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263 【介紹】: 宋鎮(zhèn)江人,字子萬。理宗嘉熙二年進士。諂事內(nèi)侍盧允升、董宋臣,貪縱淫惡。累官大理司直,添差通判饒州。歷太府寺簿、右司諫、殿中侍御史。寶祐四年彈劾、迫逐丞相董槐,遷左諫議大夫。進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封丹陽郡侯。六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開慶元年以隱匿軍情罷相,出判鎮(zhèn)江府。景定二年移送南安軍,后移置新州。四年復徙海島,舟過滕州,被將官遷擠落水而卒。
丁大全(一一九一~一二六三),字子萬,鎮(zhèn)江(今屬江蘇)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進士,調(diào)蕭山尉。添差通判饒州。入為太府寺簿,累遷同知樞密院事兼權(quán)參知政事、寶祐六年(一二五八),拜參知政事、右丞相兼樞密使。開慶元年(一二五九)罷,景定元年(一二六○)致仕。二年,貶貴州團練使。三年,移置新州。四年,溺死藤州。《宋史》四七四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婺州永康人,字子先,號云岫。理宗寶慶二年進士。累官至監(jiān)察御史,劾董宋臣專權(quán),理宗不納,遂棄官歸。后知泉州。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200—1264 【介紹】: 宋泉州同安人,祖居晉江,字茂新,一字茂先,號警齋。理宗紹定二年進士。累官監(jiān)察御史兼崇政殿說書,上疏以正紀綱、開言路為首務。除大理少卿,不拜而去。后擢殿中侍御史兼侍講,時洪天錫論董宋臣等三人之罪,燧請行其言。改禮部侍郎奉祠。度宗立,再召為兵部侍郎。
吳燧(一二○○~一二六四),字茂先,號警齋,其先晉江(今福建泉州)人,遷居同安(今屬福建)。理宗紹定二年(一二二九)進士。除監(jiān)察御史兼崇政殿說書,擢殿中侍御史兼侍講,以禮部侍郎奉祠。景定五年卒,年六十五。事見《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七《警齋吳侍郎神道碑》。
人物簡介
【生卒】:1201—1257 【介紹】: 宋廣州番禺人,字俊明,號文溪。理宗寶慶二年進士。歷秘書郎、著作郎、直秘閣。淳祐初,累擢龍圖閣待制、吏部侍郎。在職不畏強御,史嵩之、賈似道俱為所劾。卒謚忠簡。有《文溪存稿》、《文溪詞》。全宋詩
全粵詩·卷三八李昴英(一二○一~一二五七),字俊明,號文溪,番禺(今廣東廣州)人。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士,授汀州推官。除廣東經(jīng)撫司主管機宜文字。端平三年(一二三六)召為太學博士。嘉熙二年(一二三八)遷秘書郎兼沂王府教授,出為福建建寧憲倉提舉。丁父憂。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為右正言兼侍講,以劾史嵩之、趙與■等,罷。十二年,起為江西提刑,兼知贛州。寶祐二年(一二五四)除大宗正卿,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兼翰林侍講學士。三年,因論救御史洪天錫斥宦官董宋臣等專權(quán),與俱貶,遂歸隱五羊文溪。五年卒,年五十七。謚忠簡。遺著由門人李春叟于元至元三十一年(一二九四)編為《文溪存稿》。事見本集卷首李春叟序、清康熙李際明刊本卷首裔孫李殿苞《忠簡先公行狀》,《宋史翼》卷一六有傳。 李昴英詩五卷,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文溪集》為底本。校以《兩宋名賢小集》卷二○四《文溪集》(簡稱名賢集)、明崇禎李振鷺重修《李忠簡公文溪存稿》(簡稱崇禎本)。
全宋文·卷七九三八李昴英(一二○一 — 一二五七),字俊明,號文溪,番禺(今廣東廣州)人。宋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士,授汀州推官。除廣東經(jīng)撫司主管機宜文字。端平三年(一二三六)召為太學博士。嘉熙二年(一二三八)遷秘書郎兼沂王府教授,出為福建建寧憲倉提舉。丁父憂。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為右正言兼侍講,以劾史嵩之、趙與 等,罷。十二年,起為江西提刑,兼知贛州。寶祐二年(一二五四)除大宗正卿,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兼翰林侍講學士。三年,因論救御史洪天錫斥宦官董宋臣等專權(quán),與俱貶,遂歸隱五羊文溪。五年卒,年五十七。謚忠簡。遺著由門人李春叟于元至元三十一年(一二九四)編為《文溪存稿》。事見本集卷首李春叟序、清康熙李際明刊本卷首裔孫李殿苞《忠簡先公行狀》,《宋史翼》卷一六有傳。
