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8,分12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唐(續(xù)上) 任要 一首儲光羲 707 - 760 一首 劉慎虛 一首 盧照鄰 635 - 689 一首 盧象 ? - 763 一首 吳融 ? - 903 一首 唐彥謙 ? - 893 一首 姚系 一首 姚鵠 一首 孫逖 696 - 761 二首 宋之問 656 - 713 三首 宋昱 ? - 756 一首 崔泰之 667 - 723 一首 崔湜 671 - 713 二首 崔璞 一首 崔融 653 - 706 二首 張光朝 一首 張文恭 一首 張匯 一首 張綽 一首 張說 667 - 731 三首 權(quán)德輿 759 - 818 一首 李世民 599 - 649 一首 李中 一首 | 山翠羃靈洞,洞深玄想微。 一雙白蝙蝠,三度向明飛。 雖然有兩翅,了自無毛衣。 若非飽石髓,那得凌□□。 偶見歸堪說,殊勝不見歸。 籞宿花初滿,章臺柳向(一作尚)飛。 如何正此日,還望(一作喜)昔多違。 悵別風(fēng)期阻,將乖云會稀。 斂衽辭丹闕,懸旗(一作津)陟翠微。 野禽喧戍鼓,春草變征衣。 回顧長安道,關(guān)山起夕霏。 引用典故:首陽薇 鐘阜蓼 有士當(dāng)今重,忘情自古稀。 獨(dú)開青嶂路,閑掩白云扉。 石累千層險(xiǎn),泉分一帶微。 棟危猿競下,檐迥鳥爭歸。 煙冷茶鐺靜,波香蘭舸飛。 好移鐘阜蓼,莫種首陽薇。 樹密含輕霧,川空漾薄暉。 芝泥看只(一作即)捧,蕙帶且休圍。 東郭鄰穿履,西林近衲衣。 瓊瑤一百字,千古見清機(jī)。 異域今無外,高僧代所稀。 苦心歸(一作窮)寂滅,宴坐得精微。 持缽何年至,傳燈是日歸。 上卿揮別藻(一作操),中禁下禪衣。 海闊杯還度,云遙錫更飛。 此行迷處所,何以慰虔祈。 香剎中天起,宸游滿路輝。 乘龍?zhí)尤?,駕象法王歸。 殿飾金人影,窗搖玉女扉。 稍迷新草木,遍識舊庭闈。 水入禪心定,云從寶思飛。 欲知皇劫遠(yuǎn),初拂六銖衣。 傳聞峽山好,旭日棹前沂。 雨色搖丹嶂,泉聲聒翠微。 兩巖天作帶,萬壑樹披衣。 秋菊迎霜序,春藤礙日輝。 翳潭花似織,緣嶺竹成圍。 寂歷環(huán)沙浦,蔥蘢轉(zhuǎn)石圻。 露馀江未熱,風(fēng)落瘴初稀。 猿飲排虛上,禽驚掠水飛。 榜童夷唱合,樵女越吟歸。 良候斯為美,邊愁自有違。 誰言望鄉(xiāng)國,流涕失芳菲。 梵宇開金地,香龕鑿鐵圍。 影中群象動,空里眾靈飛。 檐牖籠朱旭,房廊挹翠微。 瑞蓮生佛步,瑤樹掛天衣。 邀福功雖在,興王代久非。 誰知云朔外,更睹化胡歸。 引用典故:勒燕然 金微 南庭胡運(yùn)盡,北斗將星飛。 旗鼓臨沙漠,旌旄(一作旗,一作旃)出洛畿。 關(guān)山繞玉塞,烽火映金微。 屢獻(xiàn)帷謀策,頻承廟勝威。 躞蹀臨河騎,逶迤度隴旂。 地脈平千古,天聲振九圍。 車馬生邊氣,戈鋋駐落暉。 夏近蓬猶轉(zhuǎn),秋深草木(一作未)腓。 餞送紆天什,恩榮賜御衣。 