸溉羧?,當(dāng)為爾醞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飲,盡歡而別。式仕為郡功曹。后元伯寢疾篤,同郡郅君章、殷子徵晨夜省視之。元伯臨盡,嘆曰:「恨不見吾死友!」子徵曰:「吾與君章盡心于子,是非死友,復(fù)欲誰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陽范巨卿,所謂死友也?!箤ざ洹J胶鰤粢娫岽估t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當(dāng)以爾時葬,永歸黃泉。子未我忘,豈能相及?」式恍然覺寤,悲嘆泣下,具告太守,請往奔喪。太守雖心不信而重違其情,許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馳往赴之。式未及到,而喪已發(fā)引,既至壙,將窆,而柩不肯進(jìn)。其母撫之曰:「元伯,豈有望邪?」遂停柩移時,乃見有素車白馬,號哭而來。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咕耷浼戎粒祮恃栽唬骸感幸釉?!死生路異,永從此辭?!箷嵴咔耍虨閾]涕。式因執(zhí)紼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為脩墳樹,然后乃去。

簡釋

具雞黍:喻招待客人。唐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例句

系舟偏憶戴,炊黍愿期張。 李端 宿薦福寺東池有懷故園因寄元校書

巨卿哭處云空斷,阿騖歸來月正明。 杜牧 池州李使君沒后十一日處州新命始到后見歸妓感而成詩

素車猶慟哭,寶劍欲高懸。 杜甫 哭韋大夫之晉

蹉跎江浦生華發(fā),牢落寒原會素車。 權(quán)德輿 哭張十八校書

元伯歸全去,無由白馬來。 權(quán)德輿 工部發(fā)引日屬傷足臥疾不遂執(zhí)紼

張范善終始,吾等豈不慕。 王昌齡 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

尚憶青騾去,寧知白馬來。 王維 哭褚司馬

詰朝始趨鳳闕去,此日遂愁雞黍違。 王起 和李校書雨中自秘省見訪知早入朝便入集賢不遇詩

張范唯通夢,求羊永絕蹤。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

風(fēng)期嵇呂好,存歿范張親。 褚亮 傷始平李少府正己

白馬賓徒散,青烏隴隧開。 鄭愔 哭郎著作

青烏新兆去,白馬故人來。 駱賓王 樂大夫挽詞五首

雁魚空有信,雞黍恨無期。 魚玄機(jī) 期友人阻雨不至

典故  
舞如意
 
白髓
 
調(diào)玉髓
 
寶屑無痕
 
滅瘢難辨玉
 
獺髓微痕
 
眉額損
 
千金球獺髓
 
獺髓醫(yī)頰
 
玉頰勞獺髓

相關(guān)人物
孫和


《太平廣記》卷二百一十八〈醫(yī)一·吳太醫(yī)〉~665~
吳孫和寵?quán)嚪蛉恕L醉舞如意,誤傷鄧頰,血流,嬌惋彌苦。命太醫(yī)合藥。言得白獺髓、雜玉與琥珀屑,當(dāng)滅此痕。和以百金購得白獺,乃合膏。琥珀太多,及差,痕不滅,左頰有赤點(diǎn)如痣。
《酉陽雜俎》前集卷八〈黥〉
近代妝尚靨如射月,曰黃星靨。靨鈿之名,蓋自吳孫和鄭夫人也。
《拾遺記》卷八〈吳〉
孫和悅鄧夫人,常置膝上。和于月下舞水精如意,誤傷夫人頰,血流污褲,嬌姹彌苦。自舐其瘡,命太醫(yī)合藥。醫(yī)曰:「得白獺髓,雜玉與琥珀屑,當(dāng)滅此痕?!辜促徶掳俳?,能得白獺髓者,厚賞之?!湍嗣洗烁?,琥珀太多,及差而有赤點(diǎn)如朱,逼而視之。更益其妍。諸嬖人欲要寵,皆以丹脂點(diǎn)頰而后進(jìn)幸。嫵惑相動,遂成淫俗。

例句

獺髓求魚客,鮫綃托海人。 吳融 和韓致光侍郎無題三首十四韻之二

下有蕊剛丹,勺之百疾愈。凝于白獺髓,湛似桐馬乳。 皮日休 游毛公壇

典故 
千金賦
  
長門閉
 
換黃金
 
長門買賦
 
辭金屋
  
閉長門
 
黃金買詞賦
  
守長門
 
長門深閉
 
長門事
 
長門盡日
 
換笑
 
冷落長門
 
倚長門
 
長門心
 
閉阿嬌
 
長門泣
 
百斤買賦
 
詞賦得黃金
 
賦換黃金
 
漢殿長門
 
臨邛賣賦郎
 
買詞人賦
  
買新賦
 
能賦受黃金
 
千金求賦
 
壽相如
 
苔沒長門
 
文園詞賦
 
長門不惜金
 
長門宮里人
 
長門離恨
 
長門望幸心
 
長門夜悄
 
詞金闕
 
黃金達(dá)相如
 
金屋賦
 
買賦臨邛
 
無金買賦
 
長門費(fèi)萬金
 
長門每人

相關(guān)人物
劉徹(漢武帝)
 
司馬相如
 
陳皇后


《昭明文選》卷十六漢·司馬長卿(相如)《長門賦·序》
「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fù)得親幸?!?/span>

簡釋

千金賦:喻作品極有價值。金元好問《白屋》:“長門誰買千金賦,祖道虛傳五鬼文?!?/p>

長門泣:喻失寵后的凄怨心情。南朝梁何遜《揚(yáng)州法曹梅花盛開》:“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p>


