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豐坊

相關人物:共 4 位。
共 2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晝寂雙扉掩,無人共酒杯。
睡嫌雛燕語,吟惜藕花開。
郊雨不能作,池風時復來。
還期問字去,載月夜遲回。
日高門未啟,僻懶自癡予。
跣足長忘屨,科頭不置梳。
畏炎思徑竹,留客乞鄰蔬。
已拙謀生計,床頭不問馀。
吏部元耽飲,良辰尊俎攜。
分明在湖上,記得似耶溪。
別浦紅裙槳,垂楊白馬堤。
茫茫荷葉路,共水入天西。
吾聞豐坊生,赤章咒蚤虱。
蚤虱食幾何,討捕況已酷。
借問坊食者,還當咒坊不。
弘恕圣所稱,斯言非佞佛。
趙孝子歌 明末清初 · 孫枝蔚
崇禎五年季冬夜,賊滿山西武鄉(xiāng)野。
悲風愁云動千里,殺人之父城門下。
念賊彼亦人之子,不肯容人代父死。
歸語我友及里中兒,父仇不報,子活何為,愿假我斧,我必擊之。
月黑雞鳴,事不可遲。
親族向前相泣語,百萬騎中賊何處。
此賊胸前掛銅牌,此賊秣馬在庭階。
諸君且勿勸我住,我當畏圣賢,不畏虎與豺。
皇天憐孝復憐勇,須臾賊死不旋踵。
一賊既倒群賊驚,此兒何姓復何名。
自言身是趙庭舉,吾奏上帝當殲汝,汝曹不孝復不忠。
朝廷恩澤二百六七十年中,何忍負之彎汝弓,況復孤人之子烹人翁
罵畢投井井無水,七尺吾當全歸耳。
至今山西武鄉(xiāng)人,百里負米養(yǎng)其親。
不見前村趙孝子,聶政荊軻安足擬。
古聞養(yǎng)子知親恩,今作人翁識翁義。
當時視作尋常者,歷歷追思皆至意。
富貴貧賤盡在命,唯有學問為吾事。
欲將仁智二言勉后生,愿與相守無相棄
⑴ 炭翁與我詩。有家傳忠與孝。圣學智而仁之句。
楊升庵先生新都才子勝國名臣溯家學之淵源以正叔考亭自守爭朝端之典禮與君實禹玉同歸父也解組明農子乃抗辭仗節(jié)哀號徹殿陛幾致空朝謫竄赴蠻荒何愁萬里真國家養(yǎng)士之盛斯臣子守義之榮彼始以尊親為辭亦曰誰無人父而究致豐禰貽誚豈繄古有典章在豐嚴亦復何心即張桂不虞至此嘆老夫其耄矣編摩于憂患者七旬望君門以遠兮教澤則浸淫于六詔酒旗戲鼓流浪馀生剩水殘山品題到處豐才嗇遇著嘉名于蘭臺石室之編敗壁頹垣留遺跡于蔓草荒煙之際惟眉山先生采風問俗吊古興懷憶左順門跪伏之秋正高王父共事之日永言祖德當年之豐采誰同撫此芳蹤先世之忠貞宛睹恍風流以如昨寧云前代之遙對榛莽而堪憐尚有毛公之宇人稱并美德固有鄰以彼二百馀人為始為終非無翻覆之手(豐坊亦在內)獨此西南荒徼一生一死群傳激烈之名(時滇人毛玉被杖病創(chuàng)卒)惟遺教之在人久立祠以風世山川如故依然爭流競秀之觀廟貌安存不無世遠年湮之感芟其蕪穢爰復新之薦以蘋蘩為可繼也地仍雞麓固夢魂所流連顏以碧峣借題贈之舊額(升庵為毛氏別廬曾名之碧峣)君子之澤未斬滇人之慕尤長用綴篇章聿伸仰止
堁風菵露哀牢疆,山川瘴癘難禁當。
新都公子老戍客,孤臣萬里堪悲傷。
年七十二金雞杳,白頭搖落西南羌。
當時世廟議大禮,撼門痛哭千夫強。
仗節(jié)抗疏言矯矯,手觸蠆尾投蠻荒。
程子不作朱子死,今昔濮議誰斟量(先生云臣所執(zhí)者程子朱子之論)。
大禮未定大獄起,批鱗折檻空激昂。
璁萼諸人恥同列,詎知作俑來豐坊。
明堂秋饗復聚訟,馀毒林甫爭拍張(謂分宜也)。
嗚呼先生遂不返,箐酋峒獠群相將。
木弩含沙火云熱,天教老啖紅檳榔。
吳粉傅面兩丫髻,簪花擁伎何徜徉。
都盧倒吹潑醉墨,僰兒觀者如堵墻。
白狼啖咷鳥爨弄,百斛文鼎非尋常。
雷硠光焰留南詔,好手濃煎班馬香(用黃山谷語)。
我摭殘編羅幾案,如嗅艾納兼都梁。
藻采標格稱絕調,矧于大節(jié)尤堂堂。
海莊故墟碧雞麓,猩猩白晝啼書倉。
巾杖逍遙須眉古,圖畫遺像生光铓。
竹檜一徑夾流水,菊乾楓落寒云僵。
潮州儋耳同一轍,祠廟屃赑摩青蒼。
小子作繭自裹縛,形骸枯槁眠黔陽。
焉得升階更剪紙,招魂歸送蠶鳧鄉(xiāng)。
高吟死去誰憐句,杲杲冬日朝在房。
⑴ 先生云國家養(yǎng)士百五十年抗疏仗節(jié)正在今日
⑵ 先生云學術不同議論亦異臣恥與萼等同列
扁舟渡閘夜旁皇,刺促沿溪血肉香。
方信江湖多白鳥,當年文字怪豐坊。
偶吟(辛亥) 清 · 趙文命
七言律詩
寒天可愛小爐紅,就近梅窗趣味融。
山雪欲來村色暝,禁鴉初定市聲空。
已能托意悲歡外,忽復開懷諷詠中。
頗喜兒孫初進學,白頭還愧作人翁。
寧波豐存禮所刻蘭亭(乙卯) 清 · 翁方綱
七言律詩
唐臨絹本極紛拿,始信朱鉛態(tài)莫加。
漫執(zhí)神龍憑褚印,不虛烏鎮(zhèn)說文嘉。
書樓帶草盟蘭渚,玉版晴虹起墨花。
今日四明傳拓出,壓低三米鑒藏家。
共 2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