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苗沛霖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與君三十載,親愛等同生。
別面無終歲,傷懷獨此行。
宦成歸不易,吾老去非情。
藻堰椰洲月,何年管送迎。
附:《莫友芝致書》:子尹長兄親家侍右:去臘中忽奉十一月二十六諭旨,以我兄及友芝等檢發(fā)江蘇知縣。此時此旨馳到山中,想犍鄨間猿鶴皆驚也。吾曹索莫荒崖,久無意于用世,不知都中何狙公浪以虛名上瀆天聽,遂趣召而起之?蓋不知其頹唐已甚,不任鞭策,然亦可想朝廷清明,破除資格,大是中興氣象。吾曹即垂老,但未即死,必能復(fù)睹嘉道盛時,則幸甚也。唯出處之際,大是難言。以不嫁老女,忽而彊之適人,須是心腸面目舉止,色色妝點改換一番,安有不鑿枘者?頗以鄙情陳湘鄉(xiāng)使相,當不肯十分相苦。憶戊午歲北征,我兄贈行詩云:「林臥已云晚,問君何所之。不堪離別意,豈是宦游時?!怪种挥鰣杂谟阎?。然鄉(xiāng)里亂后,極不聊生,株守空山,顑頷何已。兄即宦情消盡,亦何妨藉作江湖散游,一攄磊落懷抱?皖中海內(nèi)豪俊,趨湘鄉(xiāng)公如龍門。干濟之才,樸學之士,詩文之雄,下及一技一藝之專精獨到,殆什百計。友芝一一得與款接,私謂不若髯之絕倫。湘鄉(xiāng)公極思一見我兄,意此番庶幾一來,且屬致聲相促。書到,如有游興,望即輕裝指渝,買舟東下,不過端午前后,可以聚首。官不官在兄自決,決不至捉將去斷送頭皮也。此間軍事,自去歲克九洑洲以清長江,其后又收蘇州,又殲苗沛霖,隨處有破竹之勢。金陵合圍已久,毛賊已十分窮蹙,其城時月可下。兄肯早來,當能及其成功,亦大快事。客中老小及莼齋俱平安,煩亦告知兩家。早晚舍祥弟自皖南來,當遣人還,此不一一。甲子歲上元,弟友芝叩頭。
⑴ 藻米堰,在余墓廬側(cè)。椰葉洲,在郘亭墓廬側(cè)。
城頭簌簌風沙鳴,城邊日淡連廟甍。
紅磚黃瓦制可識,聞人稱謂殊莫明。
宮墻大署微墮剝,肅然蘸拜門欞星。
異哉州縣王命祀,區(qū)區(qū)有此疑非經(jīng)。
黨庠遂序必有奉,按諸古制良可行。
或云盜者構(gòu)苗沛霖,此說非無徵。
盜亦有道頗附會,棼云教令多經(jīng)營。
包遏地險擁鹽利,周遭樓櫓終朝成。
往往偽跡未鏟盡,因知喜亂緣民情。
盜也嘗為士,士習襲猙獰。
詩書所不澤,十逢九可憎。
至人堅白猶不享,由矛求劍寧無靈。
官軍雖至莫敢廢,巡檢主祀無登鉼。
南城駢闐禮天主,老胡傳教像懸膺。
榻房舊寺近修復(fù),梵唄經(jīng)過時可聽。
徘徊廟下何寂寞,鼯鼠飛殿草生庭。
通都大邑豈異此,啐酒禮畢門長扃。
差免園蔬與馬廄,博士寒凍無薪烝。
我思圣德如天地,南郊有事享惟精。
誠當俎豆戒煩數(shù),何須祠宇論廢興。
飲食必祭意固厚,朝夕而奉禮反輕。
在人未墜茍有恃,日月奚與爝火爭。
世士矯誣百可笑,拜跽但知利與名。
固宜志士慷慨起,引臂疾呼寐者醒。
