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3354七絶 24868五律 16890七律 30268五排 1022七排 230 4152四言 194六言 380古體 6486樂府 373 52 517 141辭賦 26琴操 11 61其他 504聯(lián) 310
共30268,分667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續(xù)上)
劉兼 六首
劉暌 一首
劉望 一首
劉滄 十一首
劉隱辭 二首
盧綸 743 - 799 二首
可朋 一首
司空曙 720 - 790 二首
呂從慶 一首
呂巖 798 - ? 九首
木芙蓉 續(xù)唐至宋初 · 劉兼
七言律詩
素靈失律詐風(fēng)流,強把芳菲半載偷。
是葉葳蕤霜照夜,此花爛熳火燒秋。
謝蓮色淡爭堪種,陶菊香秾亦合羞。
誰道金風(fēng)能肅物,因何厚薄不相侔。
送二郎君歸長安 續(xù)唐至宋初 · 劉兼
七言律詩
我兒辭去淚雙流,蜀郡秦川兩處愁。
紅葉滿山歸故國,黃茅遍地住他州。
荷衣曉掛慚官吏,菱鏡秋窺訝鬢髹。
好向云泉營舊隱,莫教莊叟畏犧牛。
酬勾評事 續(xù)唐至宋初 · 劉兼
七言律詩
閑庭攲枕正悲秋,忽覺新編涴遠(yuǎn)愁。
才薄只愁安雁戶,年高空憶復(fù)漁舟。
鷺翹皓雪臨汀岸,蓮裊紅香匝郡樓。
對景卻慚無藻思,南金荊玉卒難酬。
⑴ 自注:夷人內(nèi)有雁戶,蓋徙移不定之故也。
春晚寓懷 續(xù)唐至宋初 · 劉兼
七言律詩
一承兌澤蒞方州,八度春光照郡樓。
好景幾將官吏醉,名山時領(lǐng)管弦游。
空花任爾頻侵眼,老雪從他漸滿頭。
歸去杜陵池閣在,只能歡笑不能愁。
重陽感懷 其一 續(xù)唐至宋初 · 劉兼
七言律詩
重陽不忍上高樓,寒菊年年照暮秋。
萬疊故山云總隔,兩行鄉(xiāng)淚血和流。
黃茅莽莽連邊郡,紅葉紛紛落釣舟。
歸計未成年漸老,茱萸羞戴雪霜頭。
去年今日 續(xù)唐至宋初 · 劉兼
七言律詩
去年今日到榮州,五騎紅塵入郡樓。
貔虎只知迎太守,蠻夷不信是儒流。
奸豪已息時將泰,疲瘵全蘇歲又周。
圣主若容辭重祿,便歸煙水狎群鷗。
引用典故:五侯
朱軒迥壓碧煙州,昔歲賢王是勝游。
山簇劍峰朝闕遠(yuǎn),水如巴字繞城流。
人間物象分千里,天上笙歌醉五侯。
今日登臨無限意,同沾惠化自銷愁。
負(fù)笈蓬飛別楚丘,旌旄影里謁文侯。
即隨社燕來朱戶,忽聽鳴蟬泣素秋。
歲月已嗟迷進(jìn)取,煙霄只望怨依投。
那堪思切溪山路,家苦簟瓢淚欲流。
⑴ 錄自民國九年刊龍賡言纂《萬載縣志詩征》。
秋日山齋書懷 唐 · 劉滄
七言律詩
啟戶清風(fēng)枕簟幽,蟲絲吹落掛簾鉤。
蟬吟高樹雨初霽,人憶故鄉(xiāng)山正秋。
浩渺蒹葭連夕照,蕭疏楊柳隔沙洲。
空將方寸荷知己,身寄煙蘿恩未酬。
秋日寓懷 唐 · 劉滄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青眼
海上生涯一釣舟,偶因名利事淹留。
旅涂誰見客青眼,故國幾多人白頭。
霽色滿川明水驛,蟬聲落日隱城樓。
如何未盡此行役,西入潼關(guān)云木秋。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及第后宴曲江 唐 · 劉滄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杏園
