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徐晟全
相關人物:
共 17 位
。
共 1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潘家山同章衡諸生飲次行令探得隱君子為章衡搜出故賦詩云
北宋 ·
陳襄
吾聞隱君子,大隱廛市間。
道義充諸中,測度非在顏。
堯帝神且智,知人亦孔艱。
勉哉二秘閣,賢行如高山
(每用紙?zhí)?,其一書司舉,其二書秘閣,其三書隱君子,其馀書士。令在座默探之,得司舉則司貢舉,得秘閣則助司舉搜尋隱君子,進于朝矣。搜不得,則司舉并秘閣自受罰酒。后復增置新格,聘使、館主各一員。若搜出隱君子,則要此二人伴飲。二人直候隱君子出,即時自陳,不待尋問;隱君子未出之前,即不得先言。違此二條,各倍罰酒。(自注:聘使蓋賞其能聘賢之義,館主兼取其館伴之義。唐有昭文館學士,人號為館主。)一、秘閣雖同搜訪隱君子,或司舉不用其言,亦不得爭權,或偶失之,即不得以司舉不用己言而辭同罰也,然則倍罰。一、司舉、秘閣既探得,即各明言之,不待人發(fā)問,如違,先罰一觴。一、司舉、秘閣止得三搜,客滿二十人,則五搜。一、
馀人
探得帖子并默然,若妄宣傳,罰巨觴,別行令。)
。
山還六言
其一
明末清初 ·
譚元春
六言詩
青嶂秋江影倒,黃州夜渡聲齊。
潦
馀人
住峰頂,送罷僧投澗西。
梅竹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律詩
寒梅瘦竹當芳鄰,伴我支離一病身。
霽月光風添灑落,暗香疏影助清真。
幾開錦肆收佳景,更把金尊玩勝辰。
樂在個中吾自適,莫將幽趣報
馀人
。
次崔生韻
其二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絕句
馀人
勤業(yè)趁三馀,如子詩篇任自如。
李杜芳英咀嚼盡,馀塵時及簿書馀。
吳判書
(挺一)
挽
明末清初 ·
姜柏年
七言排律
積德高門福祿宜,棣華聯(lián)萼桂交枝。
芳名一代為人杰,忠悃三朝荷主知。
位到卿班家轉窘,望隆公輔跡還畸。
?斑衣雜金緋影,詩禮兒皆玉雪姿。
春去韋園花已謝,葉殘?zhí)K井橘空垂。
舊聲想像尚書履,遺愛留傳按使碑。
夙歲交游心似水,暮年相對鬢俱絲。
重科同榜
馀人
幾,往事追思一夢疑。
木稼堪驚關國運,衣沾非獨哭吾私。
從今世上無知己,欲向城東更訪誰。
望海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望海移情惜舊群,在山遠志問誰分。
且留谷鳥同幽樹,未許
馀人
共白云。
附金十主
①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① 金祖旻,即完顏阿骨打也;以宋徽乙未稱帝,十年。弟吳乞買,為太宗晟,立,十年。熙宗亶,十五年。亮弒之自立,十二年,被弒,降號海陵。烏祿立,為世宗雍,二十八年。孫璟立,為章宗,十九年。衛(wèi)王永濟立,五年。胡沙虎弒之,立升王珣,為宣宗,十年。子守緒立,為哀宗,癸巳奔蔡州,汴陷,十一年。甲午傳于末帝承麟,宋、元師入蔡,二主俱死。共一百二十年
女直有二,同出黑水靺鞨。在南者屬于契丹,為熟女真(熟女真,《金史·本紀第一·世紀》作“熟女直”,皆通。);在北者,為生女直,皆古肅慎也。自宋祖建隆遣溫突剌來貢名馬,此女直求通中國之始也。逮完顏阿骨打,以宋哲庚辰取遼阿疏城,次混同江,不得渡,乘赭白馬徑涉,諸軍隨之。既濟,使舟人測之,不得其底。稱帝號金于宋徽之乙未。宋遣馬政浮海,約夾攻遼,此中國求通夷狄之始也。燕陷遼亡,雖以燕及六州歸宋,金帛子女皆掠而東。所存者,空城耳。我死汝為乞買,遂分道寇宋,非宋之自取歟?既入相、浚,宋師在河南,無一人敢拒者,小舟渡而大梁圍。洎夫丁未,遂以徽、欽如青城,立邦昌為楚帝矣。宋立高宗,金師歲侵,仍以劉豫帝齊。熙亶即位,冊高宗為宋帝。嗟夫!楚、齊叛臣,不足道也。二百年中葉之主,圭冕出自穹廬,宋何以為國?逆亮篡立,自剪厥支。遷燕遷汴,大殺宋、遼宗室,弒其太后徒單氏,因而大舉入寇。茍非烏祿帝遼,瓜州反鏑,南北之兵可遽休乎!夷狄有君,金之幸,宋之幸也。孫璟繼緒,雖志存潤色而誅求無藝。衛(wèi)王失馭,內成沙虎之逆,外引蒙古之師。會河敗績,居庸大掠,金替元興,于茲而決。宣宗立于逆臣,徒以公主金繒乞和于敵,終畏其逼,南徙于汴。蒙古入燕,而祖宗神御及諸妃嬪皆淪沒。和宋,弗納。遣子入寇,將謂失諸元而償諸宋;豈知宋、元分金之約,亦如海上滅遼之盟乎?守緒弗守,棄汴奔蔡,汴帥降元,而二王兩后妃嬪宗室俱赴青城,一如宋人北轅之日。元殺二王族屬,送后妃于和林,在道艱楚,不啻徽、欽五國之時也。宋、元師入,雖傳位承麟,一炬同燼,嗟何及哉!論者曰:肅慎苗裔,宋初貢馬,猶有楛矢遺意焉。完顏始大,乞買肆毒。俘人之主,立人之臣,亂夷夏大防,易寇履正位。百年之后,仍假手于華人之崔立,以歸蒙古之青城。出爾反爾,豈不信哉!熙煬濟虐,金緒半刊。世宗以仁易暴,南北熙然,宜歷年之逾百也。繇章及宣,蒙古浸逼。狐兔失其故穴,人競逐之。而猶連兵宋、夏,自銷鋒铓。衰麻男子,方笑哭于承天;守緒承麟,空走死于河北。嗟夫!金既滅遼以俘宋,復自滅以興元而覆宋。黑水馀孽,真夷夏所同讎,天人所必棄矣!