例句

長門誰買千金賦,祖道虛傳五鬼文。 元好問 白屋

雖然不似王孫女,解愛臨邛賣賦郎。 崔玨 有贈

無金可買長門賦,有恨空吟團(tuán)扇詩。 張窈窕 寄故人

買得千金賦,花顏已如灰。 曹鄴 代班姬

但愿君恩顧妾深,豈惜黃金買詞賦。 李白 白頭吟

翻悲因買賦,索鏡照空輝。 梁锽 長門怨

黃金買賦心徒切,清路飛塵信莫通。 盧汝弼 薄命妾

阿嬌得似紅兒貌,不費(fèi)長門買賦金。 羅虬 比紅兒詩之十八

賦成無處換黃金,卻向春風(fēng)動越吟。 羅隱 送進(jìn)士臧濆下第后歸池州

六宮誰買相如賦,團(tuán)扇恩情日日疏。 羅隱 閑居早秋

掖庭羞改畫,長門不惜金。 虞世南 怨歌行

展轉(zhuǎn)令人思蜀賦,解將惆悵感君王。 韋莊 宮怨

宮買長門賦,天迎駟馬車。 魏萬 金陵酬李翰林謫仙子

《漢語大詞典》:南圖(南圖)
謂南飛,南征。比喻抱負(fù)遠(yuǎn)大。語出莊子·逍遙游:“﹝鵬﹞背負(fù)青天……而后乃今將圖南?!?唐 高適 《東平路作》詩之一:“南圖適不就,東走豈吾心?” 唐 杜甫 《奉送嚴(yán)公入朝十韻》:“南圖廻羽翮,北極捧星辰?!?明 何景明 《樊少南字說》:“ 何子 曰:‘鵬, 莊生 所稱南圖者也。’”
《漢語大詞典》:南溟
見“ 南冥 ”。
《漢語大詞典》:南冥
亦作“ 南溟 ”。 南方大海。莊子·逍遙游:“是鳥也,海運(yùn)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唐 杜甫 《宿白沙驛》:“隨波無限月,的的近南溟?!?康有為 《住香港半月日本總理大臣招游》詩:“獨(dú)運(yùn)南溟指白日,黿鼉吹浪渡滄洲?!?/div>
分類:南方大海
《國語辭典》:圖南(圖南)  拼音:tú nán
大鵬背負(fù)青天,上凌霄漢,飛往遙遠(yuǎn)的南冥。語出《莊子。逍遙游》:「風(fēng)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fēng)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fēng),背負(fù)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购蟊扔髦鞠蚝颓巴镜倪h(yuǎn)大。唐。杜甫 泊岳陽城下詩:「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
《漢語大詞典》:圖南翼(圖南翼)
比喻志向遠(yuǎn)大。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詩:“未展從東駿,空戢圖南翼?!眳⒁姟?圖南 ”。
《國語辭典》:圖南(圖南)  拼音:tú nán
大鵬背負(fù)青天,上凌霄漢,飛往遙遠(yuǎn)的南冥。語出《莊子。逍遙游》:「風(fēng)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fēng)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fēng),背負(fù)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购蟊扔髦鞠蚝颓巴镜倪h(yuǎn)大。唐。杜甫 泊岳陽城下詩:「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div>
《漢語大詞典》:垂天
(1).掛在天邊;懸掛天空。莊子·逍遙游:“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若云垂天旁?!?三國 魏 曹丕 《丹霞日行》:“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2).猶蔽天,籠罩天空。文選·揚(yáng)雄〈羽獵賦〉:“其餘荷垂天之罼,張竟壄之罘?!?劉良 注:“言罼之大,如垂天之四邊也?!?宋 姜夔 《漢宮春·次韻稼軒》詞:“云曰歸歟,縱垂天曳曳,終返 衡 廬 。”
(3).比喻壯志凌云。 唐 駱賓王 《上齊州張司馬啟》:“摶羊角以垂天,展驥足而騰景。” 唐 劉禹錫 《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獲方外之名因?yàn)樵娨詧舐逯惺烤蛹嬉娂闹病?/a>:“垂天雖暫息,一舉出人寰。”
《漢語大詞典》:垂天翼
比喻凌云壯志。語本莊子·逍遙游。南史·謝晦傳:“偉哉橫海鱗,壯矣垂天翼?!?宋 蘇軾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海南未起垂天翼,澗底仍依徑寸庥?!眳⒁姟?垂天 ”。
《漢語大詞典》:垂天
(1).掛在天邊;懸掛天空。莊子·逍遙游:“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若云垂天旁。” 三國 魏 曹丕 《丹霞日行》:“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2).猶蔽天,籠罩天空。文選·揚(yáng)雄〈羽獵賦〉:“其餘荷垂天之罼,張竟壄之罘?!?劉良 注:“言罼之大,如垂天之四邊也?!?宋 姜夔 《漢宮春·次韻稼軒》詞:“云曰歸歟,縱垂天曳曳,終返 衡 廬 。”
(3).比喻壯志凌云。 唐 駱賓王 《上齊州張司馬啟》:“摶羊角以垂天,展驥足而騰景。” 唐 劉禹錫 《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獲方外之名因?yàn)樵娨詧舐逯惺烤蛹嬉娂闹病?/a>:“垂天雖暫息,一舉出人寰?!?/div>
《國語辭典》:大鵬(大鵬)  拼音:dà péng
傳說中最大的鳥,由鯤變化而成?!段倪x。左思。吳都賦》:「大鵬繽翻,翼若垂天?!?/div>
分類:大鵬大鳥
《漢語大詞典》:摶扶(摶扶)
猶摶風(fēng)。 唐 杜甫 《大歷三年春有詩凡四十韻》:“五云高太甲,六月曠摶扶?!眳⒁姟?摶風(fēng) ”。
《國語辭典》:摶風(fēng)(摶風(fēng))  拼音:tuán fēng
1.憑藉風(fēng)力往上高飛。南朝梁。蕭綱〈阻歸賦〉:「躡九枝而耀景,總六翮而摶風(fēng)?!?br />2.屋檐角端翹起的部分?!秲x禮。士冠禮》:「夙興設(shè)洗直于東榮?!固?。賈公彥。疏:「榮,屋翼也者,即今之摶風(fēng)?!?/div>
《國語辭典》:摶風(fēng)(摶風(fēng))  拼音:tuán fēng
1.憑藉風(fēng)力往上高飛。南朝梁。蕭綱〈阻歸賦〉:「躡九枝而耀景,總六翮而摶風(fēng)。」
2.屋檐角端翹起的部分?!秲x禮。士冠禮》:「夙興設(shè)洗直于東榮。」唐。賈公彥。疏:「榮,屋翼也者,即今之摶風(fēng)?!?/div>
《漢語大詞典》:摶鵬(摶鵬)
盤旋在高空的鵬鳥。喻有大志者。 唐 駱賓王 《上李少常啟》:“棲榆弱羽,徒仰摶鵬之高?!?唐 許渾 《姑熟官舍寄汝洛友人》詩:“安知北溟水,終日送摶鵬。” 明 張景《飛丸記·交投設(shè)械》:“你只道摶鵬曠野欲升天,今做了跛鱉深缸何處去?”參見“ 摶風(fēng) ”。
《國語辭典》:摶風(fēng)(摶風(fēng))  拼音:tuán fēng
1.憑藉風(fēng)力往上高飛。南朝梁。蕭綱〈阻歸賦〉:「躡九枝而耀景,總六翮而摶風(fēng)?!?br />2.屋檐角端翹起的部分?!秲x禮。士冠禮》:「夙興設(shè)洗直于東榮?!固?。賈公彥。疏:「榮,屋翼也者,即今之摶風(fēng)?!?/div>
《漢語大詞典》:溟鵬(溟鵬)
北冥之鵬。語本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陸德明 釋文:“北冥,本亦作溟?!焙笏煲浴颁轾i”指大鵬。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收績閒史牒,翰飛逐溟鵬?!?/div>
分類:大鵬
《國語辭典》:羊角風(fēng)(羊角風(fēng))  拼音:yáng jiǎo fēng
1.癲癇的別名。參見「癲癇」條。
2.旋風(fēng)。
《國語辭典》:羊角  拼音:yáng jiǎo
1.羊的角。
2.旋風(fēng)。語出《莊子。逍遙游》:「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
3.棗樹。南朝梁。簡文帝〈賦詠棗〉詩:「風(fēng)搖羊角樹,日映雞心枝。」
4.復(fù)姓。如周代的羊角哀。
《漢語大詞典》:羊癇風(fēng)(羊癎風(fēng))
癲癎的俗稱。亦稱“ 羊癲風(fēng) ”、“ 羊角風(fēng) ”。病發(fā)時,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口吐白沫,聲似羊鳴,故名。
《國語辭典》:萬里鵬程(萬里鵬程)  拼音:wàn lǐ péng chéng
比喻前程遠(yuǎn)大,不可限量。參見「鵬程萬里」條?!豆卤驹麟s劇。下西洋。頭折》:「全憑著帆槳依存,我則索萬里鵬程雪浪分。」
《國語辭典》:鵬程萬里(鵬程萬里)  拼音:péng chéng wàn lǐ
大鵬一飛數(shù)千里。典出《莊子。逍遙游》。后比喻前程遠(yuǎn)大,不可限量。明。楊珽《龍膏記》第九出:「莫嘆儒冠久誤身,鵬程萬里終當(dāng)奮?!菇癯S米髋R別贈語。也作「萬里鵬程」、「萬里鵬翼」。
《漢語大詞典》:云鵬(雲(yún)鵬)
