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吳允謙
共 4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病中聞
吳相國汝益
泛海賀登極。詩以祓之
明 ·
李好閔
七言律詩
忠信視舡如在家,六年名動赤間霞。
況今玉帛朝天子,應(yīng)有靈胥擁使槎。
青海波恬龍伯國,三春風(fēng)送十洲花。
遼陽近報鯨鯢戮,依舊相迎鴨水涯。
書示
吳
(
允謙
)
黃
(慎)
兩生。二首
(并序○丁亥八月)
其一
明 ·
成渾
七言絕句
十年前栗谷訪余。同宿溪廬。時當(dāng)中秋。窗外蛩聲唧唧。十百為群。爭鳴而競吟。無暫時停息。及到曉鐘。其聲益盛。有自樂其樂而不知其勤苦者。余嘆曰。微物尚能盡其職分至于此哉。栗谷又嘆曰。知覺多者。深于利害。擇利而就安。怠惰而日偷。所以人不能盡性。而天機(jī)自動。不假修為。盡其天職。乃出于微物也。余喜其超詣之見。未嘗忘也。今夜侵晨。感懷無寐。蟲吟四起。宛然昔年之秋。自念殘生未死。而栗谷已為古人。余之貿(mào)貿(mào)。此志未就。日益昧陋。則其有愧于微物深矣。昔朱夫子宿筼筜鋪。見壁上詩煌煌靈芝。一年三秀。子獨何為。有志未就。深自感嘆。題詩而去。(詩云。鼎鼎百年能幾時。靈芝三秀欲何為。金耳歲晚無消息??諊@筼筜壁上詩。)嗚呼。余于今日其有感于古人。而有愧于蟲聲。可勝言耶。因書拙句。奉似兩賢求和。一以請言志之方。一以希相發(fā)之意焉。此雖閑說。善學(xué)者觀物而察己。近取而自養(yǎng)。則未必?zé)o助于感厲之功也。
草根風(fēng)露冷侵身,勤苦聲聲夜向晨。
感爾微蟲能盡性,白頭重愧最靈人。
書示
吳
(
允謙
)
黃
(慎)
兩生。二首
(并序○丁亥八月)
其二
明 ·
成渾
七言絕句
萬事空馀百病身,候蟲聲里坐侵晨。
秋風(fēng)情境依然在,落月無端照舊人。
次
吳汝益
韻
(
允謙
)
明 ·
韓浚謙
七言絕句
三月廣陵黃鳥飛,綠陰藏塢見花稀。
誰知楚國羈臣在,閱盡芳菲淚滿衣。
送
吳汝益
赴燕京
其一
明 ·
成文浚
七言律詩
圃隱昔誦三百詩,使乎從政兩優(yōu)為。
公今復(fù)繼前賢跡,異代聲名各一時。
定知愷悌神明佑,方信門閭吊賀隨。
男兒生世當(dāng)如此,何用區(qū)區(qū)惜別離
(圃隱是
汝益
遠(yuǎn)外祖。在麗季。曾以丁巳使日本。壬戌使皇朝。皆蹈海。
汝益
亦以丁巳使日本。壬戌使天朝。使同歲同。俱不辱命。先后三百年間。若合符契??芍^奇矣。)
。
送別李參判重卿
(顯英)
赴燕。兼示
吳汝益
其一
明 ·
成文浚
七言律詩
昨別觀周吳季札,今逢謁帝小韓山。
亂世斯文本吾病,前脩逸軌也須攀。
浮海方知仲由勇,壯游應(yīng)笑子長孱。
天遣兩賢成利涉,卻將舟楫濟(jì)時艱
(重卿是韓山君牧隱之裔孫)
。
送別李參判重卿
(顯英)
赴燕。兼示
吳汝益
其二
明 ·
成文浚
七言律詩
百年懷古意悠悠,一室神游遍九州。
豈似使槎辭鰈域,躬尋禹穴過尼丘。
皇王文物囊中拾,海岱風(fēng)煙筆下收。
安得隨君緃奇觀,免教蒿目老荒陬。
送別李參判重卿
(顯英)
赴燕。兼示
吳汝益
其三
明 ·
成文浚
七言律詩
天定勝人人不識,彼蒼蒼者莫為為。
脆危謾說人相扼,禍福由來自有時。
牧老芳蹤須趾美,羲經(jīng)時義要觀隨。
茲行萬里將何贈,蕪語慇勤一敘離
(右用前送
汝益
韻)
。
送
吳汝益
赴燕京
其二
明 ·
成文浚
五言絕句
朱坡曾有句,吾以贈君行。
此去無多語,期君晦盛名
(是時海路使船多敗。數(shù)輩相繼溺死。
汝益
將行。無幾微見于言色。寢食談笑。一如平常。朝野莫不嘖嘖??芍^素位而行。君子之強(qiáng)者也。余懼其聲名太盛。欲其沉晦自重。以遵尚絅之戒。故借樊川語以勉之。)
。
送
吳汝益
赴燕京
其三
明 ·
成文浚
五言絕句
槐榆稱美蔭,土產(chǎn)恨非良。
為我勤求子,歸栽溪上莊
⑴
。
⑴ 中國槐榆種非一?;庇腥~密陰濃者。榆有綴子如錢者。皆我國之所無者也。古詩有風(fēng)榆落小錢。風(fēng)動槐龍舞交翠之句??梢娖渑c東土所產(chǎn)美惡相懸也。今俗號婁臺為槐。問之唐人則曰。榆也非槐也。此言信也。古書言榆有三種。曰凡榆剌榆莢榆。唐人謂猜梅為剌榆。今之石灰。用榆皮汁。婁臺葉嫩時可食。豈皆所謂凡榆者耶。莢榆則著莢如錢。樹木中成長最疾。傳稱三年中椽。十年中軸。造作器物。無所不宜。可謂材之美者。場師務(wù)材者宜種之。京士之新卜莊而患無樹木妝點者。尤宜多種。東槐亦花黃宜染則似矣。而最恨者。葉疏陰薄。無以蔭樾也。中國之槐則陰最濃。故宋家種之宮庭。榆既美材。又食品藥料之上品。故愿得子以歸。如木綿種自文益謙始也。
共 4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