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周紫芝 1082 - ? 一首徐鹿卿 1189 - 1250 一首 洪咨夔 1176 - 1236 一首 明 汪琬 1624 - 1691 一首錢謙益 1582 - 1664 一首 彭孫貽 1615 - 1673 一首 曹于汴 1558 - 1634 一首 李民宬 1570 - 1629 一首 鄧云霄 一首 清 丘逢甲 1864 - 1912 一首江湜 1818 - 1866 一首 王又曾 1706 - 1762 一首 劉大櫆 1698 - 1779 一首 劉大觀 1753 - 1834 一首 南有容 1698 - 1773 一首 宋相琦 1657 - 1723 一首 張混 1759 - 1828 一首 李裕元 1814 - 1888 一首 杭世駿 1696 - 1772 一首 申維翰 1681 - 1752 一首 申靖夏 1681 - 1716 一首 趙泰億 1675 - 1728 一首 郭鐘錫 1846 - 1919 二首 近現(xiàn)代 鄭孝胥 1860 - 1938 一首溥叔明 1906 - 1963 一首 當(dāng)代 陳永正 1941 - ? 一首添雪齋 一首 | 微生感年衰,誰能惜春盡。 政恐厭黃梅,吳楊出蒸菌。 巖芳斂空華,谷響答虛牝。 坐看白云生,會得無生忍。 汎汎水中鳧,安眠復(fù)徐引。 君胡為此閣,知己問詹尹。 殘臘并殘釭,暗逐寒更盡。 是身如木灰,漸覺自銷隕(用楞嚴(yán)經(jīng)語)。 鄉(xiāng)思杳無端,客途何日盡? 卻怪馬蹄輕,不及南飛隼。 陰謀戕同類,一網(wǎng)思打盡。 敢道無經(jīng)綸?此心太殘忍。 龍孫百千頭,屈曲綰春蚓。 世味逃酸咸,我不如石筍。 庵在碧峰頂,江山一覽盡。 詩叟攜杖來,意氣凌飛隼。 短發(fā)雖不禁,長心未肯盡。 君看枯朽地,尚能生芝菌。 時(shí)時(shí)歧路間,相見顧而哂。 自言近多疾,神骨俱銷盡。 慣為春傳信,能先花作引。 祗此寒威中,也虧伊獨(dú)忍。 憶親復(fù)憶親,淚若秋波隕。 孤燈與寸腸,此夜俱消盡。 余湖亭登覽者。絕稱其勝而乃以無食根為欠。其甚者以無食根而并棄其景物之勝者。余雖甚鄙之而無以答之。偶于坡集。見信美那能久應(yīng)先學(xué)忍饑之句。甚為佳謔。乃用其一句。為五言詩五首。留題亭壁。以示登覽者云爾 其四 清 · 申靖夏 五言絕句 衣食分有定,風(fēng)月藏?zé)o盡。 長饑縱云苦,不似詩難忍。 君恩何以報(bào),臣節(jié)要須盡。 憂患固時(shí)有,且休傷遘憫。 ① 巖刻三佛及五十三佛。僧云懶翁與金同居士較刻先后。居士被輸。因此轉(zhuǎn)起開端云。 蓬萊好洞天,遭此眾胡蠢。 怪事招爭端,前塵足一哂。 貌疏志何確,辭訥行于敏。 尚恐歸冥擿,矻矻鉆微縝。 苦縣道猶龍,于陵操如蚓。 海若無是非,坐看落日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