及第新春選勝游,杏園初宴曲江頭。
紫毫粉壁題仙籍,柳色簫聲拂御樓。
霽景露光明遠(yuǎn)岸,晚空山翠墜芳洲。
歸時不省花間醉,綺陌香車似水流。
過滄浪峽 唐 · 劉滄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滄洲
山疊云重一徑幽,蒼苔古石瀨清流。
出巖樹色見來靜,落澗泉聲長自秋。
遠(yuǎn)入虛明思白帝,寒生浩景想滄洲。
如何地近東西路,馬足車輪不暫留。
春日旅游 唐 · 劉滄
七言律詩
玄發(fā)辭家事遠(yuǎn)游,春風(fēng)歸雁一聲愁。
花開忽憶故山樹,月上自登臨水樓。
浩浩晴原人獨去,依依春草水分流。
秦川楚塞煙波隔,怨別路岐何日休。
寄遠(yuǎn) 唐 · 劉滄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錦字
西園楊柳暗驚秋,寶瑟朱弦結(jié)遠(yuǎn)愁。
霜落雁聲來紫塞,月明人夢在青樓。
蕙心迢遰湘云暮,蘭思縈回楚水流。
錦字織成添別恨,關(guān)河萬里路悠悠。
題秦女樓 唐 · 劉滄
七言律詩
珠翠香銷鴛瓦墮,神仙曾向此中游。
青樓月色桂花冷,碧落簫聲云葉愁。
杳杳蓬萊人不見,蒼蒼苔蘚路空留。
一從鳳去千年后,迢遰岐山水石秋。
江樓月夜聞笛 唐 · 劉滄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二妃愁
南浦蒹葭疏雨后,寂寥橫笛怨江樓。
思飄明月浪花白,聲入碧云楓葉秋。
河漢夜闌孤雁度,瀟湘水闊二妃愁。
發(fā)寒衣濕曲初罷,露色河光生釣舟。
引用典故:滄浪
自憐生計事悠悠,浩渺滄浪一釣舟。
千里夢歸清洛近,三年官罷杜陵秋。
山連絕塞渾無色,水到平沙幾處流。
白露黃花歲時晚,不堪霜鬢鏡前愁。
與重幽上人話舊 唐 · 劉滄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滄浪 虎溪
云飛天末水空流,省與師同別異州。
庭樹蟬聲初入夏,石床苔色幾經(jīng)秋。
燈微靜室生鄉(xiāng)思,月上嚴(yán)城話旅游。
自喜他年接巾舄,滄浪地近虎溪頭。
太行關(guān)路戰(zhàn)塵收,白日思鄉(xiāng)別沃州。
薄暮焚香臨野燒,清晨漱齒涉寒流。
溪邊殘壘空云木,山上孤城對驛樓。
此去寂寥尋舊跡,蒼苔滿徑竹齋秋。
詠滟滪堆 前蜀 · 劉隱辭
七言律詩
滟滪崔嵬百萬秋,年年出沒幾時休。
未容寸土生纖草,能向當(dāng)江覆巨舟。
無事便騰千尺浪,與人長作一堆愁。
都緣不似蟠溪石,難使?jié)O翁下釣鉤(以上《鑒誡錄》五《因詩辱》)
詠僧道二門論難 前蜀 · 劉隱辭
七言律詩
為僧為道兩悠悠,若個能分圣主憂。
各斗輪蹄朝紫殿,競稱卿監(jiān)滿皇州。
相嘲相詠何時了,爭利爭名早晚休。
閒想邊庭荷戈將,功成猶自不封侯(同上六《旌論衡》)
送鄧州崔長史 中唐 · 盧綸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今古一南樓
出山車騎次諸侯,坐領(lǐng)圖書見督郵。
繞郭桑麻通淅口,滿川風(fēng)景接襄州。
高城鳥過方催夜,廢壘蟬鳴不待秋。
聞?wù)f元規(guī)偏愛月,知君常得伴登樓。
長安臥病秋夜言懷 中唐 · 盧綸
七言律詩
① (一作長安疾后首秋夜即事)。(一作陳羽詩)
九重門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
