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樹筠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49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謁蔡州顏魯公祠堂(1115年) 北宋 · 釋德洪
開元天寶政多暇,孽臣奸驕濁清化。
尺八橫吹入醉鄉(xiāng),國柄倒持與人把。
漁陽番將易漢官,在廷之臣無諫者。
吳綾蜀錦光照眼,更覺霓裳韻和雅。
叛書夜到華清宮,狩呂(武林本作相臣骨驚天子訝。
二十四城陷同日,長嗟乃爾忠臣寡。
鬧傳平原城壁堅,穴鼻可以牿牛馬。
譬如滟滪屹中流,江勢遠來波倒射。
吾知守職事主耳,行藏初不較用舍。
公時風姿入睿想,貫日精誠震天下。
我行上蔡黃犬門,驚風急雪吹平野。
嬌鴉暮集村不囂,古祠窈窕連桑柘。
圣朝亦旌異代忠,軒然眉須入圖畫。
和如戲泚盧杞題,儼若夢令希烈怕。
至今握拳透爪地,想見怒詞猶慢罵。
聲光自與日月爭,事之成敗其天也。
此詩我欲掃東壁,入(武林本作大)字端宜擘窠寫。
便覺云收六合陰,春隨喜色生晴野。
⑴ 三字原缺,據(jù)《宋詩鈔》補
鼓角聲雄隊伍齊,揚兵曉戰(zhàn)昱關(guān)西。
黃金匣動雙龍出,赤羽旗開萬馬嘶。
露布不煩諸將草,詩篇還為故人題。
沙溪春酒甜如蜜,醉臥花陰聽鳥啼。
新安文獻志:楊鐵崖曰:克敏謁予七者寮,出其所為詩,予奇其人。適垣府相臣招致名士,講及三關(guān)之事,克敏慨然有擊楫中流之志,無幾遂統(tǒng)士會諸軍于昱關(guān),予聞而益奇之。其才勇忠義實得于天性,則知向所為詩皆筆櫝之馀耳。
君不見蘄黃兒,紛紛白馬張紅旗。
去年陷湖北,今年陷淮西。
遂令深山之民皆帶甲,四海澒洞含瘡痍。
堆金積玉亦何有,略地攻城徒爾為。
又不見黃連寨,左帶溪山右淮海。
天兵如日照雪霜,百萬紅巾一朝敗。
親王按劍定中原,丞相分兵救吳會。
邊人不識韓將軍,極口爭誇鐵元帥。
八座東開昱嶺關(guān),群偷欲度愁躋攀。
奇兵間道絕歸路,可憐白骨高如山。
桂林老臣再徵起,坐鎮(zhèn)西垣幾千里。
昨聞馀黨犯其鋒,血作龍沙半江水。
南方猺獠勇莫當,自謂效義收蘄黃。
賊徒一見驚喪膽,堅壁不出知天亡。
諸君力盡在此舉,巢穴不平鼠為虎。
相期麟閣畫丹青,卻憶虞廷舞干羽(揚鐵崖曰克敏謁予七者寮出其所為詩予奇其人適垣府相臣招致名士講及三關(guān)之事克敏慨然有擊楫中流之志未幾遂統(tǒng)士會諸軍于昱關(guān)予聞而益奇之其才勇忠義實得于天性則知向所為詩皆華國之馀耳)。
楊鐵厓曰:"克敏謁予七者寮,出其所為詩,予奇其人。適垣府相臣招致名士,講及三關(guān)之事,克敏慨然有擊楫中流之志。無幾遂統(tǒng)士會諸軍于昱關(guān),予聞而益奇之。其才勇忠義實得于天性,則知向所為詩,皆筆櫝之馀耳。"
風后頂 明末清初 · 閻爾梅
七言絕句
① 在大隗東南,新鄭縣界上,最高。即黃帝夢卜四相之一。
大鴻峰在潩源西,插筍青天萬岫低。
嵩少來云都掛住,灣灣活水叫黃鸝(大鴻山在風后西,亦黃帝相臣。潩水源在新鄭界,風后東南。)。
江流近海迎朝暾,焦山蒼蒼當海門。
憶君焦山《古鼎篇》,勢凌海日傾江源。
金山樓觀特瑰麗,撞鐘伐鼓風濤喧。
我行再過焦山下,海云堂中空夢魂。
茲山不到屢惆悵,懷慚竟踐蘇公言。
惟我于君亦如此,知禰不薦昔人恥。
只有思君日夜心,長江湛湛東流水。
按:結(jié)另用意,而以不能薦賢為恥,相思不斷,如水東流,猶見相臣心事。
慣曾晨夕相過,況迎新月臨云表。
千門積素,九衢儲潔,珠圍玉繞。
錦箋斗墨,芳樽泛綠,幽情裊裊。
嘆古今易盡,清光難住此。
一會如何少。

仰看一規(guī)寒鏡。
影得來、山河大小。
誰能離地,縱游無際,為余說了。
只好坐談,路由杖底,春在梅杪。
怪鬢邊、淅淅星輝。
歷歷又澹將曉。
醫(yī)罷歸來臥草堂,生涯竊自效韓康。
參苓術(shù)草藥籠備,采向天臺歲月長。
游歷南洋十數(shù)年,醫(yī)人嘗自問心田。
我公即得岐黃術(shù),還幸傳家子象賢。
好讀醫(yī)書莫笑癡,存心須懷有天知。
眼傷何損孫思邈,衣缽相傳自有兒。
藥書涉獵記從前,濟世平生不愛錢。
敢謂清廉夸品節(jié),養(yǎng)生竊幸有良田。
共 49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