去年海內(nèi)興學會,推原講習為膺懲。
紀年上溯孔子卒,見者適適疑且驚。
過之而反中乃得,不見支屋木引繩。
歸來伸紙書此意,明朝不復(fù)事荒乘。
東南稍及西,斯民盡如荼。
之銘非焉術(shù),假息乃狂且。
田郎(興恕。)信佼童,亦建欽差牙。
川鼠爾何跳,使我良友殂。
回漢鬨漢中,芾也烹如酈(張芾說漢中回民,被執(zhí)死。)
謀遷誤倚斌,號弓俄委裘。
祖制重顧命,姜姒不佐周。
誰興同道章,翻怪垂簾疏。
不能召親賢,自刎據(jù)天圖。
戮之費一紙,曾不驚殿蘆。
祺祥改同治,御坐屏波離。
四國通五口,和戎脫王弧。
海波識圣人,獻稅助軍需。
上海議會防,薛楊笑匈奴。
江督斷消息,潘龐悵云盱。
輦金鬻將帥,今李勝昔雷
洋槍響青浦,鱗介盡冠綏。
寇將已失勢,奔命救江淮(寇將或欲和夷,李秀成持不可。)。
霖乎狡更愚,烹狗召人猜
況有程將軍(學啟。),推鋒破如椎。
兇酋失志死(同治三年,洪秀全病死。),三城自然開。
張苗更么么,日午消氛埃(撚寇魁首張樂行,二年二月被擒,苗沛霖十月陳殞,皆臺王所平。)
獨恨良將殂,盩厔蹶龍媒。
趙奢揮賜金,廉勇信無儕。
思弘寢丘賞,悵望龍江隈。
⑴ 云南撫徐之銘寄命回將,乃狂惑自恣。藩司鄧爾恒調(diào)撫陜西,去有違言,追刺之于曲靖。又殺總督潘鐸。朝廷不能問,令自詣詔獄。之銘竟入朝,至樊城病死。
⑵ 鄱陽黃淳熙攻四川土寇于定遠,中伏死。
⑶ 時議都長安,詢陜甘督樂斌,以難辭。
⑷ 文宗崩,肅順、匡源等及載垣、端華、景壽以宗姻受顧命,立太子,改元祺祥。諸臣請?zhí)笸∽嗾?,以先帝所賜『同道堂印』印之乃發(fā)。
⑸ 御史高延獟請垂簾,大臣擬旨切責。太后留章不下,則相率不視事。
⑹ 恭王奔喪,定期還宮,奉太后、皇帝先一日入京。其日收怡、鄭于朝房,拿肅順于蘆殿旁,俱賜死。
⑺ 和議既定,上海設(shè)會防局。夷人增稅養(yǎng)兵,助拒寇。然蘇撫薛煥、道員楊坊均見輕辱。
⑻ 蘇人潘曾瑋、龐鐘璐復(fù)詣曾軍請兵。
⑼ 初,江蘇舉人錢江等具餉募士,成一軍,請雷以諴為帥。同治元年,錢鼎銘等復(fù)買輪船,載金請曾國荃,不往,改請李鴻章,以福建遺缺道員往。
⑽ 夷軍會攻,而華爾、白齊文皆易滿州衣冠,立洋槍隊,克青浦。
⑾ 苗霈霖本結(jié)撚、洪二寇,及陳玉成敗于廬州,苗誘縛以獻官軍。苗后亦誅死。玉成號四眼狗,先時節(jié)鎮(zhèn)騰書,并以烹狗相頌也。
⑿ 程,降寇,夜率數(shù)百人,嚴裝持滿,奔曾真干壁下,呼曰:『追寇在后,不能釋兵。信我,可開壁相迎;不信,亦發(fā)炮相擊?!辉锫某鲆?,傳呼開門。程以此感激效死。從李鴻章戰(zhàn)江蘇,恃為進退。夷將陷陣死者三四人,程所至無堅敵。蘇州寇將約降,既開城,不交兵,列陳自若。程言于李,請誅其魁帥。李憚變,不敢。已而寇帥見李,程從容要還置酒,席中悉引斬之。自入城行諭,徒黨解散十萬計。功成未幾,創(chuàng)發(fā)死。英吉利求其大旗以歸。
⒀ 二年十月復(fù)蘇州,三年二月復(fù)杭州,六月復(fù)江寧,于是洪寇盡平。
