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韓肖胄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9 首
鳴蛙賦(1079年) 北宋 · 張耒
予寓山陽學舍。
夏,大雨,屋四隅成塘,聚蛙以千計,鳴聲不絕,夜為不能寐。
客有獻予以殺蛙之術(shù),曰:「投予藥一丸,蛙無遺類矣」。
童子將用之,予曰:「不可」。
復為賦示之。
夏雨初止,積潦過尺,有蛙百千,更跳互出。
幸此新霽,夜月清溢,我勞其休,歸偃于室。
于時蛙鳴,若嘯若啼,若訴若歌,若懼而悲,若喜而語,若怒而詬,若噦而嘔,若咽而嗽。
瘖者之呼,吃者之斗,或急或緩,或清或濁。
若羌絲野鼓,雜亂無節(jié)兮,又似夫蠻歌獠語,詭怪之迭作也。
爾其困于泥潦,失其所處而悲;
又若夫旱暵既久,得其所處而樂也。
爰有童子,持燭來謁,曰:「蛙群夜鳴,君寢其聒。
考之《周官》『灑灰驅(qū)蛤』,君其教之,予得盡殺」。
予語童子:「爾無是酷。
爾樂而歌,而哀則哭,哭則悲嗟,樂有聲曲。
聚語群爭,引吭而呼,一日之間,不寧須臾。
蛙不汝嫌,汝奚蛙誅?
萬物一府,誰好誰惡?
爾奚自私,己厚蛙薄。
參通彼己,樂我自然;
弭爾怒心,置燭而眠」。
夜半,張子援枕而吁,顧謂童子:「記吾言歟?
前言未究,請卒吾說。
物各有時,夫誰敢遏?
爾觀夫春露初靄,朝華始敷,文羽清喙,飛鳴自如。
若奏琴箏,而和笙竽,清耳悅心,聽者為娛。
及夫陽春既徂,炎火將極,惡草蕃遮,淫潦潴積。
蛙于此時,生養(yǎng)蕃息,跳梁號呼,意氣橫逸。
子如之何?
時不可逆。
時乎時乎!
美惡皆然。
當其盛時,誰得而遷?
及其雪霜既降,木實草衰,飛蠅聚蚊,孽無所施。
于是此蛙,歛吻收足,尪然土中,一聲不出。
黨散巢披,不可終日。
盛不可常,興衰迭乘。
子姑忍之,奚以殺為哉」?
入戲萊衣問起居,出班條教吏民趨。
韋平繼世調(diào)金鼎,父子同時合虎符。
一姓連書三守貴(自注:魏王亦嘗為安陽守。),兩轓今見四輪朱。
須將盛事煩耆舊,晝錦堂中作畫圖。
幾年蹤跡共飛沈,自渡江來幸盍簪。
奉使久違常恨別,閑居無夢不相尋。
勒功鐘鼎經(jīng)綸志,混跡漁樵老退心。
籬菊正開家釀熟,一樽何日得同斟。
朋游族黨死生分,老壽今居第二人(自注:予辛酉冬南行,城中老朋友如韓似夫、王從道、陸元鈞,本房兄弟德充,舍弟元發(fā)、堂兄孚先、民先、介之皆物故,獨堂兄去華無恙,今八十矣。)。
松竹飽經(jīng)炎海瘴,柳梅空想越溪春。
身行九折心無轉(zhuǎn),息住三田氣自新。
白晝漸長窗日暖,始知羲馭解停輪。
日者賦(1119年12月) 宋 · 李綱
世之術(shù)士,托五行以售其說。
冒利貪進之徒,爭往問焉。
予疾之,作《日者賦》以見意。
其辭曰:
李子既抵沙陽,有日者踵門而告之曰:「人所稟命,不離五行。
更相更王,相殺相生。
一僨一起,代廢代興。
吾術(shù)以人之始生歲月日辰之支干,推步斟酌,而知其貴賤壽夭于未萌,百不失一,粲然著明。
今子奮身寒微,早蒙識擢。
徊翔省寺,緩步臺閣。
載筆螭蚴,方得所托。
朝游于清都,鈞天帝居之所;
夕貶于閩粵,溪山僻遠之郭。
翩若云鴻之鎩翮,脫若霜林之隕籜。
舍彼寵榮,甘此落寞。
豈人力之能致,蓋亦命有所縛而已。
然而方泰而窮,已否則通。
時有利鈍,各系其逢。
昔退之于潮陽,遇逆旅之毛翁,期以秩位,后悉符同。
今我欲語子以未來,子豈有意于相從乎」?