阿骨打取阿疏城,按出虎源金號成
(方言謂金曰“按出虎”。)
。
混江赭馬隨鞭指,朔土黃龍次第平。
山北誰容遼假息,南侵豈俟宋渝盟。
乞買方圖分道入,徽欽已駕北轅行。
立楚立齊仍冊宋,熙煬繼暴豈能攖。
吳山立馬人何在,烏祿來燕眾始生。
自璟及珣根漸撥,沙虎翻來鐵木旌。
三十七輛和林道,五百
馀人
血淚盈。
當年宋室何如此,守緒辭汴合禁聲。
蔡州枉就承麟燼,黑水空辜負馬名。
按:十年,金太祖完顏旻崩于天輔七年癸卯,當以“九年”為是。十年,金太宗完顏晟天輔七年(天會元年)癸卯即位,崩于天會十三年乙卯,當以“十三年”為是。
題孟陽仿大癡仙山圖
明末清初 ·
錢謙益
萬歷丁巳夏五月余與孟陽棲拂水山莊中峰雪崖師藏大癡仙山圖相邀往觀是日毒熱汗濯濯滴箯輿上日落仍還次日孟陽憶之作圖筆硯燥渴點染作焦墨狀至今猶可辨也去畫時四十一年孟陽仙去亦十五年矣子羽偶從集上購得以示
余人
世俯仰不堪把玩孟陽每拈首楞中前塵影事一語念之惘然因作歌題其上
大癡老人游華山,白云滃起衫袖間。
玉簫滿滿車箱谷,抗手招邀竟不還。
孟陽不樂人間住,燒松點墨天都去。
三十六峰云海中,白月吳吟向何處。
愛畫都于畫笥探,湖橋東畔石城南。
每對山窗圖粉本,更從禪榻仿浮嵐
(大癡有浮嵐煖翠圖)
。
紙上流年去無跡,筆端白汗猶堪滴。
故人風致剩殘縑,老我顛毛比焦墨。
楞嚴影事不吾欺,落卻前塵午夢遲。
兩翁執(zhí)手仙山里,莫漫軒渠笑我癡。
南歌子 重陽
明末清初 ·
李蒸
野稻連霜白,荒城過嶺斜。
相憐此日卷窗紗。
慣是病
余人
起見黃花。
峰點蒼茫后,煙晴趁晚鴉。
低低彈出舊琵琶。
昨歲重陽聽雨那人家。
鳳棲寺
明末清初 ·
宋時烈
崇禎乙丑歲。仲夏旬三四。宗長桂潭翁。約束期鳳寺。諸宗并轡出。行行行且止。同來十馀人。異姓唯有二。踰山入深谷。清澗鳴不已。沈吟謫仙句。亂以會桃李。衲衣八九輩。迎入巖巒邃。升堂坐蒲團。晤語雜嘲戲。白月照林樾。魍魎皆走避。哦詩響崖壁。劃然清風起。維時諫議公??故桠钑r議。阿疇辭翰林。方被上嚴旨。還從物外游。暫忘憂世志。青山欲送罵。幽鳥嘲失意。俄然進蔬糲。燈暈掛窗紙。良話到夜深。眷眷奉先祀。既嘆門風衰。繼以出處義。忽憶紫陽翁。探籌記勝事。借問誰主盟。潘南新進士。出令如軍令。老夫怯而躓。倉皇赴期會。不敢間突騎。雖然可無患。坐有什方齒。丈席以鳳寺已字韻。演為七言下示。敢復效嚬。略敘悼亡哀懷。他不暇及。
憶昨清游如隔晨,屈指于今月廑四。
陳蹤無處不生悲,忍復重尋鳳眼寺。
儒仙當日身事閒,杖屨好向禪窗止。
從游少長十
馀人
,更有吾家兄弟二。
吹塤唱篪樂何窮,合璧聯(lián)珠情不已。
風流兄似赤壁蘇,跌宕弟愧青蓮李。
相攜步入石門深,薄暮山容轉清邃。
兄時氣力頗康健,醉里高談雜善戲。
因言世故易罥人,利名隨身宜早避。
平生雅操此可見,懦夫聞之思奮起。
翻嗟時事劇云擾,誰設淫辭害正議。
尋常嘻笑嘆咤間,予奪自有麟經旨。
風塵奔走恥折腰,物外逍遙欣得志。
弟也迂疏不自量,一言大忤時人意。
兄謂此事何足論,且賦新詩各寫紙。
兄篇先就弟篇續(xù),擬將勝跡垂千祀。
相期魯論后凋訓,共勉周詩征邁義。
那知風燭不暫停,奄作存亡千古事。
人間幾叫只影雁,地下長埋如玉士。
哀哀丹旐指何處,哭隨靈軒顛且躓。
虛堂忍見素月色,碧落空瞻箕尾騎。
嗟余于世亦能幾,又見今年落一齒。
共 1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