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80,分9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唐 韓愈 768 - 824 一首于武陵 二首于鵠 一首元淳 一首劉得仁 三首劉松 一首包佶 727 - 792 一首盧仝 796 - 835 一首盧綸 743 - 799 一首周賀 三首唐五代小說中神仙鬼怪詩 二首唐求 二首喻鳧 一首大愚 一首姚合 777 - 854 八首孫逖 696 - 761 一首孟貫 一首 | 威儀備吉兇,文物雜軍容。 配地行新祭,因山托故封。 鳳飛終不返,劍化會相從。 無復(fù)臨長樂,空聞報曉鐘。 長安清渭東,游子跡重重。 此去紅塵路,難尋君馬蹤。 昔時輕一別,漸老貴相逢。 應(yīng)戀嵩陽住,嵩陽饒古松。 白日去難駐,故人非舊容。 今宵一別后,何處更相逢? 過楚水千里,到秦山幾重。 語來天又曉,月落滿城鐘。 上方唯一室,禪定對山容。 行道臨孤壁,持齋聽遠(yuǎn)鐘。 枯藤離舊樹,朽石落高峰。 不向云間見,還應(yīng)夢里逢。 鳳樓春望好,宮闕一重重。 上苑雨中樹,終南霽后峰。 落花行處遍,佳氣晚來濃。 喜見休明代,霓裳躡道蹤。 常多簪組客,非獨看高松。 此地堪終日,開門見數(shù)峰。 苔新禽跡少,泉冷樹陰重。 師意如山里,空房曉暮鐘。 門與青山近,青山復(fù)幾重。 雪融皇子岸,春浥翠微峰。 地有經(jīng)冬草,林無未老松。 竹寒溪隔寺,晴日直聞鐘。 杖履疑師在,房關(guān)四壁蛩。 貯瓶經(jīng)臘水,響塔隔山鐘。 乳鴿沿苔井,齋猿散雪峰。 如何不相見,倚遍寺前松。 靈山登暫歇,欲別忍攜筇。 卻上云房后,翻思塵世慵。 壇鋪秋月靜,竹掛曉煙濃。 稽首壺中客,仙方愿指蹤。 ⑴ 見同治十一年刊錫榮纂《萍鄉(xiāng)縣志》卷六。 遙禮前朝塔,微聞后夜鐘。 人間第四祖,云里一雙峰。 積雨封苔徑,多年亞石松。 傳心不傳法,誰可繼高蹤。 何事遭朝貶,知何被不容。 不如思所自,只欲涕無從。 爵服何曾好,荷衣已慣縫。 朝官莫相識,歸去老巖松。 郎馬兩如龍,春朝上路逢。 鴛鴦初集水,薜荔欲依松。 步帳歌聲轉(zhuǎn),妝臺燭影重。 何言在陰者,得是戴侯宗。 惜別聽邊漏,窗燈落燼重。 寒僧回絕塞,夕雪下窮冬。 出定聞殘角,休兵見壞鋒。 何年更來此,老卻倚階松。 亂云迷遠(yuǎn)寺,入路認(rèn)青松。 鳥道緣巢影,僧鞋印雪蹤。 草煙連野燒,溪霧隔霜鐘。 更遇樵人問,猶言過數(shù)峰。 竹溪人請住,何日向中峰。 瓦舍山情少,齋身疾 夏高移坐次,菊淺露行蹤。 來往湓城下,三年兩度逢。 淅瀝復(fù)悠溶,諸天樂所宗。 愔愔形類鳳,冉冉勢從龍。 片觸崚嶒碎,聲飄列缺重。 不辭歌一曲,此會信難逢。 碧水色堪染,白蓮香正濃。 分飛俱有恨,此別幾時逢。 藕隱玲瓏玉,花藏縹緲容。 何當(dāng)假雙翼,聲影暫相從。 路傍古時寺,寥落藏金容。 破塔有寒草,壞樓無曉鐘。 亂紙失經(jīng)偈,斷碑分篆蹤。 日暮月光吐,繞門千樹松。 維舟鏡面中,回對白鹽峰。 夜靜沙堤月,天寒水寺鐘。 故園何日到,舊友幾時逢。 欲作還家夢,青山一萬重。 戍路少人蹤,邊煙澹復(fù)濃。 詩寧寫別恨,酒不上離容。 燕拂沙河柳,鴉高石窟鐘。 悠然一暌阻,山疊虜云重。 六幅故牢健,知君恣筆蹤。 不求千澗水,止要兩株松。 樹下留盤石,天邊縱遠(yuǎn)峰。 近巖幽濕處,惟藉墨煙濃。 上國羞長選,戎裝貴所從。 山田依法種,兵食及時供。 水氣詩書軟,嵐煙筆硯濃。 幾時無事擾,相見得從容。 詩境西南好,秋深晝夜蛩。 人家連水影,驛路在山峰。 谷靜云生石,天寒雪覆松。 我為公府系,不得此相從。 常省為官處,門前數(shù)樹松。 尋山屐費齒,書石筆無鋒。 果熟猿偷亂,花繁鳥語重。 今來為客去,惜取最高峰。 宦名渾不計,酒熟且開封。 晴月銷燈色,寒天挫筆鋒。 驚禽時并起,閑客數(shù)相逢。 舊國蕭條思,青山隔幾重。 幽棲一畝宮,清峭似山峰。 鄰里不通徑,俸錢唯買松。 野人時寄宿,谷鳥自相逢。 朝路床前是,誰知曉起慵。 寥寥聽不盡,孤磬與疏鐘。 煩惱師長別,清涼我暫逢。 蟻行經(jīng)古蘚,鶴毳落深松。 自想歸時路,塵埃復(fù)幾重。 道同無宿約,三伏自從容。 窗豁山侵座,扇搖風(fēng)下松。 客吟多繞竹,僧飯只憑鐘。 向晚分歸路,莓苔行跡重。 客來初夜里,藥酒自開封。 老漸多歸思,貧惟長病容。 苦寒燈焰細(xì),近曉鼓聲重。 僧可還相舍,深居閉古松。 系馬清溪樹,禪門春氣濃。 香臺花下出,講坐竹間逢。 覺路山童引,經(jīng)行谷鳥從。 更言窮寂滅,回策上南峰。 僧話磻溪叟,平生重赤松。 夜堂悲蟋蟀,秋水老芙蓉。 吟坐倦垂釣,閑行多倚筇。 聞名來已久,未得一相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