李昴英(一二○一——一二五七),字俊明,號文溪,番禺(今廣東廣州)人。寶慶二年廷對第三,調(diào)汀州推官,累遷兵部郎中、福建提舉。淳祐初除吏部郎官,擢右正言,以直聲聞。十二年除江西提刑、兼知贛州。寶祐二年召為大宗正卿,兼國史編修、實錄院檢討。除兼侍講,進太常卿,擢龍圖閣待制、吏部侍郎。三年丐歸,五年卒,年五十七。謚忠簡。有《文溪集》二十卷,為門人李春叟輯。見李殿苞《忠簡先公行狀》,姚虞《文溪先生傳》(粵十三家集本《文溪集》卷首),《宋史翼》卷一六《李昴英傳》。
人物簡介
【生卒】:1206—1262 【介紹】: 宋撫州崇仁人,字定夫。饒延年孫。理宗紹定五年進士。授岳州教授。累官監(jiān)察御史,兼崇政殿說書。時江西湖北受兵,詔淮兵赴援,應子上疏言淮不可弛備。又數(shù)上疏劾丁大全、董宋臣之罪,遷大理少卿。居官以戇直稱。有《南麓集》。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222—1289 【介紹】: 宋饒州樂平人,字翔仲,號碧梧。理宗淳祐七年進士。遷太學錄。召試館職,試策言強君德、重相權(quán)、收直臣、防近習等,忤董宋臣、丁大全,名重一時。景定中遷起居舍人,極言董宋臣不可再用。度宗咸淳元年,簽書樞密院事兼同提舉編修《武經(jīng)要略》。進同知樞密院事。五年,進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被賈似道視為異己而罷政。晚年自號玩芳病叟。有《碧梧玩芳集》等。
馬廷鸞(一二二二~一二八九)(生年據(jù)本集卷一八《老學道院記》“著雍困敦(戊子,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之歲,余年六十有七”推算),字翔仲,晚年號玩芳病叟,饒州樂平(今屬江西)人。端臨父。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進士,調(diào)池州教授。開慶元年(一二五九)召為校書郎。景定四年(一二六三)進中書舍人。五年,遷禮部侍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進簽書樞密院事。五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八年,因與賈似道不合,九疏乞罷。九年,為浙東安撫使、知紹興府。十年,辭免,奉祠(《宋史》卷四七《瀛國公本紀》)。至元二十六年卒。著有《玩芳集》、《木心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一○),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成《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今人續(xù)輯《碧梧玩芳詩馀》一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四有傳。 馬廷鸞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參?!对フ聟矔繁荆ê喎Q豫章本)以及《永樂大典》、《詩淵》所收詩。另輯得集外詩編為第四卷。全宋文·卷八一七七
馬廷鸞(一二二二——一二八九),字翔仲,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人。淳祐七年進士,禮部試第一。官池州教授。歷太學錄、史館???、翰林權(quán)直、秘書少監(jiān)、中書舍人、禮部侍郎,進端明殿學士、樞密使。咸淳八年與左相賈似道不合,九疏乞罷政。晚年家居,建碧梧精舍,自號玩芳病叟,著述自娛。入元,屢召不起,至元二十六年卒,年六十八。廷鸞工文辭,理宗末年,久居兩制,朝廷詔誥多出其手。著有《碧梧玩芳集》(殘存)、《六經(jīng)集傳》、《語孟會編》、《楚辭補記》、《洙泗裔編》、《讀莊筆記》、《張氏祝氏皇極觀物外篇》、《讀史旬編》等?!?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四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八一二三【介紹】: 宋饒州浮梁人,字興甫。理宗淳祐四年進士。累擢監(jiān)察御史兼崇政殿說書,首疏論右相丁大全誤國之罪。以言董宋臣撓政事忤旨,遷大理少卿。尋再任監(jiān)察御史,擢殿中侍御史。宋臣復出,朝論紛然,貔孫力斥其奸,升侍御史。屢言賈似道公田法之弊,并隨事進諫,不肯阿附,為似道所忌。度宗即位,出知寧國府。后知袁州,悉除斛面取租宿弊,興學校以教士。官終福建安撫使。
