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夏骃
共 7 首
戲為友人題鴛鴦圖贈女道士
其五
明末清初 ·
伍瑞隆
七言絕句
應(yīng)憐彩翼弄
春茵
,玉沼銀塘夜夜親。
一曲霓裳君莫管,珊瑚同樹更無人。
贈儀封馬
宛來
其一
清 ·
葉燮
七言絕句
書生握管當封侯,擲地喧騰井干樓。
傳語子淵勤作頌,碧雞聲在殿西頭。
贈儀封馬
宛來
其二
清 ·
葉燮
七言絕句
兩世通門我鬢絲
(
宛來
令祖與予先人同舉前甲子。)
,始知汝潁固多奇
(儀封為古潁川。)
。
金莖露浥青精飯,去問天家救朔饑
(
宛來
苦饑甚。)
。
賜哈薩克布魯特等宴即席得句
(乾隆戊寅)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烏孫掃凈玉門開,受號爭先肯后哉。
獻馬不須金馬去,右宛今效左
宛來
。
踵前布露相伯仲
⑴
,罷戰(zhàn)康居總廁陪
⑵
。
誰道蒲萄經(jīng)歲久,三巡早各醉芳醅。
⑴ 布魯特東西二部均于今秋覲謁而回茲西部最遠者與哈薩克同至
⑵ 塔什罕城回人先與哈薩克相爭今脩好同來入覲
丁家山口號
(乾隆庚子)
清 ·
弘歷
七言絕句
尋勝
宛來
勝處停,依然石白與蕉青。
底須賓主較形似,假相
(去聲)
何妨寄所丁。
南味五十八首
其四
蠶豆
①
清 ·
謝墉
七言律詩
① 蠶豆以春前種,夏初收。味甘質(zhì)軟,蒸熟,糝鹽調(diào)食之,極佳?;蛞阅酃S腌芥葉同炒,酒飯皆宜。干之,同谷食,可充鹽蔬,功用頗多。乃自昔不見經(jīng)傳,其一“蠶”名,不知始何時。宋人《埤》《翼》二雅俱不收,東坡、放翁、石湖諸名公俱無詩。且此品不俗,而不一齒及,僅見楊萬里一詠,至元明人始著之。近時京城亦漸有種者,然遷地弗良,味薄而澀,反不如豌豆。南中入夏,價廉味美,鄉(xiāng)村戚友饋遺,可一月飽啖。墉自少至老嗜之不厭,今計違此味又五稔矣
乍看一頃豆為萁,正值三眠蠶吐絲
⑴
。
好共采桑載筐筥,卻如分繭滿槃匜。
佐餐午醉邀鄰叟,守箔宵忙餉女兒。
西域得來皆豌豆,此名肇錫又何時
(吳瑞《本草》以蠶豆即豌豆,而李時珍非之。二豆大小、形狀迥殊,豈得為一?然豌字字書本無,疑二豆俱從大
宛來
,始時并稱宛豆,其別名大者為蠶,而以加豆旁為豌名其小者,蓋在后代而不知何時。)
?
⑴ 蠶豆之名,歷代無考。元王楨《農(nóng)書》云:以蠶時熟,故名。李時珍《本草》謂以莢如老蠶得名。說皆合理,而總莫考命名之始。嘗疑齊桓伐山戎,得戎菽。相傳以戎菽為大豆,豆無大于蠶豆者,蠶戎或音近而訛易。然桓公得戎菽語,載其頒之列國,則何周秦以來絕不之見?若如張騫得之西域之說,又何歷漢晉唐無稱,至宋元明始有好之品題者耶?
初秋偕陳康侯宋叔邃黃俞邰閻百詩
夏宛來
沈融谷蔣波臣胡次巖趙浮山集趙天羽園分得灰字
清 ·
萬言
五言律詩
止酒連三月,因公始舉杯。
詩嚴金谷罰,客半圣湖來。
六典蒐方乘,千秋話劫灰。
明鐙羅樹杪,疑泛漢槎回。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