佇勒燕然頌,鳴騶計(jì)日歸。 江城秋氣早,旭旦坐南闈。 落葉驚衰鬢,清霜換旅衣。 時(shí)來矜早達(dá),事往覺前非。 體道徒推理,防身終昧微。 故人金華省,肅穆秉天機(jī)。 誰念江漢廣,蹉跎心事違。 引用典故:式微 兩載求人瘼,三春受代歸。 務(wù)繁多簿籍,才短乏恩威。 共理乖天獎,分憂值歲饑。 遽蒙交郡印(到任十二個(gè)月,除替未及三年。),安敢整朝衣。 作牧慚為政,思鄉(xiāng)念式微。 儻容還故里,高臥掩柴扉。 引用典故:丁令威 緱氏鶴 沖天 淮南登仙 聞有沖天客,披云下帝畿。 三年上賓去,千載忽來歸。 昔偶(一作遇)浮丘伯,今同丁令威。 中郎才貌是,柱(一作藏)史姓名非。 祗召趨龍闕,承恩拜虎闈。 丹成金鼎獻(xiàn),酒至玉杯揮。 天仗分旄節(jié),朝容間羽衣。 舊壇(一作宮)何處所,新廟坐光輝。 漢主存仙要,淮南愛道機(jī)。 朝朝緱氏鶴,長向洛城飛。 引用典故:百兩歸 七夕 三周 仙媛來朱邸,名山出紫微。 三周初展義,百兩遂言歸。 鄭國通梁苑,天津接帝畿。 橋成烏鵲助,蓋轉(zhuǎn)鳳皇飛。 霜仗迎秋色,星缸滿夜輝。 從茲磐石固,應(yīng)為得賢妃。 習(xí)習(xí)和風(fēng)扇,悠悠淑氣微。 陽升知候改,律應(yīng)喜春歸。 池柳晴初拆,林鶯暖欲飛。 川原浮彩翠,臺館動光輝。 泛艷搖丹闕,揚(yáng)芳入粉闈。 發(fā)生當(dāng)有分,枯朽幸因依。 北闕皇恩重,東門紫氣飛。 為看賓客去,何似買臣?xì)w。 迎綬旋江國,題輿入侍闈。 千年舊跡在,七日故人非。 別涕沾霓服,離筵著錦衣。 無因伴仙羽,空此羨光輝。 按:《全唐詩》卷八六一收仙人張辭詩四首,《桂苑叢談》、《增修詩話總龜前集》卷四句均作張綽,惟《太平慶記》卷七五引作張辭,疑應(yīng)作「張綽」為是。仙人張綽傳為咸通初人,與本詩作者時(shí)代不合,為另一人。 侍帝金華講,千齡道固稀。 位(一作任)將賢士設(shè),書共學(xué)徒歸。 首命深燕隗,通經(jīng)淺漢韋。 列筵榮賜食,送客愧儒衣。 賀燕窺檐下,遷鶯入殿飛。 欲知朝野慶,文教日光輝。 引用典故:柏殿 在鎬 千齡逢啟圣,萬域共來威。 慶接郊禋后,酺承農(nóng)事稀。 御樓橫廣路,天樂下重闈。 鸞鳳調(diào)歌曲,虹霓動舞衣。 合聲云上聚,連步月中歸。 物睹恩無外,神和道入微。 鎬京陪樂飲,柏殿奉文飛。 徒竭秋云影,何資春日暉。 引用典故:賢人 姹女 方駕游何許,仙源去似(一作勝)歸。 縈回留勝賞,蕭灑出塵機(jī)。 泛菊賢人至,燒丹姹女飛。 步虛清曉(一作晚)籟,隱幾吸晨暉。 竹徑瑯玕合,芝田沆瀣晞。 銀鉤三洞字,瑤笥六銖衣。 麗句翻紅藥,佳期限紫微。 徒然一相望,郢曲和應(yīng)稀。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 參差麗雙闕,照耀滿重闈。 仙馭隨輪轉(zhuǎn),靈烏帶影飛。 臨(一作照)波無定彩,入隙有圓(一作光)暉。 還當(dāng)葵藿志,傾葉自相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