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3354七絶 24868五律 16890七律 30268五排 1022七排 230 4152四言 194六言 380古體 6486樂府 373 52 517 141辭賦 26琴操 11 61其他 504聯(lián) 310
共504,分1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續(xù)上)
李適 742 - 805 一首
楊禹圭 一首
楊虞卿 ? - 835 一首
武三思 ? - 707 一首
殷文圭 一首
殷遙 一首
淡然 一首
瀵水神 二十八首
中唐 · 李適
① 見大江維時《千載佳句》。家藏《千載佳句》,二百年前謄本,誤謬脫落甚多,而無他本可比校,今所分注,但存其疑,后效此。
玉殿笙歌宜此夜,更看明月照高樓(秋夜)。
郡雖饒勝境,偏愛此巖幽(《輿地紀勝》一五七《資州》)。
中唐 · 楊虞卿
河勢昆崙遠,山形菡萏秋(《過華作》)。
初唐 · 武三思
云螭非易匹,月駟本難儔(《詠馬》,見《海錄碎事》)。
送池陽徐守 唐末至五代 · 殷文圭
四時風(fēng)雨隨旌旗,八面溪山捧郡樓。
⑴ 見《輿地紀勝》卷二十二《池州》。
唐 · 殷遙
歸心靜對螢飛月,遠夢長驚角滿樓(《夏晚懷歸》)。
逸句 唐 · 淡然
到處自鑿井,不能飲常流。
① 馮翊之屬縣夏陽,有瀵泉,水清徹,毫縷無隱。太和中,有趙生者,尉于夏陽,與友步月泉上,見一人,貌甚黑,被綠袍,自水中流沿泳吟詩,久之,入水沒。明日,又至泉所,有神祠曰瀵水神,入廟,見偶人被綠袍者,前所見水中人也。
夜月明皎皎,綠波空悠悠。
端正月臨端正樹,韻香人在韻香樓。
⑴ 端正樹,韻香樓,皆明皇故事。同上三一《中秋》
一鳩鳴午寂,雙燕話春愁。
⑴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二四引《西清詩話》
一條江水檻前流(見《續(xù)世說》卷三。)。
山川澗水河南流,邑治因名幾百秋(同前)
今古長垂地,晨昏不上鉤(見《嘉定赤城志》卷二十二。)
三十六峰藏好景,更于何處覓瀛洲(同前)
賦出《三都》上,詩須二雅求
⑴ 見《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十四引《西清詩話》。
月光隨浪動,山影逐波流(此為飛動體。)。
竹聲先知秋。
晴云開極野,積霧掩長洲。
徘徊四顧望,悵悢獨心愁(句首迭韻。)。
君赴燕然戍,妾坐逍遙樓(句腹迭韻。)。
① 汝南袁德師,故給事高之子,嘗于東都買得婁師德故園地,起書樓,洛人語曰。
昔樓師德園,今袁德師樓。
① 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愿為揚州刺史,或愿多貲財,或愿騎鶴上升,其一人云云,欲兼三者。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
昭潭無底橘州浮。
① 貞元十一年,秦中秀才白幽求,從新羅王子過海,失風(fēng),至一高山,半腹一城,臺閣壯麗,有大樹枝,為風(fēng)相磨,如人誦詩。詳詩意,殆示之進,幽求疑未敢前。俄有朱衣人自城中出,傳敕諸真君來。殿廊下玉女?dāng)?shù)百奏樂,白鶴孔雀盤舞應(yīng)之。日晚出宴迎月殿,有四真君各為《迎月詩》,后一詩忘其下句。又有童女唱《步虛歌》,幽求問從者是何處,曰諸真君游春臺也,主人是東岳真君。四時各隨地分為游,幽求向諸真君乞歸,許之,得隨西岳真君后,操舟歸,自明州返舊士。
烏沈海西岸,蟾吐天東頭。
生鐵打石頭,直待圓即休
⑴ 見《分門古今類事》卷二引《紀異錄》。
天子不須憂北寇,守貞面上管幽州。
⑴ 見《舊五代史》卷一零九《李守貞傳》。
生不愿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
⑴ 見《李太白全集》卷二十六《與韓荊州書》引。
金堤頭,上有秦女樓(見《太平寰宇記》卷五七。)。
① 昭潭山下有潛穴,通洞庭,水深不測,諺云。
昭潭無底橘洲浮。
① 咸通元年,李相福居守東都,修玄元觀,鐘樓棟桁中空鈲之內(nèi),有方寸木云云。福曰:“上語指御名,下即余之名也?!避沧诿麧y。
山水誰無言,元年有福重修。
秋收稻,夏收頭(謂婦人截發(fā)而貨,歲以為常也)。
① 天寶初,楊貴妃常以假鬢為首飾,而好服黃裙,時人為之語曰。
義髻拋河里,黃裙逐水流。
今生不見故人面,明月高高上翠樓。
⑴ 見《舊五代史》卷一三一《張沆傳》。
行盡支那四百州,此中偏稱道人游(同前)。
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