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訪列仙傳,終不見一仙。
惟有一卷書,可以千百年。
前賢具精魄,亦復(fù)待后賢。
訪之茍不力,變沒隨云煙。
吾讀古蓺略,中心每拳拳。
何君涉九流,咨詢在古編。
足跡陳謁者,腹笥邊孝先。
擬之于道家,亦是葛稚川。
我昔校天祿,直閣兼文淵。
稽古中秘書,猶恐有佚焉。
四庫所未收,民間尚流傳。
問俟曹倉開,索待海舶旋。
或以一瓻借,或以青藜然。
或在晉隋后,或在元宋前。
何君為我行,時汎貫月船。
寫進六十部,恩賚下木天⑴。
再訪再寫進,屢得翰墨緣(后又進四十種共百種)。
副墨亦可誦,我或儲瑯?gòu)帧?div   class="wdu05cp"   id='poem_sentence_17_866524_comment'>
何君繪此圖,志學(xué)何精研。
昔日求金石,雅意同清堅。
靈隱置書藏,更扣西湖舷(近余置書藏于靈隱寺凡書皆可收藏)。
萬卷能常存,即是古偓佺。
⑴ 丁卯冬元進四庫未收書六十種皆蒙乙覽被賜紙墨筆硯蟒衣等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