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句因包含“月向庾公樓上”,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庾公樓
第 6、7 句因包含“庾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庾公
第 6、7 句因包含“庾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庾公
第 10 句因包含“黃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黃鶴
第 11 句因包含“八,百里”,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八百里
第 15 句因包含“祝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祝融
第 17 句因包含“玉尺,量”,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玉尺量
第 24 句因包含“金鏡”,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金鏡
第 30 句因包含“竹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竹馬
廿三日泊舟武昌縣郭外戊辰 清 · 洪亮吉
 出處:更生齋詩續(xù)集卷九
崔顥題詩處,晴川入畫中。
掛帆從此去,木落水流東。
武昌縣紅云里,月向庾公樓上起。
庾公去后千百年,落月還來照杯底。
楚江月落茫茫,西照黃鶴滕王。
洞庭八百里,飛夢直欲來瀟湘。
樓高高兮在岳陽城角流水何湯湯。
祝融峰高障南服,此外一一疑龍荒。
天公儻把玉尺量,楚天較比天長。
楚天不向零陵轉(zhuǎn),陽朔山深路愈遠。
一晌歸心九江,風(fēng)帆直向江南捲。
君不見我家亦有洞山庭山掛林杪,金鏡初飛玉繩曉。
烹龍炰鳳縱未能,笠澤魚蝦亦堪飽。
盤盤萬卷窗中,有兒讀書兩瞳
童孫亦解識奇字,砌下竹馬趨如風(fēng)。
歲寒堂前宵夢,更有一齋楚頌
腕底琳瑯未完,敢將歲月堂堂送。
夢醒黃岡竹樓,忽隨征雁黃州。
香爐瀑布如舊,擬向潯陽郭外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