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80,分9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唐 李中 一首李乂 657 - 716 二首李咸用 二首李山甫 一首李嶠 646 - 714 三首李洞 ? - 897 四首李諤 一首李頻 ? - 876 六首楊巨源 755 - ? 一首林寬 二首柳公綽 765 - 832 一首歐陽詹 761 - 801 一首武元衡 758 - 815 一首武則天 624 - 705 一首武平一 一首靈一 728 - 762 三首 | 煙霞海邊寺,高臥出門慵。 白日少來客,清風生古松。 虛窗從燕入,壞屐任苔封。 幾度陪師話,相留到暮鐘。 望幸紆千乘,登高自九重。 臺疑臨戲馬,殿似接疏龍。 捧篋萸香遍,稱觴菊氣濃。 更看仙鶴舞,來此慶時雍。 湯沐三千賦,樓臺十二重。 銀爐稱貴幸,玉輦盛過逢。 嬪則留中饋,娥輝沒下舂。 平陽百歲后,歌舞為誰容。 白兔輪當午,儒家業(yè)敢慵。 竹軒吟未已,錦帳夢應(yīng)重。 落筆思成虎,懸梭待化龍。 景清神自爽,風遞遠樓鐘。 摻袂向春風,何時約再逢。 若教相見密,肯恨別離重。 芳草漁家路,殘陽水寺鐘。 落帆當此處,吟興不應(yīng)慵。 除卻閑吟外,人間事事慵。 更深成一句,月冷上孤峰。 窮理多瞑目,含毫靜倚松。 終篇渾不寐,危坐到晨鐘。 平生何以樂,斗酒夜相逢。 曲中驚別緒,醉里失愁容。 星月懸秋漢,風霜入曙鐘。 明日臨溝水,青山幾萬重。 曲池朝下雁,幽砌夕吟蛩。 葉徑蘭芳盡,花潭菊氣濃。 寒催四序律,霜度九秋鐘。 還當明月夜,飛蓋遠相從。 銅駝分鞏洛,劍閣低臨邛。 紫徼三千里,青樓十二重。 玉關(guān)塵似雪,金穴馬如龍。 今日中衢上,堯尊更可逢。 天柱暮相逢,吟思天柱峰。 墨研青露月,茶吸白云鐘。 臥語身黏蘚,行禪頂拂松。 探玄為一決,明日去臨邛。 手植知何代,年齊偃蓋松。 結(jié)根生別樹,吹子落鄰峰。 古干經(jīng)龍嗅,高煙過雁沖。 可佳繁葉盡,聲不礙秋鐘。 苔砌塔陰濃,朝回尚叫蛬。 粟徵山縣欠,官轉(zhuǎn)水曹重。 燈照樓中雨,書求海上峰。 詩家無驟顯,一一古人蹤。 洛下因歸去,關(guān)西憶二龍。 笠漫河岸雪,衣著虢城鐘。 睡鴨浮寒水,樵人出遠峰。 賀當化閭俗,護取草堂松。 勝地開闌若,幽尋信短筇。 僧貧祇施水,客至但聞鐘。 講坐天花滿,香臺翠靄重。 何當謝塵紱,白社此相從。 按:(見明李培等萬歷十四年修《秀水縣志》卷八、《槜李詩系》卷三七)。
  延陵稱貴邑,季子有高蹤。 古跡傳多代,仙山管幾峰。 微泉聲小雨,異木色深冬。 去畢三年秩,新詩篋不容。 不才甘下第,君子蹇何重。 相送昆明岸,同看太白峰。 數(shù)瓢留頃刻,殘照迫從容。 好去煙霞縣,仙人有舊蹤。 君逐云山去,人間又絕蹤。 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鐘。 秋盡草蟲急,夜深山雨重。 平生心未已,豈得更相從。 ⑴ 一作去意無人會,唯應(yīng)道是從。又作卻共歸云去,高眠最上峰 為客得從容,官清料復(fù)重。 海崖歸有業(yè),天目近何峰。 是處通春棹,無村不夜舂。 馬卿夸貴達,還說返臨邛。 維舟綠溪岸,繞郡白云峰。 將幕連山起,人家向水重。 短才無獨見,長策未相逢。 所幸分堯理,烝民悉可封。 卻共孤云去,高眠最上峰。 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鐘。 秋盡蟲聲急,夜深山雨重。 當時同隱者,分得幾株松。 故鄉(xiāng)南越外,萬里白云峰。 經(jīng)論辭天去,香花入海逢。 鷺濤清梵徹,蜃閣化城重。 心到長安陌,交州后夜鐘。 句踐江頭月,客星臺畔松。 為郎久不見,出守暫相逢。 鳥泊牽灘索,花空押號鐘。 遠人思化切,休上武夷峰。 憲廳名最重,假日許從容。 床滿諸司印,庭高五粒松。 井尋蕓吏汲,茶拆岳僧封。 鳥度簾旌暮,猶吟隔苑鐘。 此夜年年月,偏宜此地逢。 近看江水淺,遙辨雪山重。 萬井金花肅,千林玉露濃。 不唯樓上思,飛蓋亦陪從。 不負人間累,棲身任所從。 灰心聞密行,菜色見羸容。 幻世方同悟,深居愿繼蹤。 孤云與禪誦,到后在何峰。 車馬去憧憧,都門聞曉鐘。 客程將日遠,離緒與春濃。 流水踰千度,歸云隔萬重。 玉杯傾酒盡,不換慘悽容。 山窗游玉女,澗戶對瓊峰。 巖頂翔雙鳳,潭心倒九龍。 酒中浮竹葉,杯上寫芙蓉。 故驗家山賞,惟有風入松。 玉府凌三曜,金壇駐六龍。 ?旒懸倒景,羽蓋偃喬松。 玄圃靈芝秀,華池瑞液濃。 謬因沾舜渥,長愿奉堯封。 石室初投宿,仙翁喜暫容。 花源隔水見,洞府過山逢。 泉涌階前地,云生戶外峰。 中宵自入定,非是欲降龍。 靜林溪路遠,蕭帝有遺蹤。 水擊羅浮磬,山鳴于闐鐘。 燈傳三世火,樹老萬株松。 無數(shù)煙霞色,空聞昔臥龍。 欲向麻源隱,能尋謝客蹤。 空山幾千里,幽谷第三重。 茅宇寧須葺,荷衣不待縫。 因君見往事,為我謝喬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