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盡火星流。
風(fēng)清刻漏傳三殿,甲第歌鐘樂五侯。
楚客病來鄉(xiāng)思苦,寂寥燈下不勝愁。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贈方干 唐末至五代 · 可朋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攀桂
盛名傳出自皇州,一舉參差便縮頭。
月里豈無攀桂分,湖中剛愛釣魚休。
童偷詩藁呈鄰叟,客乞書題謁郡侯。
獨泛短舟何限景,波濤西接洞庭秋。
擁褐安居南岳頭,白云高寺見衡州。
石窗湖水搖寒月,楓樹猿聲報夜秋。
講席舊逢山(一作沙)鳥至,梵經(jīng)初向竺僧求。
垂垂(一作自知)身老將傳法,因下人間逐北(一作逐此)游。
寄胡居士 唐 · 司空曙
七言律詩
日暖風(fēng)微南陌頭,青田紅樹起春愁。
伯勞相逐行人別,岐路空歸野水流。
遍地尋僧同看雪,誰期載酒共登樓。
為言惆悵嵩陽寺,明月高松應(yīng)獨游。
永豐橋閒坐 唐 · 呂從慶
七言律詩
敝襪輕鞋緩足投,永豐橋上寄雙眸。
山沿東舍環(huán)西舍,水繞南疇赴北疇。
村婦坐畦挑馬齒,野童蹲澗采雞頭。
娛閒不覺忘中飯,一點斜陽射竹樓。
朗州戲筆 其一 中唐 · 呂巖
七言律詩
賣墨遨游到朗州,無端太守問因由。
家居北斗星辰下,劍掛南山月角頭。
朝覲玉皇登寶殿,暮隨王母宴瓊樓。
知君相見不相識,回首白云歸去休。
其二
七言律詩
數(shù)年不到鼎城游,反掌俄經(jīng)八十秋。
劉氏宅為張氏宅,謝家樓作李家樓。
千金公子皆空手,三歲孩兒盡白頭。
惟有兩般依舊在,青山長秀水長流(嘉靖《常德府志》十九)。
印山亭即事 中唐 · 呂巖
七言律詩
誰道憑虛不可樓,波心一點注中流。
魚游過影知空相,人到驚云動遠(yuǎn)眸。
隔斷紅塵飛不到,回旋青氣望來收。
江天寂寞難窮目,煙火漁燈亂客愁(同上一四二八《平樂府部》)。
嵩山觀(題呂巖) 中唐 · 呂巖
七言律詩
兩日行山興尚稠,塵緣未斷且回頭。
一天風(fēng)雨吹涼閣,四面藤蘿伴客留。
著眼盡難為業(yè)障,平生無過是浮漚。
何須底死言名利,尋得清閒即便休(同上三十《潼川州遂寧縣》)。
七言 其二十八 中唐 · 呂巖
七言律詩
公卿雖貴不曾酬,說著仙鄉(xiāng)便去游。
為討石肝蜃海,因?qū)ぬ鹧┻^瀛州。
山川醉后壺中放,神鬼閑來匣里收。
據(jù)見目前無個識,不如杯酒混凡流。
其六十八
七言律詩
無名無利任優(yōu)游,遇酒逢歌且唱酬。
數(shù)載未曾經(jīng)圣闕,千年唯只在仙州。
尋常水火三回進(jìn),真?zhèn)€夫妻一處收。
藥就功成身羽化,更拋塵坌出凡流。
其六十九
七言律詩
琴劍酒棋龍鶴虎,逍遙落托永無憂。
閑騎白鹿游三島,悶駕青牛看十洲。
碧洞遠(yuǎn)觀明月上,青山高隱?云流。
時人若要還如此,名利浮華即便休。
暫別蓬萊海上游,偶逢太守問根由。
身居北斗星杓下,劍掛南宮月角頭。
道我醉來真?zhèn)€醉,不知愁是怎生愁。
相逢何事不相認(rèn),卻駕白云歸去休。
贈羅浮道士 中唐 · 呂巖
七言律詩
羅浮道士誰同流,草衣木食輕王侯。
世間甲子管不得,壺里乾坤只自由。
數(shù)著殘棋江月曉,一聲長嘯海山秋。
飲馀回首話歸路,遙指白云天際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