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之國幾千里,十幅蒲帆順風駛。
順風猶須兩月程,伊誰移來墮書幾。
張君墨妙游戲爾,亂峰因君接天起。
蒼然古木摧不死,君應曾隱茅屋底。
得非是間種蘭芷,慘澹經(jīng)營那及此。
松連閣上聽秋聲,讀書眼花字如蟻。
玉立長身挾童子,披圖置我平生喜。
憶昔詩家愛許渾,凌歊荒臺尋舊址。
云何姑孰大江邊,望湘潭云尺有咫。
我今識君意,總為詩料理。
云兮楚之云,水兮湘之水,回雁夕陽銜一葦。
山高見衡岳,江遠會南紀。
君兮君兮可奈何,我詩敢劘屈賈壘。
春風颯然至,幽人午夢醒。
遙見池塘綠,不知春草生。
如何騎馬客,亦向夢中行。
終南山色秀可食,中有游云動凝碧。
華岳西面仙掌高,仙都下射金精白。
紺宮琳館憑險阻,渭水晴川來咫尺。
古木深藏魍魎寒,陰厓曉入蜿蜒黑。
幽人舊隱依青壁,蘿徑紫籬閉寥闃。
野橋插岸何處船,落日無人獨歸客。
櫟翁筆法追郭熙,遠意欲寄煙霞微。
半生江海屢驚夢,萬里風塵能化衣。
捷徑無媒既愁寂,故山好在曷遄歸。
尚說于今明月夜,時有簫聲臺上飛。
碧嶂層層玉洞秋,云煙縹緲似丹丘。
祗應與子攜琴去,共住仙人十二樓。
櫟翁平生丘壑徒,筆力妙與元造俱。
延陵公子遠相訪,為寫酌別西樓圖。
近山嵯峨石磊磈,遠水蕩漾煙模糊。
垂楊先霜葉盡脫,老樹欲雪寒梢枯。
飛樓縹緲出天外,下瞰萬頃平流鋪。
若非潯陽浸月之江渚,即是洞庭落木之重湖。
有美人兮涉遠道,念王孫兮怨瑤草。
思臨水兮送將行,更登樓兮慰情抱。
巍巍上國黃金臺,迢迢一曲陽關杯。
酒酣拔劍更起舞,志氣上薄浮云開。
人生何用傷離別,海岳神交盡豪杰。
澒洞風塵不可留,千里依然共明月。
還君此圖歌我詩,安得與子同襟期。
君不見平生鮑叔能知我,車笠鮮有相逢時。
寶地生春玉氣新,苔煙如霧翠光勻。
山僧分得維摩供,三素云中別有春。
空山禿木兩株長,屈干樛枝半欲僵。
下有敷榮三五樹,自緣低處少風霜。
花木禪房常建詩,吳興曾為寫幽姿。
龍溪漁子天機熟,見畫令人憶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