(1).翱翔高空的大鵬。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猶焦螟之笑云鵬,朝菌之怪大椿?!?南朝 梁 張纘 《大言應(yīng)令》詩:“罝羅微物,動落云鵬?!?唐 錢珝 《江行無題》詩之二四:“帆翅初張?zhí)?,云鵬怒翼同?!?br />(2).比喻奮發(fā)有為的人。 唐 王勃 《益州綿竹縣武都山凈慧寺碑》:“燭龍韜景,避 堯 日於幽都;云鵬歛翼,候 虞 風(fēng)於海宴?!?宋 蘇軾 《次韻郭功甫》之一:“九萬里風(fēng)安稅駕,云鵬今悔不卑飛。” 趙樸初 《周總理挽詩》:“無私功自高,不矜威益重。云鵬自風(fēng)摶,蓬雀徒目送?!眳㈤?span id="12lvfml" class="book">《莊子·逍遙游》。
《漢語大詞典》:青冥姿
能直上云天的風(fēng)姿。喻身居高位。 唐 岑參 《虢中酬陜西甄判官見贈》:“夫子廊廟器,迥然青冥姿。”
《漢語大詞典》:風(fēng)鵬
莊子·逍遙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故九萬里,則風(fēng)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fēng);背負(fù)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焙笠浴帮L(fēng)鵬”比喻得時勢有作為的人。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時。時之來也,為云龍,為風(fēng)鵬,勃然突然,陳力以出?!?唐 李群玉 《贈方處士兼以寫別》詩:“才力似風(fēng)鵬,誰能算升斗?!?/div>
《漢語大詞典》:鯤化(鯤化)
謂鯤變化為鵬。比喻有遠(yuǎn)大前途的發(fā)展變化。 唐 錢起 《巨魚縱大壑》詩:“龍攄回地軸,鯤化想天池?!眳⒁姟?鯤鵬 ”。
《國語辭典》:鯤鵬(鯤鵬)  拼音:kūn péng
莊子所假托的大魚大鳥。見《莊子。逍遙游》。用以比喻至大之物。南朝梁。武帝〈孝思賦〉:「察蟭螟于蚊睫,觀鯤鵬于北溟?!?/div>
《漢語大詞典》:鯤海(鯤海)
臺灣 的別名。 清 丘逢甲 《送頌臣之臺灣》詩之一:“ 鯤海 三更夢,鷗天萬里春?!眳⒁姟?鯤洋 ”。
《漢語大詞典》:鯤洋(鯤洋)
臺灣的別名。 臺灣 有 七鯤身 ???,故名。 清 丘逢甲 《元夕無月》詩之二:“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 鯤洋 ?!?/div>
分類:海口
《漢語大詞典》:鱗翼(鱗翼)
(1).代稱龍鳳。喻權(quán)貴。《文選·劉孝標(biāo)〈廣絕交論〉》:“於是有弱冠王孫,綺紈公子,道不掛於通人,聲未遒於云閣,攀其鱗翼,丐其餘論?!?李周翰 注:“鱗,龍也;翼,鳳也?!?宋 王禹偁 《擬長孫無忌讓代襲刺史表》:“是以攀附鱗翼,際會風(fēng)云?!?br />(2).翅膀。宋書·孫處蒯恩等傳論:“此諸將并起自豎夫,出於皁隸芻牧之下,徒以心一乎主,故能奮其鱗翼?!?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鱗翼俟風(fēng)水,青云方阻脩?!?br />(3).魚雁。指書信。 宋 柳永 《傾杯》詞:“為憶芳容別后,水遙水遠(yuǎn),何計憑鱗翼?” 元 關(guān)漢卿 《古調(diào)石榴花·怨別》曲:“俺也自知,絶鱗翼,斷信息,幾時回?!?/div>
《國語辭典》:鳩居(鳩居)  拼音:jiū jū
自謙家屋的簡陋。
分類:自謙簡陋
《國語辭典》:鵬摶(鵬摶)  拼音:péng tuán
大鵬展翅奮力高飛。語本《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后比喻人奮發(fā)圖強(qiáng)。唐。李白〈獨(dú)漉篇〉:「為君一擊,鵬摶九天。」
《漢語大詞典》:鵬海(鵬海)
南冥;南海。鵬高舉九天,遠(yuǎn)適南海,故稱。 宋 馮京 《謝鄂倅南宮城》詩:“嘗思鵬海隔飛翻,曾得天風(fēng)送羽翰?!?宋 朱敦儒 《滿庭芳》詞:“鵬海風(fēng)波,鶴巢云水,夢殘身寄塵寰?!?/div>
《漢語大詞典》:鵬翼(鵬翼)
(1).大鵬的翅膀。語本莊子·逍遙游:“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文選·左思〈吳都賦〉》:“屠巴虵,出象骼;斬鵬翼,掩廣澤。” 李周翰 注:“鵬鳥其翼垂天,今斬之,固掩蔽廣澤也?!?唐 謝偃 《玉牒真記》:“曩者炎運(yùn)將終,九城淪陷,於是披丹霄而軒鵬翼,駕元海而截鯨鱗?!?明 高啟 《登海昌城樓望海》詩:“安得擊水游,圖南附鵬翼?!?br />(2).借指鵬。比喻仕途顯達(dá)者。 唐 張說 《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落鵬翼于半霄,負(fù)天之力莫展;頓龍媒于局路,追風(fēng)之勢斯畢?!?宋 蘇轍 《次韻劉貢父省上示同會》之一:“流落江湖東復(fù)西,歸來未洗足間泥。偶隨鵬翼培風(fēng)上,時得衙香滿袖攜?!?/div>
《漢語大詞典》:鵬背(鵬背)
(1).莊子·逍遙游:“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焙笠浴谤i背”比喻已居或?qū)⒕痈呶坏娜恕?唐 白居易 《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龍泉憶去歲禊洛〉見示之作》:“鵬背負(fù)天龜曳尾,云泥不可得同游?!?宋 李曾伯 《摸魚兒·送竇制干赴漕趁班》詞:“看精淬龍泉,厚培鵬背,自此要津去?!?br />(2).莊子·逍遙游:“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 太山 ?!焙笠颉谤i背”比喻高入云端的大山。 宋 蘇軾 《次韻孫職方蒼梧山》:“遠(yuǎn)託鼇頭轉(zhuǎn)滄海,來依鵬背負(fù)青天?!?金 元好問 《游天壇雜詩》之七:“空翠霏煙海浪深,鼇頭鵬背半浮沉。不知腳底山多少,還盡平生未足心。”
《國語辭典》:鵬舉(鵬舉)  拼音:péng jǔ
大鵬舉翅高飛。比喻人奮發(fā)向上。南朝梁。何遜〈初發(fā)新林〉詩:「舟歸如海運(yùn),風(fēng)積如鵬舉。」
《國語辭典》:鵬鯤(鵬鯤)  拼音:péng kūn
鵬鳥與鯤魚。語本《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贡扔髯畲蟮臇|西或英雄豪杰。唐。李白贈宣城趙太守悅〉詩:「溟海不振蕩,何由縱鵬鯤。」
《漢語大詞典》:鹍化
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焙蠓Q人升擢高第為鯤化。鯤,后訛為“鵾”。 唐 李商隱 《為滎陽公桂州署防御等官牒·盧韜》:“右件官,族茂 燕臺 ,譽(yù)高藩閫,未從鵾化,聊屈鸞棲?!?/div>
分類:高第
《漢語大詞典》:鹍鵬(鵾鵬)
(1).傳說中的大鳥名。語本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宾H,后訛為“鵾”。常以“鵾鵬”比喻才能卓異、志向高遠(yuǎn)的人。 晉 葛洪 抱樸子·守塉:“鵾鵬戾赤霄以高翔,鶺鴒傲蓬林以鼓翼?!?唐 孟郊 《立德新居》詩之三:“仰笑鵾鵬輩,委身拂天波?!?明 張居正 《贈國子馬生行》:“鵾鵬跛躄風(fēng)塵中,驊騮伏櫪鹽車下?!?梁啟超 《飲冰室詩話》九二:“海外鵾鵬憶鷽鳩,蟪蛄朝菌各春秋?!?br />(2).指鯤和鵬。 唐 白居易 《禽蟲十二章》詩之二:“蛙跳蛾舞仰頭笑,焉用鵾鵬鱗羽多?!卑?,鱗指鵾言,羽指鵬言。鵾,當(dāng)作“鯤”。
分類:大鳥鳥名
《國語辭典》:按劍(按劍)  拼音:àn jiàn
以手撫劍?!妒酚?。卷六九。蘇秦傳》:「于是韓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按劍仰天太息?!固?。李白 古風(fēng)詩五九首之五六:「獻(xiàn)君君按劍,懷寶空長吁?!?/div>
《國語辭典》:明珠暗投  拼音:míng zhū àn tóu
珍貴的東西落入不明價值的人手里,而得不到賞識或珍愛。語本《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于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购蟊扔鲬巡挪挥?,高才屈居下位或好人誤入歧途。元。高明〈二郎神。從別后套。集賢賓〉曲:「怕朱顏去也難留,把明珠暗投,不如意十常八九。」《聊齋志異。卷六。鴿異》:「我以君能愛之,故托以子孫,何乃以明珠暗投,致殘鼎鑊?!?/div>
《漢語大詞典》:仙椿
傳說中的大椿樹。用為長壽的象征。語出莊子·逍遙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宋 無名氏 《建安軍迎奉圣像導(dǎo)引》詞:“太霄 玉帝 ,總御冠靈真,威德聳天人……圣壽比仙椿?!?/div>
《漢語大詞典》:大椿
古寓言中的木名,以一萬六千歲為一年。莊子·逍遙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以八千歲為秋。”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木,一名橓。橓,木槿也?!?郭慶藩 集釋:“案齊民要術(shù)引 司馬 云:木槿也,以萬六千歲為一年。一名蕣椿。與釋文所引小異?!焙笥靡杂髦父赣H。 明 楊珽 《龍膏記·砥節(jié)》:“痛驚風(fēng)大椿忽掊,恨臨霜靈萱摧朽?!?/div>
《國語辭典》:小年  拼音:xiǎo nián