李子笑而應之曰:「子來前!
萬物林生,盈乎載燾。
大化居中,猶輪是蹈。
羽鱗毛介,灌莽叢草,一氣甄陶,眾形丑好。
茫乎天運,窈爾神造。
忽焉為人,賦情肖貌。
自少得壯,自壯得老。
動靜作止,飲啄夢覺。
或當時而榮華,或失勢而枯槁。
有制之者,幽深奧渺。
今子乃欲以生辰之支干,區(qū)區(qū)寸計而銖較,摘抉杳微,期以執(zhí)效。
譬猶海以蠡測,鐘以莛考。
雖或億中灶,焉知夫天道?
且夫人之所同者歲月,我之所獨者日辰。
四海之廣,生齒之繁,一日一辰之間,其孕育者幾人!
或?qū)\生而吉兇異,或殊稟而禍福均。
謂宜盛而更衰,謂方屈而還伸。
瞀亂龐雜,顛倒紛綸。
汪洋渺漫,千緒萬端。
參錯重出,不可究陳。
稽之于古,蓋所未聞。
肇自隋唐,是為貪位慕祿嗜進之本根。
吾方辟此,何以語云?
昔者圣賢馳騖,望道莫見。
墨突不黔,孔席不暖。
或版筑而弼傅,或束縛而相管。
呂八十而始遇,甘十三而已顯。
或奮身于奴仆,或拔跡于畝畎。
或疏封而菹醢,或徒步而鼎鉉。
禍福倚伏,吉兇展轉(zhuǎn)。
消息盈虛,晦明舒卷。
俄而可度,天道亦淺。
且夫洛陽帝都多近臣,南陽帝鄉(xiāng)多近親,方襁褓而垂紫紱,雖葭莩而擁朱輪。
冠蓋車馬,爛其盈門,蓋亦幸耳,豈咸值乎貴神?
長平之戰(zhàn),士卒疊跡而坑覆;
甘露之事,卿相駢頸而剿戮。
屠洗之冤不遺于噍類,誅夷之慘連逮于三族。
或嬰黨錮之禍,或罹羅織之獄。
亦云不幸,豈盡臨于殺局?
幸與不幸,似夫偶然;
偶然之中,有數(shù)存焉。
斡流而遷,或推而還。
震蕩回薄,胡可勝言。
主張翕辟,孰司其權(quán)?
命實制之,必原于天。
未形有分,且然無間,何有夫歲月日辰之支干?
是以君子樂天而知,居易以俟,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靜則安土而敦乎仁,動則見險而止乎智。
不立巖墻以蹈危,不為軒冕而肆志。
一晦一顯,與道宛轉(zhuǎn)。
一止一行,與道翱翔。
或出或處,惟道是與。
或語或默,惟道是適。
安時處順,知其不可柰何,故無入而不自得也。
且夫取舍在人,可否在時,時或未然,強進何為?
寧出入若無心之云,將炫耀若干陽之霓乎?
寧昂昂如野鶴,將逐逐如家雞乎?
寧曳尾如涂中之龜,將捐生如太廟之犧乎?
寧退而有考槃之樂,將進而有履虎之危乎?
寧汩汩守抱甕之拙,將俯仰隨桔槔之機乎?
寧執(zhí)志以固守,將逐物以轉(zhuǎn)移乎?
昔者屈原放三湘而卜居,禹錫謫九年而何卜?
予雖不才,自信甚篤。
守此拙愚,忘彼寵祿。
達非我榮,窮非我辱。
從吾所好,何有吉兇之于禍?!?!
日者俯而慚,仰而嘆,不得所對,逡巡而辭退。
余子為房之獄官四十閱月,代者乃來,而以事留,留非其罪。
房風土甚不宜人,袖二賦見投。
時秋高矣,有可憐者。
因作《后囚山》、《秋蟲》二賦寬之,且以自慰旅寓也。
柳先生蛻跡中朝,落身南州,即囚山而命賦,寫胸次之幽憂。
讀者哀之,至今心為之悽恍,而聲為之悲啾。
房陵斗州,窮巖絕隘。
裂石廩之一罅,瞰千室而斯在。
層峰疊嶂,自蜀而東,亙二千里,此焉未沬。
嘗憑高而舒望,取群愁之一快。
拖頑蒼、繚寒碧兮,了不究其所屆。
騰陵勃怒,崩轟闛沓,植則囷,縈則帶,矗焉如郛,銳焉如鐓,馳萬馬于曠莽,翔群龍于霏靄。
似夫颶風之鏖萬艘,翻濤瀾于渤澥。
天云若可手攬,而日月為之隔閡。
嗟予與子,胡此焉仕?
