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守讓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古來傳說雙劍靈,精氣直上干云星。
有如掘出為世用,一揮便可四海清。
方今擾擾邊塵起,中原分裂亂無紀。
正好提攜為掃平,何事雙龍臥此水。
試問張公知不知,英靈千載如生時。
何時神物得神用,為報風(fēng)云會合期。
坤靈闌跡漢何時,木石深山圣得知。
大塊鑿開真境秘,太虛蘊出眾峰奇。
攀蘿攬秀俯可即,秉燭窮幽遠莫窺。
盍遣神龍謹封護,勿容俗子亦游嬉。
十年重過石橋行,松下清流載濯纓。
洞隔煙霞知地遠,壇連仙佛信天成。
人如云意俱閑適,山帶霜容似瘦生。
步出亭皋便歸去,它時林壑又寒盟。
謁文獻張公 明 · 陳紹儒
七言律詩
何代關(guān)山今相祠,丹青歷歷表南陲。
開元人物多文獻,庾塞風(fēng)云幾夢思。
疏刺胡雛宗社計,詩題海燕哲臣悲。
夔龍寂寞金胎舊,臺榭輝輝鶴樹枝
按:陳永滔整理
⑴ 以上明郭棐、清陳蘭芝《嶺海名勝記》卷一○
驛駱驅(qū)馳遠,專城保障雄。
五溪衣服外,六詔往來中。
荒徼宜良牧,天朝命鉅公。
張君為政樂,先擬頌聲同。
一水穿重峽,雙旌望遠人。
東方千騎出,西嶺萬家春。
烽火年來凈,閭閻俗自淳。
佇看徵異績,豈但玉為麟。
四月黃梅落盡時,張公祠畔有遺枝。
攀來似帶春前色,留此累累爾為誰。
我圣上之十年戊申冬十一月。筵臣言領(lǐng)中樞府事臣李景奭。國之宗臣。年今七十有四歲。宜加優(yōu)異之典。上命賜幾杖。于是李公累上疏懇辭。不獲命。以是月二十七日。史官赍教書。工官具烏幾,鳩杖。陳鼓吹以至公之第。中貴人,知申事宣內(nèi)外上尊酒。特賜一等樂。公卿非有疾病與公事。咸來預(yù)宴。禮曹則長,貳三官。皆預(yù)焉。古例然也。寒威戢退。天氣和舒。法酒迭行。眾樂并張。公侈上賜。感圣恩。舉著引滿。且舞且蹈。舉坐客無不盡歡。夜分乃罷。誠曠世茂典也。古者。大夫七十致仕。若不得謝。則錫以幾杖。后世此禮漸廢。國朝惟三公年至者。有是賜。亦甚稀闊。仁祖在祚之初。賜完平李相幾杖。當時繪畫歌詠。至今照人耳目。其后名相耇德可膺斯禮。而以時之多故。莫之行焉。今公之碩望尊年。又當方內(nèi)少事??伺e完相后五十年未行之典。其亦盛矣哉。夫以區(qū)域之廣。人類之眾。拔出于其間。至臺鼎之位者。至鮮矣。位至臺鼎。而能享久壽者。尤鮮矣。得其位。得其壽。而能以德業(yè)名世。為舉國所瞻仰者。又幾人哉。公早年擢巍科??卦嚒=Y(jié)知明主。歷遍清華。高文雅量。冠冕一時。由太學(xué)士大冢宰。登三事至上相。當今人臣之位。無居公右者。爵已極矣。自庚寅變故之后。優(yōu)游散秩。以書籍筆研自娛。備享清閑之福。年踰七望八。視聽不衰。起居隨意。韶顏若仙。首居耆英之席。齒亦高矣。身為三朝元老。數(shù)進見。議國家事。凡有大小得失。每盡忠規(guī)。其言皆主仁厚惻怛。朝廷恃公如蓍龜。國人望公如喬岳。則其于輔世之德。何如也。古所謂三達尊。公皆有之矣。筵臣之請。圣主之賜。中外瞻聆。率皆欣喜。贊嘆之不已。若是者。其可以智力致哉。公以復(fù)陽忝長禮官。且塵藝苑。屬以文詞。俾記其事。有不敢以不文辭者。茲敢略為敘述。愿公專精神親藥物。保養(yǎng)真元。長有喬松之壽。復(fù)入黃閣。陶鑄馨香之治。以相我圣上億萬年無彊之業(yè)。豈不休哉。請以是說為獻。仍成七言長律一篇。以伸抃賀之意云爾。
天年人爵一身都,碩德如公又孰踰。
當日黑頭登上相,幾時黃發(fā)老西樞。
高標獨似靈光殿,好事宜尋洛社圖。
眷遇宸衷誠自篤,授鋪邦禮寵偏殊。
鹓行競賀輪蹄合,鳳綍催宣幾杖俱。
憑處燕居惟所適,攜來螭陛亦無趨。
已教備物紆嘉惠,申命疏筵侈宴娛。
法部悠揚喧廣坐,香醪瀲滟溢宮壺。
榮光上徹臺躔煥,喜氣旁排朔雪驅(qū)。
勝會世間那復(fù)有,真仙天下未應(yīng)無。
升平故典欣親見,壽域仁風(fēng)佇遠敷。
更愿遐齡增鶴算,長春日日贊明謨。
立春日過虎邱即事 明末清初 · 杜浚
七言律詩
張公祠下停舟客,今日回舟復(fù)系舟。
行處冰霜催麗景,望中云樹憶清秋。
一瓢酒盡人同醉,六琯灰飛我尚浮。
徙倚山塘情脈脈,寺門渾異昔年游。
烈侯祠畔酒旗斜,谷口深林處士家。
一雨才過驚蟄節(jié),溪山到處是梅花(谷口為唐英烈侯張公祠墓吳中稱梅花為驚蟄花)。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