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唐光祖
共 10 首
次韻安慶汪
仲暹
超然亭
元末明初 ·
張以寧
七言律詩
超然之亭舒水上,絕景乃得天公偏。
石柱秋開金菡萏,星河夜落玉觥船。
獨騎麒麟上倒景,下視蠛蠓空飛煙。
舞雩人去忽千古,令我望之心惘然。
春山道中與
唐仲暹
輩分韻得遲缸二字
其一
元末明初 ·
李昱
七言律詩
莫春之初行樂時,青衿濟濟亦追隨。
酒因愛客傳杯數,詩欲驚人得句遲。
溪柳線垂將霧綰,野花紅落倩風吹。
閒中景物千金直,休使徵賢使者知。
春山道中與
唐仲暹
輩分韻得遲缸二字
其二
元末明初 ·
李昱
七言律詩
杖藜三月青山路,風景真如濯錦江。
在樹啼來黃鳥對,隔溪飛去白鷗雙。
舊題僧寺詩連壁,新釀田家酒滿缸。
寄語朝端故人道,歸歟已覺寸心降。
唐仲暹
送魚
元末明初 ·
李昱
七言絕句
唐生
寄我雙魚美,老婢揮刀割曉霜。
遲子不來秋夜永,坐看秋月引杯長。
題
唐仲暹
南塘圖
元末明初 ·
李昱
七言絕句
西風古樹掛寒藤,遠近諸峰翠且層。
卻憶賀家湖上路,一灣暗綠拗漁罾。
中秋同
唐仲暹
玩月二絕句
其一
元末明初 ·
李昱
七言絕句
故人乘興夜相過,正為中秋月色多。
綠酒傾來??著醉,要題詩句贈嫦娥。
中秋同
唐仲暹
玩月二絕句
其二
元末明初 ·
李昱
七言絕句
八月十五是中秋,月色娟娟似水流。
卻憶湖州船子唱,幾人歡樂幾人愁。
雙溪寺
仲暹
師。來索雙溪八詠。謾書與
明 ·
金安國
五言律詩
聞說雙溪寺,孤云舊所游。
幾曾馳夢想,竟未訪真區(qū)。
咫尺遙千里,頭顱颯九秋。
煙霞非我分,矯首意悠悠。
掃墓有感寄東谷
唐仲暹先生
明 ·
李轅
七言律詩
去年寒食關西過,今歲清明浙左歸。
泛梗怕逢時改火,掃松哀極淚沾衣。
山花恨里紅成陣,暮草愁邊翠作圍。
自怪春光相觸忤,詩懷難與故人稀。
敬次灌圃魚先生雙溪寺八詠樓韻
其一
明 ·
成汝信
七言絕句
丁巳冬。余在浮查第。河上舍子平(憕)過之。袖出一素紙同裹一詩帖以示之曰。此乃吾外曾祖魚灌圃手跡。子其移書之以與我。我欲刻之板。懸于雙溪寺邀鶴樓。使后人知八詠樓之所由作也。余于是。披而閱之。乃魚先生雙溪寺八詠樓所題記及詩。和之者有金克成,黃?,閔壽千,黃汝獻,樸世煦諸賢之作。亦皆先生之手自書者也。噫。先生。余所景慕。而與余有連派之分。又先生少肄業(yè)于吾曾王父校理公。故手撰校理公碑銘。余每以未及摳衣為恨。今者何幸得見先生咳唾之珠璣。心畫之鐵索。當日精神之所凝聚。筆跡之逼真妙。玆可想矣。為子孫者。桑梓尚恭。況此神會處乎。宜子平之愛而寶之。欲傳于來世者也。余亦尤有所感焉。昔余弱冠。讀書雙溪寺。身登八詠樓。仰見楣間。有先生記及詩洎諸賢作。愛而詠之。謄而藏之。及其年久而旋失之。常以不續(xù)舊游為嘆。丙辰秋。丁巳春。再入雙溪。樓為兵燹所焚。月戶風軒。銀鉤鐵索。并為灰燼。余于是有感舊之懷。勸寺僧謀所以重建則寺僧無有應之者。于是。益嘉仲暹創(chuàng)立之壯志。益敬先生物外之風致也。今子所求。適出于余所慨嘆欽慕之馀。嗟余年過八九。筆路荒拙。安能副君望。然不忍孤索而負初志也。故首書先生之記。次書先生之詩。青蘿,橡亭,及庵,柳村諸賢之作。次次書之。余又步其韻敘其事。嗚呼。自正德丁丑。至萬歷戊午。首尾百有二年。其間天道之變換。人事之遷易。不知幾更興廢。獨先生遺筆。不見失于兵火中。使后人復見先生之真筆。所謂善藏者藏于天者也。如使山僧之好善如仲暹者出焉。則安知子平之為此舉。亦如灌圃之勸
仲暹
也哉。先生諱得江。字子游。咸從人。晚居鐵城之混沌村。自號混沌,詠潭,泉石居士,灌溪,抱甕丈人。其平生出處。退溪先生所撰詩集跋詳之。萬歷戊午正月既望。浮查主人,伴鷗閒翁。昌山后學進士成汝信。謹識。
千疊云山五派溪,碧桃深洞紫霞迷。
行隨錦浪偶然到,地與武陵同品題
⑴
。
⑴ 溪出自雪峰,鶴洞,寺前,七佛洞,紅流洞等處而合流。故云五溪?!鹩叶春衔逑?/div>
共 10 首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