按亦簿領,庭亦卒史。
居無以泰吾心,而游無以投吾趾。
時則誦柳先生之賦,而知其有以也夫!
其猿顛鳥仆,窮號懾墮,真狴犴之可駭也。
出不易入,入不可出,幽僻塊處。
荒傖癭民,悍容而獰音,日接乎前,幾刻木之與對也。
嵐昏澇朝,黯掩曀晦,僵人骨而酸鼻,亭午未已,仡仡者病,壯者廢也。
由漢暨唐,王公貴人悖而罪劣可矜貸,毋此來之昧也。
自我解裝,歲律甫遷,向行止之坎流,今匣兕而針氈。
嗟若余子,盤礴四年,局不得歸,欲語復茹,仄諸己而靡愆。
袖長賦而見投,慨今昔而潸然。
痛亂山之見囚,束寸步而莫前。
牢愁幽憤,掐腸淪髓,匪接槢而踣頓,不紲檻而掎止。
何高高之不仁,而使我至于此也!
蓋嘗繹子辭、究諸理,子之所以惻愴而自悼,我之所以感動而促戚者,君子有弗是也。
彼漢唐之逐臣,例庸房之廢徙,則亦干國之憲,不容自已。
吾與子來,其始誰使?
非以其窮涂之絕援,資身之無策,博斗升以飽饑而逭死,如庸賈之走荒裔,罷農(nóng)之守磽塉,曾不暇計去取于彼此也耶?
以吾校子,又進退之異趨,齒發(fā)之懸殊。
環(huán)索吾中,稿涸而空,無彼子柳子,跐劉躪呂,豪韓與徒。
若韋中立、吳武陵之桀然,方且望塵躡影,蔑齊其驅(qū)。
彼其一旦跼蹐于嵌嶄巖阻之幽深,宜其號鳴悼唶,不能一朝以居。
予之朱愚,質(zhì)之樸疏,才之卑迂,萬非時須,而遽乃顰頞悼中,悄焉慘焉,以賊和而傷生,夫何為乎?
訊歸計于蟾蜍,第圓缺之六七。
付古今于俛仰,聽寒暑之更迭。
雖浩劫之悠長,尚激矢之漂疾。
吾方左右圖史,深居簡出,揖勝友于南山,??春色于九室。
壹不假犢背之書,超然乎縶維系攣之表,非三花老仙孰其委悉?
子以吾言為何如?
余子謝之曰:沈憂滯懣,吾已失矣。
神塘山陽敬亭北,三尺高墳土花澀。
戚容滿面誰家兒,向客未言先掩泣。
自言生身才八月,黃口呱呱流乳汁。
可憐兒父在鬼簿,催赴泉臺趨令急。
此時阿母方始嫁,綠鬢紅顏踰二十。
一朝忽作未亡人,無意獨生判絕粒。
哭夫橫抱似夫兒,夫業(yè)有兒還可葺。
茹悲飲恨度朝暮,鸞鏡鳳釵都什襲。
瀾翻劉向列女傳,手寫共姜詩暗習。
寒燈不厭剪刀冷,暑夜勤將麻縷緝。
共嘲壯夫既夭折,弱稚那能保成立。
朱門眾子多下流,況爾寡妻何所及。
母志堅持肯少動,覆水難收終要拾。
八齡即遣就外傅,發(fā)綰雙鬟驅(qū)負笈。
束修累歲力經(jīng)營,筆札隨時苦供給。
三餐同咬菜根飯,井臼甘勞爨躬執(zhí)。
叮嚀告誡言滿耳,一日辛酸幾回集。
從此操危又慮深,幸爾成人在鄉(xiāng)邑。
母能守節(jié)兒讀書,歡若卑官轉(zhuǎn)崇級。
百年光景等須臾,思報慈恩心汲汲。
誰知此念竟虛負,母命云殂斷呼吸。
吁天叩地了莫聞,猛欲下從無路入。
空將兩眼帶血淚,灑浸松根土痕濕。
田間來取蓼與荼,覆得新庵大如笠。
??菔癄€系哀思,何日何年忘郁悒。
我聞此言亦凄慘,下馬墳前頻慰揖。
為兒作歌兒謂誰,關(guān)西孫子其名伋。
仲夏之月,霪霖浹旬。
潢潦汎濫,后土沈湮。