1.年壽短促。《莊子。逍遙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br />2.幼年。唐。杜甫醉歌行〉:「陸機(jī)二十作文賦,汝更小年能綴文?!?br />3.形容時間漫長。宋。唐庚 醉眠詩:「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br />4.俗稱陰歷十二月二十四日為「小年」。傳統(tǒng)習(xí)俗在這一天要送灶神上天,等到除夕時接灶神,便正式過年。
《國語辭典》:小年夜  拼音:xiǎo nián yè
1.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即陰歷十二月二十九日的晚上。
2.陰歷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晚上。
《國語辭典》:朝菌  拼音:zhāo jùn
朝生暮死的菌類。《莊子。逍遙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固?。韓偓 小隱詩:「靈椿朝菌由來事,卻笑莊生始欲齊?!?/div>
《國語辭典》:椿壽(椿壽)  拼音:chūn shòu
祝人長壽之辭。如:「敬具菲儀,用祝椿壽?!挂卜Q為「椿齡」。
《漢語大詞典》:椿年
大椿的年齡。《莊子·逍遙游》中謂,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歲為一春,八千歲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為祝人長壽之詞。 唐 錢起 《柏崖老人命予賦詩》:“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漸長?!?唐 牟融 《贈浙西李相公》詩:“月里昔曾分兔藥,人間今喜得椿年。” 宋 蘇軾 《內(nèi)和御侍已下賀皇太后冬至詞語》詩:“愿先柏酒以稱觴,更指椿年而獻(xiàn)壽?!?/div>
分類:大椿年齡
《漢語大詞典》:椿年
大椿的年齡。《莊子·逍遙游》中謂,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歲為一春,八千歲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為祝人長壽之詞。 唐 錢起 《柏崖老人命予賦詩》:“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漸長?!?唐 牟融 《贈浙西李相公》詩:“月里昔曾分兔藥,人間今喜得椿年。” 宋 蘇軾 《內(nèi)和御侍已下賀皇太后冬至詞語》詩:“愿先柏酒以稱觴,更指椿年而獻(xiàn)壽。”
分類:大椿年齡
《漢語大詞典》:椿歲(椿歲)
大椿的年歲。比喻長壽。 唐 孟郊 《井上枸杞架》詩:“花盃承此飲,椿歲小無窮?!眳⒁姟?椿年 ”。
《漢語大詞典》:椿年
大椿的年齡。《莊子·逍遙游》中謂,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歲為一春,八千歲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為祝人長壽之詞。 唐 錢起 《柏崖老人命予賦詩》:“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漸長?!?唐 牟融 《贈浙西李相公》詩:“月里昔曾分兔藥,人間今喜得椿年。” 宋 蘇軾 《內(nèi)和御侍已下賀皇太后冬至詞語》詩:“愿先柏酒以稱觴,更指椿年而獻(xiàn)壽。”
分類:大椿年齡
《國語辭典》:椿齡(椿齡)  拼音:chūn líng
祝人長壽之辭。唐。吳筠〈步虛〉詞一○首之七:「綿綿慶不極,誰謂椿齡多。」宋。柳永 御街行。燔柴煙斷星河曙詞:「椿齡無盡,蘿圖有慶,常作乾坤主?!挂卜Q為「椿壽」。
分類:祝人長壽
《漢語大詞典》:椿年
大椿的年齡。《莊子·逍遙游》中謂,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歲為一春,八千歲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為祝人長壽之詞。 唐 錢起 《柏崖老人命予賦詩》:“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漸長?!?唐 牟融 《贈浙西李相公》詩:“月里昔曾分兔藥,人間今喜得椿年。” 宋 蘇軾 《內(nèi)和御侍已下賀皇太后冬至詞語》詩:“愿先柏酒以稱觴,更指椿年而獻(xiàn)壽。”
分類:大椿年齡
《漢語大詞典》:莊椿(莊椿)
祝人長壽之詞。語本莊子·逍遙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唐 羅隱 《錢尚父生日》詩:“錦衣玉食將何報,更俟 莊 椿一舉頭。” 宋 劉克莊 《乳燕飛·壽干官》詞:“更把百倍添來, 莊 椿身世,又十頭添撇?!?元 薩都剌 《溪行中秋玩月》詩:“惟期母壽 莊 椿踰,有子愿效返哺烏?!?/div>
分類:祝人長壽
《漢語大詞典》:菌蟪
朝菌和蟪蛄。語本莊子·逍遙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南朝 梁 陶弘景 《尋山志》:“悼菌蟪之危促,羨靈椿兮未央?!?/div>
分類:朝菌蟪蛄
《國語辭典》:靈椿(靈椿)  拼音:líng chūn
1.相傳古代有大椿樹,樹齡很長,后世稱為「靈椿」。明??岛!吨猩嚼恰返谌郏骸高@的是溝中斷,爨下馀。怎便做千年的靈椿覷?!?br />2.祈祝尊長長壽的用語。唐。馮道 贈竇十詩:「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div>
《國語辭典》:八千子弟  拼音:bā qiān zǐ dì
項(xiàng)羽由江東帶到北方的子弟兵?!队讓W(xué)瓊林。卷一。武職類》:「范仲淹胸中具數(shù)萬甲兵,楚項(xiàng)羽江東有八千子弟?!?/div>
《漢語大詞典》:修月
古代傳說月由七寶合成,人間常有八萬二千戶給它修治。見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天咫》。 宋 蘇軾 《正月一日雪中過淮謁客回作》詩之一:“從來修月手,合在 廣寒宮 ?!?金 元好問 《蟾池》詩:“下界新增養(yǎng)蟾戶,玉斧誰憐修月苦。”
《漢語大詞典》:玉斧修月
(1).傳說 唐 太和 中 鄭仁本 表弟游 嵩山 ,見一人枕襆而眠,問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寶合成乎?月勢如丸,其影,日爍其凸處也。常有八萬二千戶修之,予即一數(shù)?!币蜷_襆,有斤鑿數(shù)件。見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天呎》。后因有“玉斧修月”之說。 宋 王安石 《題扇》詩:“玉斧修成寳月團(tuán),月邊仍有女乘鸞。” 宋 劉克莊 《最高樓》詞:“懶揮玉斧重修月,不扶鐵拐會登山?!?金 元好問 《蟾池》詩:“下界新增養(yǎng)蟾戶,玉斧誰憐修月苦?!?br />(2).比喻恢復(fù)疆土。 元 方回 《趙賓旸唐師善見和涌金城望次韻三首》之一:“玉斧難修舊月輪,凄涼沙鳥犯鉤陳。總因燕頷多庸將,卻誤蛾眉事別人。”
《國語辭典》:季札掛劍(季札掛劍)  拼音:jì zhá guà jiàn
春秋吳人季札北過徐君,徐君愛季札劍,季札為使上國,未獻(xiàn),然已心許之。后還至徐,雖徐君已死,札不背其承諾,乃解劍系其冢樹而去。見《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后傳為重友誼、守信用及吊唁亡友的典范。
分類:吳人季札
《漢語大詞典》:逢賢把贈(逢賢把贈)
漢 劉向 新序·節(jié)士:“ 延陵季子 將西聘 晉 ,帶寳劍以過 徐君 。 徐君 觀劍,不言而色欲之。 延陵季子 為有上國之使,未獻(xiàn)也,然其心許之矣,致使於 晉 ,故反則 徐君 死於 楚 ,於是脫劍致之嗣君。從者止之曰:‘此 吳國 之寳,非所以贈也?!?延陵季子 曰:‘吾非贈之也。先日吾來, 徐君 觀吾劍,不言而其色欲之。吾為有上國之使,未獻(xiàn)也。雖然,吾心許之矣。今死而不進(jìn),是欺心也;愛劍偽心,廉者不為也?!烀搫χ轮镁?。嗣君曰:‘先君無命,孤不敢受劍?!妒?季子 以劍帶 徐君 墓樹而去。 徐 人嘉而歌之曰:‘ 延陵季子 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坵墓。’”后以“逢賢把贈”為詠劍之典。 元 施惠《一枝花·詠劍》套曲:“彈魚空館,斷蟒長途,逢賢把贈,遇寇即除?!?/div>
《漢語大詞典》:懸劍(懸劍)
史記·吳世家:“ 季札 之初使,北過 徐君 。 徐君 好 季札 劍,口弗敢言。 季札 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xiàn)。還至 徐 , 徐君 已死,於是乃解其寳劍,繫之 徐君 冢樹而去。從者曰:‘ 徐君 已死,尚誰予乎?’ 季子 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后因以“懸劍”指守信。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重答劉秣陵詔書》:“但懸劍空壠,有恨如何?” 唐 駱賓王 《夕次舊吳》詩:“懸劍空留信,亡珠尚識機(jī)?!?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海上述林〉下卷序言》:“凡原本所有的圖畫,也全數(shù)插入--這,自然想借以增加讀者的興趣,但也有些所謂‘懸劍空壠’的意思的?!?/div>
分類:守信
