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張祜 791 - 852 二首杜甫 712 - 770 一首 不詳 一首 張仲素 769 - 819 一首 元 劉基 1311 - 1375 一首楊維楨 1296 - 1370 一首 耶律鑄 1221 - 1285 三首 明 李攀龍 1514 - 1570 二首王世貞 1526 - 1590 二首 祝允明 1460 - 1527 一首 陳子龍 1608 - 1647 一首 吳國倫 1524 - 1593 一首 沈明臣 一首 王慎中 1509 - 1559 一首 童軒 1425 - 1498 一首 薛蕙 1489 - 1541 一首 陸深 1477 - 1544 二首 黎景義 1603 - 1662 一首 清 梁佩蘭 1632 - 1705 一首 | 窗外山魈立,知渠腳不多。 三更機(jī)底下,摸著是誰梭。 漢庭無大議,戎虜幾先和。 莫羨傾城色,昭君恨最多。 ① 《唐書·樂志》曰:“昭德皇后廟,迎神用《永和》。登歌、酌鬯用《肅和》。迎俎用《雍和》。酌獻(xiàn)用《坤元》。飲福用《壽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凱安》。撤俎用《雍和》。送神用《永和》。其詞內(nèi)出?!?/div> 金枝羽部徹清歌,瑤臺(tái)肅穆笙磬羅。 諧音遍響合明意,萬類昭融靈應(yīng)多。 奇樹留寒翠,神池結(jié)夕波。 黃山一夜雪,渭水雁(集作瀉)聲多。 蜂屯蠶簇亂山窩,蟻動(dòng)鶉居亂草坡。 沾體露形千萬指,懇祈天語許降和。 一新污俗浴恩波,天地閒人感慨多。 我澤如春民似草,圣元天子布陽和。 陳兵闊里黃蘆淀,轉(zhuǎn)戰(zhàn)斜車(尺遮切)白草??。 飛騎星馳穿處月,追亡逐北入沙陀⑴。 ⑴ 我軍敗敵右部于處月闊里嶺名臨處月黃蘆淀斜車山名在闊里南大漠又去斜車西南數(shù)百里 愿歡如嵩柏,愿儂如女蘿。 枝枝自宛轉(zhuǎn),葉葉自婆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