默所子屏居于西郭之委巷,環(huán)堵之宮,翳于蓬藋。
連以幽藪,帶以污瀆。
奧草薈蔚,泥濘漠漠。
群蛙據(jù)焉,為其窟宅。
生育繁息,厥麗不億。
乘時得意,叫呶自嬉。
命儔引類,張頷樹頤。
齊聲合響,若訌若爭。
閤閤殷殷,靡晦靡明。
似夫萬戶之聚,梁齊之都。
轂擊肩摩,喧闐乎九衢。
又如昆陽之戰(zhàn),涿鹿之師。
鼓噪轟天,車騰馬馳。
蓋默所子方避喧習靜,自適乎牢騷闃寂之域。
卒然聞此,形神不攝。
視聽煩惑,弦歌中輟。
佔畢廢閣,瞑不安榻。
坐不怗席,若狂若酲。
瞀亂陫側(cè),方將命蟈氏敕健仆。
試灑灰之方,兼箠抶之策。
悉群丑以殲殄,靡易種以遺育。
去所憎于耳目,然后得以媮快。
事固有不如意者,獨沈吟而永喟。
客有過而哂者曰:甚矣,子之惑也。
蓋未通乎人理之變,與夫物性之適者也。
芒蕩大包,萬類并生。
稟形受氣,天機自鳴。
各率其性而宣其情,非以供乎吾人之瞻聆。
等是人也,好惡亦殊。
彼咸池九韶之要妙,猶見非于墨氏之徒。
子安能使蠢動之夥,聲形之繁,舉以充子之娛樂。
彼又安能易已之性,枉己之天,惟以悅子之耳目。
且夫最靈之族,衿裾之列。
心聲所發(fā),可惡非一。
子胡不察,蛙黽是誅。
略舉梗槩,可推其馀。
道烏乎隱,躗言滋起。
澤偽亂真,飾似混是。
祗園之教,稷下之辯。
百氏競馳,雷奔浪卷。
簧鼓宇宙,眩亂黝堊。
蛙有是哉,乃蟊乃賊。
神徂圣伏,大雅委地。
妖音促響,衒淫售異。
雕鎪月露,啽哢飛走。
竊華屏實,傳訛襲陋。
嘲啾聒亂,正聲以斁。
蛙有是哉,乃蠱乃蠹。
讒人罔極,緝緝翩翩。
謠諑是工,敗類戕賢。
顛倒正邪,變亂是非。
文奸濟惡,以逞其私。
止棘之蠅,詩人所疾。
蛙有是哉,乃鬼乃蜮。
凡茲數(shù)者,亂之源而偽之的。
大足以混淆道術(shù),小足以覆敗家國。
仁人志士痛心切骨,思欲拔本塞源。
已其禍亂,而不可得者也。
若蛙者,陰陽賦其氣,造化成其質(zhì)。
生于泥淖,處于污澤。
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隙。
自在而鳴,群和互答。
無求于人,不忤于物。
縱喧鬧之可厭,亦何異夫吾人之叫呼而歡謔。
蓋物我之一致,各自安其所而樂其適。
在昔達者,知魚之樂。
亦有先正若張、朱氏,喜驢鳴而愜心,聞蟬聲而醒耳,樂吾之樂。
而與物同,蓋默通乎至理。
今子本身而異物,滯根而厭塵。
不知夫天籟之均寓,通塞之同源。
必欲殄天物而逞吾志,無乃蔽于理而傷于仁者耶。
抑且玩細娛而遺大患,除小惱而恬巨害,徒知惡蛙鳴之鬧吾耳。
不念夫大蛙大鬧之為可惡之大者,類之不充,何其昧耶。
言未卒,默所子矍然意下,形慹神癡。
搭然無語,穆然深思。
樸汝郁挽 明末清初 · 權(quán)諰
五言律詩
吾憐浩然丈,馀情迄未窮。
阿咸猶善士,美質(zhì)似夫公。
孝悌為庸行,淳真有古風。
從今閭巷上,晤語與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