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天漢篇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河水上應天漢,維天有漢,監(jiān)亦有光。今所見天漢之光,如霜華雪影,乍沉乍浮,皆氣也,非水也。予考河源出昆崙之墟,昆崙縱廣萬里,高萬一千里,去嵩山五萬里,青白赤黑四河環(huán)其墟。其白者,出其東北角,屈向東南,流為中國河。然則天漢之間氣皆白,白河之氣也。白氣鱗鱗,或堆或皴。蓋河百里一小曲,千里一大曲,其象則然也。鱗鱗白氣,于天有二。蓋河發(fā)源入中國,至規(guī)期山,分為兩原,一出蔥嶺,一出于闐。及東注蒲菖,南至積石。由龍門抵鉅鹿,而入于海?;蚝蠟橐唬蚍譃榫?。然勢漸卑,則無以上達。故人之所見于天者,獨有二也。若夫常時任顯晦,秋至最分明。或曰:秋之氣白,故能召白河之氣象,以時徵物,以類應誠。然吾未見青河之徵于春,應于春;赤河之徵于夏,應于夏;黑河之徵于冬,應于冬也。然而,是三河者不見于中國,吾安知外國所見之天漢,不有所為青赤黑者乎?又安知外國之所見為青赤黑者,不或見于春夏冬乎?裨瀛之外,埏垓之表,茫茫元氣,誰見其終?群立之大仰,末繇而窮。太始之流萌,亦何繇而測乎?不可測,故置而不論。論其秋夜之最分明者,作《天漢篇》。
天河皎皎流清澈,白云片片橫霄闑。
是云非云動遠華,以色為空空似涅。
空天漻泬自高浮,挹斗揚箕時并揭。
玉龍開影乍雙垂,帝子臨津初罷轍。
虛勞鵲羽漫多填,頗怪機絲堪近綴。
九野平分二氣繩,如斷復聯疑肪截。
千年幾見問津人,萬里空思玄圃穴。
玄圃之山百泓飛,匯而為海四河別。
惟有白河向東南,天波亦使中原潔。
憑茲潔意俟三秋,秋天返照光如雪。
河源自此不須窮,耳目之前星宿列。
幽含明吐已昭昭,上下同流那可竭。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