《國語辭典》:掛劍(掛劍)  拼音:guà jiàn
表示對亡友的追懷及信義。參見「季札掛劍」條。唐。方干 哭江西處士陳陶詩:「雖云掛劍來墳上,亦恐藏書在壁中?!?/div>
《漢語大詞典》:留徐劍(留徐劍)
史記·吳太伯世家:“ 季札 之初使,北過 徐君 。 徐君 好 季札 劍,口弗敢言。 季札 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xiàn)。還至 徐 , 徐君 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繫之 徐君 冢樹而去。從者曰:‘ 徐君 已死,尚誰予乎?’ 季子 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后以“留徐劍”為悼友之典故。 唐 杜甫 《哭李尚書》詩:“欲掛留 徐 劍,猶迴憶 戴 船?!?明 何景明 《哭以道》詩:“他時若掛留 徐 劍,忍向 橋山 覓墓林。”
《漢語大詞典》:解劍(解劍)
(1).史記·吳太伯世家:“ 季札 之初使,北過 徐 君。 徐 君好 季札 劍,口弗敢言。 季札 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xiàn)。還至 徐 , 徐 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繫之 徐 君冢樹而去?!焙笠浴敖鈩Α睘椴贿`心諾之典。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廬陵王墓下作》詩:“解劍竟何及,撫墳徒自傷?!?清 魏耕 《歷歷白榆行》:“解劍空心許,撫躬徒自吁。”
(2).指卸官。 南朝 齊 謝朓 《始之宣城郡》詩:“解劍北宮朝,息駕南川涘。”
分類:不違違心
《漢語大詞典》:遺劍(遺劍)
亦作“ 遺劒 ”。
(1).謂遺失寶劍。后漢書·獨(dú)行傳·王烈:“后有老父遺劍於路,行道一人見而守之?!?span id="rzddji9" class="book">《新唐書·張九齡傳》:“臣以謂始造簿書,備遺忘耳。今反求精於案牘,而忽於人才,是所謂遺劍中流,契舟以記者也?!?br />(2).指遺失的劍。 晉 葛洪 抱樸子·用刑:“所謂刻舟以摸遺劍,參天而射五步?!?br />(3). 晉 張華 觀天象,言 豐城 有劍,補(bǔ) 雷煥 為 豐城 令以尋劍。 雷 掘地得兩劍,以一遺 華 。 華 以為劍當(dāng)有二,他日終當(dāng)合。后 華 死,劍失所在。 雷 死,子持劍過 延平津 ,劍忽躍入水,但見二龍各長數(shù)丈,光彩照水。見晉書·張華傳。后遂以“遺劍”指此典實(shí)。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方外玄蹤:“石室祕書愁攝電,星池遺劍已成龍?!?br />(4).指死者遺留下來的劍。 唐 張景毓 《大唐朝散大夫行潤州句容縣令岑君德政碑》:“撫遺劒而空存,想游冠而無及?!?宋 王圭 《冬節(jié)起居南京鴻慶宮等處神御殿表》之三:“奉容衣于別寢,悼遺劒于昔游?!?/div>
《國語辭典》:千呼萬喚(千呼萬喚)  拼音:qiān hū wàn huàn
頻頻呼喚,再三催促。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挂沧鳌盖救f喚」。
《漢語大詞典》:千里骨
千里馬的骨骼。比喻英俊不凡的氣質(zhì)。 宋 蘇軾 《送歐陽推官赴華州監(jiān)酒》詩:“喜見三少年,俱有千里骨?!?/div>
《國語辭典》:千金市骨  拼音:qiān jīn shì gǔ
戰(zhàn)國時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買已死千里馬的骨頭為喻,勸諫燕昭王要禮遇天下賢士,則能為其效勞。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重金禮聘賢士,懇切求才的意思。宋。黃庭堅詠李伯時摹韓干三馬次蘇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詩:「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價五羖皮。」也作「千金買骨」。
《國語辭典》:市駿(市駿)  拼音:shì jùn
比喻求賢。參見「千金市骨」條。南朝梁。蕭統(tǒng) 答東湘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又愛賢之情,與時而篤,冀同市駿,庶匪畏龍?!固啤q樫e王〈與程將軍書〉:「燕昭王為市駿之資,郭隗居禮賢之始?!?/div>
《國語辭典》:千金市骨  拼音:qiān jīn shì gǔ
戰(zhàn)國時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買已死千里馬的骨頭為喻,勸諫燕昭王要禮遇天下賢士,則能為其效勞。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重金禮聘賢士,懇切求才的意思。宋。黃庭堅詠李伯時摹韓干三馬次蘇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詩:「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價五羖皮?!挂沧鳌盖Ы鹳I骨」。
《漢語大詞典》:市骨
指 戰(zhàn)國 時 燕昭王 用千金買千里馬骨以求賢才事。常用以比喻招攬人才之迫切。南史·鄭鮮之傳:“昔 葉公 好龍而真龍見, 燕昭 市骨而駿足至?!?唐 柳宗元 《斬曲幾文》:“ 昭王 市骨, 樂毅 歸 燕 ?!?清 魏源 《都中吟》:“市骨招駿人才出,縱不拔得十五終得一?!眳⒁姟?千金市骨 ”。
《國語辭典》:千金市骨  拼音:qiān jīn shì gǔ
戰(zhàn)國時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買已死千里馬的骨頭為喻,勸諫燕昭王要禮遇天下賢士,則能為其效勞。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重金禮聘賢士,懇切求才的意思。宋。黃庭堅詠李伯時摹韓干三馬次蘇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詩:「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價五羖皮?!挂沧鳌盖Ы鹳I骨」。
《漢語大詞典》:燕昭市駿(燕昭市駿)
指 戰(zhàn)國 時 郭隗 以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買千里馬為喻,勸說 燕昭王 真心求賢的事。 唐 高適 《同鮮于洛陽于畢員外宅觀畫馬歌》:“家僮愕視欲先鞭,櫪馬驚嘶還屢顧。始知物妙皆可憐, 燕昭 市駿豈徒然?!眳⒁姟?燕駿千金 ”。
《漢語大詞典》:燕駿千金(燕駿千金)
戰(zhàn)國 時, 燕昭王 即位后急于招攬人才。 郭隗 以馬為喻,說古代君王懸賞千金賣千里馬,三年后得一死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馬,勸說 燕昭王 若能真心求賢,賢士將聞風(fēng)而至。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以“燕駿千金”為招納賢士之典。 宋 真德秀 《謝賜衣帶鞍馬表》:“ 舜 裳五色,慚微裨補(bǔ)之能; 燕 駿千金,愿廣招徠之意。”
《漢語大詞典》:買駿(買駿)
見“ 買駿骨 ”。
《漢語大詞典》:買駿骨(買駿骨)
戰(zhàn)國 時, 燕昭王 要招攬賢才, 郭隗 喻以故事:從前有國君欲以千金求千里馬,三年未得。有人花五百金買一死千里馬的頭回報,國君大怒,此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不久果然買得三匹千里馬。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因以“買駿骨”為求賢若渴之典。 唐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 燕王 買駿骨, 渭老 得熊羆?!?唐 李賀 《馬詩》之十三:“堆金買駿骨,將送 楚襄王 ?!币嗍∽鳌?買駿 ”、“ 買骨 ”。 閩 徐夤 《偶題》之一:“買骨須求騏驥骨,愛毛宜採鳳凰毛?!?唐 韓琮 《詠馬》:“難逢 王濟(jì) 知音癖,欲就 燕昭 買駿名?!?明王錂《春蕪記·忤奸》:“你空費(fèi)著買駿黃金,怎知他把駑駘來鞚引?!?清 陳維嵩 《齊天樂·梅廬花下送潘原白之薊門友人之彭城》詞:“今日游 燕 ,問誰買駿有如此?!?清 丘逢甲 《十一用久旱得雨初霽飲人境廬時聞和局將定韻》之二:“悲歌 易水 無豪俠,買骨 金臺 有鈍駑?!?/div>
《漢語大詞典》:買駿骨(買駿骨)
戰(zhàn)國 時, 燕昭王 要招攬賢才, 郭隗 喻以故事:從前有國君欲以千金求千里馬,三年未得。有人花五百金買一死千里馬的頭回報,國君大怒,此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不久果然買得三匹千里馬。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因以“買駿骨”為求賢若渴之典。 唐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 燕王 買駿骨, 渭老 得熊羆?!?唐 李賀 《馬詩》之十三:“堆金買駿骨,將送 楚襄王 。”亦省作“ 買駿 ”、“ 買骨 ”。 閩 徐夤 《偶題》之一:“買骨須求騏驥骨,愛毛宜採鳳凰毛?!?唐 韓琮 《詠馬》:“難逢 王濟(jì) 知音癖,欲就 燕昭 買駿名。” 明王錂《春蕪記·忤奸》:“你空費(fèi)著買駿黃金,怎知他把駑駘來鞚引?!?清 陳維嵩 《齊天樂·梅廬花下送潘原白之薊門友人之彭城》詞:“今日游 燕 ,問誰買駿有如此。” 清 丘逢甲 《十一用久旱得雨初霽飲人境廬時聞和局將定韻》之二:“悲歌 易水 無豪俠,買骨 金臺 有鈍駑?!?/div>
