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公西赤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7 首
翊圣賢者,徂徠之英。
謙言小相,終成大名。
立朝儒雅,出使光榮。
佐佑禮法,諸侯作程。
再和 宋 · 吳芾
嗟我性拙疏,平生好泉石。
好景與良辰,風清并月白。
必對佳友朋,一尊陶永夕。
雅志在輕肥,每笑公西赤
歲晚效一官,粗竭區(qū)區(qū)力。
所得僅牛毛,罪戾如山積。
與其鎮(zhèn)營營,終朝有憂色。
孰若歸去來,日作太倉糴。
雖然食不充,野性還自得。
況復(fù)二老人,年來多病厄。
杜門奉旨甘,此意自平昔。
端欲務(wù)寬閑,初非為矯激。
他日會稽歸,斯言終不食。
人誰諒此心,交游謾千百。
獨幸王夫子,相知如鮑叔。
憐我氣早衰,短發(fā)僅覆額。
信我非作偽,有意在作德。
馀生能幾何,舍此將安適。
世路多風波,談間起仇敵。
且復(fù)倒壺觴,樂此承平日。
貧病同原憲,輕肥誚子華。
耽書祇糟粕,學海淼津涯。
孤嶼亭何遠,葵丘戍復(fù)賒。
救窮無髻寶,絕粒餌胡麻。
壯歲徒干祿,兒時不稱家。
已諳蕉覆鹿,何預(yù)鳥銜花。
世態(tài)多讒疾,心安免怨嗟。
幕巢同社燕,雉堞接昏鴉。
當食思頗牧,遺忠想尚奢。
安能效狡獪,擲米變丹砂。
心事天涯客海涯,自籌何止一毫差。
枕詩夜夜攲檐溜,濁酒朝朝漉井花。
元日慣曾經(jīng)百窘,幼男勉為講三加。
揚揚喝道樓前過,肥馬輕裘幾子華。
詠歸操 元末明初 · 陳基
吳興沈仲說筑室吳江之曲養(yǎng)其祖母又鑿池構(gòu)亭室之西偏曰詠歸每服田事親之暇輒挾琴書弦歌其中仲說之言曰昔者孔子感鳳鳥之不至慨圖書之不出退而修詩書禮樂之教于洙泗間其徒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孟軻氏曰孔子賢于堯舜又曰禹稷顏回同道嗟乎使孔子得圣人之位其徒固有宅百揆如禹播五谷如棄敷教如契為士如咎繇典禮樂如伯夷如夔其所試將不止子冉求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公西赤之為小相而致治之效又不止于仲由之所謂三年有勇者已周末造知德者鮮臨河之嘆君子蓋知道之不行矣于斯時也侍坐之頃乃有如曾點者雖或行有所不掩其所志顧能合于圣人而異于三子者拘拘焉思欲用人之國而其所以浩然與天地上下同流于萬物之表者曾不過即其所居之位樂其日用之常而已一時動靜雍容見于鏗爾舍瑟之際千載而下尚能使人想象興起宛如衣春服從童冠而風于舞雩之下則夫夫子所以深與之者又詎可以言語形容哉方今圣神御極丕闡人文本詩書而施教原禮樂而敷治必德如顏淵位之輔相勇如季路任之將帥辯如子貢使使諸侯藝如冉有俾居官尹其下亦且為方岳為百執(zhí)事由是群生異類囿形兩間者并沐仁義之澤可謂盛矣故走也藐焉一介棲遲壟畝獲于事育之馀自記狂獧之末詠歌孔子于熙洽之世尚志曾點于詠歌之所其得于天者亦厚矣尚何所愿于外乎臨安陳基聞其言而韙之乃為詠歸操
我朝于田,我暮于室。
曷以自娛,有琴有瑟。
我服惟春,我樂惟親。
我欲浴乎沂濆,匪舟兮孰先我津。
我欲風乎舞雩,匪若人兮孰為我徒。
我葺我廬,我讀我書。
我啜有菽,我食有蔬。
我非悅此新構(gòu),我詠歸兮匪夕伊晝。
我非愛彼流水,我搴衣兮欲沿其沚。
圣如可作兮,我從夫子。
秉筆曾修史,乘軺又出城。
文知董狐直,裘似子華輕。
覽事悲今古,歌詩詠性情。
要須存舊典,盜賊正橫行。
奉呈月沙李先生(庚申) 明 · 王孫蕃
七言律詩
官舍逢君若有期,丹心向日渙群疑。
端冠作相公西赤,羽扇論兵李藥師。
千里共堂萍聚處,一忠同矢蓋傾時。
箕封燕市懸相望,揮手蕭蕭系我思。