⒁ 軍興,善戰(zhàn)稱多隆阿,安、廬皆其所定,以將軍授欽差大臣。攻寇陜西,圍馀寇于盩厔,促戰(zhàn)中炮死。
⒂ 多子雙全家居黑龍江,衣食不充,詔問乃知之。將軍為沐浴,給衣履。時人莫不慚嘆,以為古今廉將殆無其比也。
諏咨帝京俗,積弱自明朝。
分權(quán)建閣部,牽纆徒拘繆。
樞機內(nèi)廷議,取旨造?交。
上前患哤雜,頭墊專魁杓。
同列雖與聞,有翰可鼾齁
吏銓按簽格,所利惟鬻賕。
戶曹計賦役,丁糧混一條。
京米五致一,河運煩牽舟。
旗餉不裁制,兩困貧無瘳。
承疇豈尸咎,綠營亦坐偷。
因仍養(yǎng)兵費,耗食同螟蟊。
禍始唐藩鎮(zhèn),至今為贅疣。
慎刑重民命,獄詞無一輸。
昨者戮元功,不憶賞狄俘。
西曹爭產(chǎn)痕,獄貨飽奸胥(都統(tǒng)勝保以跋扈賜死,讞其罪,云不應(yīng)取苗沛霖之妾也。山西富民爭產(chǎn),獄三反,唯論嫠婦有無生產(chǎn)痕。彼嫠冤不得雪,而千萬家貲俱盡矣。)。
禮臣不議禮,工作工侵牟。
憲臺許風聞,近歲寒蟬蜩。
左都論加賦,反黜為國羞
如以人廢官,七卿盡悠悠。
諸寺愈冗散,囊粟不充廚。
近者大常樂,日增陳月鼗
翰林學山淵,不識古鮑昭。
吾鄉(xiāng)有周(壽昌。)(樹銘。),通博人中豪
世族數(shù)潘(祖蔭。)(同龢。),張(之洞。)(文田。)翔寥寥。
(維藩。)(振祎。)不知時,愿餔程朱糟。
⑴ 明制,防宰相專政,以大臣領(lǐng)部,以小臣直閣。國朝尤嚴宸斷,每發(fā)詔,必云朝廷自有權(quán)衡,然不能無顧問,故先有三院,后有軍機房。行走雖多人,至上前,自宜以一人應(yīng)對。于是最前一人仍不異獨相,所謂跪頭摯者也。咸豐中,侍郎杜翰行走次第四,論吏部缺人,上曰:『杜翰轉(zhuǎn)左?!划斨x恩,而翰不動,推之已熟睡,其閒如此。
⑵ 八旗人增一丁,歲益銀餉卌八兩,國以致困,旗丁亦不足自給。而定制限居京城中,出城門有禁。咸咎洪承疇,以為懷二心,欲弱滿洲也。承疇偷生視息,豈有遠見及百年后乎?此亦準綠營養(yǎng)兵之制耳。自唐以前無額兵,雖有府兵田,特如今駐防之制。盡郡縣而置兵,蓋始自宋。宋因五代藩鎮(zhèn)養(yǎng)兵之習而不之察耳。
⑶ 同治十二年,左都御史胡家玉論江西加漕,江西撫奏辯,顯違祖制,反訐告家玉抗糧,降三級調(diào)用。
⑷ 六部、都察院,《明史》謂之七卿。加通政司、大理寺,為九卿。
⑸ 夷人入京,太常失日壇樂器,乃用月壇樂,以馬垂簾之祥。
⑹ 咸豐十年,試南書房編檢擬鮑照數(shù)詩,皆不知所出。
⑺ 京中言,翰林詹事中能文學者有二人,李、張也,又有半人,不得其名。周尤惡此言。人因云,周恐為半人也。余問李,李笑云:『此必半人所自言?!煌问?,試貢士《刑賞忠厚之至》,余廣詢館人,皆不知所出,乃得之于陸廣敷編修。館中猶當有人,我未之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