《國語辭典》:買骨(買骨)  拼音:mǎi gǔ
古時有人欲以千金購買千里馬,三月后馬死,仍以五百金買回馬首,以表示惜念之心。典出《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以買骨比喻求賢心切。五代十國閩。徐夤 偶題詩二首之一:「買骨須求騏驥骨,愛毛宜采鳳皇毛?!?/div>
《漢語大詞典》:買駿骨(買駿骨)
戰(zhàn)國 時, 燕昭王 要招攬賢才, 郭隗 喻以故事:從前有國君欲以千金求千里馬,三年未得。有人花五百金買一死千里馬的頭回報,國君大怒,此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不久果然買得三匹千里馬。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因以“買駿骨”為求賢若渴之典。 唐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 燕王 買駿骨, 渭老 得熊羆?!?唐 李賀 《馬詩》之十三:“堆金買駿骨,將送 楚襄王 。”亦省作“ 買駿 ”、“ 買骨 ”。 閩 徐夤 《偶題》之一:“買骨須求騏驥骨,愛毛宜採鳳凰毛?!?唐 韓琮 《詠馬》:“難逢 王濟(jì) 知音癖,欲就 燕昭 買駿名。” 明王錂《春蕪記·忤奸》:“你空費(fèi)著買駿黃金,怎知他把駑駘來鞚引?!?清 陳維嵩 《齊天樂·梅廬花下送潘原白之薊門友人之彭城》詞:“今日游 燕 ,問誰買駿有如此?!?清 丘逢甲 《十一用久旱得雨初霽飲人境廬時聞和局將定韻》之二:“悲歌 易水 無豪俠,買骨 金臺 有鈍駑。”
《漢語大詞典》:馬骨(馬骨)
戰(zhàn)國 時, 燕昭王 欲求賢才, 郭隗 以買千里馬為喻,說古代有君王懸賞千金買千里馬,三年后得一死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馬。比喻若能真心求賢,賢士必聞風(fēng)而至。事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以“馬骨”喻賢才俊士。 明 張煌言 《感遇》詩:“落拓何曾夸馬骨,淹留豈為戀豬肝?!?清 朱之瑜 《與源綱條書》之一:“是則千里逸足,期年三至,而僕為五百金之馬骨矣。”
《國語辭典》:駿骨(駿骨)  拼音:jùn gǔ
良馬的骨頭。戰(zhàn)國時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買已死千里馬骨頭,后果得千里馬的比喻,來勸諫燕王求賢之方的故事。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賢才。唐。杜甫 昔游詩:「賦詩獨(dú)流涕,亂世想賢才,有能市駿骨,莫恨少龍媒。」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三折:「你名滿金臺下,還將駿骨搜?!?/div>
《國語辭典》:千金市骨  拼音:qiān jīn shì gǔ
戰(zhàn)國時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買已死千里馬的骨頭為喻,勸諫燕昭王要禮遇天下賢士,則能為其效勞。見《戰(zhàn)國策。燕策一》。后用以比喻重金禮聘賢士,懇切求才的意思。宋。黃庭堅詠李伯時摹韓干三馬次蘇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詩:「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價五羖皮。」也作「千金買骨」。
《漢語大詞典》:丁令
(1).同“ 丁零 ”。尚書大傳卷三:“北方之極,自 丁令 北至積雪之野,帝 顓頊 神玄冥司之?!?span id="mvagjpt" class="book">《漢書·匈奴傳上》:“其明年, 丁令 比三歲入盜 匈奴 ,殺略人民數(shù)千,驅(qū)馬畜去?!眳⒁姟?丁零 ”、“ 丁靈 ”。
(2).“ 丁令威 ”的省稱。 唐 李赤 《靈墟山》詩:“ 丁令 辭世人,拂衣向仙路?!?br />(3).指鶴。 宋 李綱 《雷廟讀丁晉公所作碑》詩:“只應(yīng) 寇老 曾遷此,作記何緣 丁令 來。” 清 吳偉業(yè) 《鲞鶴》詩:“ 丁令 歸來寄素書,羽毛零落待何如?!眳⒁姟?丁令威 ”。
分類:丁令威
《漢語大詞典》:丁令威
傳說是 漢 遼東 人,學(xué)道于 靈虛山 ,后成仙化鶴歸來,落城門華表柱上。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xì)w。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纍纍?!币?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一。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內(nèi)史春日游山》詩:“道士 封君達(dá) ,仙人 丁令威 ,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歸?!焙笥靡员扔魅耸赖淖冞w。 宋 蘇軾 《和移居》詩:“我豈 丁令威 ,千歲復(fù)還茲?!?清 卓爾堪 《題脊令圖》詩:“君罷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 丁令威 。鷹鸇羅網(wǎng)何所據(jù),他時或得生人歸?!?張恭 《獄中口占》詩之三:“ 北邙 華表如林立,何處重尋 丁令威 ?!?/div>
《漢語大詞典》:丁令威
傳說是 漢 遼東 人,學(xué)道于 靈虛山 ,后成仙化鶴歸來,落城門華表柱上。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xì)w。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纍纍?!币?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一。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內(nèi)史春日游山》詩:“道士 封君達(dá) ,仙人 丁令威 ,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歸?!焙笥靡员扔魅耸赖淖冞w。 宋 蘇軾 《和移居》詩:“我豈 丁令威 ,千歲復(fù)還茲?!?清 卓爾堪 《題脊令圖》詩:“君罷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 丁令威 。鷹鸇羅網(wǎng)何所據(jù),他時或得生人歸?!?張恭 《獄中口占》詩之三:“ 北邙 華表如林立,何處重尋 丁令威 。”
《漢語大詞典》:丁家鶴(丁家鶴)
指 丁令威 。 唐 羅隱 《自貽》詩:“如何只見 丁 家鶴,依舊 遼東 嘆緑蕪。” 明 張煌言 《祭定西侯張侯服文》:“ 丁 鶴歸來,徒有華表耳?!眳⒁姟?丁令威 ”。
分類:丁令威
《漢語大詞典》:丁令威
傳說是 漢 遼東 人,學(xué)道于 靈虛山 ,后成仙化鶴歸來,落城門華表柱上。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xì)w。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纍纍。”見 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一。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內(nèi)史春日游山》詩:“道士 封君達(dá) ,仙人 丁令威 ,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歸。”后用以比喻人世的變遷。 宋 蘇軾 《和移居》詩:“我豈 丁令威 ,千歲復(fù)還茲?!?清 卓爾堪 《題脊令圖》詩:“君罷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 丁令威 。鷹鸇羅網(wǎng)何所據(jù),他時或得生人歸?!?張恭 《獄中口占》詩之三:“ 北邙 華表如林立,何處重尋 丁令威 ?!?/div>
《漢語大詞典》:令威
即 丁令威 。傳說中的神仙名。 晉 陶潛 搜神后記·丁令威:“ 丁令威 ,本 遼東 人,學(xué)道于 靈虛山 。后化鶴歸 遼 ,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xì)w。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壘壘?!旄呱蠜_天?!?唐 白居易 《池鶴》詩之二:“池中此鶴鶴中稀,恐是 遼東 老 令威 ?!?明 高啟 《空明道人詩》:“于今定非死,飛游去何許,海上幾秋風(fēng),誰傳 令威 語?”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懷霜作即用其韻》:“歸去 令威 猶海鶴,朅來斥鷃笑溟鵬?!?/div>
