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辭賦
客有幽居空谷,心恥自衒。
庭草不除,荊棘是剪。
抱甕灌園,三十年間。
何所獨無芳草,竊獨愛此幽蘭。
時不免于焚汝,又哀爾之自取。
豈汝身之殫殃,保馨德而無悔。
當其谷風(fēng)驀地,春雷起蟄。
草木始萌,眾卉爭發(fā)。
閒門要路,一時俱生。
或妒枝葉之猗儺,或詫華色之鮮明。
共流觀而混視,付同腐而莫珍。
爾乃孤寄疏林,獨占芳春。
植物之中,亭毒最純。
孔比德而作操,屈傷時而滋畹。
摽嘉名而不群,擅國香而無伴。
紫莖帶雨,清芬聞于窗畔。
綠葉含露,馀香襲于袖里。
羌世俗之所寶,在群芳而誰比。
是以詠月騷人,對博山而思爾。
服美公子,倚薰籠而待爾。
莫不鉤深而探遠,期百計而必致。
束猗猗之昭質(zhì),付炎炎之丁女。
見成灰而不惜,喜細煙之飛縷。
名曰愛之,其實讎之。
名曰寶之,其實仇之。
乃知速累招尤,自己求之。
名之所存,害亦隨之。
滄浪之歌可聽,自伐之訓(xùn)豈欺。
象之死,以其齒也。
泉之渴,以其甘也。
倘盛名之加人,鮮不及乎敗禍。
雖然香者蘭也,焚者人也。
焚者宜有罪焉,香者若無罪焉。
若以焚而去香,受時俗之深刺。
是故韜光逸士,遁世君子。
無道則隱,有道則見。
雖不隨世而變化,亦能知時而舒卷。
玆不致山木之自戕,善保身于明哲。
縱外患之橫來,恬不為之榮辱。
茍欲蘭之若玆,雖萎折共亦何傷。
嗚呼,人諱明潔,物忌堅剛。
執(zhí)物方人,其理孔彰。
新莽旌招,龔勝之死傷勇。
黨錮禍慘,清議之士妄動。
自古迄今,蹈仁者非一。
有善如此,而不知自保,寧不為之慨息。
然草木同腐者滔滔,抱香死者何人。
櫟不材而終天年,竊自幸于為薪。
寧復(fù)較于自焚,語亦難于同日。
若余德乏馨香,才劣散木。
裂荷為衣,紉蘭為裳。
不愿犧尊,不愿青黃。
懼作當戶之生,慮見秋風(fēng)之敗。
蘊芝蘭于丹田,用晦明而遠害。
只愿若草木于今日,毋使蘭芷變而為蕭艾也。

草如茵處,花似錦時。
尋春有客,行邁遲遲。
初過前川,轉(zhuǎn)嘯東皋。
申娛玩之無已,想一氣之坯陶。
彼萬物之賁若,孰非乾之資始。
以生物而為心,藹和氣于天地。
木欣欣而向榮,風(fēng)之和兮草木喜。
鳥嚶嚶于花間,日之和兮禽鳥樂。
掬其和而遐思,豈天人之懸絕。
一物其來有身,一身還有一乾坤。
仰而求其和,在天曰元。
俯而求其和,在人曰仁。
孰得其和,顏氏其人。
希天其庶,非春而春。
溫溫其容,習(xí)習(xí)谷風(fēng)者耶。
孜孜其學(xué),化化神功者耶。
無施勞,陽春布德者耶。
博以文,春噓物茁者耶。
越三月而不違,春韶光九十者耶。
聞其一而知十,春一團兮生萬物者耶。
至于愚于終日,發(fā)于退思。
所謂李白薔薇紫,問卻春風(fēng)自不知者耶。
然則是春也,以陋巷為嵎夷。
以杏壇為晹谷,寅賓其出。
尼丘日月,平秩其作。
洙泗弦歌,倘有施于為邦。
使得扇其微和,豈徒鳥獸之孳尾,抑亦厥民之有析。
是知天地鐘精,為元氣于木鐸。
木鐸元氣,鑄春和于顏子。
天之有春,顏之仁也。
顏之有仁,天之春也。
有是哉,和風(fēng)之氣像。
殊異乎春服之浴沂,囿一春于一身。
非夫子,動斯和者幾希。
天未欲乎成歲功,奪春序兮胡遽。
秋陽獨揭兮莫之繼,萬古探春兮何處。
嗚呼,天未始兮無春,人未嘗兮無仁。
為仁如顏,孰非其春。
春無往而不復(fù),更有得于河南之座上。
余亦慕春和者,早從事乎善之長。
顏何人也,希之則是。
希之如何,亦仁而已。

古郡東陽,新號烏傷。
侯誰攸宅,顏孝傳芳。
當負櫬日,有感烏祥。
夫何羽族之微物,有此罕聞之奇事。
性既勤于慈孝,諒感應(yīng)之在是。
稽斯人之事親,誠不愧于人子。
和色婉容,嘗篤曾子之養(yǎng)志。
滫瀡不充,幾勤子路之負米。
交喜懼以□,祝岡陵之無彊。
慟髧髦之忽解,悲風(fēng)樹于北堂。
哀哀兮何怙,彼蒼者天茫茫。
入銜恤而出靡依,如有求而皇皇。
生無以養(yǎng),死無以葬兮,傷哉貧也。
既無匍匐之鄉(xiāng)鄰,其可遇脫驂之圣耶。
無財不可為悅,當大事難乎無憾。
哭西階之殯柩,呼日月之荏苒。
雖既卜其宅兆,孰助之以開塋。
將護喪兮不以禮,嗟終鮮兮弟兄。
環(huán)墓道而哭擗,吁天地而號泣。
心豈安于蔂梩,躬自勞于畚鍤。
爰有莫黑,其麗不億。
瞻其爰止,于墓之側(cè)。
代人身而助墓壙,口卒瘏而□。
功不待于自負,封已就于不日。
豈為人之可致,信孝思之昭格。
彼眾鳥之無情,詎自知其濟急。
伊上帝之孔昭,監(jiān)下民兮有赫。
役鳥中之曾參,慰顏公之篤誠。
茍微孝之至極,其感物之若此昭明。
噫嘻噓,若人若人,溯懷千載不能忘。
送死齊芳于董永,養(yǎng)生并美于黃香。
慨生世之不天,只能感乎微物。
如事移于事君,致可封于西域。
竟蠖屈而莫伸,重使余為之于悒。
嗚呼,今之為人子,能盡其職者其誰。
不特不能感物,亦不能感親之慈。
顏孝不可望也,彼烏亦可恥也。
余亦當事親之日,起感懷而自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