朱貔孫,字興甫,饒州浮梁(今江西景德鎮(zhèn)東北)人。淳祐四年進士,授臨江軍學教授。丞相董槐器之,入為主管尚書刑、工部架閣文字。遷太學博士,擢監(jiān)察御史兼崇政殿說書。歷大理少卿、司農(nóng)少卿兼太子右諭德,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兼權(quán)直舍人院。以才干,擢殿中侍御史兼侍講、侍御史兼侍讀。度宗即位,擢右諫議大夫,以華文閣學士知寧國府。歷知袁、福二州,福建安撫使。卒于任。有文集、奏議行世?!?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一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226—1289 【介紹】: 宋信州弋陽人,字君直,號疊山。理宗寶祐四年進士。除撫州司戶參軍。次年為建康考官,出題暗譏時事,忤賈似道,謫居興國軍。恭帝德祐初,以江東提刑知信州。元兵陷信州,乃變姓名入建寧唐石山。宋亡,居閩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程文海薦,辭不起。福建行省參政魏天祐強之北上,遂不食而死。門人私謚文節(jié)。有《文章軌范》、《疊山集》。全宋詩
詞學圖錄謝枋得(一二二六~一二八九),字君直,號疊山,弋陽(今屬江西)人。理宗寶祐四年(一二五六)進士,對策極攻宰相董槐與宦官董宋臣,抑為二甲,即棄去。五年,試教官,除教授建寧府,未上,江東西宣撫司吳潛辟為干辦。景定五年(一二六四)為江東漕試試官,發(fā)策十問擿賈似道誤國,謫興國軍安置,貶所知州、知縣皆及門執(zhí)弟子禮。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放歸。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以江東提刑、江西招諭使知信州。二年,信州陷,遂變姓名入閩,隱于卜。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參政魏天祐強之而北,至燕不食死,年六十四。門人誄之為文節(jié)先生。有《疊山集》,其中詩三卷。事見本集末附《疊山先生行實》、《文節(jié)先生謝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二五有傳。 謝枋得詩,以《四部叢刊》影印明景泰五年刻《疊山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嘉慶六年謝氏蘊德堂刻《謝疊山公文集》(簡稱嘉慶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詩及新輯集外詩,編為第四卷。
謝枋得(1226-1289) 字君直,號疊山。信州弋陽(今屬江西)人。有《疊山集》,存詞一首。全宋文·卷八二一三
謝枋得(一二二六——一二八九),字君直,號疊山,信州弋陽(今江西弋陽)人。寶祐四年應進士試,對策極論丞相董槐及內(nèi)侍董宋臣,中乙科。除撫州司戶參軍,棄官去。明年復試教官,中兼經(jīng)科,授建寧府教授。吳潛宣撫江東、西,辟宣撫司干辦公事。元兵攻信州,率眾堅守。五年,為建康考官,以賈似道政事為問目,指斥其非,坐謗訕,追兩官,謫居興國軍。德祐初,元兵南下,以江東提刑、江西招諭使知信州。信州不守,變姓名賣卜建陽市中。宋亡,遂隱居閩中。元朝廷徵求江南人材,以枋得為薦首,屢辭不起。福建行省參政魏天祐強之北行,至京師,問故宋太后攢宮及皇帝所在,再拜慟哭。染疾病,故人延醫(yī)及饋藥米,拒不受,不食而死。門人私謚文節(jié)先生。見李源道《文節(jié)先生謝公神道碑》(《疊山集》卷一六)、《宋史》卷四二五本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