《國語辭典》:化鶴(化鶴)  拼音:huà hè
化為仙鶴。晉。陶淵明《搜神后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xué)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后用來比喻人的去世、死亡。如:「化鶴西歸」。也作「鶴化」。
《漢語大詞典》:歸鶴(歸鶴)
(1).舊題 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一載:遼東人 丁令威 學(xué)道于 靈虛山 ,后化鶴歸 遼 。后以“歸鶴”喻不忘故鄉(xiāng)的人。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東走窮歸鶴,南征盡跕鳶?!?br />(2).古琴名。 宋 蘇軾 有《十二琴銘·歸鶴》。
《漢語大詞典》:華表鶴(華表鶴)
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一:“ 丁令威 ,本 遼東 人,學(xué)道於 靈虛山 ,后化鶴歸 遼 ,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xì)w。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纍纍?!旄呱蠜_天?!焙笠浴叭A表鶴”指久別之人。 唐 司空圖 《長亭》詩:“殷勤華表鶴,羨爾亦曾歸?!?明 劉基 《旅興》詩:“凄涼華表鶴,太息成悲歌?!?清 蔣士銓 《一片石·祭碑》:“剪紙難招華表鶴,煎茶聊獻(xiàn)野人芹?!?/div>
分類:久別
《國語辭典》:華表鶴歸(華表鶴歸)  拼音:huá biǎo hè guī
漢朝丁令威學(xué)成道術(shù)后,化為白鶴停在故鄉(xiāng)城門華表柱上的神話。見晉。陶淵明《搜神后記》卷一。元。虞集〈挽文山丞相〉詩:「云暗鼎湖龍去遠(yuǎn),月明華表鶴歸遲。」
《國語辭典》:跨鶴(跨鶴)  拼音:kuà hè
傳說以跨鶴而升天為成仙。后亦比喻人死為跨鶴。宋。林景熙餞盛景則教授〉詩:「空明仙人朝帝所,跨鶴凌虛墮霜羽?!?/div>
《漢語大詞典》:丁令威
傳說是 漢 遼東 人,學(xué)道于 靈虛山 ,后成仙化鶴歸來,落城門華表柱上。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xì)w。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纍纍。”見 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一。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內(nèi)史春日游山》詩:“道士 封君達(dá) ,仙人 丁令威 ,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歸?!焙笥靡员扔魅耸赖淖冞w。 宋 蘇軾 《和移居》詩:“我豈 丁令威 ,千歲復(fù)還茲。” 清 卓爾堪 《題脊令圖》詩:“君罷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 丁令威 。鷹鸇羅網(wǎng)何所據(jù),他時或得生人歸?!?張恭 《獄中口占》詩之三:“ 北邙 華表如林立,何處重尋 丁令威 。”
《漢語大詞典》:跨鶴揚(yáng)州(跨鶴揚(yáng)州)
南朝 梁 殷蕓 《小說·吳蜀人》:“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愿為 揚(yáng)州 刺史,或愿多貲財,或愿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 揚(yáng)州 ?!嫒摺!焙笠浴翱琥Q揚(yáng)州”指豪富冶游繁華之地。 元 汪元亨 《折桂令·歸隱》曲:“先世簪纓,舊業(yè)箕裘,走馬 章臺 ,騎鯨滄海,跨鶴 揚(yáng)州 ,黃金積子孫難守。” 明 高明 《二郎神·秋懷》套曲:“得成就,真箇勝似腰纏跨鶴 揚(yáng)州 。”亦作“ 跨鶴維揚(yáng) ”、“ 跨鶴纏腰 ”。 清 長白浩歌子 螢窗異草·落花島:“ 申無疆 ,字 仲錫 ,跨鶴 維揚(yáng) ,歷有年所。” 清 楊潮觀 《李衛(wèi)公替龍行雨》:“俺不是 揚(yáng)州 游客,跨鶴纏腰;俺不是 秦 臺嬌客,乘鳳吹簫?!币嗍∽鳌?跨鶴 ”。 明 湯顯祖 《牡丹亭·淮泊》:“那里有纏十萬,順天風(fēng)跨鶴閒游!”
《漢語大詞典》:遼城鶴(遼城鶴)
指 遼東 丁令威 得仙化鶴歸里事。 唐 王維 《送張道士歸山》詩:“當(dāng)作 遼城 鶴,仙歌使?fàn)柭劇!?唐 李賀 《嘲雪》詩:“久別 遼城 鶴,毛衣已應(yīng)故?!?清 丘逢甲 《秋懷次前韻》之二:“東去 遼城 鶴不歸,南來 汾水 雁猶飛?!眳⒁姟?遼東鶴 ”。
《國語辭典》:遼東鶴(遼東鶴)  拼音:liáo dōng hè
指遼東人丁令威離家學(xué)道成仙,化鶴返鄉(xiāng),感嘆城郭如舊,人事已非。見晉。陶淵明《搜神后記》卷一。后比喻久別重逢,感慨人事已非,或表達(dá)對鄉(xiāng)土的思念。宋。歐陽修 采桑子。平生為愛西湖好詞:「歸來恰似遼東鶴,城郭人民。」金。王若虛還家五首〉詩:「傷心何啻遼東鶴,不但人非物亦非。」也可喻人去世。明。黃哲〈過梁昭明太子墓〉詩:「遼東鶴馭遠(yuǎn),緱嶺鸞笙吟?!?/div>
《漢語大詞典》:遼天鶴(遼天鶴)
指 遼東 丁令威 得仙化鶴歸里事。 唐 馬戴 《送宗密上人》詩:“近放 遼 天鶴,曾為 南岳 人。” 宋 曾原郕 《八聲甘州·東陽巖》詞:“無限山中風(fēng)物,今古屬潛夫。渺渺 遼 天鶴,應(yīng)費(fèi)招呼?!眳⒁姟?遼東鶴 ”。
《國語辭典》:遼東鶴(遼東鶴)  拼音:liáo dōng hè
指遼東人丁令威離家學(xué)道成仙,化鶴返鄉(xiāng),感嘆城郭如舊,人事已非。見晉。陶淵明《搜神后記》卷一。后比喻久別重逢,感慨人事已非,或表達(dá)對鄉(xiāng)土的思念。宋。歐陽修 采桑子。平生為愛西湖好詞:「歸來恰似遼東鶴,城郭人民?!菇稹?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7251' target='_blank'>王若虛 〈還家五首〉詩:「傷心何啻遼東鶴,不但人非物亦非?!挂部捎魅巳ナ?。明。黃哲〈過梁昭明太子墓〉詩:「遼東鶴馭遠(yuǎn),緱嶺鸞笙吟。」
《漢語大詞典》:遼東?。ㄟ|東?。?/div>
傳說中的得仙化鶴之 丁令威 為 遼東 人,故稱。 宋 陸游 《貧歌》:“猶勝 遼東 丁 ,化鶴還故鄉(xiāng)?!眳⒁姟?遼東鶴 ”。
《國語辭典》:遼東鶴(遼東鶴)  拼音:liáo dōng hè
指遼東人丁令威離家學(xué)道成仙,化鶴返鄉(xiāng),感嘆城郭如舊,人事已非。見晉。陶淵明《搜神后記》卷一。后比喻久別重逢,感慨人事已非,或表達(dá)對鄉(xiāng)土的思念。宋。歐陽修 采桑子。平生為愛西湖好詞:「歸來恰似遼東鶴,城郭人民?!菇稹?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7251' target='_blank'>王若虛 〈還家五首〉詩:「傷心何啻遼東鶴,不但人非物亦非?!挂部捎魅巳ナ?。明。黃哲〈過梁昭明太子墓〉詩:「遼東鶴馭遠(yuǎn),緱嶺鸞笙吟。」
《漢語大詞典》:遼東華表(遼東華表)
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一:“ 丁令威 ,本 遼東 人,學(xué)道於 靈虛山 。后化鶴歸 遼 ,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xì)w。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壘壘?!旄呱蠜_天?!焙笠浴斑|東華表”稱久別的故鄉(xiāng)。
《國語辭典》:遼東鶴(遼東鶴)  拼音:liáo dōng hè
指遼東人丁令威離家學(xué)道成仙,化鶴返鄉(xiāng),感嘆城郭如舊,人事已非。見晉。陶淵明《搜神后記》卷一。后比喻久別重逢,感慨人事已非,或表達(dá)對鄉(xiāng)土的思念。宋。歐陽修 采桑子。平生為愛西湖好詞:「歸來恰似遼東鶴,城郭人民?!菇?。王若虛還家五首〉詩:「傷心何啻遼東鶴,不但人非物亦非?!挂部捎魅巳ナ馈C?。黃哲〈過梁昭明太子墓〉詩:「遼東鶴馭遠(yuǎn),緱嶺鸞笙吟。」
《漢語大詞典》:遼海鶴(遼海鶴)
指 遼東 丁令威 得仙化鶴歸里事。 宋 陸游 《感昔》詩之二:“往事已如 遼 海鶴,餘年空羨 葛天 民?!?元 丁鶴年 《次向士誠韻》:“華衣忽歸 遼 海鶴,仙庖頻食 武昌 魚?!?明 瞿佑 《歸田詩話·家鉉翁持節(jié)》:“清唳秋荒 遼 海鶴,古魂春冷 蜀山 鵑?!?清 金漸皋 《秦淮女郎卞云裝》詩之二:“ 遼 海鶴歸無主墓, 吳江 楓冷未棲鴻。”參見“ 遼東鶴 ”。
《國語辭典》:遼東鶴(遼東鶴)  拼音:liáo dōng hè
指遼東人丁令威離家學(xué)道成仙,化鶴返鄉(xiāng),感嘆城郭如舊,人事已非。見晉。陶淵明《搜神后記》卷一。后比喻久別重逢,感慨人事已非,或表達(dá)對鄉(xiāng)土的思念。宋。歐陽修 采桑子。平生為愛西湖好詞:「歸來恰似遼東鶴,城郭人民?!菇?。王若虛還家五首〉詩:「傷心何啻遼東鶴,不但人非物亦非?!挂部捎魅巳ナ?。明。黃哲〈過梁昭明太子墓〉詩:「遼東鶴馭遠(yuǎn),緱嶺鸞笙吟?!?/div>
《漢語大詞典》:遼鶴(遼鶴)
(1).指 遼東 丁令威 得仙化鶴歸里事。 唐 劉禹錫 《遙和白賓客分司初到洛中戲呈馮尹》:“冥鴻何所慕, 遼 鶴乍飛迴。” 宋 周邦彥 《點(diǎn)絳唇·傷感》詞:“ 遼 鶴歸來,故鄉(xiāng)多少傷心地?!?元 趙孟俯 《東陽八景樓》詩:“羽士曾聞 遼 鶴語,征人又見塞鴻飛?!?寧調(diào)元 《壬子感事四章》之一:“不食帝羓終積憾,似聞 遼 鶴有啼痕?!?br />(2). 遼東 人 丁令威 ,學(xué)道后化鶴歸 遼 ,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xì)w。”事見 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一。后以“遼鶴”指代千年。 前蜀 杜光庭 《刁子宗勉太尉謁靈池朱真人洞詞》:“伏惟仙君道逸冥鴻,壽逾 遼 鶴。”
《漢語大詞典》:鶴歸(鶴歸)
指 丁令威 化鶴歸 遼 事。 唐 杜牧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館因題長句四韻》:“千載鶴歸猶有恨,一年人住豈無情。”
《漢語大詞典》:鶴歸華表(鶴歸華表)
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一:“ 丁令威 ,本 遼東 人,學(xué)道于 靈虛山 。后化鶴歸 遼 ,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xì)w。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壘壘?!旄呱蠜_天?!焙蟪S谩苞Q歸華表”感嘆人世的變遷。 唐 趙嘏 《舒州獻(xiàn)李相公》詩:“鶴歸華表山河在,氣返青云雨露全?!?明 孫蕡 《〈朝云〉詩序》:“鶴歸華表添新塚,燕蹴飛花落舞筵?!?/div>
《漢語大詞典》:鶴表(鶴表)
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一:“ 丁令威 ,本 遼東 人,學(xué)道于 靈虛山 。后化鶴歸 遼 ,集城門華表柱?!焙笫廊A表多以鶴圖裝飾。因以“鶴表”稱華表。 唐 匯征 《上天竺寺經(jīng)幢記》:“仰窺鶴表以爭高,側(cè)視雁層而競巧?!?宋 陸游 《予十許歲即往來云門諸山今復(fù)與諸子來追念凄然》詩:“橋廢夕陽空鶴表,碑亡春草沒龜趺?!?清 戈載 《湘月》詞:“月閉鴛樓,風(fēng)摧鶴表,剩有閒鷗省。”
分類:華表裝飾
《國語辭典》:殺雞為黍(殺雞為黍)  拼音:shā jī wéi shǔ
殺雞作黍飯。指盛情款待賓客?!墩撜Z。微子》:「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東周列國志》第七三回:「專諸復(fù)出其妻子相見,殺雞為黍,歡如骨肉?!挂沧鳌笟㈦u炊黍」。
《國語辭典》:素車(素車)  拼音:sù chē
古代遇喪事或兇事時,所用白土涂飾或沒有紋飾的車子。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祝盟》:「素車禱旱,以六事責(zé)躬,則雩禜之文也?!?/div>
《漢語大詞典》:范張(范張)
(1). 東漢 范式 、 張劭 的并稱。二人友善,重義守信,有死友之稱。后常以 范 張 比喻生死不渝的至友。見后漢書·獨(dú)行傳·范式。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廣絕交論》:“ 范 張 欵欵於下泉, 尹 班 陶陶於永夕?!?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戴叔倫:“ 范 張 之期,曾不虛月?!?br />(2). 范蠡 、 張良 的并稱。古代以為名臣功成恬退的典范。 南朝 梁 江淹 《后讓太傅揚(yáng)州牧表》:“追跡 范 張 ,濯纓 汾 射 ,臣之志也?!?/div>
《國語辭典》:范張雞黍(范張雞黍)  拼音:fàn zhāng jī shǔ
范式、張劭遠(yuǎn)隔千里,相期約會,劭對式堅信不疑,式果真如期赴約的故事。典出《后漢書。卷八一。獨(dú)行傳。范式傳》。后比喻朋友間真誠的信義和深情?!度阂纛愡x。官腔類。卷九。金貂記。餞居田里》:「餞別長亭里,匆匆話別離,管鮑情分,使人流涕,良友各天涯,怎能勾范張雞黍重相會?!?/div>
《國語辭典》:雞黍(雞黍)  拼音:jī shǔ
以雞作菜,以黍作飯。指招待賓客的家常菜肴,也用以表示招待朋友情意真率。南朝梁。范云贈張徐州謖〉詩:「恨不具雞黍,得與故人揮?!固?。孟浩然 過故人莊詩:「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div>
《漢語大詞典》:雞黍約(雞黍約)
東漢 范式 在他鄉(xiāng)與其至友 張劭 約定,兩年后當(dāng)赴 劭 家相會。 劭 歸告其母,請屆時設(shè)酒食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相信之審邪?” 劭 謂 式 信士,必不乖違。至其日, 式 果至。二人對飲,盡歡而別。事見《后漢書·獨(dú)行傳·范式》。后以“雞黍約”為友誼深長、聚會守信之典。 唐 唐彥謙 《道中逢故人》詩:“良會若同雞黍約,暫時不放酒杯空?!?宋 蘇軾 《送沉逵赴廣南》詩:“君歸赴我雞黍約,買田筑室從今始?!?清 吳蔚光 《瑣窗寒·暮秋》詞:“待小春,開了山梅,重尋雞黍約。”
《漢語大詞典》:雞黍期(雞黍期)
同“ 雞黍約 ”。 唐 高適 《贈別王七十管記》詩:“款曲雞黍期,酸辛別離袂?!?/div>
《漢語大詞典》:雞黍約(雞黍約)
東漢 范式 在他鄉(xiāng)與其至友 張劭 約定,兩年后當(dāng)赴 劭 家相會。 劭 歸告其母,請屆時設(shè)酒食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相信之審邪?” 劭 謂 式 信士,必不乖違。至其日, 式 果至。二人對飲,盡歡而別。事見《后漢書·獨(dú)行傳·范式》。后以“雞黍約”為友誼深長、聚會守信之典。 唐 唐彥謙 《道中逢故人》詩:“良會若同雞黍約,暫時不放酒杯空。” 宋 蘇軾 《送沉逵赴廣南》詩:“君歸赴我雞黍約,買田筑室從今始?!?清 吳蔚光 《瑣窗寒·暮秋》詞:“待小春,開了山梅,重尋雞黍約。”
《漢語大詞典》:獺髓(獺髓)
獺的骨髓。相傳與玉屑、琥珀和合,可作滅疤痕的貴重藥物。 晉 王嘉 拾遺記·吳:“﹝ 孫和 ﹞舞水精如意,誤傷夫人( 鄧夫人 )頰,血流污袴……﹝太醫(yī)﹞曰:‘得白獺髓,雜玉與琥珀屑,當(dāng)滅此痕?!?唐 吳融 《和韓致光侍郎》之二:“獺髓求魚客,鮫綃托海人?!?元 張可久 《一枝花·牽掛》套曲:“貓眼嵌雙轉(zhuǎn)軸烏金戒指,獺髓調(diào)百和香紫蠟胭脂?!?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小星》:“花含蔥靨,翠聯(lián)珠串,金妝獺髓霞絃,玉鑄魚紋云輦?!?/div>
《漢語大詞典》:白獺髓(白獺髓)
白獺的骨髓??勺髡滟F的藥物。 晉 王嘉 拾遺記·吳:“ 和 于月下舞水精如意,誤傷夫人頰……命太醫(yī)合藥,醫(yī)曰:得白獺髓,雜玉與琥珀屑,當(dāng)滅此痕?!?/div>
《漢語大詞典》:千金買賦(千金買賦)
漢武帝 陳皇后 的故事。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序:“ 孝武皇帝 陳皇后 ,時得幸,頗妒,別在 長門宮 ,愁悶悲思。聞 蜀郡 成都 司馬相如 ,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 相如 、 文君 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詞。而 相如 為文以悟主上, 陳皇后 復(fù)得親幸?!?唐 李白 《白頭吟》之二:“聞道 阿嬌 失恩寵,千金買賦要君王?!?/div>
分類:漢武帝
《漢語大詞典》:蜀賦(蜀賦)
漢武帝 陳皇后 別在 長門宮 ,聞 蜀郡 司馬相如 工文辭,乃奉黃金百斤為 相如 、 文君 取酒。 相如 為作《長門賦》以悟主上,遂復(fù)得親幸。后用“蜀賦”為典,指后妃求幸之事。 前蜀 韋莊 《宮怨》詩:“展轉(zhuǎn)令人思 蜀 賦,解將惆悵感君王?!?/div>
《國語辭典》:買賦(買賦)  拼音:mǎi fù
漢武帝時,陳皇后得幸。因善妒,被武帝冷置長門宮。后聞司馬相如擅長作賦,遂以黃金百斤請相如作賦,感動武帝,再度受寵。見司馬相如〈長門賦。序〉。唐。黃滔 司馬長卿詩:「漢宮不鎖陳皇后,誰肯量金買賦來?」
《國語辭典》:長門賦(長門賦)  拼音:cháng mén fù
文章名。漢司馬相如撰。陳皇后失寵,被漢武帝貶居長門宮。她聽說武帝很喜歡司馬相如的賦,便使人贈相如黃金百斤,請他作賦以挽回武帝的心。相如便為陳皇后寫了這篇長門賦,武帝讀了,陳皇后果又受寵。
《漢語大詞典》:黃金買賦(黃金買賦)
謂 漢武帝 時 陳皇后 用重金聘請 司馬相如 作賦。語本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序:“ 孝武皇帝 陳皇后 ,時得幸,頗妒,別在 長門宮 ,愁悶悲思。聞 蜀郡 成都 司馬相如 ,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 相如 、 文君 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 相如 為文以悟主上, 陳皇后 復(fù)得親幸。” 唐 盧弼 《妾薄命》詩:“黃金買賦心徒切,清路飛塵信莫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